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PBL教学法提高口腔内科学本科实习生患者满意度的研究
1
作者 何园 赵守亮 刘宏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在口腔临床实习阶段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在上海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2007~2008年度的口腔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方法,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 目的探讨如何在口腔临床实习阶段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在上海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2007~2008年度的口腔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方法,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患者满意率以及学生对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评价更高。结论 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如医患沟通能力及自我学习能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临床实习教学 口腔医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前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园 赵守亮 +1 位作者 苏剑生 刘宏伟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9年第4期50-51,共2页
为了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加强了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前教育,通过制定个性化的临床实习计划、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离体牙练习与讲评、模拟诊疗训练以及l艋床示教等,... 为了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加强了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前教育,通过制定个性化的临床实习计划、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离体牙练习与讲评、模拟诊疗训练以及l艋床示教等,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与高度的责任心,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临床实习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前教育 口腔医学 本科生
原文传递
冷热循环对纳米填料树脂与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汪饶饶 王胜华 +2 位作者 王小平 石红军 黄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冷热循环对纳米填料树脂与牙本质粘接界面密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完整离体人磨牙60颗随机均分3组,备邻洞后,用3M公司粘接剂(Adper Prompt)与该公司的光固化复合体F2000 Compomer(FT)、混合填料树脂FiltekTM Z250(ZT)和纳米树... 目的:探讨冷热循环对纳米填料树脂与牙本质粘接界面密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完整离体人磨牙60颗随机均分3组,备邻洞后,用3M公司粘接剂(Adper Prompt)与该公司的光固化复合体F2000 Compomer(FT)、混合填料树脂FiltekTM Z250(ZT)和纳米树脂FiltekTM Supreme(FS)分别进行粘接充填,各组样本一半经2000次冷热循环(5℃和55℃),冷热循环组和非冷热循环组均经染料渗透实验,在体视显微镜下观测染料渗入界面的深度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粘接界面的超微形态。结果:冷热循环前3种材料微渗漏深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冷热循环后3种材料微渗漏深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FS冷热循环测试前后的微渗漏深度差异有显著性,FT和ZT组冷热循环测试前后的微渗漏深度差异无显著性。扫描电镜下观察发现冷热循环可增大纳米树脂与粘接剂之间的裂隙。结论:冷热循环对纳米树脂与自酸蚀粘接剂的界面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 冷热循环试验 微渗漏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氟对大鼠切牙骨涎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志灵 王强 +3 位作者 刘天麟 郭丽英 井枫秋 刘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研究过量氟对牙硬组织发育过程中骨涎蛋白(bonesialoprotein,BSP)时空表达的影响,从蛋白水平上探讨氟牙症的发病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和实验组(100mg/LF-)2组。饲养8周后处死动物,通过免疫组织化... 目的:研究过量氟对牙硬组织发育过程中骨涎蛋白(bonesialoprotein,BSP)时空表达的影响,从蛋白水平上探讨氟牙症的发病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和实验组(100mg/LF-)2组。饲养8周后处死动物,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比较BSP在对照组与实验组大鼠牙胚上皮中的表达,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结果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采用SASv6.12统计软件对2组图像分析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对照组,各期成釉细胞排列均匀整齐,细胞形态正常,成熟的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中BSP表达为阳性;实验组,大鼠切牙成釉细胞由原有的高柱状变矮,细胞排列成多层,釉基质形成混乱,大鼠牙胚上皮中BSP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氟化物能抑制大鼠牙胚上皮BSP的表达,提示氟可能通过抑制BSP在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从而抑制牙胚上皮细胞(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成牙骨质细胞)的增殖分化及随后的基质合成与分泌,导致氟斑牙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牙胚 骨涎蛋白 氟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离子和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陆佳萍 赵守亮 徐培成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3期372-374,共3页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和流体树脂用于楔状缺损的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5例中型楔状缺损患者(376颗患牙),楔状缺损深度大于1 mm且小于2 mm、仅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无牙髓炎症状。将患者左右两侧同名牙采用自身对照法随机分为玻璃离...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和流体树脂用于楔状缺损的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5例中型楔状缺损患者(376颗患牙),楔状缺损深度大于1 mm且小于2 mm、仅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无牙髓炎症状。将患者左右两侧同名牙采用自身对照法随机分为玻璃离子衬垫组(A组)和流体树脂衬垫组(B组),A组以玻璃离子和复合树脂充填;B组以流体树脂和复合树脂充填。采用Ryge和USPHS评价标准,比较术后1周、1个月、1年、3年的敏感发生率及充填体脱落率。结果:失访18例70牙,复查87例306牙,复查率为81.4%。A组楔状缺损充填修复后1周、1个月的术后敏感发生率分别为18.3%(28/153)、9.2%(14/153),B组分别为35.9%(55/153)、28.1%(43/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修复后1年和3年2组术后敏感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牙术后1年、3年充填体脱落率分别为9.8%(15/153)、11.8%(18/153),B组分别为2.6%(4/153)、3.3%(5/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0.01);修复后1周、1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玻璃离子和流体树脂作为夹层技术中的衬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对于预防术后敏感和降低充填体脱落率均有理想的疗效。但是玻璃离子作为衬垫材料在预防术后敏感方面要优于流体树脂,而流体树脂作为衬垫材料在修复体固位力方面则优于玻璃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状缺损 玻璃离子 流体树脂 夹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氟对大鼠切牙釉丛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韦晓玲 王强 +2 位作者 高春娜 武红梅 汪丽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研究过量氟对大鼠切牙发育过程中釉丛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氟斑牙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蒸馏水组)和实验组(100mg/LF-)。复制大鼠氟斑牙模型。饲养8周处死动物,利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 目的研究过量氟对大鼠切牙发育过程中釉丛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氟斑牙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蒸馏水组)和实验组(100mg/LF-)。复制大鼠氟斑牙模型。饲养8周处死动物,利用免疫组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方法观察过量氟对大鼠切牙中釉丛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釉丛蛋白在分泌前期和分泌期的成釉细胞中呈阳性表达。实验组釉丛蛋白的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Real-TimePCR结果显示釉丛蛋白mRNA在对照组表达明显高于在实验组表达水平(P<0.01)。结论过量氟可能通过抑制釉丛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釉质的矿化,导致釉质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大鼠切牙 釉丛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镧对体外培养的犬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小平 胡林凤 +5 位作者 林娟 余优成 蒋欣泉 张秀丽 周曾同 石红军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3种浓度的氯化镧(LaCl3,La3+)对体外培养的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影响。方法:用5.564×102、5.564、5.564×10-2μg/mL3种浓度的La3+干预第3代BMSCs,设空白对照组和50ng/mLBMP-2干预的阳... 目的:观察3种浓度的氯化镧(LaCl3,La3+)对体外培养的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影响。方法:用5.564×102、5.564、5.564×10-2μg/mL3种浓度的La3+干预第3代BMSCs,设空白对照组和50ng/mLBMP-2干预的阳性对照组。通过MTT法、碱性磷酸酶半定量检测分析La3+对BMSCs的影响。结果:5.564μg/mL La3+干预组BMSCs在第6、7天表现出较高的生长趋势;碱性磷酸酶半定量检测发现5.564μg/mL La3+干预组OD值均数明显高于另两个实验组均数(P<0.05)。结论:5.564μg/mL浓度的La3+可促进BMSCs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镧 骨髓基质细胞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骨提升上颌窦后与种植体骨整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余优成 刘海江 +4 位作者 王小平 顾章愉 蒋欣泉 林娟 张秀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9-822,共4页
目的研究冻干骨支架与骨髓基质细胞(BMSCs)复合的组织工程骨进行实验犬上颌窦提升种植体植入后的骨整合情况。方法应用冻干骨支架与BMSCs复合的组织工程复合物进行实验犬上颌窦提升,分别于即刻和术后3个月(对照)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3... 目的研究冻干骨支架与骨髓基质细胞(BMSCs)复合的组织工程骨进行实验犬上颌窦提升种植体植入后的骨整合情况。方法应用冻干骨支架与BMSCs复合的组织工程复合物进行实验犬上颌窦提升,分别于即刻和术后3个月(对照)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3个月后通过大体标本、X线及硬组织切片观察骨整合情况。结果3个月后即刻种植组和对照组的种植体大体标本、X线及硬组织切片均可见种植体周围包绕着致密的骨组织,未观察到任何间隙和结缔组织长入,种植体与人工骨整合良好,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别。结论冻干骨支架与BMSCs复合的组织工程复合物进行实验犬上颌窦提升后植入种植体,即刻与延期植入的种植体均可以与组织工程人工骨发生骨整合,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上颌窦提升术 种植体 骨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Y牙膏防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曹立群 苏剑生 张懿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含生物活性物IgY的牙膏对预防成人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名成年志愿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位成年志愿者均经过2个月洗脱期后,实验组使用含生物活性物IgY的牙膏,对照组使用不含生物活性物IgY的普通牙膏。在使用前、使... 目的观察含生物活性物IgY的牙膏对预防成人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0名成年志愿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位成年志愿者均经过2个月洗脱期后,实验组使用含生物活性物IgY的牙膏,对照组使用不含生物活性物IgY的普通牙膏。在使用前、使用6个月、使用1年、使用2年、停用3个月后,分别记录龋失补牙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使用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间龋失补牙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使用1及2年后,实验组较对照组间龋失补牙数明显降低(P<0.05)。③在停用3个月后,实验组较对照组间龋失补牙数仍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含生物活性物IgY的牙膏对于龋病的防治有着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Y牙膏 龋病 龋失补牙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釉基质蛋白,骨形成蛋白-2对人牙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浈 刘宏伟 金岩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釉基质蛋白(EMPs)、骨形成蛋白-2(BMP-2)对人牙囊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EMPs、BMP-2作用于牙囊细胞,通过四唑盐比色法和酶动力学法检测对细胞增殖及ALP活性的变化,再筛选出浓度为100 mg/l的EMPs、100...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釉基质蛋白(EMPs)、骨形成蛋白-2(BMP-2)对人牙囊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EMPs、BMP-2作用于牙囊细胞,通过四唑盐比色法和酶动力学法检测对细胞增殖及ALP活性的变化,再筛选出浓度为100 mg/l的EMPs、100μg/L的BMP-2,检测单独或联合运用二者对牙囊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EMPs、BMP-2均能促进牙囊细胞增殖和ALP的分泌,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两种因子相比,对增殖的影响无差异,对ALP的合成促进更显著。结论EMPs、BMP-2联合可影响牙囊细胞的生物学特性。EMPs、BMP-2两种因子可能在牙囊细胞的诱导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囊细胞 釉基质蛋白 骨形成蛋白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氟对大鼠切牙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Bag-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丽英 王强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过量氟对凋亡抑制基因Bag-1(Bcl-2相互作用蛋白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正常饮水,实验组饲以含F-浓度100mg/L的氟化水。8周后处死动物,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过量... 目的研究过量氟对凋亡抑制基因Bag-1(Bcl-2相互作用蛋白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正常饮水,实验组饲以含F-浓度100mg/L的氟化水。8周后处死动物,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过量氟对大鼠切牙形态及Bag-1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大鼠切牙釉基质形成紊乱,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Bag-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过量氟可抑制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Bag-1的表达,影响釉质发育的调控机制,最终导致牙齿发育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 细胞凋亡 BAG-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包埋口腔白斑组织检测目的基因的方法探讨
12
作者 何园 陈谦明 李秉琦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44-746,共3页
目的探索在石蜡包埋的口腔白斑组织中高效、快捷地检测目的基因的方法。方法采用25例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口腔白斑组织,比较显微解剖-巢式 PCR 法、蛋白酶 K 消化-PCR 法与传统酚氯仿抽提-PCR 法3种方法,检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 目的探索在石蜡包埋的口腔白斑组织中高效、快捷地检测目的基因的方法。方法采用25例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口腔白斑组织,比较显微解剖-巢式 PCR 法、蛋白酶 K 消化-PCR 法与传统酚氯仿抽提-PCR 法3种方法,检测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综合征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s mutated,ATM)的扩增阳性率。结果 3种方法 PCR 扩增率分别为84%、52%与64%,显微解剖-巢式 PCR 法与蛋白酶 K 消化-PCR 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显微解剖-巢式 PCR 方法组织用量少,DNA 检出率高且简便易行,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包埋 聚合酶链反应 黏膜白斑病 口腔
原文传递
人牙囊细胞体外三维立体培养的初步探讨
13
作者 王浈 刘宏伟 金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525-1525,共1页
关键词 牙囊 细胞培养 三维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
14
作者 臧晓燕 王强 王鹏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458-459,463,共3页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LF)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方法用液体闪烁测量技术观察经放射性同位素3H-TDR标记的变形链球菌对由不同成分形成的实验性获得性膜的粘附情况.结果变形链球菌对由乳铁蛋白、全唾液及PBS形成的实验性获得性膜的粘附表... 目的研究乳铁蛋白(LF)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方法用液体闪烁测量技术观察经放射性同位素3H-TDR标记的变形链球菌对由不同成分形成的实验性获得性膜的粘附情况.结果变形链球菌对由乳铁蛋白、全唾液及PBS形成的实验性获得性膜的粘附表现出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乳铁蛋白在浓度>0.5 g/L时,可显著抑制变形链球菌对实验性获得性膜的粘附(P<0.01).结论 LF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有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变形链球菌 粘附 羟基磷灰石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氟对大鼠切牙成釉细胞Cbfα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汪丽丽 王强 +2 位作者 武红梅 韦晓玲 高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了解过量氟对大鼠切牙核心结合因子(Cbfα1)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蛋白水平探讨氟斑牙的发病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饮用100mg/L氟化水)和对照组(饮用蒸馏水),饲养8周后,处死大鼠,获取切牙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进... 目的:了解过量氟对大鼠切牙核心结合因子(Cbfα1)蛋白表达的影响,从蛋白水平探讨氟斑牙的发病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饮用100mg/L氟化水)和对照组(饮用蒸馏水),饲养8周后,处死大鼠,获取切牙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进行观察,比较Cbfα1在2组大鼠切牙成釉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Axioplan2imaging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和SPSS10.0软件包分别进行图像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bfα1在分泌期的成釉细胞胞核中明显表达,实验组阳性率(35.28±1.20)%显著高于对照组(14.41±4.0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过量氟有可能引起Cbfα1蛋白在分泌期成釉细胞中的表达增多,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釉质的矿化和发育,导致釉质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量氟对大鼠切牙Shh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辉 王强 +4 位作者 朱峰 罗平平 刘天麟 韦晓玲 汪丽丽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研究过量氟对大鼠切牙Shh(Sonic Hedgehog)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氟斑牙的发病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和实验组(饮用100mg/L氟化水),复制氟斑牙动物模型,8周末处死动物,获取切牙标本,免疫组化... 目的研究过量氟对大鼠切牙Shh(Sonic Hedgehog)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氟斑牙的发病机制。方法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和实验组(饮用100mg/L氟化水),复制氟斑牙动物模型,8周末处死动物,获取切牙标本,免疫组化染色观察Shh在大鼠切牙的表达定位及在对照组与实验组切牙表达的变化。结果Shh在分泌期成釉细胞、成牙本质阳性表达。实验组Shh的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1)。结论过量氟可能通过抑制Shh的表达,从而影响牙齿发育的启动和随后的细胞分化,导致釉质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切牙 SH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汞粘接剂和银汞充填术后敏感症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江红 赵蕾 +1 位作者 韩建国 沈志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银汞粘接剂减轻充填术后敏感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4名口内至少有一对同名牙、具有同等 程度牙体缺损或龋洞的患者,共25对牙,在同一口腔中设定实验牙和对照牙,备洞充填银汞。实验牙在洞壁上涂 一层D-linerⅡPlus粘接剂。以... 目的:观察银汞粘接剂减轻充填术后敏感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4名口内至少有一对同名牙、具有同等 程度牙体缺损或龋洞的患者,共25对牙,在同一口腔中设定实验牙和对照牙,备洞充填银汞。实验牙在洞壁上涂 一层D-linerⅡPlus粘接剂。以主观感觉值和冰诊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周记录患牙的敏感度。结果:实验组和 对照组的术后冰诊值和主观感觉值均比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实验组的冰诊值改善程度 是对照组的一倍多,而术后主观感觉值的两组间差异极小且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 义。结论:D-linerIIPlus银汞粘接剂虽能显著减轻银充后敏感症,但这种客观改善效果病人并不能在主观上感觉 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汞 粘结 过敏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抛光对牙面再着色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洁 王小平 汪黎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洁治、喷砂及磨除法去色素后,牙面抛光与否对预防牙外源性色素沉着的影响。方法:以茶水及洗必泰液制备牙外源性着色模型,以超声洁治、喷砂和磨除法去除实验牙色斑后设抛光组与对照组(n=16)并染色,记录实验前后牙面白色度... 目的:观察超声洁治、喷砂及磨除法去色素后,牙面抛光与否对预防牙外源性色素沉着的影响。方法:以茶水及洗必泰液制备牙外源性着色模型,以超声洁治、喷砂和磨除法去除实验牙色斑后设抛光组与对照组(n=16)并染色,记录实验前后牙面白色度值。以SAS6.12软件做方差分析,比较3种方法的去色效果、再着色程度及抛光与否对牙面着色的影响。结果:3种方法均能有效去除色斑,去色前后白色度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再次染色后3组的白色度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牙面抛光侧与未抛光侧再染色后的白色度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3种方法去色后都存在牙面再着色的问题。牙面经抛光处理后外源性色素的附着明显减少,表明牙面去色处理后,抛光牙面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染色 白色度值 喷砂 超声洁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牙体抗折强度的树脂修复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何园 赵守亮 +2 位作者 张晓磊 刘海江 张晓颖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研究树脂充填材料是否具有增强薄弱牙体组织抗折强度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颗无龋上颌第一前磨牙,制备成特定大小的近中-(牙合)面-远中洞形(洞形颊舌径:2.8~3.2 mm,腭尖宽度:2.0 mm,腭尖高度:5.0 mm),将所有样本按... 目的研究树脂充填材料是否具有增强薄弱牙体组织抗折强度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颗无龋上颌第一前磨牙,制备成特定大小的近中-(牙合)面-远中洞形(洞形颊舌径:2.8~3.2 mm,腭尖宽度:2.0 mm,腭尖高度:5.0 mm),将所有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牙。第1组为对照组,进行牙体制备但不充填;第2组采用银汞合金充填;第3组采用通用杂合型树脂 Z250充填,但不粘结;第4组采用复合体材料 F2000充填;第5组采用 Z250充填;第6组采用纳米型树脂 Z350充填。通过垂直加压铁杆以1 mm/min 的速度对各组样本加压,检测导致牙体折裂所需的最小压力。所得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准为0.05。结果各组牙体折裂的平均压力分别为:第1组(245.29±39.49)N,第2组(255.09±42.14)N,第3组(267.34±31.56)N,第4组(293.90±33.42)N,第5组(337.81±32.63)N,第6组(349.08±32.93)N。第1、2、3组间牙体折裂的平均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5、6组与第1、2组相比,牙体折裂平均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5组与第3组相比,牙体折裂的平均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组与第5、6组相比,牙体折裂的平均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5组与第6组牙体折裂的平均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树脂充填材料具有增强薄弱牙体组织抗折强度的作用,其作用与充填材料和牙体间的粘结力、收缩应力及弹性模量有关。临床上可选用与牙本质弹性模量相近的充填材料,增强充填材料与牙体间的粘结力将有利于增强牙体的抗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树脂类 牙折断 牙应力分析 抗压强度
原文传递
过量氟对大鼠切牙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辉 王强 +3 位作者 朱峰 罗平平 刘天麟 韦晓玲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研究过量氟对大鼠切牙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氟牙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0只 Wistar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和实验组(饮用100 mg/L ... 目的研究过量氟对大鼠切牙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氟牙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0只 Wistar 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饮用蒸馏水)和实验组(饮用100 mg/L 氟化水),复制氟牙症动物模型,8周末处死动物,获取切牙标本,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bFGF 在大鼠切牙的表达定位及其在对照组与实验组切牙表达的变化。结果 bFGF 在分泌期成釉细胞、成牙本质细胞中均呈阳性表达。实验组 bFGF 的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量氟可抑制 bFGF 的表达,从而影响上皮与间充质之间的相互介导作用,导致釉质发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大鼠 WISTAR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