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碲及其化合物的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莉萍 吕京 +1 位作者 彭开良 贺锡雯 《卫生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关键词 毒性 阈限值 毒理学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抗氟性肾组织损伤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健学 陈荣安 章孟本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亚急性氟暴露家兔每日摄入80mg/kg 氟化钠一个月,慢性氟暴露家兔每日摄入20mg/kg 氟化钠四或六个月。肾脏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氟暴露剂量和时间与肾小管病变程度和性质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肾小管管腔中高度浓缩的... 亚急性氟暴露家兔每日摄入80mg/kg 氟化钠一个月,慢性氟暴露家兔每日摄入20mg/kg 氟化钠四或六个月。肾脏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氟暴露剂量和时间与肾小管病变程度和性质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肾小管管腔中高度浓缩的氟可能是主要的、直接的致病原因。肾脏超微结构研究发现,慢性氟暴露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內多种细胞器均有损伤。主要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变性、内质网广泛扩张、微绒毛轻度脱失、基底反褶消失、粗面内质网脱粒、核蛋白体解聚、大量自噬性溶酶体形成以及肾间质增生性改变。在亚急性实验期间同时给予80mg/kg 氟化钠和120mg/kg 四硼酸钠,慢性实验期间同时给予20mg/kg 氟化钠和30mg/kg 四硼酸钠,硼可减轻氟对肾组织细胞乃至亚细胞结构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硼砂 拮抗作用 肾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对新生鼠肝组织HSP70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本延 叶方立 +4 位作者 朱长才 陈胜 王瑞波 邬堂春 张国高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5-116,共2页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4组 ,腹腔注射氯化锰两周 ,隔日一次 ,剂量分为 0、7 5、15、3 0mg/kg。受孕后以同样方法继续染锰一周。分娩后对其新生鼠肝组织用western斑点印迹法检测热应激蛋白 70 (HSP70 ) ,并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发现 1... 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4组 ,腹腔注射氯化锰两周 ,隔日一次 ,剂量分为 0、7 5、15、3 0mg/kg。受孕后以同样方法继续染锰一周。分娩后对其新生鼠肝组织用western斑点印迹法检测热应激蛋白 70 (HSP70 ) ,并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发现 15mg/kg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HSP70含量 ,染锰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亲代妊娠期染锰可诱导子代新生鼠肝组织HSP70合成增加 ,但这种效应在锰的胚胎发育毒性中的作用和机理仍有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鼠 HSP70 胚胎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人体T细胞数目的影响及硼砂拮抗作用的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宋世震 尹伶 +1 位作者 黄安斌 陈荣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5-56,共2页
将38例地氟病人分为硼砂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通过对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检测,观察了氟对人体L3、L4、L8淋巴细胞含量的影响以及硼砂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地氟病人外周血L3、L4淋巴细胞数目... 将38例地氟病人分为硼砂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通过对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的检测,观察了氟对人体L3、L4、L8淋巴细胞含量的影响以及硼砂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地氟病人外周血L3、L4淋巴细胞数目明显减少,硼砂对此变化无明显的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T细胞亚群 硼砂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人体血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宋世震 刘建东 +1 位作者 陈荣安 张国高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1995年第5期280-281,共2页
本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单向免疫扩散等方法检测了氟暴露工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结果显示工人血清TNFα含量与氟暴露工龄有关,表现为... 本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单向免疫扩散等方法检测了氟暴露工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结果显示工人血清TNFα含量与氟暴露工龄有关,表现为短期氟暴露工人TNFα增加,而长期氟暴露工人TNFα降低。SIL-2R及IgA、IgM、IgG含量则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提示氟对暴露工人免疫功能的影响呈双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暴露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硒联合作用对大鼠精子及睾丸形态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国元 鲁翠荣 +3 位作者 熊世洲 莫传伟 谭明家 刘固国 《中国职业医学》 CAS 1999年第3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氟硒及其联合作用对大鼠精子及睾丸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饮水加硒(3mg/L)和食物摄氟(50mg/kg)的方法。结果加氟可使大鼠精子总数减少、存活率降低及睾丸生精过程受到轻度抑制,曲细精管管径变小等病理形态学... 目的探讨氟硒及其联合作用对大鼠精子及睾丸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饮水加硒(3mg/L)和食物摄氟(50mg/kg)的方法。结果加氟可使大鼠精子总数减少、存活率降低及睾丸生精过程受到轻度抑制,曲细精管管径变小等病理形态学改变。当硒氟共同作用时,上述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结论此剂量条件下的硒可拮抗慢性氟中毒所引起的生殖系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作用 精子 睾丸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对氟化钠的拮抗作用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健学 陈荣安 +1 位作者 章孟本 吴惠霞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97-200,共4页
本文证实家兔同时摄入20mg/kg氟化钠和30mg/kg四硼酸钠4个月或6个月,硼可与氟结合形成氟硼酸根随尿排出,减少肾氟含量。表明硼可通过与氟相互作用,达到减轻氟毒性的目的。本文发现2.2mmol/L四硼酸钠在1~3小时内可降低6.0mmol/L氟化钠... 本文证实家兔同时摄入20mg/kg氟化钠和30mg/kg四硼酸钠4个月或6个月,硼可与氟结合形成氟硼酸根随尿排出,减少肾氟含量。表明硼可通过与氟相互作用,达到减轻氟毒性的目的。本文发现2.2mmol/L四硼酸钠在1~3小时内可降低6.0mmol/L氟化钠暴露下的WISH系人羊膜细胞和大鼠肾细胞内的氟含量,这可能是硼拮抗氟的细胞毒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不同情况下培养细胞内和培养液中氟含量的测定结果,推测硼可直接降低细胞膜对氟离子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机体的耐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硼酸钠 氟化钠 拮抗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硼酸钠对氟致肾损伤的拮抗作用及机理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健学 陈荣安 +1 位作者 章孟本 吴惠霞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1989年第1期13-14,24,共3页
本文研究了四硼酸钠对氟化钠所致实验动物肾脏和离体肾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并探讨了其机理。亚急性和慢性氟暴露家兔尿中γ-GT活性增加,肾组织AKP、SDH和AcP活性减低,小管细胞内多种细胞器出现损伤。大鼠离体肾细胞的蛋白质、RNA和DNA... 本文研究了四硼酸钠对氟化钠所致实验动物肾脏和离体肾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并探讨了其机理。亚急性和慢性氟暴露家兔尿中γ-GT活性增加,肾组织AKP、SDH和AcP活性减低,小管细胞内多种细胞器出现损伤。大鼠离体肾细胞的蛋白质、RNA和DNA合成代谢不同程度地受到含氟培养液的影响。四硼酸钠对氟的上述不良效应具有较全面的拮抗作用。其机理可能是:①硼与氟在体内形成氟硼酸根,改变了氟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并促使氟随尿排出;②硼降低了细胞膜对氟离子的通透性,使细胞内的氟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肾 肾损伤 体内 细胞内 拮抗作用 肾细胞 亚急性 硼酸钠 机理 氟硼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碳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和血脂的影响及硒茶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少平 熊世洲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6-107,共2页
二硫化碳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和血脂的影响及硒茶的拮抗作用同济医科大学劳动卫生教研室(武汉430030)吴少平熊世洲二硫化碳(CS2)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致脂质过氧化毒物[1],而且可以加速胆固醇和β-脂蛋白的合成,导致形成二... 二硫化碳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和血脂的影响及硒茶的拮抗作用同济医科大学劳动卫生教研室(武汉430030)吴少平熊世洲二硫化碳(CS2)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致脂质过氧化毒物[1],而且可以加速胆固醇和β-脂蛋白的合成,导致形成二硫化碳动脉粥样硬化[2]。本文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碳 过氧化脂质 血脂 硒茶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氟锐对大鼠肠道氟吸收及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增光 张爱红 +2 位作者 郭怀兰 陈荣安 章孟本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1997年第6期322-324,共3页
拮氟锐是由硼、微量元素和中药制成的抗氟药物。本文应用肠道原位灌流技术,观察了拮氟锐对大鼠肠道氟吸收的干预作用及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拮氟锐可促进肠道BF_4的形成,使氟吸收量减少,血氟降低。同时,拮氟锐可拮抗氟所致的微量... 拮氟锐是由硼、微量元素和中药制成的抗氟药物。本文应用肠道原位灌流技术,观察了拮氟锐对大鼠肠道氟吸收的干预作用及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拮氟锐可促进肠道BF_4的形成,使氟吸收量减少,血氟降低。同时,拮氟锐可拮抗氟所致的微量元素的降低。与硼锌组比较,拮氟锐的抗氟作用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拮氟锐 抗氟药 肠道 氟吸收 微量元素 氟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接触者生物监测指标研究——尿中马尿酸和邻甲酚浓度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光祖 汪严华 +2 位作者 王倩 张如午 金锡鹏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1990年第4期20-22,9-63,共5页
对32名职业接触甲苯、18名志愿受试者和77名非职业接触甲苯者的尿中马尿酸及邻甲酚的测定,发现在非接触者中,尿中马尿酸存在日间波动,邻甲酚排出量极少。工人和志愿者接触甲苯后,尿中马尿酸即开始上升,到脱离时达高峰,以后迅速下降,4小... 对32名职业接触甲苯、18名志愿受试者和77名非职业接触甲苯者的尿中马尿酸及邻甲酚的测定,发现在非接触者中,尿中马尿酸存在日间波动,邻甲酚排出量极少。工人和志愿者接触甲苯后,尿中马尿酸即开始上升,到脱离时达高峰,以后迅速下降,4小时左右降到正常本底水平,班末尿中马尿酸浓度与空气浓度相关(工人:r=0.64,志愿者:r=0.78)。尿中邻甲酚在低浓度接触者中,难以检出,但在高浓度接触时,班末尿中邻甲酚与空气浓度相关(工人;r=0.63,志愿者;r=0.65)。马尿酸和邻甲酚作为甲苯生物监测指标可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尿酸 邻甲酚 空气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的研究 被引量:88
12
作者 陈国元 刘卫东 +4 位作者 杨磊 张永添 尹玉娥 左德根 赵仲喜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0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教师 亚健康 现状 预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与酪氨酸酚羟基成氢键作用的量子力学计算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健学 张国高 张艳明 《地方病通报》 1991年第1期11-14,共4页
用全略微分重叠法对酪氨酸等6种分子体系进行了量子力学计算。所得的分子总能量、电子总能量、前线轨道本征能量等能量指数和原子净电荷、Mullinken重叠集居数、Wiberg键级等结构指数证实了实验研究的结果,即氟易与酪氨酸酚羟基形成氢键... 用全略微分重叠法对酪氨酸等6种分子体系进行了量子力学计算。所得的分子总能量、电子总能量、前线轨道本征能量等能量指数和原子净电荷、Mullinken重叠集居数、Wiberg键级等结构指数证实了实验研究的结果,即氟易与酪氨酸酚羟基形成氢键,甚至破坏蛋白质分子中原有的O…HO(?)R,形成更稳定的F…HO(?)R,导致蛋白质分子构象的改变。结果还表明,氟与酪氨酸酚羟基形成氢键后,使碘分子在邻位的亲电取代反应减弱,从而干扰甲状腺素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 氢键 量子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基二茂铁对小鼠肝脏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宏元 毛福英 +1 位作者 彭开良 柯文棋 《海军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 :探讨辛基二茂铁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选用昆明种小鼠 ,随机分成四个组 ,以不同浓度的辛基二茂铁溶液隔日灌胃 ,染毒 30d后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肝脏中铁的含量 ,并作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 ,计算肝脏器系数 ,测定血清丙氨... 目的 :探讨辛基二茂铁对小鼠肝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选用昆明种小鼠 ,随机分成四个组 ,以不同浓度的辛基二茂铁溶液隔日灌胃 ,染毒 30d后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肝脏中铁的含量 ,并作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 ,计算肝脏器系数 ,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碱性磷酸酶 (AKP)、酸性磷酸酶 (ACP)活性 ,测定肝匀浆中的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 (GSH)的含量。结果 :各染毒组肝脏中铁的含量和肝脏器系数明显升高 (P <0 .0 1) ,且都随剂量的增加而升高。病理组织学检查 ,光镜下可见水样变性及小块坏死灶。铁染色后镜下见低剂量组有少量铁均匀分布 ,中、高剂量组则有铁大量存在 ,且在汇管区处最多。血清ALT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且有剂量效应关系。肝匀浆MDA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GSH的含量则明显下降 (中、高剂量组P <0 .0 5 )。结论 :较大剂量的辛基二茂铁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其机制可能是与辛基二茂铁在肝脏内代谢释放出铁离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研究 辛基二茂铁 肝毒性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采样方法测定粉尘浓度的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开良 吴植恩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70-172,共3页
通过中美不同采样仪器与采样方法对我国矿山粉尘浓度的平行测定比较,发现我方瞬间采样法的测定值高于美方持续采样法的测定值,其原因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变化有关。当生产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变动较大时,则两法差异显著;而生产作业连... 通过中美不同采样仪器与采样方法对我国矿山粉尘浓度的平行测定比较,发现我方瞬间采样法的测定值高于美方持续采样法的测定值,其原因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的变化有关。当生产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变动较大时,则两法差异显著;而生产作业连续稳定,粉尘浓度变动不大时,则两法测定结果一致。这为我国粉尘资料与国外持续采样法所测的粉尘资料比较和评价,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粉尘浓度 瞬间采样 持续采样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对淋巴细胞毒性的研究近况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世震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淋巴细胞是体内极为复杂的不均一细胞群体,它包括许多形态上相似而功能上不同的细胞亚群,从大的细胞群体来说,淋巴细胞可分为T、B、NK、K、N、D等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为核心细胞的T、B细胞。机体内... 淋巴细胞是体内极为复杂的不均一细胞群体,它包括许多形态上相似而功能上不同的细胞亚群,从大的细胞群体来说,淋巴细胞可分为T、B、NK、K、N、D等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为核心细胞的T、B细胞。机体内淋巴细胞数目、功能、结构的改变均可引起自身免疫功能的异常。氟对淋巴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随着遗传、免疫等学科的发展,氟对淋巴细胞毒性的研究,在内容上不断扩展,在层次上不断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毒性作用 氟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对新生鼠肝组织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本延 张合喜 +1 位作者 朱长才 张裕曾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0年第3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染锰后对其子代新生鼠肝组织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将妊娠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4组 ,腹腔注射氯化锰 ,剂量分别为 0、7.5、1 5和 30 mg/kg,待其自然分娩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子代新生鼠肝组织内微量元素锰、铜、锌和铁... 目的研究大鼠染锰后对其子代新生鼠肝组织内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 :将妊娠雌性大鼠随机分为 4组 ,腹腔注射氯化锰 ,剂量分别为 0、7.5、1 5和 30 mg/kg,待其自然分娩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子代新生鼠肝组织内微量元素锰、铜、锌和铁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实验各组肝组织内锰含量明显增高 ( P<0 .0 1 ) ;锌含量则低于对照组 ( P<0 .0 5,P<0 .0 1 ) ;实验各组铜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1 5mg/kg和 30 mg/kg组铁含量高于对照组 ( P<0 .0 5,P<0 .0 1 )。结论 :大鼠孕期染锰 ,使其新生鼠肝组织内锰、锌、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生明显变化 ,影响了锰、锌、铁在体内的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鼠 微量元素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血样氟浓度检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红燕 祁成 陈荣安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7年第2期5-7,共3页
选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以不同浓度的NaF溶液腹腔注射染毒3周。采用加标-对电极法测定小鼠尾血、循环血、血清和尿中的F-浓度,并对各种血样氛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染氟3周后,小鼠尿F-明显升高,且以高剂量组为明显;氟在小鼠体... 选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以不同浓度的NaF溶液腹腔注射染毒3周。采用加标-对电极法测定小鼠尾血、循环血、血清和尿中的F-浓度,并对各种血样氛浓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染氟3周后,小鼠尿F-明显升高,且以高剂量组为明显;氟在小鼠体内吸收和代谢速度很快,染毒前、后血氟浓度变化明显,多次染毒后血氛浓度伴随染毒时间及剂量增加而升高。尾血、循环血、血清中F-浓度无显著性差别,尾血F-浓度可代替循环血,血清F-浓度而证明体内氟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对电极法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碲酸钠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及肝、肾毒性的影响
19
作者 谢广云 崔涛 +2 位作者 胡丽萍 吕京 贺锡雯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0-412,共3页
关键词 亚碲酸钠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N-乙酰-8-D-氨基葡萄糖苷酶 丙二醛 细胞色素P4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船驾驶紧张作业及工效学研究
20
作者 曹民 蔡荣泰 +5 位作者 毛福英 田华 刘虹飞 汪中方 祝玉华 程建新 《人类工效学》 1996年第4期35-39,共5页
选择客轮驾驶员44名为实验组、餐务员37名为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驾驶作业中表现出紧张/焦虑、疲劳/惰性的情绪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行为功能、瞬目次数、明视持久度、闪烁融合频率工后与工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驾驶作业可引起视觉... 选择客轮驾驶员44名为实验组、餐务员37名为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驾驶作业中表现出紧张/焦虑、疲劳/惰性的情绪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行为功能、瞬目次数、明视持久度、闪烁融合频率工后与工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驾驶作业可引起视觉紧张和疲劳;驾驶员尿中神经递质含量高于对照组,反映紧张作业造成一定的职业应激反应。除气温、噪声外,驾驶室其它环境卫生条件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室内各仪器设施基本上满足人-机工效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 对照组 工效学 职业应激 行为功能 神经递质 疲劳 驾驶员 客轮 轮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