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双阳梅花鹿鹿茸蛋白组分的细胞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吴荻 魏征人 +4 位作者 陈智嘉 刘玉侠 宋光子 高宇航 赵大玮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年第5期795-798,共4页
目的探讨吉林双阳梅花鹿鹿茸蛋白组分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将新鲜鹿茸高速匀浆上清透析后,用超滤离心法获取分子量小于10kD,大于10kD小于30kD,大于30kD的3种蛋白组分;采用MTT法,检测3种蛋白组分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系及人... 目的探讨吉林双阳梅花鹿鹿茸蛋白组分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将新鲜鹿茸高速匀浆上清透析后,用超滤离心法获取分子量小于10kD,大于10kD小于30kD,大于30kD的3种蛋白组分;采用MTT法,检测3种蛋白组分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系及人肺腺癌SPC-A-1细胞系的细胞毒性作用。另外,设鹿茸提取物原浓度的1/2,1/4,1/8为高,中,低3个浓度组,以0.01ml/g浓度皮下注射昆明小鼠,连续注射14天后,取小鼠脾细胞培养(培养基含ConA0.005mg/ml)72h后,加入MTT(5mg/ml)0.01ml,继续培养4h,测定OD值,计算淋巴细胞转化值。结果针对SMMC-7221细胞,分子量<10kD,>30kD,10kD<<30kD的鹿茸蛋白组分中,高剂量组的抑制率均大于30%,分子量<10kD,10kD<<30kD的鹿茸蛋白组分中,中高剂量组的抑制率大于30%,而且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针对SPC-A-1细胞,从所选取的高剂量至低剂量的抑制率均小于30%。鹿茸蛋白组分高、中、低剂量组的平均OD值分别为0.46±0.05、0.29±0.03和0.17±0.03;胸腺肽阳性对照组的平均OD值为0.47±0.07;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的平均OD值为0.12±0.04。鹿茸蛋白组分高、中、低剂量组的转化值分别为0.34、0.17和0.05;胸腺肽阳性对照组的转化值为0.35。鹿茸蛋白组分的高剂量组和胸腺肽对照组OD值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SPC-A-1细胞,鹿茸各蛋白组分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而对于SMMC-7221细胞,各蛋白组分的高剂量、中高剂量组则呈现一定的细胞毒性作用。鹿茸蛋白组分高剂量组具有与胸腺肽注射液相近的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茸蛋白 细胞毒性 抗肿瘤 淋巴细胞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永吉县肿瘤分布地区聚集性分析
2
作者 郭世平 张彤 +1 位作者 张忠 美娟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5-147,共3页
本文收集了该县350个村1984~1986年人口及各种恶性肿瘤死亡资料,用普洼松模型(poissonmodel)拟合,检验该地恶性肿瘤地区分布是否随机。分析结果表明该县肿瘤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又将各村按近江、远江分为两组分别分析。结果近... 本文收集了该县350个村1984~1986年人口及各种恶性肿瘤死亡资料,用普洼松模型(poissonmodel)拟合,检验该地恶性肿瘤地区分布是否随机。分析结果表明该县肿瘤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又将各村按近江、远江分为两组分别分析。结果近江组聚集性明显,而远江组未显现聚集现象。且发现水稻种植面积所占比例较高的乡肿瘤死亡水平也较高。这种差异可能与距江远近、水质、粮食、蔬菜及水生生物污染程度,并通过食物链对人群的影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地区聚集性 分布 水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草素诱导生殖系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英丽 张阳 刘力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3585-3587,共3页
目的:观察新疆紫草素对生殖系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由新疆紫草提取萘醌色素,制备微乳液,并加至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s3和卵巢肿瘤细胞系OVCAR-3的体外培养中,共育24~72h。人胚肾HEK293和成纤维细胞系NIH3T3作为... 目的:观察新疆紫草素对生殖系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由新疆紫草提取萘醌色素,制备微乳液,并加至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s3和卵巢肿瘤细胞系OVCAR-3的体外培养中,共育24~72h。人胚肾HEK293和成纤维细胞系NIH3T3作为对照。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和TUNEL法分析细胞凋亡。结果:紫草素对HEK293和3T3的体外72h增殖无影响;但明显抑制宫颈癌以及卵巢肿瘤细胞系的生长;这种抑制作用呈现共育时间和药物浓度的依赖性。半数抑制浓度为2.58~0.19μg/ml。药物与卵巢肿瘤细胞系共育24h,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超过20%。结论:新疆紫草素诱导生殖系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其体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生殖系肿瘤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CS1调节树突状细胞抗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于鸿 刘玉侠 +1 位作者 贾艳华 陈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1-574,F0003,共5页
关键词 抗肿瘤免疫 树突状细胞 SOCS1 细胞因子受体介导 调节 信号传导途径 生物学效应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IK联合培养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赵鑫 常颖 +6 位作者 刘玉侠 卢卫平 王宝 王哲 于鸿 王启文 王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10期1636-1638,共3页
目的探讨DC(dendritic cells)、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联合培养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活性的影响,并与单独CIK对A549杀伤活性进行比较,为肿瘤生物治疗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分别培养DC、CIK细胞,经鉴定后进行联合培养,联合培... 目的探讨DC(dendritic cells)、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联合培养对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活性的影响,并与单独CIK对A549杀伤活性进行比较,为肿瘤生物治疗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分别培养DC、CIK细胞,经鉴定后进行联合培养,联合培养3天后,对A549细胞进行杀伤活性实验,检测DC联合CIK及单独CIK对A549的杀伤活性,同时用流式细胞检测DC、CIK联合培养细胞及单独CIK细胞中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 DC联合CIK对A549的杀伤活性为88.38%,CIK对A549的杀伤活性为66.24%,两者对A549的杀伤活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DC、CIK联合培养的淋巴细胞亚群中的CD3+、CD4+、NK、NKT、CD3+HLA-DR+、CD8+CD28+的数量均高于CIK细胞。结论 DC、CIK联合培养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单独CIK对A549的杀伤活性(P<0.01);抗肿瘤淋巴细胞(CD3+、CD4+、NK、NKT、CD3+HLA-DR+、CD8+CD28+)数量也明显高于CIK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CIK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不同时间CIK细胞免疫表型变化与其抗肿瘤活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鑫 常颖 +5 位作者 刘玉侠 卢卫平 王哲 王宝 于鸿 王启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9期1455-1457,共3页
目的探讨培养不同时间的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细胞免疫表型变化及其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关系,为CIK临床治疗肿瘤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加IFNγ、IL1α、CD3Ab、IL-2等细胞因子诱导CIK细胞并进行鉴定,... 目的探讨培养不同时间的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ells)细胞免疫表型变化及其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的关系,为CIK临床治疗肿瘤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加IFNγ、IL1α、CD3Ab、IL-2等细胞因子诱导CIK细胞并进行鉴定,将经过鉴定的CIK与肺癌细胞A549共同培养,检测不同时间培养的CIK表型变化与对A549的体外杀伤效果的关系。结果培养不同时间(10天、15天、20天)的CIK细胞CD3+CD56+CD16+表达率分别为42.1%,63.3%,77.1%,对A549的杀伤效率分别为41.75%,54.43%,79.31%。结论随着培养时间延长,CIK免疫表型表达率逐渐上升,对A549的杀伤效率也随之逐渐增强,本实验杀伤活性最高为20天,提示在临床应用时可以根据不同时间CIK免疫表型表达情况选择应用时间,达到使用的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细胞表型 肺癌细胞A549 杀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丽纯 张阳 董永兰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4-5,共2页
许多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带瘤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中,细胞免疫起主导作用而T 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的核心。因此自1979年Kung 等首次报道抗人 T 淋巴细胞亚群 OKT系列单克隆抗体研制成功后... 许多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带瘤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监视功能中,细胞免疫起主导作用而T 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的核心。因此自1979年Kung 等首次报道抗人 T 淋巴细胞亚群 OKT系列单克隆抗体研制成功后,研究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了飞速的发展,并已成为肿瘤病人病程监测和判断愈后的辅助指标。所以我们测定了何杰金病(HD)、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乳腺癌(BC)、和肺癌(LC)等病人的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PTLS)的分布,以揭示其变化与恶性肿瘤的发展和预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益胃宁对胃癌MFC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耿月 齐红 +1 位作者 王英丽 付勤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研究中药益胃宁对胃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将荷瘤小鼠灌胃给药10天后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 给药高剂量组(16g/kg体重)、中剂量组(8g/kg体重)、低剂量组(4g/kg体重),其抑瘤率分别为43.7%,51.2%,27.6%。实验组肿瘤... 目的 研究中药益胃宁对胃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将荷瘤小鼠灌胃给药10天后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结果 给药高剂量组(16g/kg体重)、中剂量组(8g/kg体重)、低剂量组(4g/kg体重),其抑瘤率分别为43.7%,51.2%,27.6%。实验组肿瘤重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结论 益胃宁对胃癌MFC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胃宁 抗肿瘤作用 抑瘤率 胃癌 中医药治疗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致敏的脐血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肿瘤效应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于鸿 张健 +1 位作者 刘玉侠 石虹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抗原致敏 抗肿瘤效应 实验研究 细胞诱导 脐血 抗原特异性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伊立替康衍生物ZBH-1208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静 于鸿 +6 位作者 吴荻 史卫国 仲伯华 刘菁 张馨月 赵大玮 王学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新型伊立替康衍生物ZBH-1208体外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分析ZBH-1208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人乳腺癌MCF-7... 目的研究新型伊立替康衍生物ZBH-1208体外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TT)法检测分析ZBH-1208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人结肠癌SW1116细胞、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及人胚肾29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计算IC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ZBH-1208对肿瘤细胞周期及活化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ZBH-1208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呈剂量-时间依赖关系。ZBH-1208作用各肿瘤细胞后IC50值在0.002μmol/L-0.265μmol/L之间,而对照组伊立替康(CPT-11)的IC50值在0.464μmol/L-52.111μmol/L之间,两者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ZBH-1208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2/M期阻滞,百分比到达90%以上;并且诱导活化形式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与CPT-11相比,新型化合物ZBH-1208具有高效低毒、起效快的特点,可使肿瘤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衍生物 细胞周期阻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鸿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6期6827-6833,共7页
背景:对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检测及跟踪监测研究,可为肿瘤的诊断及生物治疗如免疫治疗等提供重要的帮助。目的:对肺癌的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行文献检索分析,为提高肿瘤的诊断率、改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 背景:对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检测及跟踪监测研究,可为肿瘤的诊断及生物治疗如免疫治疗等提供重要的帮助。目的:对肺癌的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行文献检索分析,为提高肿瘤的诊断率、改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方法:检索SCI数据库2002/2011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研究相关文献,采用检索词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肺癌(lung cancer)",共检索110篇文献,选取符合标准的18篇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肺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检测肺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133可深入研究肿瘤发生、发展及增殖、维持过程,同时CD133可以为肺癌的靶向生物治疗提供相关信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干细胞表面标志物不仅可以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还将应用于肿瘤的生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肺癌 肺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半乳糖-3 巢蛋白 CD133 肿瘤标记物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冯乐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76-78,共3页
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的主要障碍,然而其形成机理非常复杂,单个耐药细胞可以同时具有多种抗药机理,而每个机理又可使肿瘤细胞对不同类型的抗肿瘤药物产生多种耐药表型。现将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1 多药耐药(MDR)与多药... 多药耐药是肿瘤化疗的主要障碍,然而其形成机理非常复杂,单个耐药细胞可以同时具有多种抗药机理,而每个机理又可使肿瘤细胞对不同类型的抗肿瘤药物产生多种耐药表型。现将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1 多药耐药(MDR)与多药耐药基因(MDR_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关系。 自1976年Juliano等发现了细胞膜糖蛋白(Pgp170)与肿瘤耐药性有关后,这方面研究逐渐增多。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药物疗法 多药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苏木煎剂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夏凤琴 刘玉侠 +2 位作者 石虹 张阳 张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70-72,共3页
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有其独到之处,很多专家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用复方苏木煎剂(由中医主任医师赵武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进行了较系统的体外、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为其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实验... 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有其独到之处,很多专家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我们用复方苏木煎剂(由中医主任医师赵武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进行了较系统的体外、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荷瘤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为其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实验材料1 复方苏木煎剂(简称苏木)由苏木、莪术、红花、白花蛇舌草、紫草、七叶一枝花、沙参等中药组成,用常规方法制备成煎剂,浓度为1mg/ml(生药量)。2 细胞株 Hep-A22小鼠肝癌细胞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影响 复方苏木煎剂 抗肿瘤作用 正常组 脾细胞外液 实验研究 肿瘤防治 小鼠胸腺 克隆形成 治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冻融抗原协同IL-2诱导的人脐血CTL细胞体外扩增及杀瘤活性的研究
14
作者 齐红 张耿月 +2 位作者 王英丽 刘克 张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45-246,共2页
目的 观测经肿瘤冻融抗原体外诱导的脐血细胞毒T淋巴(Cytotoxic T Lymphayte,CTL)细胞体外扩增及杀瘤活性。方法 以肿瘤冻融抗原协同IL-2体外诱导脐血干细胞,使其中的CD8^+细胞得以扩增,获得CTL细胞,观测其表型变化及杀瘤活性。结果 CD... 目的 观测经肿瘤冻融抗原体外诱导的脐血细胞毒T淋巴(Cytotoxic T Lymphayte,CTL)细胞体外扩增及杀瘤活性。方法 以肿瘤冻融抗原协同IL-2体外诱导脐血干细胞,使其中的CD8^+细胞得以扩增,获得CTL细胞,观测其表型变化及杀瘤活性。结果 CD4^+和CD8^+T淋巴细胞表达呈增高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GTE细胞杀瘤活性远高于LAK细胞,且可长期存活。结论 CTL细胞可作为过继免疫疗法进行深入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L细胞 脐血 肿瘤冻融抗原 细胞毒活性 IL-2 过继免疫治疗 实验研究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RNA诱导的CTL对Hep-A-22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研究
15
作者 齐红 宋涛 +1 位作者 王英丽 冯乐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84-85,共2页
目的 检测特异性核糖核酸诱导的CTL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 应用Hep—A—22小鼠肝癌细胞提取的核糖核酸对小鼠进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检测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及抑制作用。结果 实验动物淋巴细胞对ConA增殖呈明显促进,抑瘤作用较明... 目的 检测特异性核糖核酸诱导的CTL对肿瘤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 应用Hep—A—22小鼠肝癌细胞提取的核糖核酸对小鼠进行主动特异性免疫治疗,检测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及抑制作用。结果 实验动物淋巴细胞对ConA增殖呈明显促进,抑瘤作用较明显。结论 特异性RNA能刺激机体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能力,可作为特异性抗原对肿瘤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Hep-A-22 CTL 肿瘤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γδT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16
作者 石虹 刘玉侠 陈军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19-321,共3页
关键词 ΓΔT淋巴细胞 抗肿瘤作用 基础研究 ΓΔT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 ΑΒT细胞 国内 抗原受体 人类外周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获取的肿瘤细胞提取物对肺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赵鑫 刘玉侠 +5 位作者 常颖 卢卫平 王启文 王宝 段北野 王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7期1061-1062,共2页
本实验从抗原提取方法入手,采用梯度盐水法对加热和未加热的肺腺癌细胞 SPC-A-1进行肿瘤细胞提取物提取,以此作为抗原,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肿瘤抗原在体外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后对肺腺癌细胞 SPC-A-1的杀伤活性,探讨肿瘤抗原... 本实验从抗原提取方法入手,采用梯度盐水法对加热和未加热的肺腺癌细胞 SPC-A-1进行肿瘤细胞提取物提取,以此作为抗原,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肿瘤抗原在体外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共同培养后对肺腺癌细胞 SPC-A-1的杀伤活性,探讨肿瘤抗原的有效获取方法以及不同浓度抗原对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效果,为肿瘤抗原的获取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细胞提取物 肺腺癌细胞 实验研究 癌细胞杀伤作用 SPC-A-1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抗原提取 肿瘤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膜多肽诱导的CTL对Hep—A—22细胞特异性杀伤的研究
18
作者 冯乐平 王英丽 +1 位作者 陈忠民 任林广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1998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应用经诱导和提取的小鼠肝癌Hep—A—22细胞株膜外抗原多肽在整体条件下观察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情况。方法 应用液闪仪检测免疫后小鼠胸腺和脾淋巴细胞对ConA的转化率及测量整体条件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淋巴细胞对ConA发生转化... 目的 应用经诱导和提取的小鼠肝癌Hep—A—22细胞株膜外抗原多肽在整体条件下观察对肿瘤的特异性免疫情况。方法 应用液闪仪检测免疫后小鼠胸腺和脾淋巴细胞对ConA的转化率及测量整体条件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淋巴细胞对ConA发生转化率增高,同时诱导体内淋巴细胞特异性杀伤Hep—A—22细胞的活性明显增强,且几种组分的抗原多肽均能产生不同的诱导杀伤活性。经免疫后的小鼠肿瘤明显受到抑制。结论 提取的Hep—A—22肿瘤细胞膜外抗原多肽可作为肿瘤抗原进行有效的肿瘤特异性免疫,本研究为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疫苗 多肽抗原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 免疫治疗 Hep-A-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于鸿 刘玉侠 +1 位作者 张健 夏凤琴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80-80,F003,F004,共3页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具有诱导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的独特功能.90年代开始,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膜融合脂质体为载体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丽梅 李春贺 宋连生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4期73-75,共3页
本文介绍了膜融合脂质体的膜融合机制、制备及其在近几年来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显示膜融合脂质体具有制备方法简单,不良反应小,有融合特性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系统,在肿瘤治疗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肿瘤 膜融合脂质体 新城疫病毒 仙台病毒 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