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3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油田管道腐蚀失效类型矿场快速识别技术研究
1
作者 王百坤 刘凤兰 +1 位作者 魏巍 唐宇 《油气田环境保护》 CAS 2024年第5期45-49,共5页
吉林油田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地面油气管网分布广泛,腐蚀所致的管道失效类型繁多,对油田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生产带来严峻挑战。现场缺乏专业的微观设备及技术,因而难以对现场可能存在的腐蚀类型判断分析,文章在前期注采系... 吉林油田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地面油气管网分布广泛,腐蚀所致的管道失效类型繁多,对油田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生产带来严峻挑战。现场缺乏专业的微观设备及技术,因而难以对现场可能存在的腐蚀类型判断分析,文章在前期注采系统防腐技术持续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吉林油田地面管道腐蚀特点,形成了腐蚀类型现场初步的判别方法和类型图版;进而实现了失效类型的现场快速诊断,通过防腐治理措施的应用,减少环境污染,有效避免环保灾难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管道 腐蚀形貌 腐蚀失效类型 腐蚀类型图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典型集输接转站场提质提效研究
2
作者 刘大千 李晓平 +2 位作者 周海莲 赵子慧 宫敬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24年第7期14-21,共8页
吉林油田地面工程系统中接转站存在高能耗问题。通过分析接转站的主要工作流程,计算出每个流程中用能环节的能耗占比,找出接转站产生高能耗的主要原因为加热炉的能耗过高。对加热炉出口温度进行调整,降低加热炉能耗,最终达到接转站能耗... 吉林油田地面工程系统中接转站存在高能耗问题。通过分析接转站的主要工作流程,计算出每个流程中用能环节的能耗占比,找出接转站产生高能耗的主要原因为加热炉的能耗过高。对加热炉出口温度进行调整,降低加热炉能耗,最终达到接转站能耗降至最低的效果。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海118接转站冬季、夏季外输流程加热炉出口温度分别为43.8℃和37.2℃,冬季、夏季掺输流程加热炉出口温度分别为51℃和44℃时,接转站全年能耗最低,可减少使用碳307 t/a;当新民6接转站冬季、夏季外输流程加热炉出口温度分别为44.4℃和44.2℃,冬季、夏季掺输流程加热炉出口温度分别为54.5℃和49.5℃时,接转站全年能耗最低,可减少使用碳375 t/a;当让47接转站冬季、夏季外输流程加热炉出口温度分别为47.9℃和46.6℃,冬季、夏季掺输流程加热炉出口温度分别为57℃和56℃时,接转站全年能耗最低,可减少使用碳333 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转站 加热炉出口温度 能耗占比 外输流程 掺输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碎屑砂岩地热储层开采潜力:以吉林油田为例
3
作者 贾雪峰 李迎九 +2 位作者 徐小红 肖杭州 张钦 《世界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56-68,共13页
油气沉积盆地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由于我国能源供需紧张,油田地热资源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为满足吉林油田A1站原油加热和输运能耗需求,笔者以吉林油田A1区块青三段低孔、低渗碎屑砂岩地热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场地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 油气沉积盆地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由于我国能源供需紧张,油田地热资源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为满足吉林油田A1站原油加热和输运能耗需求,笔者以吉林油田A1区块青三段低孔、低渗碎屑砂岩地热储层为研究对象,采用场地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识别了地层物性参数,优化了开采速率等关键工程参数,分析了研究区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潜力。结果表明吉林油田A1站需要设计两眼注入井和两眼生产井可满足现场用热需求。地热水开采速率可达1400 m^(3)/d,且10年周期内地热开采温度保持在6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再利用 油田地热 地热开发 数值模拟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公司改革的具体措施
4
作者 刘成 郭小斌 +1 位作者 孟广财 刘晶群 《石化技术》 CAS 2017年第9期165-165,共1页
吉林油田公司受时间、地理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等影响公司的快速发展,为了得到有效的创新发展和改革,需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明确改革前后的各类问题,对相关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落实实施方案,明确... 吉林油田公司受时间、地理环境、历史遗留问题等影响公司的快速发展,为了得到有效的创新发展和改革,需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明确改革前后的各类问题,对相关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落实实施方案,明确实际维护和培训管理的过程,确保公司整体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 油田公司 促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如何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及油田企业管理水平
5
作者 徐慧鹏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4期51-53,共3页
油田企业受限于行业特点,其对土地存在极高的依赖性,土地占用范围广、数量庞大,土地利用情况及其属性复杂多样,每年都需巨额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因此,对于油田企业来说,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分析和探讨了新形势下,如... 油田企业受限于行业特点,其对土地存在极高的依赖性,土地占用范围广、数量庞大,土地利用情况及其属性复杂多样,每年都需巨额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因此,对于油田企业来说,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分析和探讨了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提升油田企业的土地利用率,满足油田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企业 土地利用率 管理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公司合同能源管理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姜一 李翰勇 车飞 《石油石化节能》 2019年第11期35-37,I0005,共4页
根据国家和股份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研究编制了《吉林油田公司合同能源管理规定》,规范了合同能源管理程序,制定了合同能源管理能耗基准及项目节能量测定方法,作为合同能源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全面排查生产生活系统节能现状,组织各专业部... 根据国家和股份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研究编制了《吉林油田公司合同能源管理规定》,规范了合同能源管理程序,制定了合同能源管理能耗基准及项目节能量测定方法,作为合同能源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全面排查生产生活系统节能现状,组织各专业部门认真开展该系统对标工作,努力挖掘各系统潜力。召开合同能源管理推进会,开展了高压无功补偿、乾安污水源热泵、锅炉节能器、英台高压注水变频等项目,为公司能耗的降低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能源管理 探索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漏水泥浆体系在吉林油田严重漏失地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姚晓 李华 +4 位作者 步云鹏 袁志军 尚庆春 张明君 王福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海坨构造位于吉林油田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该地区下部地层裂缝发育,在钻井和固井过程中经常发生严重井漏和水泥浆低返事故,固井质量无法保证。在分析了该地区构造特征、裂缝性质及固井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取了以防漏水泥浆体系... 海坨构造位于吉林油田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该地区下部地层裂缝发育,在钻井和固井过程中经常发生严重井漏和水泥浆低返事故,固井质量无法保证。在分析了该地区构造特征、裂缝性质及固井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采取了以防漏水泥浆体系为主,结合小排量顶替的防漏固井工艺技术。室内评价和3井次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以F27A为主的防漏水泥浆体系堵漏效果突出,其综合性能优于低密度水泥浆体系。F27A防漏水泥浆体系有效地解决了海坨地区严重漏失探井固井作业中水泥浆低返的技术难题,满足了该地区固井施工技术要求,显著提高了易漏地层的封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水泥浆体系 吉林油田 固井施工 防漏 井漏 漏失地层 固井工艺 构造特征 坳陷 松辽盆地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注采系统腐蚀、结垢防治技术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光辉 房殿军 +2 位作者 潘兆光 何其东 李宗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针对吉林油田注采系统普遍存在的严重的腐蚀、结垢现象,对腐蚀、结垢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发了投资少、见效快、工艺简单的水质化学处理工艺及油井腐蚀、结垢防治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地控制注采系统的腐蚀、结垢问题,并极... 针对吉林油田注采系统普遍存在的严重的腐蚀、结垢现象,对腐蚀、结垢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开发了投资少、见效快、工艺简单的水质化学处理工艺及油井腐蚀、结垢防治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地控制注采系统的腐蚀、结垢问题,并极大地减少作业工作量和腐蚀、结垢造成的损失,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系统 腐蚀 结垢 水处理工艺 应用效果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湿反转提高压裂液返排技术在吉林油田新119区块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秀红 杨桦 +2 位作者 陈喜田 于忠孝 佘朝毅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6期51-52,共2页
针对新立油田岩石强亲水,岩石与水界面形成铺展损害水基压裂液压后返排的问题,筛选一种适合该区块的润湿反转剂,使岩石的润湿性得到改善,降低岩石与压裂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压裂液的返排率。文中介绍概括润湿反转机理、室内配方优选... 针对新立油田岩石强亲水,岩石与水界面形成铺展损害水基压裂液压后返排的问题,筛选一种适合该区块的润湿反转剂,使岩石的润湿性得到改善,降低岩石与压裂液之间的界面张力,提高压裂液的返排率。文中介绍概括润湿反转机理、室内配方优选、现场应用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返转 压裂液返排 配方优选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油气勘探长远发展战略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永春 梁春秀 +3 位作者 毛超林 李忠信 郭冬梅 李晶秋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3年第3期1-5,37,共6页
通过分析吉林油田的勘探发展趋势,对松辽盆地南部及伊通盆地的油气勘探潜力及勘探前景的科学预测,结合勘探开发的需求,确定了今后的勘探方向和重点,指出下一步需要重点发展的勘探技术和攻关方向,提出了吉林油田油气勘探长远发展战略。
关键词 吉林油田 油气勘探 发展战略 勘探战略 松辽盆地南部 伊通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两个产聚合物菌区块连续注入试验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天红 王学武 +2 位作者 苑刚 谢影 杨艳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1,共2页
A菌在储层中代谢非水溶性聚合物, 能够降低油井产出液含水, 提高单井产量。该菌在吉林油田已进行了 4年的连续注入试验, 从矿场先导性试验到扩大试验, 经历了清水营养基伴随注入到污水营养基伴随注入, 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关键词 A菌 聚合物 矿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红岗气藏低阻气层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运成 阮宝涛 +2 位作者 李忠诚 张慧宇 景彬彬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3-215,共3页
针对吉林油田红岗气藏地质特征,结合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对吉林油田红岗气藏低阻油气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变细、泥质含量增高及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相对富集造成束缚水含量增高是导致该区油气层电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另外... 针对吉林油田红岗气藏地质特征,结合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对吉林油田红岗气藏低阻油气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岩性变细、泥质含量增高及蒙脱石等粘土矿物相对富集造成束缚水含量增高是导致该区油气层电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另外低幅度构造也是该区低阻的成因。在此研究基础上利用测井技术对低阻气层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对红岗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岗气藏 低电阻率 束缚水饱和度 测井技术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吉林油田大情字井区块CO2地下埋存试验区地质埋存格架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志刚 陈代钊 +4 位作者 曾荣树 郭凯 李元平 肖斌 王旭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75-878,I0001,879-884,共11页
目前,我国在CO2地质埋存的试验研究才刚刚开始,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需要不断探索。本文立足于吉林油田大情字井区块,从储层埋存潜力、埋存体稳定性及水文地质条件3个方面对试验区实施CO2地质埋存工程进行评价。通过对注CO2层段的储层... 目前,我国在CO2地质埋存的试验研究才刚刚开始,其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需要不断探索。本文立足于吉林油田大情字井区块,从储层埋存潜力、埋存体稳定性及水文地质条件3个方面对试验区实施CO2地质埋存工程进行评价。通过对注CO2层段的储层砂体有效厚度、空间展布范围、储层物性及储层微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对各砂体横向和垂向上的连续性、砂体间的连通性等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试验区具备一定的埋存潜力,其有效储层厚度平均为273m;同时对试验区盖层的封盖性、断裂的稳定性及井筒的密封性3方面的评价,建立试验区埋存体稳定性评价体系。研究表明,试验区具备厚层泥岩封盖层、盖层内断裂不发育且比较单一以及储层内广泛发育隔夹层,可以有效地对CO2的运移或渗漏实施封盖和遮挡;另外,结合试验区矿化度、水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试验区与邻近区域存在明显的矿化度分带特点、水化学成分也相对较单一以及含水层和隔水层均较发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试验区目的层段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下水水体环境,比较有利于适合注入CO2,并进行地质埋存。通过这3方面的研究,建立大情字井区块适合CO2地质埋存的埋存格架,为该区实现CO2长期有效安全埋存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CO2 地质埋存 埋存格架 大情字井区块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在油田老区挖潜中的应用——以吉林油田乾146区块开发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苗长盛 董清水 +3 位作者 张旗 崔大勇 许圣传 王敏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5,共7页
吉林油田乾146区块经多年开采,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通过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运用多参数模糊聚类方法将该区高台子油层由好至差划分为A、B、C、D、E 5类储层流动单元。查明了区内主要目的层系各含油小层的储层流动单元发育特征:40... 吉林油田乾146区块经多年开采,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通过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运用多参数模糊聚类方法将该区高台子油层由好至差划分为A、B、C、D、E 5类储层流动单元。查明了区内主要目的层系各含油小层的储层流动单元发育特征:40、39小层主要发育A、B类优质储层流动单元,42、41、38小层则以C、D、E类储层流动单元为主,各小层储层流动单元类型及展布与初始产能吻合度较高,表明储层流动单元类型的差异是控制本区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油藏地质特征及油田开发动态数据,对各储层流动单元的注采渗流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归纳总结出乾146区块高台子油层XII砂组中剩余油分布的5条规律,据此在剩余油分布预测区部署了1口扩边井和2口老区加密井,投产后分别获得了11.2t/d、5.5t/d和8.6t/d的初始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流动单元 多参数模糊聚类分析 油田老区挖潜 高台子油层 乾146区块 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的修正及在吉林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锦铭 孙凯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2期78-80,共3页
对隐患的评价分级是治理的重要依据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是常用的一种危险评价方法。笔者认为 ,这种方法中的L项过于强调生产系统自身的客观不利因素 ,对管理行为外界主观因素没有考虑 ,恰恰就是这些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客观不... 对隐患的评价分级是治理的重要依据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是常用的一种危险评价方法。笔者认为 ,这种方法中的L项过于强调生产系统自身的客观不利因素 ,对管理行为外界主观因素没有考虑 ,恰恰就是这些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客观不利因素。因此 ,通过对L项的修正 ,客观地评价危险的等级 ,从而降低了安全投入 ,提高了治理措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隐患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修正 石油储运行业 吉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废钻井液固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平方 阮大同 +2 位作者 张博研 刘光全 邓皓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5-327,共3页
针对吉林油田废钻井液,确定了有效的固化配方,探讨了单一药剂对固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各药剂对固化体强度和固化体浸出液的具体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固化配方1.5%A+1.0%B+15.0%C+8.0%D。研究表明,该固化方法能... 针对吉林油田废钻井液,确定了有效的固化配方,探讨了单一药剂对固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各药剂对固化体强度和固化体浸出液的具体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固化配方1.5%A+1.0%B+15.0%C+8.0%D。研究表明,该固化方法能有效处理吉林油田废钻井液固化强度好,浸出液毒性小,能满足国家综合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同时,该固化方法也能很好地处理江汉和四川废钻井液,说明它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油田 废钻井液 固体废物 固化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杭州 于友 +2 位作者 刘美成 李忠诚 王振军 《油气井测试》 2021年第3期70-78,共9页
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注采关系建立难度大,采收率较低,且不同区块开发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分类参数、界限不统一,储层分类评价无法进行。总结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宏观、微观储层特征,结合典型区块动态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先初选分类参数,再利... 吉林油田低渗透储层注采关系建立难度大,采收率较低,且不同区块开发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分类参数、界限不统一,储层分类评价无法进行。总结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宏观、微观储层特征,结合典型区块动态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先初选分类参数,再利用灰色关联法确定最终分类参数。引用概率累积法,计算各定量参数的分类界限,同时借鉴Feci综合指数法,对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建立了吉林油田扶余、高台子油层的综合分类标准。利用储层分类的标准,对各油田扶余及高台子油层的146个开发单元进行了归类,总结出制约低渗透各类储层开发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明确了提高采收率的攻关方向,为各类储层制定主导开发技术政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扶余油层 高台子油层 储层分类 灰色关联 储层特征 概率累积法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油田高含蜡稠油油藏有效开发方式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程静波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4期119-123,共5页
C油田为吉林油田新发现的浅层稠油油田,由于埋藏浅而引起油层低温、低压,油层条件下原油流动性差,开采过程中储层易受析蜡冷伤害,造成常规开采产能低,甚至无产能,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制约了该区储量的有效动用。针对这一现状,对... C油田为吉林油田新发现的浅层稠油油田,由于埋藏浅而引起油层低温、低压,油层条件下原油流动性差,开采过程中储层易受析蜡冷伤害,造成常规开采产能低,甚至无产能,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制约了该区储量的有效动用。针对这一现状,对该油田重点开展了原油析蜡实验、热采物理模拟实验、热采数值模拟研究,从理论上明确了提高地层温度、保持地层压力、预防原油析蜡是实现C油田有效开发的关键。结合现场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等多种热采试验的开发效果,明确了主体资源可采用热水驱开发,局部低温、高含蜡区可采用火烧油层的开发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析蜡 稠油油藏 有效开发 热水驱 火烧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找水测试技术在吉林油田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伊鹏 张超会 +2 位作者 伊坤 陈宁 杨磊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91,99,共3页
油井智能法分层找水测试技术的核心是智能找水测试仪的研制,智能找水测试仪是集压力测试、温度测试、定时开关为一体的智能化井下找水测试装置。以该仪器为主体的分层找水测试工艺管柱的配套工具还有封隔器、后投凡尔、伸缩管及高压丝堵... 油井智能法分层找水测试技术的核心是智能找水测试仪的研制,智能找水测试仪是集压力测试、温度测试、定时开关为一体的智能化井下找水测试装置。以该仪器为主体的分层找水测试工艺管柱的配套工具还有封隔器、后投凡尔、伸缩管及高压丝堵等,其工艺流程为在地面设定温度、压力参数采集间隔及找水开关换向时间,地面测得单层产液、含水等数据,井下测取压力、温度数据。现场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可以明确油层特性、确定出水层位,为油藏分析及下一步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找水测试仪 工艺管柱 现场试验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压力测定对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亚军 宫利忠 殷艳芳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4期61-63,共3页
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意味着流体的渗流偏离达西定律,为非线性渗流。通过对吉林油田部分区块的启动压力测定及测试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在低速渗流条件下,流体的流动为非线性渗流;流体在低渗透岩心中渗流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受样品... 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意味着流体的渗流偏离达西定律,为非线性渗流。通过对吉林油田部分区块的启动压力测定及测试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在低速渗流条件下,流体的流动为非线性渗流;流体在低渗透岩心中渗流时,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启动压力受样品渗透率的影响,相对气测渗透率来说,岩心的渗透率越低,水测和油测渗透率的下降越显著,其启动压力越高;驱替速度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有较大的影响,有一个最佳的驱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