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激基复合物发光的有机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6
1
作者 冯晶 刘宇 +1 位作者 王悦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5-28,共4页
以NPB为空穴传输材料 ,(dppy)BF为发光层 ,Alq为电子传输层和色度调节层 ,制备了有机白光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的白光发射是来自于 (dppy)BF与NPB的固界表面形成的激基复合物发光 ,以及NPB与(dppy)BF发射的蓝光。该白光器件的色度稳定 ... 以NPB为空穴传输材料 ,(dppy)BF为发光层 ,Alq为电子传输层和色度调节层 ,制备了有机白光电致发光器件。该器件的白光发射是来自于 (dppy)BF与NPB的固界表面形成的激基复合物发光 ,以及NPB与(dppy)BF发射的蓝光。该白光器件的色度稳定 ,在电压 1 0~ 2 5V的变化范围内 ,色坐标变化由 ( 0 2 9,0 33)到 ( 0 31 ,0 35 )。器件在 4V开启 ,1 2V电压下亮度和效率分别为 2 0 0cd/m2 和 0 4 5lm/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有机电致发光 白光发射 激基复合物 发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V-PDMeOPV共聚物发光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宗浩 佟拉嘎 +9 位作者 王秀军 白永平 仇永清 刘则 刘扬 宋俊峰 陈立春 王向军 杜国同 王荣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2020-2022,共3页
具有优良电致发光性能的有机聚合物材料的研制及其发光性能和应用的研究是90年代新兴的高科技领域.聚对苯乙炔[Poly(p-phenylenevinylene),缩写为PPV,又称聚苯撑乙烯]是这一领域最先研制出来的具有... 具有优良电致发光性能的有机聚合物材料的研制及其发光性能和应用的研究是90年代新兴的高科技领域.聚对苯乙炔[Poly(p-phenylenevinylene),缩写为PPV,又称聚苯撑乙烯]是这一领域最先研制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材料[1,2].为改变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共聚物 PPV 电致发光材料 PDMeOP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N共掺杂ZnO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春萍 陈鑫 张宝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了Au、N共掺杂纤锌矿ZnO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复介电函数、光学吸收等光学性质,并与本征ZnO和N掺杂ZnO情况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Au、N共掺杂Zn...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结合广义梯度近似(GGA)研究了Au、N共掺杂纤锌矿ZnO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以及复介电函数、光学吸收等光学性质,并与本征ZnO和N掺杂ZnO情况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Au、N共掺杂ZnO仍是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掺杂后ZnO的带隙收缩,价带展宽。在价带顶电子密度分布较N掺杂ZnO情况的局域性减弱,更有利于获得p型ZnO。与未掺杂ZnO相比,介电函数和吸收系数在可见和紫外区域得到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共掺杂 第一性原理 电子结构 光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中红外痕量气体检测的光电信号高速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默 陈晨 王一丁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29,共4页
在中红外波段,大多数气体分子吸收光谱的线宽都很窄,因此红外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为窄脉冲信号。对此脉冲信号的处理要求前置放大器必须兼具精度与速度,而对放大器输出信号的采集也需要在保证带宽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数字化的精度。本文中... 在中红外波段,大多数气体分子吸收光谱的线宽都很窄,因此红外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为窄脉冲信号。对此脉冲信号的处理要求前置放大器必须兼具精度与速度,而对放大器输出信号的采集也需要在保证带宽的情况下尽量提高数字化的精度。本文中设计了高速并行采样电路,利用两片双通道高速ADC实现了1GSPS的采样速度与12bit的垂直分辨率。信号链的最后一环是FPGA数据处理电路,我们应用CORDIC算法对采集系统的时间误差进行了校正。本文最后给出了光电信号高速采集电路的设计与测试结果,在输入参考信号频率为100MHz时,采集系统整体信噪比达到60d B,无杂散动态范围达到70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气体检测 时间交替并行采样系统 Farrow滤波器 CORDI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在扩大
5
作者 杜国同 《国际学术动态》 1998年第7期34-36,共3页
1997年11月10日至13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召开了美国激光与光电子学会1997年年会。会议规模比往年大,会上报告了论文510余篇,参加人员达900多位。涉及的研究领域有:光电传感器及系统,集成光学和光电子学,非线性光学,光通信,光纤和平面波... 1997年11月10日至13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召开了美国激光与光电子学会1997年年会。会议规模比往年大,会上报告了论文510余篇,参加人员达900多位。涉及的研究领域有:光电传感器及系统,集成光学和光电子学,非线性光学,光通信,光纤和平面波导技术,光互联及其工艺系统,光网络及其系统,光电材料及工艺,光电器件的封装、制造与可靠性,半导体激光器,短波长和气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超快光学和电子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光电材料 半导体器件 超辐射光源 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强鲁棒性DFB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 被引量:28
6
作者 陈晨 党敬民 +1 位作者 黄渐强 王一丁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04-1010,共7页
为减少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输出波长和光功率受其工作温度波动的影响,采用Ziegler-Nichols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具有强鲁棒性的DFB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利用该温度控制系统,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 为减少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输出波长和光功率受其工作温度波动的影响,采用Ziegler-Nichols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算法,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具有强鲁棒性的DFB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利用该温度控制系统,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的中心波长为1.742μm的DFB激光器进行了温度控制测试。实验证明,该系统的控制精度为±0.05℃,温度控制范围为5~60℃,并在长时间(220min)运行中,DFB激光器工作状态稳定,中心波长未出现漂移,为DFB激光器在红外气体检测领域的实用化提供了性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分布式反馈(DFB)激光器 强鲁棒性 红外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纳秒级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驱动电源 被引量:26
7
作者 陈晨 黄渐强 +2 位作者 吕默 党敬民 王一丁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38-1742,共5页
采用DSP和模拟PI控制技术,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精度纳秒级驱动电源。其硬件主要包括纳秒脉冲产生电路、恒流控制电路、慢启动电路、静电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等。控制方案上主要使用模拟PI算法,通过反馈控制,稳定输出电流。所研制的驱... 采用DSP和模拟PI控制技术,设计并研制了一种高精度纳秒级驱动电源。其硬件主要包括纳秒脉冲产生电路、恒流控制电路、慢启动电路、静电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等。控制方案上主要使用模拟PI算法,通过反馈控制,稳定输出电流。所研制的驱动电源脉冲宽度为15ns,峰值驱动电流为20A,脉冲上升/下降时间小于5ns。利用该驱动电源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制的中心波长为7.71μm的量子级联激光器进行驱动测试。结果表明,在长时间(>100h)运行中,激光器工作状态稳定,中心波长未出现漂移,驱动电流无毛刺出现,为激光器在红外气体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了性能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 高精度纳秒级驱动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归一化关联成像实现目标重构 被引量:19
8
作者 郭树旭 张驰 +2 位作者 曹军胜 钟菲 郜峰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8-294,共7页
在归一化关联成像的基础上,结合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归一化关联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物臂的桶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并由散斑场构造测量矩阵;然后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在低测量次数下优质量地还原出了物体的像.实验中... 在归一化关联成像的基础上,结合压缩感知理论,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归一化关联成像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物臂的桶探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并由散斑场构造测量矩阵;然后采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在低测量次数下优质量地还原出了物体的像.实验中采用灰度图像及二值图像作为成像目标,以峰值信噪比作为衡量标准,分别对传统关联成像,归一化关联成像及压缩感知归一化关联成像的重构效果进行了量化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对于细节较为丰富的灰度图像,压缩感知归一化关联成像的峰值信噪比较传统方法高6 dB左右,比归一化关联成像方法提高了2 dB左右;对于细节较少的二值图像,其峰值信噪比较归一化关联成像法高3.4~4.3 dB,比传统法高5.2~6.5 dB.最后,采用实际电荷耦合元件测得的散斑场构造了测量矩阵,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归一化关联成像算法能提高重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成像 压缩感知 峰值信噪比 图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TracePro进行中红外气体检测系统的光路结构设计 被引量:16
9
作者 安宇鹏 王一丁 +3 位作者 李黎 曹峰 宋振宇 张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98-1202,共5页
大多数气体分子在3-5μm的中红外区都有基本振动吸收谱带,采用中红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进行气体浓度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稳定、可靠等优点。TracePro软件是一套普遍用于杂散光分析、照明系统分析以及光学系统分析的光线设计... 大多数气体分子在3-5μm的中红外区都有基本振动吸收谱带,采用中红外半导体光电子器件进行气体浓度的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稳定、可靠等优点。TracePro软件是一套普遍用于杂散光分析、照明系统分析以及光学系统分析的光线设计和仿真软件。采用TracePro软件设计了一个用于中红外气体检测系统的反射式双光程结构,并采用TracePro软件对光学设计进行了仿真与分析。通过TracePro的分析检查出设计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对设计进行调整与修改,得到最优化的光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气体检测 TRACEPRO 光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LAS-WMS的痕量甲烷气体检测仪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洋 吴佳楠 +2 位作者 陈玫玫 杨欣华 陈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9-282,共4页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不仅造成煤矿作业的重大安全隐患,而且又是温室效应的重要气体之一,对于甲烷气体的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采用混合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与波长调制光谱(WMS)的检测技术,利用甲烷...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易燃、易爆的气体,不仅造成煤矿作业的重大安全隐患,而且又是温室效应的重要气体之一,对于甲烷气体的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采用混合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TDLAS)与波长调制光谱(WMS)的检测技术,利用甲烷的2v3(第二泛频带)带R(3)支带吸收谱线,设计并研制出痕量甲烷气体检测仪。通过调谐系数-0.591cm^(-1)·K^(-1),采用改变DFB激光器工作温度的方式来获得甲烷在1.654μm处的最佳吸收谱线。待DFB激光器激射中心谱线选择后,通过调节其注入电流幅值来获得合适的发光强度。同时,结合频率调制技术将待测信号频率移至高频区,减小1/f噪声。在光学结构方面,采用有效光程为76m的herriott气室,确保对痕量甲烷气体进行检测。利用该痕量甲烷气体检测仪,在被测气体浓度为50~5 000μmol·mol^(-1)的范围内,对二次谐波信号进行了提取,并利用最小均方误差准则分别对气体浓度、信噪比的关系、谐波峰值信号与气体浓度的关系进行了线性拟合,最低检测限达到了1.4μmol·mol^(-1)。实验表明,谐波波形对称性良好,未观察到强度调制现象,消除强度调制等因素对谐波检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甲烷 TDLAS-WMS 分布反馈式激光器 二次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2×2定向耦合型电光开关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小强 高伟男 +4 位作者 孙杰 高磊 陈长鸣 张大明 刘式墉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084-3087,共4页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聚合物2×2定向耦合型电光开关.针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有机/无机杂化电光材料膜厚较薄的情况,采用一种加载条形波导结构,利用掺有环氧丙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作为引导层,在电光薄膜上构成定... 设计并制作了一种聚合物2×2定向耦合型电光开关.针对溶胶-凝胶法合成的有机/无机杂化电光材料膜厚较薄的情况,采用一种加载条形波导结构,利用掺有环氧丙脂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脂作为引导层,在电光薄膜上构成定向耦合器,通过紫外光刻、反应离子刻蚀、电晕极化等工艺,制备了聚合物定向耦合型电光开关,并采用共面波导行波电极以电推挽方式工作.经测试,其器件损耗约为16dB,开关电压9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电光开关 定向耦合 有机/无机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量子阱电致发光器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式墉 杨开霞 +1 位作者 黄劲松 高文宝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1,共5页
制备了普通的有机量子阱结构 ,并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 ,制备了量子阱结构的白光电致发光器件。在分析了制作工艺对有机量子阱结构特性可能产生的影响之后 ,为了减少垒、阱界面互扩散效应的影响 ,提出了有机掺杂量子阱的概念 ,... 制备了普通的有机量子阱结构 ,并对结构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 ,制备了量子阱结构的白光电致发光器件。在分析了制作工艺对有机量子阱结构特性可能产生的影响之后 ,为了减少垒、阱界面互扩散效应的影响 ,提出了有机掺杂量子阱的概念 ,即垒与阱的母体是相同材料 ,只是在生长垒层的过程中同时掺入少量发光剂。由于掺杂剂的浓度梯度只有百分之零点几 ,因此 ,界面互扩散的影响很小 ,实际上我们用这种办法制备的有机量子阱器件的亮度、效率均有明显提高。在研究了阱数对器件特性的影响之后 ,我们发现一般情况下 ,两个阱是最好的。进一步研究了阱母体材料对有机量子阱器件特性的影响 ,结果发现 ,用NPB作母体比Alq作母体更好 ,这时器件的效率 (cd/A)在 4 5~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阱结构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半导体器件 有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J2EE构建XML Web Services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慧盈 李德昌 +1 位作者 段羽 吕邦国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8-130,共3页
IT界设想的Web服务是一种可以结合现在WWW技术和组件对象技术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的技术。虽然Web是基于开放而简单的Internet标准,然而现在基于Web的对象技术标准却过于复杂繁多,且依赖复杂的局域网底层构造,从而使不同组件间的相互操... IT界设想的Web服务是一种可以结合现在WWW技术和组件对象技术的优点而避免其缺点的技术。虽然Web是基于开放而简单的Internet标准,然而现在基于Web的对象技术标准却过于复杂繁多,且依赖复杂的局域网底层构造,从而使不同组件间的相互操作出现严重的问题。该文研究在XMLWebServices架构下,利用J2EE技术,提供新一代网络应用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SERVICES XML SOAP WSDL UDDI J2E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多层白光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谢志元 李传南 +7 位作者 黄劲松 肖步文 冯晶 刘式墉 李艳芹 王悦 沈家骢 侯鸣波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4-187,共4页
以四苯基二胺衍生物(TPD)为空穴传输材料,以蓝光染料酚基吡啶铍(BePP2)、黄光染料红荧烯(Rubrene)、绿光染料8-羟基喹啉铝(Alq3)分别为蓝、绿、红三基色染料,采用多层结构制备了有机多层白光发光二极管... 以四苯基二胺衍生物(TPD)为空穴传输材料,以蓝光染料酚基吡啶铍(BePP2)、黄光染料红荧烯(Rubrene)、绿光染料8-羟基喹啉铝(Alq3)分别为蓝、绿、红三基色染料,采用多层结构制备了有机多层白光发光二极管.该白光器件的色坐标为(0.33,0.36)(在7V 下),接近等能点白光(0.33,0.33);该器件在17V 下的亮度可以达到3000cd/m 2, 流明效率为0.3 lm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有机物 白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N信道聚合物微环谐振器电光开关阵列的开关特性 被引量:6
15
作者 闫欣 马春生 +3 位作者 陈宏起 郑传涛 王现银 张大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14-1919,共6页
利用耦合模理论、电光调制理论和微环谐振理论,提出了一个完善合理的聚合物微环谐振器电光开关阵列模型.该器件由1条水平信道、N条竖直信道和N个微环构成,在微环上施加不同方式的驱动电压,可以实现N+1条信道的开关功能.以1×8信道... 利用耦合模理论、电光调制理论和微环谐振理论,提出了一个完善合理的聚合物微环谐振器电光开关阵列模型.该器件由1条水平信道、N条竖直信道和N个微环构成,在微环上施加不同方式的驱动电压,可以实现N+1条信道的开关功能.以1×8信道结构为例,在1550nm谐振波长下对该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和模拟分析.其结果是:微环波导芯的截面尺寸为1.7×1.7μm2,波导芯与电极间的缓冲层厚度为2.5μm,电极厚度为0.2μm,微环半径为13.76μm,微环与信道间的耦合间距为0.14μm,输出光谱的3dB带宽约为0.05nm,开关电压约为12.6V,插入损耗约为0.67~1.26dB,串扰小于-20dB,开关时间约为11.35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微环阵列 电光开关 开关电压 开关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发光材料DPVBi的空穴阻挡特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姜文龙 王静 +4 位作者 丁桂英 汪津 王立忠 韩强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1-565,共5页
讨论了有机发光材料4,4’-bis(2,2'-diphenyl vinyl)-1,1’-biphenyl(DPVBi),在结构为ITO/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DPVBi/tf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 讨论了有机发光材料4,4’-bis(2,2'-diphenyl vinyl)-1,1’-biphenyl(DPVBi),在结构为ITO/N,N'-bis-(1-naphthyl)-N,N'-diphenyl-1,1’-biphenyl-4,4’-diamine(NPB)/DPVBi/tfis-(8-hydroxyquinoline)aluminum(Alq3)/LiF/Al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所表现出来的空穴阻挡特性。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当NPB的厚度小于DPVBi的厚度时,DPVBi对空穴的阻挡作用和其自身的厚度有关,厚度越大阻挡能力越强。DPVBi的厚度一定(120nm)且不足以将空穴完全限制于DPVBi层内时,其对空穴的阻挡能力,随着NPB厚度(30—60nm)的增加而相对减弱。当NPB的厚度大于DPVBi的厚度时,进入DPVBi层的空穴,随着它们之间厚度差别的增大而增加,从而使器件的光谱半峰全宽加大。这几条规律对于制作基于DPVBi的有机蓝光和有机白光器件具有-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空穴 空穴阻挡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液晶驱动芯片驱动有机发光显示屏的设计 被引量:8
17
作者 程加力 司玉娟 +2 位作者 李春星 王丽杰 刘式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7-601,共5页
应用TFT液晶驱动芯片设计了一个TFT有机发光显示屏用的驱动电路。目前有机发光显示屏(OLED)是平板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研制长寿命、高稳定的器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之配套的驱动电路还不是很成熟,而且专用芯片又价格昂贵。液... 应用TFT液晶驱动芯片设计了一个TFT有机发光显示屏用的驱动电路。目前有机发光显示屏(OLED)是平板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研制长寿命、高稳定的器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之配套的驱动电路还不是很成熟,而且专用芯片又价格昂贵。液晶显示器件的配套驱动芯片功能比较完善,且价格低廉,所以应用TFT液晶驱动芯片设计了TFT有机发光显示屏用的驱动电路很有实际意义。比较了TFT LCD与TFT OLED驱动原理的异同点,从原理上探讨了将TFT LCD用的驱动芯片加以改造,使其可用于驱动TFT OLED,并采用三星公司的TFT液晶驱动芯片S6C0655和S6C0671设计了一个驱动64×3×80的全彩色OLED显示屏的驱动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液晶驱动 液晶驱动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4.8μm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的痕量一氧化碳气体检测仪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晨 王彪 +2 位作者 李春光 李健 王一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38-842,共5页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易燃的危险气体,且低浓度的该气体可以使人中毒、窒息、危及生命。因此研制一种能够检测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检测仪意义重大,尤其在环境复杂(湿度和粉尘浓度都很大)的矿井下。本文所述的是一种紧凑型检...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易燃的危险气体,且低浓度的该气体可以使人中毒、窒息、危及生命。因此研制一种能够检测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的检测仪意义重大,尤其在环境复杂(湿度和粉尘浓度都很大)的矿井下。本文所述的是一种紧凑型检测仪器,其能够灵敏、快速、连续地监测环境空气中痕量一氧化碳气体浓度。该仪器采用激发波长为4.8μm的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QCL)和红外碲镉汞探测器的最新半导体技术,结合中红外光程长度为76m的多次反射herriott吸收气室,可以在4s的采样时间内实现40nmol·mol-1气体检测灵敏度。同时,该仪器利用差分吸收光谱检测原理,设计了双光路双通道空间光学结构,消除了电调制光源所带来的不稳定性,有效地提高了仪器浓度检测下限。实验表明,该仪器通过所集成的气体浓度反演算法,能够在无需校准的情况下,可以用于环境监测中的实地痕量气体测量,并且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替换在不同波长下运行的QCL来测量其他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中红外量子级联激光器 herriott吸收气室 痕量气体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和长光程气室的甲烷传感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春光 党敬民 +3 位作者 李健 付丽 陈晨 王一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91-1295,共5页
根据中红外光谱吸收原理,利用甲烷(CH_4)气体分子在7.5μm处的基频吸收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QCL)和新型多反射长光程气体吸收气室(MPC)的甲烷气体传感器。该仪器使用了可进行热电冷却、工作在脉冲方式下、中心波长为7.5μ... 根据中红外光谱吸收原理,利用甲烷(CH_4)气体分子在7.5μm处的基频吸收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QCL)和新型多反射长光程气体吸收气室(MPC)的甲烷气体传感器。该仪器使用了可进行热电冷却、工作在脉冲方式下、中心波长为7.5μm的QCL,通过在室温条件下调节其注入电流(500mA^1.6A调节范围),其出射光波长可以扫过CH_4(1 332.8cm^(-1))气体吸收线。同时使用了一种紧凑型MPC(40cm长,800mL采样容积),使得系统有效总光程达到16m。此外,系统中使用了参考气室,并加入了空间滤波光学结构以满足MPC对入射光束的要求,配合差分吸收光谱检测原理,有效地改善了光束质量,降低了由光源波动引起的噪声,提高了仪器的检测灵敏度。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甲烷气体进行多次检测,该仪器的稳定性能良好,按信噪比为1计算,可实现对甲烷气体的检测下限为1μmo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量子级联激光器 多反射气体吸收气室 空间滤波 差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恒电流源的电阻式气敏传感器检测系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树海 郑传涛 +1 位作者 徐琳 宋宏伟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376-380,共5页
为保证电阻式气敏元件的高精度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恒流源的气体浓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恒电流源,使传感元件电阻与电压变化呈线性关系,以提高气敏元件阻值随气体浓度变化的准确度。恒电流源包括基准稳压电源、电流负反馈电路、稳压... 为保证电阻式气敏元件的高精度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恒流源的气体浓度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恒电流源,使传感元件电阻与电压变化呈线性关系,以提高气敏元件阻值随气体浓度变化的准确度。恒电流源包括基准稳压电源、电流负反馈电路、稳压二极管和待测气敏元件。经过参数整定,其测电阻范围可达0~1 000kΩ,平均测量误差小于0.027 2%。利用SnO2传感器检测浓度为0~2 053.57mg/m3的乙醇气体,测量出传感器电阻随浓度增加呈e指数下降趋势,系统最大测量误差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敏传感器 SnO2传感器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