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科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
作者 于欣源 杨晓虹 周小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9-162,共4页
近年来已从菊科植物中分离得到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但目前我国菊科植物的研究仅局限于少数几个品种 ,应结合药理实验扩大研究范围 ,为开发安全、高效的新药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菊科/化学 菊科/分离和提纯 化学作用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丁基-9 H-嘧啶并[4,5-b]吲哚-2-甲酰胺通过NLRP3/Caspase-1抑制巨噬细胞泡沫化及焦亡作用
2
作者 舒志云 呼延子旭 +4 位作者 张文晴 谢世顺 成鸿源 徐国兴 李相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35-1041,共7页
目的设计并合成了嘧啶并吲哚类衍生物N-丁基-9 H-嘧啶并[4,5-b]吲哚-2-甲酰胺(BFPI),探讨其是否通过NLRP3/Caspase-1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焦亡和泡沫化作用。方法以2,4,6-三乙氧羰基-1,3,5-三嗪和2-氨基吲哚为起始原料合成BFPI,并通过1H NMR... 目的设计并合成了嘧啶并吲哚类衍生物N-丁基-9 H-嘧啶并[4,5-b]吲哚-2-甲酰胺(BFPI),探讨其是否通过NLRP3/Caspase-1通路抑制巨噬细胞焦亡和泡沫化作用。方法以2,4,6-三乙氧羰基-1,3,5-三嗪和2-氨基吲哚为起始原料合成BFPI,并通过1H NMR、13 C NMR、ESI-M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体外培养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为空白组、模型组(PA)组和治疗组(BFPI)组,各组细胞用对应培养液处理24 h后,用MTT法检测其增殖活力,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滴形成情况,并用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NLRP3、Caspase-1和MC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脂滴形成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增加,脂滴形成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NLRP3、Caspase-1和MC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细胞上述指标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FPI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NLRP3、Caspase-1和MCP-1的表达进而促进其增殖并抑制脂质吞噬能力,有助于延缓动脉粥化时巨噬细胞来源的泡沫细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丁基-9 H-嘧啶并[4 5-b]吲哚-2-甲酰胺 NLRP3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细胞泡沫化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体内乌头碱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孙莹 张宏桂 +2 位作者 史向国 段明郁 钟大放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81-783,共3页
目的 鉴定乌头碱在家兔尿中主要代谢产物。方法 ig给药 (5mg·kg- 1 )后 ,收集给药后♂家兔尿液 ,固相萃取柱富集、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分离鉴定乌头碱代谢物。结果 在给药后尿样中发现乌头碱原形和4种代谢物M1~M4 ,... 目的 鉴定乌头碱在家兔尿中主要代谢产物。方法 ig给药 (5mg·kg- 1 )后 ,收集给药后♂家兔尿液 ,固相萃取柱富集、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分离鉴定乌头碱代谢物。结果 在给药后尿样中发现乌头碱原形和4种代谢物M1~M4 ,分别测得准分子离子峰 [M +H]+ 及其各级碎片离子。结论 M1~M4为乌头碱的 4个代谢物 ,推测分别为 16 O 去甲基乌头碱、乌头次碱、16 O 去甲基乌头次碱、乌头原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碱 代谢物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 中毒机制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和生姜抗皮肤癣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付爱华 尹建元 +3 位作者 孙莹 段明郁 刘洁宇 张宏桂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4-385,共2页
目的 :观察黄精和生姜提取物抗真菌效果。方法 :采用试管内药基法对其提取物进行抗真菌实验研究。结果 :生姜提取物对常见皮肤癣菌有明显抑菌和杀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MIC)为0 .0 62 5 %~ 0 .12 5 % ,最低杀菌浓度 (MFC)为 0 .12 5 %... 目的 :观察黄精和生姜提取物抗真菌效果。方法 :采用试管内药基法对其提取物进行抗真菌实验研究。结果 :生姜提取物对常见皮肤癣菌有明显抑菌和杀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MIC)为0 .0 62 5 %~ 0 .12 5 % ,最低杀菌浓度 (MFC)为 0 .12 5 %~ 0 .2 5 0 % ;黄精提取物的 MIC为 2 %~ 8% ,MFC为 4 %~ 8%。结论 :生姜提取物的抑菌和杀菌活性极为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黄精 皮肤癣菌 抗真菌作用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宿萼无机元素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晓虹 田丁丁 +1 位作者 周小平 刘立丹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18,共2页
关键词 酸浆 宿萼 无机元素 氨基酸 含量测定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单体皂甙Rh_2对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抑制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桂华 孟艳 +3 位作者 李扬 赵雪俭 陈燕萍 马兴元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95-598,共4页
目的 :探讨人参单体皂甙 Rh2 对体外培养的 PC- 3M细胞株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采用 MTT实验及 3 H- Td R掺入实验观察 Rh2 对 PC- 3M细胞生长状态及细胞 DNA合成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 Rh2可明显抑制 PC- 3M细胞的生长 ,细胞 DNA合成减... 目的 :探讨人参单体皂甙 Rh2 对体外培养的 PC- 3M细胞株的抗肿瘤效应。方法 :采用 MTT实验及 3 H- Td R掺入实验观察 Rh2 对 PC- 3M细胞生长状态及细胞 DNA合成的影响。结果 :高剂量 Rh2可明显抑制 PC- 3M细胞的生长 ,细胞 DNA合成减慢 ,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Rh2 对 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人参皂甙RH2 PC-3M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本水杨梅中芳香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刚 杨晓虹 +4 位作者 王艳 牟凤辉 董雷 陈滴 李怀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草本水杨梅中芳香类化合物。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分析、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经理化常数、光谱学方法分离鉴定6个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草本水杨梅全草中共分离得到6个芳香类化合物,分别确定其结构为苯甲酸(Ⅰ)、没食子酸(Ⅱ... 目的:分离和鉴定草本水杨梅中芳香类化合物。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分析、硅胶柱色谱法纯化,经理化常数、光谱学方法分离鉴定6个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草本水杨梅全草中共分离得到6个芳香类化合物,分别确定其结构为苯甲酸(Ⅰ)、没食子酸(Ⅱ)、水杨酸(Ⅲ)、香草醛(Ⅳ)、3,4,5-三羟基苯甲醛(Ⅴ)、3,4,5-三羟基苯甲酸乙酯(Ⅵ)。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Ⅴ、Ⅵ均为首次从草本水杨梅中分得的芳香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水杨梅 分离鉴定 芳香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单体皂甙Rh_2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细胞移行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周桂华 孟艳 +3 位作者 李扬 赵雪俭 陈燕萍 马兴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23-825,共3页
目的 :探讨Rh2 对体外培养的PC - 3M细胞移行周期的影响。方法 :应用 [3 H]-TdR掺入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及进行细胞周期的分析。结果 :PC - 3M细胞的 [3 H]-TdR掺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流式细胞仪测定G1期细胞数百... 目的 :探讨Rh2 对体外培养的PC - 3M细胞移行周期的影响。方法 :应用 [3 H]-TdR掺入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及进行细胞周期的分析。结果 :PC - 3M细胞的 [3 H]-TdR掺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流式细胞仪测定G1期细胞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Rh2 可使PC - 3M细胞增殖周期阻滞在G1期 ,肿瘤细胞增殖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单体皂甙Rh2 前列腺肿瘤 人参 细胞周期 体外培养 流式细胞术 [^3H]-TdR掺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模拟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孙薇 杨晓虹 周小平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5-59,共5页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因能催化超氧离子 (O·2 )的歧化反应 ,而起到抗炎、抗衰老等作用。近年来 ,小分子化合物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MnSOD)的活性部位及其模拟物的研究进展进...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因能催化超氧离子 (O·2 )的歧化反应 ,而起到抗炎、抗衰老等作用。近年来 ,小分子化合物作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MnSOD)的活性部位及其模拟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研究进展 综述 超氧化物歧化酶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模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岳发贵 孙薇 +4 位作者 梁迪 杨依磊 彭诚 高立娜 杨晓虹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03-208,共6页
神经激肽中P物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通过与其受体,如神经激肽1受体(NK1R)结合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NK1R拮抗剂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仅能够缓解抑郁、焦虑的症状,而且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化疗引起的恶... 神经激肽中P物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通过与其受体,如神经激肽1受体(NK1R)结合在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NK1R拮抗剂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仅能够缓解抑郁、焦虑的症状,而且对抑郁症、焦虑症和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具有很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年来NK1R拮抗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激肽 神经激肽1受体 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自然 刘鹤松 +2 位作者 张舵 李平亚 路来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3(GS-Rg3)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为其抑制瘢痕增生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耳白兔24只,切除2cm×2cm全层皮肤,每耳4~6处,建立瘢痕动物模型,左右耳自身对照。实验组每3d局部注射1次GS-Rg30.1m...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g3(GS-Rg3)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为其抑制瘢痕增生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大耳白兔24只,切除2cm×2cm全层皮肤,每耳4~6处,建立瘢痕动物模型,左右耳自身对照。实验组每3d局部注射1次GS-Rg30.1mL(浓度3g·L^-1),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用药后2、4及6周切取瘢痕组织,肉眼观察瘢痕组织的厚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及Bax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兔耳创面上皮化后3周时,增生厚度为兔耳腹侧皮肤全层厚度的3~4倍,镜下可见真皮组织明显增生、变厚,由大量成纤维细胞、胶原组织及血管组成,胶原排列不整齐,呈结节或旋涡状分布,部分可见对应处软骨细胞增生。实验组6周时皮肤变薄,胶原排列较整齐,成纤维细胞及血管数量减少。增生性瘢痕组织中有大量PCNA及Bcl~2蛋白质的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55±6.07)%和(56.92±10.56)%,明显高于对照侧正常皮肤组织的阳性表达率(11.18%±1.71%和12.12±2.87%)(P〈0.01)。实验组在注射GS-Rg32周后Bcl-2蛋白质表达量逐渐下降,6周时明显减少,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注射GS-Rg32周后Bax表达量明显增加,与注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GS-Rg3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有抑制作用,可使瘢痕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瘢痕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西洋参果肉总皂苷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继华 朱涛 +2 位作者 卢丹 刘金平 李平亚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9-820,共2页
目的 :选择合理的工艺条件分离西洋参果肉总皂苷。方法 :西洋参果肉水提取液 ,经 D4 0 2 0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 ,分别经水洗和 70 %乙醇洗脱 ,收集乙醇洗脱液 ,回收乙醇即得西洋参果肉总皂苷。结果 :西洋参果肉水提取液 15 0 0 0 m L ,经 ... 目的 :选择合理的工艺条件分离西洋参果肉总皂苷。方法 :西洋参果肉水提取液 ,经 D4 0 2 0 大孔吸附树脂吸附 ,分别经水洗和 70 %乙醇洗脱 ,收集乙醇洗脱液 ,回收乙醇即得西洋参果肉总皂苷。结果 :西洋参果肉水提取液 15 0 0 0 m L ,经 D4 0 2 0 大孔吸附树脂 2 5 0 g吸附 ,用水洗至无色后 ,继用 70 %乙醇 15 0 0 0 m L洗脱 ,回收乙醇即得西洋参果肉总皂苷。结论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提取西洋参果肉总皂苷 ,产品中总皂苷含量超过 5 0 % ,是简便、可行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苷类 西洋参 植物提取物 分离与提纯 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群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8
13
作者 管清香 林天慕 +2 位作者 丁志英 金向群 王恩思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11-81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β-环糊精制备尼群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以提高尼群地平的溶解度。方法:以尼群地平利用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饱和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处方工艺。用紫外光谱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测定对比其溶解度。结果:最佳包... 目的:探讨应用β-环糊精制备尼群地平-β-环糊精包合物,以提高尼群地平的溶解度。方法:以尼群地平利用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饱和溶液法制备包合物的最佳处方工艺。用紫外光谱验证包合物的形成并测定对比其溶解度。结果:最佳包合条件为尼群地平与β-环糊精摩尔比为1∶2,包合时间为4 h,包合温度为50℃。尼群地平经β-环糊精包合后,溶解度约为原料药的10.5倍。结论:β-环糊精包合技术可提高尼群地平的溶解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群地平 环糊精类 包合物 溶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斯克溶液对放射性黏膜损伤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晓虹 王广树 +2 位作者 杨锦竹 陈滴 纪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观察维斯克(Wisk)溶液对放射性口腔、鼻咽和食管黏膜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84例行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Wisk预防组(321例)和抗生素预防组(163例),在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给药,观察患者口腔、鼻咽及食管黏膜溃疡的发生率及溃疡的... 目的:观察维斯克(Wisk)溶液对放射性口腔、鼻咽和食管黏膜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84例行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Wisk预防组(321例)和抗生素预防组(163例),在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给药,观察患者口腔、鼻咽及食管黏膜溃疡的发生率及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Wisk预防组口腔、食管、鼻咽管溃疡发生率分别为(13.24±2.78)%、(10.71±2.61)%和(15.62±6.42)%;抗生素预防组口腔、食管、鼻咽管黏膜发生率分别为(59.75±5.42)%、(74.5±6.10)%和(43.2±9.0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Wisk预防组溃疡愈合天数短于抗生素预防组(P<0.01)。结论:Wisk对放射性黏膜损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Wisk预防给药可保护正常组织不受损害,且使用方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斯克 抗生素预防 辐射损伤/预防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果实与宿萼无机元素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周小平 杨晓虹 李丽贤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3-364,共2页
目的 :中药酸浆果实和宿萼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应用 ICP- AES法分别测定了中药酸浆果实和宿萼中 2 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 :宏量元素 K、P、Ca、Mg的含量较高 ,在害微量元素 Cd含量远低于致毒量。结论 :酸浆宿萼比果实含有... 目的 :中药酸浆果实和宿萼中无机元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应用 ICP- AES法分别测定了中药酸浆果实和宿萼中 2 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结果 :宏量元素 K、P、Ca、Mg的含量较高 ,在害微量元素 Cd含量远低于致毒量。结论 :酸浆宿萼比果实含有害微量元素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浆 无机元素 果实 宿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泡子果实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的测定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沐新 杨晓虹 +1 位作者 周小平 刘银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25-826,共2页
目的 :测定天泡子果实中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药用植物提供依据。方法 :等离子体连续光谱仪测定无机元素含量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 :天泡子果实中含有 2 2种无机元素、 16种氨基酸 ,其中有 1... 目的 :测定天泡子果实中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药用植物提供依据。方法 :等离子体连续光谱仪测定无机元素含量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 :天泡子果实中含有 2 2种无机元素、 16种氨基酸 ,其中有 10多种元素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Fe、 Zn、Cu、Mn、Sr、Ni、 Cr、V、 Mo、Co) ,有7种必需氨基酸 (VAL、 IL E、 L YS、THR、 MET、 L EU、 PHE)。结论 :天泡子果实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为其在保健和药用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 化学 氨基酸类 分析 天泡子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IGF-1R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岩 王广树 +2 位作者 孙薇 杨晓虹 徐利保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79-984,共6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信号转导途径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抑制IGF-1R的活性,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增强肿瘤对化疗、放疗的敏感性。以IGF-1R为靶标的治疗方法中,IGF-1R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已进入临...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信号转导途径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抑制IGF-1R的活性,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并增强肿瘤对化疗、放疗的敏感性。以IGF-1R为靶标的治疗方法中,IGF-1R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对近年来以IGF-1R为靶点的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肿瘤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清血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HPLC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7
18
作者 孟勤 赵俊艳 +6 位作者 李慧颖 尹建元 李巍 张莹 李艳艳 孟庆雯 杨晓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03-806,共4页
目的:建立桃红清血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为工业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桃红清血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具体条件... 目的:建立桃红清血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为工业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桃红清血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具体条件为:Shim-packVP-ODSC18柱(15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7∶83),检测波长为322nm,柱温为30℃。结果: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284~2.272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5678+1204880X,r=0.9999;平均回收率99.4%,(RSD)为2.29%(n=6);以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和重复性实验考察的RSD分别为0.46%、2.89%和2.39%。经测试并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限定桃红清血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不少于0.8mg/粒。结论:HPLC检测桃红清血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方法准确、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桃红清血胶囊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清血胶囊 2 3 5 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蜀黍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银燕 杨晓虹 +1 位作者 陈滴 杨锦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玉蜀黍叶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其药用价值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玉蜀黍叶为原料,用95%乙醇提取,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根... 目的:分析玉蜀黍叶的化学成分,为开发利用其药用价值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玉蜀黍叶为原料,用95%乙醇提取,利用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根据在薄层色谱中呈现单一斑点结果,从玉蜀黍叶中分离了3个黄酮类化合物和1个甾醇类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及光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分别是苜蓿素(1)、苜蓿素-5-O-β-D-葡萄糖苷(2)、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3)和β-谷甾醇(4)。结论:从玉蜀黍叶中分离鉴定了3个黄酮类化合物和1个甾醇类化合物,3个黄酮类化合物和1个甾醇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玉蜀黍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蜀黍叶 黄酮 柱色谱法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更年安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宜 尹建元 +5 位作者 李宏斌 李艳艳 张莹 李巍 孟庆雯 孟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建立更年安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法,为工业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更年安胶囊中大黄素含量,具体条件为:Shimpack VP-ODS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水溶液(77∶23... 目的:建立更年安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法,为工业生产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测定更年安胶囊中大黄素含量,具体条件为:Shimpack VP-ODS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甲醇-0.1%磷酸水溶液(77∶2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40℃。结果:大黄素在0.04~0.32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060+2513102X,r=0.9991,平均回收率98.6%,RSD为1.88%(n=6);以精密度实验、稳定性实验和重复性实验考察的RSD分别为0.86%、2.33%和1.88%。结论:HPLC测定更年安胶囊中大黄素含量方法可靠,简单可行,可为控制更年安胶囊的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安胶囊 大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