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氧合酶2与妇科肿瘤
1
作者 刘桂新 王占东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3年第20期53-56,共4页
关键词 妇科肿瘤 环氧合酶2 生物学特性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治疗输卵管妊娠后的生育结局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邱晓红 韩丽英 李荷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22-1025,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术式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患者的生育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输卵管妊娠妇女经手术治疗后的生育状况,比较剖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输卵管保守手术与切除手术之间的区别。结果宫内妊娠率在开腹手术...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术式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患者的生育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输卵管妊娠妇女经手术治疗后的生育状况,比较剖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输卵管保守手术与切除手术之间的区别。结果宫内妊娠率在开腹手术组为27.0%,在腹腔镜手术组为51.1%,重复性异位妊娠在开腹手术组为39.7%,在腹腔镜手术组为18.0%。两组不孕率分别是33.3%和30.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宫内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手术组为50.0%,在输卵管切除组为22.4%,重复性异位妊娠率在输卵管保守手术组为21.7%,在输卵管切除组为34.5%。不孕在两组分别是28.3%和43.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去除了引起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后,宫内妊娠率明显增加,而不孕率和重复性异位妊娠率明显降低。结论在影响输卵管妊娠手术治疗后生育结局的因素中,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保留输卵管的手术明显优于输卵管切除术。如患者没有引起输卵管妊娠的相关因素,则其生殖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生育结局 剖腹 腹腔镜 输卵管切除术 输卵管保守性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李冬 许天敏 +1 位作者 马志华 王婷婷 《癌症进展》 2016年第8期777-779,共3页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应用于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FTS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加...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应用于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FTS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FTS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FTS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TS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护理理念应用于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子宫广泛切除术患者,有利于患者康复,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平均住院费用,并且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子宫广泛切除术 宫颈癌 康复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奕奕 刘晶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492-2495,共4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纯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3个月于月经第1天起,每...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拟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纯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前3个月于月经第1天起,每晚给予米非司酮片10 mg,每天1次,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停药后2 d内实施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继续给予米非司酮片10 mg/d,口服,连续服用3个月。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最大子宫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相关手术指标、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子宫肌瘤组织性激素水平和相关生长因子受体水平等指标,记录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观察组患者最大子宫肌瘤体积和子宫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子宫肌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TGF-β_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GF-1R)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诊时和术后6个月后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_2)、孕酮(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拟行手术切除的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预防术后复发,这可能与其调节ER、PR和相关生长因子受体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切除术 激素 生长因子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柴鸥 许天敏 张炜旸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4期785-788,共4页
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子宫恶性肿瘤。多发于40-60岁女性,诊断时年龄≤50岁的LMS患者较〉50岁的患者的死亡危险度减少11倍。由于多数患者难以早期诊断,在临床诊疗中LMS常被误诊误治。其5年生存率低(40%... 子宫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子宫恶性肿瘤。多发于40-60岁女性,诊断时年龄≤50岁的LMS患者较〉50岁的患者的死亡危险度减少11倍。由于多数患者难以早期诊断,在临床诊疗中LMS常被误诊误治。其5年生存率低(40%-85%),复发率高(38%-50%)[1]。本文就LMS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平滑肌肉瘤 临床诊断 治疗 子宫恶性肿瘤 死亡危险度 LMS 早期诊断 误诊误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静 王文海 +2 位作者 刘晶珠 赵彦辉 王文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4960-4961,共2页
目的:提高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atromal samoma,ESS)的诊断和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0年收治的19例ES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ESS的分类和国际抗瘤协会(UICC-AJCCS)对子宫肉瘤的分期标准进... 目的:提高对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atromal samoma,ESS)的诊断和处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0年收治的19例ES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ESS的分类和国际抗瘤协会(UICC-AJCCS)对子宫肉瘤的分期标准进行分类和分期。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结果:19例ESS中,高度恶性2例,低度恶性17例。前者预后较差,因肿瘤转移于术后21个月内死亡;后者预后较好,随访至2003-2007年,存活13例,5年存活率为91.75%。结论:ESS的恶性度与预后关系密切,因此应在术前或术中确诊,并进行较广泛的切除,术后辅助化疗和放疗,以减少复发,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闫淑芬 张立会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2期204-205,207,共3页
目的:研究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近几年所收录的有过在子宫内膜病变的案例,随机选择70例患者进行取样分析,对患者均采取宫腔镜检查病变情况,另外在病变处采集多处样本,由多位医师讨论研究,结合病... 目的:研究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近几年所收录的有过在子宫内膜病变的案例,随机选择70例患者进行取样分析,对患者均采取宫腔镜检查病变情况,另外在病变处采集多处样本,由多位医师讨论研究,结合病理组织检查作出诊断,以判断宫腔镜手术检查的准确性。结果:宫腔镜检查诊断数据表明病变案例中子宫内膜炎占15例;子宫内膜癌占4例;病变为子宫内膜下肌瘤为23例;子宫内膜息肉为15例;子宫内膜增生为13例。与此同时,在众位学者在采取样本运用病理组织逐步对照检验,分析记录下的子宫内膜病变的结果,子宫内膜炎为15例;子宫内膜癌占4例;子宫内膜下肌瘤占23例;子宫内膜息肉为14例;子宫内膜增生为11例;子宫内膜正常为3例。对两种判别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其符合率高达9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技术对于诊断减少漏诊案例,避免患者反复求诊提供方便,其准确程度极高,拥有良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绝经 病理组织检查 子宫内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8
作者 柴鸥 王桂秋 +1 位作者 陈晶晶 张炜旸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2013年第1期79-80,共2页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arcinoma,BSC)是一种极罕见的肿瘤类型,原发于宫颈部位的BSC更罕见。WHO宫颈肿瘤分类中,BSC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组织亚型。BSC的侵袭性非常大,短期内病情迅速恶化。因此,准确诊断和病例采集对...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 squamous carcinoma,BSC)是一种极罕见的肿瘤类型,原发于宫颈部位的BSC更罕见。WHO宫颈肿瘤分类中,BSC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组织亚型。BSC的侵袭性非常大,短期内病情迅速恶化。因此,准确诊断和病例采集对提高临床诊断和指导临床管理有重要意义。1病例简介患者,女,50岁,因"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后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鳞状 子宫颈 妇科检查 子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素在早期诊断卵巢早衰中的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付莉 王德刚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5期432-433,共2页
目的 探讨抑制素在早期诊断卵巢早衰 (POF)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OF围绝经组17例、POF绝经组 2 1例及月经正常的对照组 2 0例血清中Inh A、Inh B、FSH和E2激素水平。结果 血清中Inh A和Inh B水平以月经正常组中最... 目的 探讨抑制素在早期诊断卵巢早衰 (POF)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POF围绝经组17例、POF绝经组 2 1例及月经正常的对照组 2 0例血清中Inh A、Inh B、FSH和E2激素水平。结果 血清中Inh A和Inh B水平以月经正常组中最高 ,在POF围绝经组中明显下降 ,P <0 .0 5。POF绝经组中最低。FSH在月经正常组中浓度最低 ,POF围绝经组中FSH较月经正常组增高 ,而POF绝经组最高 ,三组之间均差异显著 ,P <0 .0 1。E2水平在月经正常组和POF围绝经组中相似 ,在POF绝经组中明显降低。结论 血清Inh水平下降是反映卵巢功能衰退的较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素 早期诊断 卵巢早衰 卵泡刺激素 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见穿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凤奇 孙宇辉 +2 位作者 朱凤全 王梅 卞晓燕 《航空航天医药》 200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石见穿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根据Vernon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盆腔移植法改进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见穿治疗组、阿拉瑞林药物对照组 ,将正常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 :探讨石见穿对实验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根据Vernon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盆腔移植法改进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 ,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石见穿治疗组、阿拉瑞林药物对照组 ,将正常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从异位内膜超微结构水平上探讨石见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结果 :模型组在位、异位子宫内膜与正常组子宫内膜比较接近 ,石见穿组、阿拉瑞林组异位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可见到凋亡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 :石见穿、阿拉瑞林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使其异位内膜超微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并且促进异位内膜组织的细胞凋亡 ,以达到其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动物模型 超微结构 石见穿 阿拉瑞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莹 王晗 王丹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74-75,共2页
目的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双盲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 目的对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子宫肌瘤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双盲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47/50(94.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35/50(70.00%)(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58.00%与生活质量评分(P<0.05)。结论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中,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以及不断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值的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丹 李莹 王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85-86,共2页
目的对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平均分组,每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人性化围手... 目的对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接受腹腔镜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对患者平均分组,每组4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针对性的人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手术、排气、住院所用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9.30%vs 27.91%,P<0.05)、治疗总有效率更高(95.35%vs72.09%,P<0.05)。结论不同的围术期护理方式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中有着不同的应用效果,针对性的人性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优化患者手术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护理 腹腔镜 卵巢囊肿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要层次理论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恢复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晗 王丹 李莹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7年第5期24-25,共2页
目的对需要层次理论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92例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卵巢囊肿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需要层次理论指... 目的对需要层次理论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自护能力及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92例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卵巢囊肿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抽签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6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护理,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离床活动以及住院所用时间更短(P<0.05),护理后的自护能力量表总分更高[(125.42±15.12)分vs(98.98±12.50)分,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8.70%vs 32.61%,P<0.05)。结论需要层次理论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术后自护能力的提高以及预后恢复的改善均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是缩短患者正在好转时间、提高患者而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有效途径,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 卵巢囊肿手术 自护能力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活化精子法治疗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性不育症
14
作者 刘静珠 宋春令 +3 位作者 阮利红 马燕 袁春荣 程艳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7-668,共2页
目的 :探讨快速活化精子法治疗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性不育症的疗法及疗效。方法 :对2 0例输精管缺如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抽吸附睾头部精子 ,其中 1 0例术中快速活化精子 ,对活化有效的精子行人工受精。结果 :5例活化精子有效 ,人工受孕... 目的 :探讨快速活化精子法治疗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性不育症的疗法及疗效。方法 :对2 0例输精管缺如的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抽吸附睾头部精子 ,其中 1 0例术中快速活化精子 ,对活化有效的精子行人工受精。结果 :5例活化精子有效 ,人工受孕后 2例怀孕 ,其中 1例已生育。结论 :快速活化精子法治疗因先天性输精管缺如造成的不育症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活化精子法 治疗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 不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号染色体复杂重排的子宫肌瘤HMGI-Y基因的表达
15
作者 柳英兰 黄冰玉 李守柔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0-113,共4页
背景与目的 :通过对有6号染色体复杂重排的子宫肌瘤标本 ,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水平检测HMGI_Y(HighMobilityGroup,HMG家族的成员之一)基因的表达 ,探索该基因在子宫肌瘤病因学中的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①利用细胞遗传学分析方... 背景与目的 :通过对有6号染色体复杂重排的子宫肌瘤标本 ,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水平检测HMGI_Y(HighMobilityGroup,HMG家族的成员之一)基因的表达 ,探索该基因在子宫肌瘤病因学中的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①利用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 ,对50例子宫肌瘤标本制备染色体并进行分析 ,分成3个实验组 :6号染色体畸变组、非6号染色体畸变组、染色体正常组 ,计算各组所占比例 ;②通过RT_PCR一步法 ,对各组标本进行HMGI_Y基因表达的mRNA水平检测 ;③借助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法对各组进行HMGI_Y基因表达的蛋白水平检测。 结果 :①6号染色体畸变组4例 ,占8.0 %(2.0 %~19.0 %) ;非6号染色体畸变组8例 ,占16.0 %(7.0 %~29.0 %) ;染色体正常组38例 ,占76.0 % ;②RT_PCR一步法检测结果显示 ,6号染色体畸变组HMGI_Y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高于非6号染色体畸变组和染色体正常组 ;③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HMGI_Y基因蛋白表达率 ,6号染色体畸变组高于非6号染色体畸变组与染色体正常组,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结论 :研究结果提示6号染色体的畸变可以引起子宫肌瘤的发生 ,并通过调控对HMGI_Y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染色体畸变 HMGI-Y基因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基因与卵巢癌
16
作者 吴富菊 林琳 张首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4年第3期314-316,共3页
关键词 P16基因 卵巢癌 肿瘤抑制基因 甲基化 基因表达 等位基因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干预
17
作者 赵美杨 邵艳萍 张春苗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6期836-836,共1页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带器妊娠的原因及干预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147例带器妊娠病例。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9.88岁,IUD放置时间1~24年,孕周6~12w,IUD类型:金属环84例、Tcu环35例、母体乐21例、其他7例。导致带器妊娠的原因与... 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带器妊娠的原因及干预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147例带器妊娠病例。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9.88岁,IUD放置时间1~24年,孕周6~12w,IUD类型:金属环84例、Tcu环35例、母体乐21例、其他7例。导致带器妊娠的原因与IUD的型号、种类、放置技术和时间以及不能定期随访有关。结论: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技术,提高责任心,定期随访,最大限度的减少带器妊娠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节育器 带器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40例临床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李柏 关永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5期59-,97,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微创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要求生育的已婚育龄妇女41例,共80条输卵管(2例为一侧输卵管妊娠切除术后),采用输卵管通液治疗,证明输卵管完全阻塞30条,占37.5%(30/80);不完全阻塞50条,占62....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微创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要求生育的已婚育龄妇女41例,共80条输卵管(2例为一侧输卵管妊娠切除术后),采用输卵管通液治疗,证明输卵管完全阻塞30条,占37.5%(30/80);不完全阻塞50条,占62.5%(50/80)。结果经配合活血化淤,通经络治疗1-2周期,再次行官腔镜下通液治疗,输卵管通畅成功率6s.75%(55/80)。半年内随访20例,随访率48.78%(20/41),其中妊娠5例,妊娠率25.00%(5/20)。结论宫腔镜下插管治疗输卵管阻塞,具有直视下操作,动作准确,子宫内膜损伤小的优点,配合中药活血化瘀通经络,在共同作用下使输卵管恢复通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输卵管 不孕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珠蛋白在子宫腺肌病表达及与痛经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立娜 张炜旸 +1 位作者 米鑫 侯任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03-805,共3页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痛经的关系。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病组织37例(研究组)和正常子宫内膜18例(对照组),研究组按痛经程度分为:无痛经组(15例),轻度痛经组(9例),中度痛经组(5例),重度痛经组(8例)。采用免... 目的:探讨结合珠蛋白(Hp)在子宫腺肌病组织中的表达及与痛经的关系。方法:选择子宫腺肌病组织37例(研究组)和正常子宫内膜18例(对照组),研究组按痛经程度分为:无痛经组(15例),轻度痛经组(9例),中度痛经组(5例),重度痛经组(8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Hp的表达。结果:研究组在位内膜及病灶组织中Hp表达高于对照组在位内膜及正常肌层;研究组卵泡期病灶组织中Hp表达高于黄体期。无痛经组病灶组织中Hp表达高于痛经组;研究组病灶组织中Hp表达的整体趋势是随着疼痛加重而逐渐下降。结论:Hp表达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及痛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珠蛋白 子宫腺肌病 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微管蛋白及M2型丙酮酸激酶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匀浚毓 邹颖刚 +3 位作者 田园 闫淑芬 王淑丽 张立会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2期281-282,共2页
微管是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部分,具有聚合和解聚的动力学特性[1].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组成[2].γ微管蛋白参与微管的组装,但并非微管的组分.微管的动力学特性使其在细胞有丝分裂起重要作用,其中β-微管蛋白的过表达是恶... 微管是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部分,具有聚合和解聚的动力学特性[1].由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组成[2].γ微管蛋白参与微管的组装,但并非微管的组分.微管的动力学特性使其在细胞有丝分裂起重要作用,其中β-微管蛋白的过表达是恶性肿瘤早期形成的关键[3].Warburg效应指肿瘤细胞在氧气即使充足时亦经糖酵解途径代谢,消耗大量葡萄糖产生乳酸,这种现象被也称为肿瘤的有氧糖酵解[4].M2型丙酮酸激酶(PKM2)即是这一过程的限速酶.它在肿瘤细胞中过表达,并以二聚体形式存在[5].本文通过对比β-微管蛋白及M2型丙酮酸激酶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别,进一步探索这两种蛋白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分期的关系,寻求卵巢浆液性囊腺癌早期诊断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 M2型丙酮酸激酶 Β-微管蛋白 早期诊断 白及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动力学特性 Α-微管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