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例小主动脉瓣环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
1
作者 安君 刘旭光 +2 位作者 韩方雷 王勇 谷春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小主动脉瓣环 心瓣膜 风湿性 外科治疗 病患 人工瓣膜置换术 治疗效果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在心脏瓣膜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赵皓 张海侠 姜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4335-4336,共2页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成人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患者均病程长,病情呈反复发作缓慢进展,术前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加之术中全麻体外循环非生理性再灌注、心脏低温停跳,均对心肺功能有进一步损伤,易至多器官功能障碍,故术...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我国成人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患者均病程长,病情呈反复发作缓慢进展,术前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加之术中全麻体外循环非生理性再灌注、心脏低温停跳,均对心肺功能有进一步损伤,易至多器官功能障碍,故术后早期心功能常不稳定状态,病人卧床时间长,恢复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心脏瓣膜术后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单通道电流的影响
3
作者 张文杰 马大实 +3 位作者 章宏 葛敬岩 周辰 赵春燕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74-976,共3页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单通道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影响,探讨LPA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 Langendorff离体心脏逆向灌流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随机选取心室肌细胞分为对照组、LPA(10μmol.L-1)组及LPA(10μmol.L-1)+... 目的观察溶血磷脂酸(LPA)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单通道延迟整流钾电流的影响,探讨LPA在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 Langendorff离体心脏逆向灌流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随机选取心室肌细胞分为对照组、LPA(10μmol.L-1)组及LPA(10μmol.L-1)+PTX(1μmol.L-1)组。应用细胞贴附式方式记录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分析LPA对Ik通道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LPA组心室肌细胞通道开放时间,开放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关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PA(10μmol.L-1)+PTX(1μmol.L-1)组通道开放时间,开放概率以及关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LPA通过缩短开放时间、延长关闭时间、降低开放概率抑制心室肌细胞延迟整流钾电流(Ik)外流,G-蛋白耦联通路可能参与了LPA对Ik通道动力学作用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酸 心肌/细胞学 膜片钳 延迟整流钾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例尸检病理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雪瑶 姜云鹏 +2 位作者 杜伟 吴珊 王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7期1149-1151,共3页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relastosis)是婴儿一种心肌病,发病率较低,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2%,10%的病例表现为家族性发病,是婴儿期心衰的常见原因之一,病死率高。本文报道1例4个月大婴儿因误吸致死尸体解剖偶然发现患有...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relastosis)是婴儿一种心肌病,发病率较低,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2%,10%的病例表现为家族性发病,是婴儿期心衰的常见原因之一,病死率高。本文报道1例4个月大婴儿因误吸致死尸体解剖偶然发现患有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病例,进一步认识其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病理特征 尸检 病例表现 先天性心脏 家族性发病 病理学特点 婴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泡破坏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有效性 被引量:3
5
作者 柳淑云 常学锋 刘旭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3-90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的微泡破坏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梗死区治疗犬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方法造模组犬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微泡破坏+PBS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组、微泡破坏+BMSCs组4组。术后28 d,用心肌声学造影(M...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的微泡破坏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梗死区治疗犬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方法造模组犬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微泡破坏+PBS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组、微泡破坏+BMSCs组4组。术后28 d,用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测心功能和灌注缺损面积占左室总灌注面积的百分比(DA%),NBT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用免疫组化检查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数来测定BMSCs梗死区归巢数,用免疫组化检测α-肌动蛋白评估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结果 BMSCs的移植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其中,超声+微泡+BMSCs组心功能的改善最显著(P<0.05),梗死区域BrdU染色阳性的细胞数最多(P<0.05),α-肌动蛋白阳性细胞数目最多,心肌梗死面积小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诊断超声介导微泡破坏同BMSCs的移植能够使更多的BMSCs归巢,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诊断超声介导微泡破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冠状动脉内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阿霉素致心肌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孙云鹏 张宇 +2 位作者 李天书 温得中 章宏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7期388-390,共3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LT)对阿霉素(Adriamycin)诱导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用阿霉素制备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C组)、阿霉素组(在培养液中加入阿霉素lmg/L)及在... 目的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LT)对阿霉素(Adriamycin)诱导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用阿霉素制备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C组)、阿霉素组(在培养液中加入阿霉素lmg/L)及在加入阿霉素前30分钟给予褪黑素(MLT)50、100、200 mol.L-1组(M1,M2,M3组)。观察褪黑素对体外培养的各组乳鼠心肌细胞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及MTT代谢率的影响。结果与阿霉素心肌细胞损伤组比较,褪黑素保护组的MDA释放量显著减少(P<0.01),而MTT代谢率显著增高(P<0.01),作用具剂量依赖性。结论 MLT对阿霉素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阿霉素 心肌细胞凋亡 心肌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中转开胸指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长远 王勇 +1 位作者 高永生 马春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7-949,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中转开胸的指征。方法 2007年开始我科采用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27例,及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老年NSCLC患者25例。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手术...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中转开胸的指征。方法 2007年开始我科采用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27例,及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老年NSCLC患者25例。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及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及术后24 h疼痛NRS评分情况。结果两组间淋巴结清扫组数无显著差异。VAT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数、术后置管时间比传统开胸组略少,而手术时间较开胸组略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VATS组疼痛NRS评分低于开胸组(P<0.05),术后引流量也低于开胸组(P<0.05),手术费用高于开胸组(P<0.05)。VATS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7.4%),需药物控制的心律失常1例,肺内感染1例;开胸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8.0%),其中需药物控制的心律失常及感染各1例。两组均无死亡病例。VATS组中转开胸4例。结论 VATS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中转开胸手术 开胸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冠状动脉起源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伴主动脉窦瘤破裂一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东 张春鹏 +2 位作者 刘顺顺 高迪 马春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90-192,共3页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5岁,以“活动后乏力、气短4月,加重1天”于2016年4月1日住院治疗。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传染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病史。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 起源 前降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真性动脉瘤合并夹层动脉瘤1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崔婷婷 王辉 +1 位作者 李殿秋 郭建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47-247,共1页
患者男,69岁,因腰背部及下腹部疼痛2 d于外院就诊,诊断为"股动脉瘤",因疑有动脉瘤破裂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右大腿腹股沟区见搏动性肿物,大小约为9 cm×9 cm,与周围界限欠清,患者自诉发现此包块已有2年,并有逐渐增大趋势,因... 患者男,69岁,因腰背部及下腹部疼痛2 d于外院就诊,诊断为"股动脉瘤",因疑有动脉瘤破裂遂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右大腿腹股沟区见搏动性肿物,大小约为9 cm×9 cm,与周围界限欠清,患者自诉发现此包块已有2年,并有逐渐增大趋势,因平日无不适而未诊治。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2型糖尿病、脑梗死病史数年。超声检查:右侧股总动脉下段后壁局限性瘤样膨出,局部管径达4.4 cm,病变长度达4.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夹层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 高血压病史 下肢 下腹部疼痛 动脉瘤破裂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ptin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战鹏 邱吉庆 +2 位作者 连海 郭云宝 罗毅男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9-581,F0002,共4页
目的:探索apoptin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构建荷C6胶质瘤Wistar大鼠的肿瘤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化疗对照组和pvVP3组,给予不同的药物,通过超微结构分析、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观察apoptin诱导C6胶质瘤细胞的凋... 目的:探索apoptin对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构建荷C6胶质瘤Wistar大鼠的肿瘤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化疗对照组和pvVP3组,给予不同的药物,通过超微结构分析、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观察apoptin诱导C6胶质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pvVP3组肿瘤细胞异染色质边集,细胞核固缩,凋亡小体形成,而荷瘤对照组则未见明显凋亡改变。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pvVP3组凋亡率为51.11%,明显高于荷瘤对照组(28.96%)(P<0.01)。结论:apoptin能够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PTIN 鸡贫血病毒 神经胶质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超滤能否有效滤除炎性介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管玉龙 郭建涛 +3 位作者 万彩红 王仕刚 孙鹏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1年第4期243-248,共6页
目的在体外循环模拟实验中,对平衡超滤的炎性介质滤除效果进行测定。方法建立体外循环体外模拟环路,使用健康供体人血与乳酸林格液预充体外循环管路,最终红细胞比容控制于0.24~0.28。体外循环2 h后开始平衡超滤,超滤速度控制在12 ml/mi... 目的在体外循环模拟实验中,对平衡超滤的炎性介质滤除效果进行测定。方法建立体外循环体外模拟环路,使用健康供体人血与乳酸林格液预充体外循环管路,最终红细胞比容控制于0.24~0.28。体外循环2 h后开始平衡超滤,超滤速度控制在12 ml/min。平衡超滤时间为45 min,每隔5 min取血样5 ml和超滤液60 ml,测定样本及超滤液中炎性介质浓度:包括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结果超滤液中可以检测到所有类型的炎性介质,证实血液浓缩器可以滤除炎性介质。对炎性介质的动态检测发现,血液样本和超滤液中NE的浓度最高(P<0.001);血中IL-1浓度最低,而超滤液中TNF-α浓度低于其他类型的炎性介质(P<0.001)。超滤液中的炎性介质浓度与血液样本中浓度并非呈现线性关系。综合考虑超滤液中炎性介质浓度以及超滤液体积提示,血液浓缩器对于炎性介质的滤除率不超过5%。结论平衡超滤可以选择性地滤除血液中的炎性介质,综合超滤液中炎性介质浓度和体积显示,对于患者体内的炎性介质浓度及总量,平衡超滤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体外循环 炎性介质 小儿心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左晶 马春野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17期1419-1420,共2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罗格列酮4mg^8mg,1次/d,瑞格列奈1mg^4mg,3次/d,治疗16周,监测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FBG、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低密度...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9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罗格列酮4mg^8mg,1次/d,瑞格列奈1mg^4mg,3次/d,治疗16周,监测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h血糖(FBG、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低密度脂蛋白(LDL)、肝、肾功能。结果:FBG下降4.98mmol/L,PBG下降8.05mmol/L,HbA1c下降1.93%,FINS下降11.0μU/ml,LDL下降0.12mmol/L,较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01及P<0.05),且均未发生低血糖事件及肝肾功能异常(P>0.05)。结论:罗格列酮和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降糖、降脂、降低血浆胰岛素水平、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瑞格列奈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老年糖耐量减低干预治疗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左晶 马春野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15期1260-1261,共2页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干预老年糖耐量减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54例,给予罗格列酮4~8mg,1次/d1:3服,连服24周。治疗前、后监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及肾功。结果:治疗...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干预老年糖耐量减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糖耐量减低患者54例,给予罗格列酮4~8mg,1次/d1:3服,连服24周。治疗前、后监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及肾功。结果:治疗前空腹、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分别为(6.11±0.09)mmol/1、(8.23±0.19)mmol/1、17~53(26)mU/1、(3.2±0.2)mmol/1,治疗后分别为(5.00±0.27)mmol/1、(8.01±1.13)mmol/1、11~39(15)mU/1、(1.8±0.1)mmol/1,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结论:罗格列酮治疗老年糖耐量减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糖耐量减低 干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杨有赓 郭鹏 +2 位作者 任宪盛 李春根 刘旭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33-436,I003,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坐骨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58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二组,实验组: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50只大鼠于T13水平切除左半侧脊髓10mm,再取右侧坐骨神经10mm移植到脊髓缺损处,近端接脊髓,远端接马尾,分别于术后2、4... 目的:探讨自体坐骨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58只雌性Wistar大鼠分为二组,实验组: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50只大鼠于T13水平切除左半侧脊髓10mm,再取右侧坐骨神经10mm移植到脊髓缺损处,近端接脊髓,远端接马尾,分别于术后2、4、6、8、12、22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移植处坐骨神经、吻合口远端马尾神经、左后肢坐骨神经再生情况,并用摄像机记录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对照组:8只大鼠,于T13水平切除左半侧脊髓10mm,不移植坐骨神经,观察脊髓缺损远端马尾神经和左后肢坐骨神经再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坐骨神经的轴突及髓鞘部分崩解,密度降低,无再生轴突形成。实验组术后4周电镜下偶见移植处坐骨神经髓鞘及轴突形成,术后8周光镜及电镜下可见较多细的有髓神经纤维,22周时接近正常;同时观察到左后肢坐骨神经再生;大鼠后肢功能部分恢复,肌力达3级。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有再生能力,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移植 修复 脊髓损伤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瘘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马春野 马大实 +2 位作者 王勇 王惠祥 左晶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79-179,19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临床分析 心血管造影 心血管畸形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排异反应中的各免疫细胞观察
16
作者 孙亚欣 张志超 +2 位作者 张丽红 吴珊 王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4期747-749,共3页
目前,以移植排异反应为主要病变的移植肾功能异常仍是当前移植领域难以克服的主要问题。移植肾穿刺病理[1]检查已随着肾移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而出现和逐渐发展。研究者认为Banff[2]评分系统可有效地评估移植肾的急性或慢性排异状态[3,4]... 目前,以移植排异反应为主要病变的移植肾功能异常仍是当前移植领域难以克服的主要问题。移植肾穿刺病理[1]检查已随着肾移植技术在临床的应用而出现和逐渐发展。研究者认为Banff[2]评分系统可有效地评估移植肾的急性或慢性排异状态[3,4],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排异反应 细胞观察 移植排异反应 肾功能异常 免疫 临床治疗 移植技术 穿刺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u-3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表达的双重染色法研究
17
作者 郝利铭 苏晓薇 +2 位作者 于欣宇 姜文华 王宝刚 《吉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利用Calu-3细胞探讨肿瘤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表达双重染色技术。方法:体外培养Calu-3细胞,将细胞爬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氯化硝基四唑氮蓝法对细胞进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染色,并分别孵育40 min、1 h和2 h。第二部分进行该... 目的:利用Calu-3细胞探讨肿瘤细胞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表达双重染色技术。方法:体外培养Calu-3细胞,将细胞爬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氯化硝基四唑氮蓝法对细胞进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染色,并分别孵育40 min、1 h和2 h。第二部分进行该酶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三部分进行琥珀酸脱氢酶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双重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表达染色结果的差异。结果:(1)相比于孵育40 min和1h的细胞,孵育2 h的细胞则反应更加充分,蓝紫色双甲臜颗粒明显增多。(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细胞内出现黄棕色DAB颗粒。(3)在活性和表达双重染色中,孵育1h时蓝紫色双甲臜颗粒和DAB黄棕色颗粒较其他孵育时间的更加明显。结论:在Calu-3细胞中,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染色时孵育2h效果较好,而在活性和表达双重染色中,孵育1h时染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u-3细胞 琥珀酸脱氢酶 双重染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护理伦理道德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家珲 郭翠婷 +2 位作者 嵇委 高媚 姜新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6期148-150,共3页
ICU是集中抢救危重患者的特殊病房,它具有全封闭的特点,24 h时由护士全权负责护理,每天只有1-1.5 h的时间允许家属探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忽视患者与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护理质量与道德素养低、资源利用不合... ICU是集中抢救危重患者的特殊病房,它具有全封闭的特点,24 h时由护士全权负责护理,每天只有1-1.5 h的时间允许家属探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如∶忽视患者与家属的知情同意权、护理质量与道德素养低、资源利用不合理、人文关怀的缺失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是完善护理工作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伦理道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影像学诊断
19
作者 韩瑞祥 韩瑞雪 +1 位作者 刘旭光 姚永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2期222-223,共2页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在小儿颅脑外伤病例中比较少见,临床诊疗中容易被误诊。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前提。我们总结2010-2012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较早期诊断的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8...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在小儿颅脑外伤病例中比较少见,临床诊疗中容易被误诊。早期诊断是早期治疗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前提。我们总结2010-2012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较早期诊断的小儿慢性硬膜下血肿的8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影像学诊断 小儿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早期诊断 颅脑外伤 临床诊疗 早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在大动脉炎发病中的作用
20
作者 刘曦宇 孙孟尧 +3 位作者 任娜 王晨 买世雄 张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4期501-504,F0003,共5页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造成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动脉管壁纤维化、管腔狭窄甚至闭塞。1908年由Mikito Takayasu首次报道[1],约有50%大动脉炎患者在临床确诊10年内发生血管意外,疾病临床进展凶险,属临床重大健康难题... 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造成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动脉管壁纤维化、管腔狭窄甚至闭塞。1908年由Mikito Takayasu首次报道[1],约有50%大动脉炎患者在临床确诊10年内发生血管意外,疾病临床进展凶险,属临床重大健康难题[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动脉管壁 临床进展 信号传导通路 管腔狭窄 血管意外 纤维化 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