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CE联合C臂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23
1
作者 曹树伟 张静 +3 位作者 兰文婧 张立军 薛明 郭喜田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TACE联合C臂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方法对46例特殊部位PHC患者均行TACE联合C臂CT引导下MWA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肝脏CT或MR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6例均手术成功,共消融治疗51次,37例治疗1次,... 目的观察TACE联合C臂CT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特殊部位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方法对46例特殊部位PHC患者均行TACE联合C臂CT引导下MWA治疗。术后1个月复查肝脏CT或MR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46例均手术成功,共消融治疗51次,37例治疗1次,2次4例,3次2例,平均1.4次;消融时间3~5 min,平均4 min。术后21例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给予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术后1个月复查肝脏CT或MRI,44例治疗有效(病灶完全坏死40例,4例体积缩小≥10%),2例稳定,无进展病例。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均健在。结论TACE联合C臂CT引导下MWA治疗特殊部位PHC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栓塞 治疗性 微波消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特殊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肝脏CT影像分割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郭树旭 马树志 +6 位作者 李晶 张惠茅 孙长建 金兰依 刘晓鸣 刘奇楠 李雪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26-131,共6页
针对腹部CT影像邻近器官对比度较低及因个体肝脏形状差异较大等引起肝脏分割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全卷积神经网络肝脏分割模型。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深层、抽象的特征,再通过反卷积运算对提取到的特征映射进行插值重构后得到分割... 针对腹部CT影像邻近器官对比度较低及因个体肝脏形状差异较大等引起肝脏分割困难的问题,提出了全卷积神经网络肝脏分割模型。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深层、抽象的特征,再通过反卷积运算对提取到的特征映射进行插值重构后得到分割结果。由于单纯进行反卷积得到的分割结果往往比较粗糙,因此,在反卷积之前,先融合高层与低层的特征,并且通过增加反卷积的层数、减少反卷积步长,得到了更为精确的分割结果。与传统卷积神经网络的分割方法相比,该模型可以充分利用CT影像的空间信息。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能够使腹部CT影像肝脏分割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全卷积神经网络 医学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周及臀部黏液腺癌伴复杂肛瘘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建秀 王继萍 +2 位作者 孙默 王景宇 张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04-1304,共1页
患者男,60岁,肛瘘病史20年,间断应用云南白药治疗,病情反复,发现左侧臀部肿物2个月入院。查体:肿物大小约15cm×10cm,表面溃疡,红肿,有轻度压痛。CT平扫:直肠后方、左侧臀部见大片状低密度影(图1A),与直肠后壁、双侧肛提肌分界... 患者男,60岁,肛瘘病史20年,间断应用云南白药治疗,病情反复,发现左侧臀部肿物2个月入院。查体:肿物大小约15cm×10cm,表面溃疡,红肿,有轻度压痛。CT平扫:直肠后方、左侧臀部见大片状低密度影(图1A),与直肠后壁、双侧肛提肌分界不清。MRI:直肠后方、会阴部及左侧臀部皮下脂肪组织区见较大不规则形异常信号,较大层面大小约16.3cm×15.0cm,T1WI呈均匀低信号,T2WI以高信号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腺癌 肛周 臀部 复杂肛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供血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前后脑血流变化的氙气CT灌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静 吴江 王守春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0-312,共3页
目的利用氙气CT(Xe-CT)灌注技术分析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评价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19例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并利用Xe-CT进行血流定量评价,对比术前、术后低灌注区面积及脑血... 目的利用氙气CT(Xe-CT)灌注技术分析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评价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19例脑供血动脉狭窄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治疗,并利用Xe-CT进行血流定量评价,对比术前、术后低灌注区面积及脑血流量改善程度。结果所有患者术前缺血区脑血流量(CBF)不同程度降低,术后血流量值显著改善;低灌注区域面积减小。结论脑供血动脉狭窄时,脑组织存在易导致脑梗死的缺血区域,支架置入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疗效可以通过Xe-CT灌注成像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支架 氙气 体层摄影术 脑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术中青年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欣 吕晓民 +2 位作者 鲁莹雪 李萌萌(综述) 吕洋(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61-864,共4页
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原发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占卒中总人数的20%,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1]。最新数据表明,人群中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3 m内的死亡率为20%~30%[2,3],超过... 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原发性的脑实质内出血,占卒中总人数的20%,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等特点,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1]。最新数据表明,人群中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10万人年,3 m内的死亡率为20%~30%[2,3],超过70%的患者早期出现血肿扩大或累及脑室,青年脑出血占10%~15%[4,5],同时,中青年脑出血患者的预后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社会经济负担[6],2003年我国统计脑出血的直接医疗费用为137.2亿/y[7],研究表明,血压、血糖、早期意识及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等因素可导致病情恶化或预后不良。因此,早期认识并及时干预中青年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上,本文将对中青年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包括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指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楠 孙莉 +3 位作者 曹杰 周宏伟 王永红 张海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9-180,共2页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延长、扩张、迂曲改变的血管畸形,延长扩张的椎-基底动脉可因直接压迫颅神经或脑干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亦可导致阻塞性脑积水或椎基底动脉...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延长、扩张、迂曲改变的血管畸形,延长扩张的椎-基底动脉可因直接压迫颅神经或脑干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亦可导致阻塞性脑积水或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缺血而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阻塞性脑积水 临床症状 直接压迫 颅神经 后循环缺血 左椎动脉 血管畸形 影像学检查 椎动脉发育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对抑郁症患者的脑结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春梅 王春美 +4 位作者 吴立山 周宏伟 邓方 高佩红 连亚慧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606-608,共3页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探究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的脑灰质体积变化,探讨抑郁症患者有关脑区脑结构改变,为深入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抑郁症患者30例,正常对照24例,使用同一台PHILPS 3.0T磁...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探究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的脑灰质体积变化,探讨抑郁症患者有关脑区脑结构改变,为深入理解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抑郁症患者30例,正常对照24例,使用同一台PHILPS 3.0T磁共振机器对所有受试者进行MRI结构像扫描,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对其脑灰质体积改变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相比,左侧颞中回、右侧岛叶、左侧枕上回及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四个脑区灰质体积明显减小(P<0.05,cluster size>45,Alphasim校正),未观察到有脑灰质体积增高的脑区。结论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较正常对照灰质体积减小的脑区主要涉及额颞枕叶及岛叶,表明抑郁症的发生与多个脑区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结构磁共振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先天性处女膜闭锁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婷 孙莹 +1 位作者 祝英乔 徐卫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年第12期797-797,共1页
患者女,14岁,因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排尿困难2 d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自诉无月经来潮。超声检查:双肾、输尿管及膀胱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于宫腔内见一大小34 mm×23 mm的无回声区,其内混杂细密点状回声,振动探头可见细密点状回声... 患者女,14岁,因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排尿困难2 d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自诉无月经来潮。超声检查:双肾、输尿管及膀胱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于宫腔内见一大小34 mm×23 mm的无回声区,其内混杂细密点状回声,振动探头可见细密点状回声缓慢移动;宫颈管至阴道另见一大小120 mm×89 mm的类似无回声区(图1);CDFI于无回声区内及边缘均未探及血流信号(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女膜闭锁 点状回声 泌尿外科就诊 超声检查 超声诊断 声像图 血流信号 排尿困难 宫颈管 月经来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VF引起丘脑性痴呆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春梅 连亚慧 +3 位作者 孔德瑞 吴立山 张博 高佩红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840-841,共2页
DAVF(dual arteriovenous fistula)是指硬脊膜动脉与硬脊膜静脉、大脑静脉窦和皮质静脉之间的异常动静脉吻合。DAVF占颅内动静脉畸形的10%~15%[1]。硬脊膜动静脉窦发生位置接近直窦,可导致双侧丘脑损伤,临床上丘脑损伤的患者会出现丘脑... DAVF(dual arteriovenous fistula)是指硬脊膜动脉与硬脊膜静脉、大脑静脉窦和皮质静脉之间的异常动静脉吻合。DAVF占颅内动静脉畸形的10%~15%[1]。硬脊膜动静脉窦发生位置接近直窦,可导致双侧丘脑损伤,临床上丘脑损伤的患者会出现丘脑性痴呆的症状。而绝经是每个妇女必经的生理过程,随着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可出现一系列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表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失眠、早醒等睡眠障碍,以及记忆力减退等认知障碍,进而发展到阿尔茨海默病。文献中关于DAVF的报告较少,由于没有明确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因此早期误诊的概率较高。本文记载了1例DAVF导致双侧丘脑损伤的罕见病例,早期在妇科门诊以绝经期激素水平异常进行激素替代诊治,后来由于精确的诊断为DAVF并积极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VF 丘脑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ry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1例报告
10
作者 刘春梅 王琳婧 +4 位作者 高佩红 周宏伟 张亚男 程莹莹 孔德政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654-655,共2页
Fabry病又称α-半乳糖苷酶A缺乏病,1898年首先由英格兰的Andeson和德国的Fabry几乎同时报道,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α-半乳糖苷酶缺乏性疾病。该病比较罕见,常被延误诊断。据报道,Fabry病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男性平均为12.... Fabry病又称α-半乳糖苷酶A缺乏病,1898年首先由英格兰的Andeson和德国的Fabry几乎同时报道,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遗传的α-半乳糖苷酶缺乏性疾病。该病比较罕见,常被延误诊断。据报道,Fabry病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男性平均为12.5 y,女性平均为13.1 y。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确诊的Fabry病患者报道如下,旨在提高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避免延误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BRY病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 Α-半乳糖苷酶A X染色体连锁遗传 延误诊断 英格兰 酶缺乏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静脉成形术成功治疗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
11
作者 刘春梅 王春美 +5 位作者 吴立山 周宏伟 邓方 石明超 高佩红 陈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838-839,共2页
肝素抗凝治疗对于CVST的患者是首选治疗,全身系统抗凝可以有效预防新鲜血栓的形成。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也越来越多应用于难治性CVST的患者,血管内治疗可以实现血管的快速再通,挽救缺血的脑组织。现报道1例确诊为CVST的患者,经肝素抗... 肝素抗凝治疗对于CVST的患者是首选治疗,全身系统抗凝可以有效预防新鲜血栓的形成。近年来,血管内介入治疗也越来越多应用于难治性CVST的患者,血管内治疗可以实现血管的快速再通,挽救缺血的脑组织。现报道1例确诊为CVST的患者,经肝素抗凝治疗后病情恶化,采用球囊静脉成形术治疗右侧乙状窦静脉血栓。术后患者病情好转。经过数月随访,患者未出现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ST 3D FSE黑血序列 抗凝治疗 球囊静脉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V联合抗VEGF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远期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胡文强 纪晓萍 +3 位作者 周雪滨 邹慧 高阳 刘早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40-1046,共7页
目的:探究玻璃体切除(PPV)术联合或不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远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Web of Science等多个数据库,查找自建... 目的:探究玻璃体切除(PPV)术联合或不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远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Web of Science等多个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20-07-02关于比较PPV术前是否行抗VEGF药物治疗PDR预后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黄斑中心凹厚度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结果:最终纳入11项(880眼)RCT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行抗VEGF治疗的PDR患者PPV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注射抗VEGF药物患者(RR=0.39,95%CI 0.22~0.71,P=0.002);亚裔和非亚裔患者中,单纯PPV与联合抗VEGF治疗患者PPV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均具有显著差异(亚裔:RR=0.20,95%CI 0.05~0.87,P=0.03;非亚裔:RR=0.46,95%CI 0.24~0.89,P=0.02)。术前抗VEGF治疗的PDR患者PPV术后3、6mo黄斑中心凹厚度均低于PPV术前未行抗VEGF治疗的患者(MD=-78.49,95%CI-94.81~-62.17,P<0.00001;MD=-39.62,95%CI-48.44~-30.80,P<0.00001)。术前抗VEGF治疗的PDR患者PPV术后6mo BCVA优于未行抗VEGF治疗的患者(MD=-0.16,95%CI-0.21~-0.10,P<0.00001)。结论:PPV术前行抗VEGF治疗可有效降低PDR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发生率,缓解术后黄斑水肿,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并改善视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玻璃体切除术 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黄斑中心凹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佳 陈亮 秦雪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9-1049,共1页
患者男,57岁,吞咽困难两周加重3天。食管钡餐造影:距主动脉弓上缘60mm处食道变窄,局部管壁见不规则充盈缺损,长径约170mm。
关键词 食管 黑色素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侧脑室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影像表现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瑞 姜卫国 马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27-828,共2页
病例女,8岁,因发作性头痛、呕吐20余天人院.患者病程中无发热,进食后常呕吐,睡眠减少,有欣快表现,长时间阅读后可见重影,行路不稳,轻度跛行步态.磁共振头部平扫加普通增强:右侧脑室内可见6.3 cm×6.8 cm×5.6 cm大小团块样异... 病例女,8岁,因发作性头痛、呕吐20余天人院.患者病程中无发热,进食后常呕吐,睡眠减少,有欣快表现,长时间阅读后可见重影,行路不稳,轻度跛行步态.磁共振头部平扫加普通增强:右侧脑室内可见6.3 cm×6.8 cm×5.6 cm大小团块样异常信号,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及压水压脂像呈稍高、低信号,增强扫描呈曲带状环形不均匀强化,右侧脑室后角、颞角扩张,脑室旁白质内可见斑片状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压水压脂像呈稍高信号,未见强化,左侧脑室受压变窄,中线结构向左侧移位.手术所见:取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入路,右侧脑室内可见肿瘤呈红褐色与灰红色混杂,质地软,可被吸引器吸走,血供极为丰富,与脑室壁无明显界限且粘连极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SCT的VR及MPR重建对正常活体茎突测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雨桐 何昕 +1 位作者 刘相良 全松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7期1066-1067,共2页
茎突为颞骨前下方的一个棒状骨质,位于鼓部下方,乳突尖、茎乳孔的前面。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舌下神经、迷走神经位于其内侧。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ndrome,SP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因为茎突过长或方位、形态异常,刺激... 茎突为颞骨前下方的一个棒状骨质,位于鼓部下方,乳突尖、茎乳孔的前面。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舌下神经、迷走神经位于其内侧。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ndrome,SP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因为茎突过长或方位、形态异常,刺激临近血管、神经所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头颈痛和涎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过长 MPR重建 MSCT VR 颈内动脉 反射性耳痛 鼓部 乳突尖 颈内静脉 咽部异物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与内侧颞叶萎缩视觉评分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桂美 郭春杰 +2 位作者 牛锴 赵檬 孙莉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86-88,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AD的发病率急剧增加,严重增加了社会负担,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极为重要[1,2]。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对1984年提出的AD诊断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痴呆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AD的发病率急剧增加,严重增加了社会负担,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极为重要[1,2]。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对1984年提出的AD诊断标准[3]进行修订,将脑结构改变列为AD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它提到的脑结构改变主要指内侧(主要指海马)、外侧和底侧面颞叶以及内侧顶叶皮质萎缩[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颞叶萎缩 视觉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治疗前后QSM及DKI改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艳华 常莹 +2 位作者 雷杰 周宏伟 孟姮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994-998,共5页
目的探讨QSM联合DKI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就诊于北华大学神经内科的确诊为帕金森病的患者60例,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PD患者服用美多芭,于服药前与服药半年后分别... 目的探讨QSM联合DKI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就诊于北华大学神经内科的确诊为帕金森病的患者60例,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PD患者服用美多芭,于服药前与服药半年后分别行进行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评分、磁敏感定量成像(QSM)与弥散峰度成像(DKI)检查,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病情变化;志愿者行磁敏感定量成像(QSM)与弥散峰度成像(DKI)检查。由两名医生人工绘制双侧大脑半球深部核团:黑质、红核、壳核、尾状核、丘脑、苍白球的感兴趣区(ROI)范围,并测得DKI参数平均弥散峰度(mean kurtosis,MK)值及磁化率值。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组各组内各核团磁化率值、MK值均无侧别差异(P>0.05),患者经美多芭治疗后半年,UPDRS评分值为(17.0±0.87),显著低于治疗前(19.0±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双侧黑质、红核、壳核、尾状核、苍白球磁化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黑质和壳核的磁化率值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双侧黑质、左侧红核、左侧尾状核、双侧丘脑MK值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左侧黑质、红核、右侧黑质的MK值分别为(0.936±0.430、0.883±0.377、1.017±0.474),相比于治疗前(0.588±0.216、0.581±0.235、0.603±0.210)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在对比UPDRS评分和MK值及磁化率值的相关性时,患者左侧壳核的磁化率值与患者UPDRS的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美多芭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QSM联合DKI为美多芭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其中左侧壳核的磁化率值与UPDRS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磁敏感成像 弥散峰度成像 美多芭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门区静脉平滑肌肉瘤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战爽 于淼 +1 位作者 李淑 王继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212,共1页
患者女性,64岁,因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腹痛,近期疼痛频繁,于2017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体格检查左腹部出现压痛,腹部CT检查显示左肾静脉、卵巢静脉管腔内可见梭形混杂密度影,沿血管壁走形至左侧附件区,周围见增粗... 患者女性,64岁,因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腹痛,近期疼痛频繁,于2017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体格检查左腹部出现压痛,腹部CT检查显示左肾静脉、卵巢静脉管腔内可见梭形混杂密度影,沿血管壁走形至左侧附件区,周围见增粗静脉血管影,增强扫描病灶上段强化不均,下段沿管壁呈边缘强化(图1)。血液肿瘤标记物检测显示,CA72-4为7.83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血管平滑肌肉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辅助下重症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后伴发侧裂血肿的外科治疗
19
作者 白召 许冰 +1 位作者 于金录 许侃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7,共2页
大脑中动脉瘤位于侧裂池内,文献报道35%~55%的动脉瘤破裂后形成侧裂血肿[1]。侧裂血肿是影响大脑中动脉瘤预后的主要因素,病残率高达36%~58%,对于Hunt-Hess分级Ⅳ及Ⅴ级的病例,若不手术治疗,死亡率几乎为100%[2],但对于手术治疗的时... 大脑中动脉瘤位于侧裂池内,文献报道35%~55%的动脉瘤破裂后形成侧裂血肿[1]。侧裂血肿是影响大脑中动脉瘤预后的主要因素,病残率高达36%~58%,对于Hunt-Hess分级Ⅳ及Ⅴ级的病例,若不手术治疗,死亡率几乎为100%[2],但对于手术治疗的时机以及预后,目前了解还不多。现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期间,在CTA辅助下治疗的重症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后伴发侧裂血肿的病例30例,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瘤 动脉瘤破裂 外科治疗 侧裂池 CTA 血肿 HUNT-HESS分级 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纹肌样脑膜瘤1例
20
作者 赵瑞 姜卫国 高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50-1150,共1页
患者女,39岁,因"头痛6个月、复视"入院。专科查体:神清语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概测视野正常,但存在复视;四肢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外院头颅CT示左侧额叶见团块状高密度影,约3.98cm×2.6... 患者女,39岁,因"头痛6个月、复视"入院。专科查体:神清语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概测视野正常,但存在复视;四肢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外院头颅CT示左侧额叶见团块状高密度影,约3.98cm×2.67cm,其内可见钙化灶,病灶周围可见水肿带。本次MR检查示左侧侧脑室前角类圆形分叶状异常信号,约3.98cm×2.67cm×4.52cm,病灶形态欠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