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校园植物资源调查与“植物学”学习的双向促进——以吉林大学和平校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红肖 尹思懿 +1 位作者 张月明 麻莹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3期166-167,共2页
吉林大学和平校区植物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校区植物有50科134属159种,以双子叶植物为主,种类数排前3位的科分别是菊科、蔷薇科和豆科。通过对校园植物资源的调查,可促进植物学学习和课外实践的有机融合,达到二者双向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 校园植物 植物学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以吉林大学为例
2
作者 李超 曾光 +1 位作者 姚彬 邓松 《青年与社会(下)》 2018年第12期243-243,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教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在各大高校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扩大招生规模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并妥...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教育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在各大高校不断提高教育水平、扩大招生规模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尤其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并妥善解决就业问题,无论是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等切身利益,还是对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都有重要意义。因而文章以吉林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为例,分析探讨学生就业状况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能力,适应人才市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大学生 就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EET蛋白在植物与病原物互作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3
作者 汪洋一舟 郭尽新 +5 位作者 乔凯彬 徐珣 刘翔宇 王凤婷 潘洪玉 刘金亮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SWEET蛋白是一类新型糖转运蛋白,负责介导细胞中糖类的双向跨膜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韧皮部装载,植物激素转运,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互作以及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共生等重要功能,是植物与病原物互作过程的重... SWEET蛋白是一类新型糖转运蛋白,负责介导细胞中糖类的双向跨膜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韧皮部装载,植物激素转运,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植物与病原物之间的互作以及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共生等重要功能,是植物与病原物互作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总结SWEET蛋白在生物胁迫中的应答机制以及植物与病原物(细菌、真菌、线虫和病毒)互作中SWEET基因的代谢特征、调控途径及特异性防御反应,并讨论使用基因编辑工具编辑SWEET基因增强植物对病原物的抗性及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为深入研究SWEET蛋白参与植物-病原物互作的机制及利用SWEET基因进行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转运蛋白 SWEET蛋白 SWEET基因 植物-病原物互作 生物胁迫 寄主防御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探索——以植物营养学为例
4
作者 鞠会艳 丛登立 +2 位作者 刘宏魁 张梓馨 王飞启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期129-131,135,共4页
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将视频、动画、图片和文字说明等多种媒介方法融合为一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在教与学实践中用一些实例对学生... 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将视频、动画、图片和文字说明等多种媒介方法融合为一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在教与学实践中用一些实例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实践增强家国情怀。通过植物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达到学好专业知识、保护绿水青山、美化生态环境的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植物营养学 思政教育 教学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营养诊断创新性实验“三部曲”模式探索
5
作者 鞠会艳 王海燕 +3 位作者 丛登立 刘洪魁 张梓馨 王飞启 《人参研究》 2024年第3期62-64,共3页
提出改良植物营养诊断实验的传统验证性实验类型,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必要性。改良传统实验课授课的基本程序“讲解—操作—巡视—总结—批改”。以药用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课程中的人参、西洋参、三七、黄芪和柴胡为例,重点阐述探... 提出改良植物营养诊断实验的传统验证性实验类型,增加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必要性。改良传统实验课授课的基本程序“讲解—操作—巡视—总结—批改”。以药用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课程中的人参、西洋参、三七、黄芪和柴胡为例,重点阐述探索植物营养诊断创新性实验“三部曲”模式,即以实验课前备学导航、课堂自主设计与互动探究、课后成功体验等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实验内容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营养诊断 创新性实验 人参 “三部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6
作者 鞠会艳 孙境远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2期132-135,共4页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门具备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该课程思政教学深入挖掘融合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探索运用典型案例和动手实验及走入生产实践的多种教学方式。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门具备较强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该课程思政教学深入挖掘融合在专业知识中的思政元素,探索运用典型案例和动手实验及走入生产实践的多种教学方式。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服务于“三农”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专业知识 典型案例 思政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对转基因植物及食品的认知现状分析
7
作者 张金昊 吴萍 +4 位作者 王英 李景文 闫帆 王庆钰 刘雅婧 《吉林农业》 2019年第18期28-29,共2页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研了大学生对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认知及态度。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转基因技术和领域具有一定的认识,且对转基因农作物的了解程度远高于蔬菜及水果,说明大学生转基因知识不全面;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持中立态度的...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研了大学生对转基因作物及产品的认知及态度。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转基因技术和领域具有一定的认识,且对转基因农作物的了解程度远高于蔬菜及水果,说明大学生转基因知识不全面;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持中立态度的人数较多,占总调研人数的56.3%,持反对和质疑态度的人数占总调研人数的18.0%;消费时,只有17.0%的大学生会特别关注转基因食品标识,反映出大学生对转基因食品的消费方式并不科学。从大学生对未来转基因生产的态度上来看,有74.19%的大学生认为我国放开转基因种植的限制会对农业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大学生对于转基因的认知并不科学及全面,有必要进一步宣传相关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转基因作物 转基因产品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与现代大学生活培养机制构建
8
作者 田进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第7期43-44,共2页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提高当代中国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建设中国特色...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提高当代中国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大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构现代大学生活培养机制。树立现代大学生活培养机制的建构理念,完善现代大学生活培养机制的策略和措施是建构现代大学生活培养机制的两个基本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现代大学生活 培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盘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9
作者 潘洪玉 李亚岚 +1 位作者 孙洪宇 肖坤钦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261,共9页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是世界性的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寄主范围极广,所引起的大豆和油菜等菌核病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巨大经济损失.核盘菌致病机制复杂,不仅具有直接杀死细胞的典型死体营养阶段,也包含需抑制...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是世界性的死体营养型植物病原真菌,寄主范围极广,所引起的大豆和油菜等菌核病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巨大经济损失.核盘菌致病机制复杂,不仅具有直接杀死细胞的典型死体营养阶段,也包含需抑制植物免疫的短暂活体营养期.核盘菌具有种类繁多的致病因子,包括介导侵染结构形成或抗逆能力的关键调控因子、降解植物细胞组分的水解酶、草酸、诱导植物细胞死亡或抑制植物免疫的效应蛋白等.综述核盘菌侵染模型,总结各种致病因子,尤其是效应蛋白在核盘菌致病中的作用,并结合最新研究结果对核盘菌致病新机制进行展望,为作物菌核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盘菌 致病机制 致病因子 效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低温胁迫生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0
作者 吴广霞 唐献龙 +1 位作者 杨德光 席景会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19,共3页
低温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分布的一种非生物胁迫因素。综述了低温胁迫对植物膜系统、光合作用、酶活性以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同时提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低温胁迫 植物抗寒性 生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畜禽粪便自然堆放条件下粪便/土壤体系中Cu、Zn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22
11
作者 谢忠雷 朱洪双 +4 位作者 李文艳 李小滢 蔡文达 牛海玉 李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79-2284,共6页
本文通过对不同养殖场鸡、猪、牛粪便自然堆放条件下粪便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吉林省部分养殖场不同类型畜禽粪便Cu、Zn含量,以及粪便自然堆放对土壤Cu、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猪粪和牛粪中Cu的含量范围和均值... 本文通过对不同养殖场鸡、猪、牛粪便自然堆放条件下粪便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研究了吉林省部分养殖场不同类型畜禽粪便Cu、Zn含量,以及粪便自然堆放对土壤Cu、Z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鸡粪、猪粪和牛粪中Cu的含量范围和均值分别为7.12~26.04mg·kg-(1风干样,下同)(均值18.24mg·kg-1)、87.99~463.7mg·kg-(1均值243.6mg·kg-1)、3.95~27.63mg·kg-(1均值12.28mg·kg-1);Zn的含量范围和均值分别为179.2~340.8mg·kg-(1均值276.9mg·kg-1)、140.5~455.8mg·kg-(1均值381.8mg·kg-1)、150.5~292.3mg·kg-(1均值188.1mg·kg-1)。不同类型粪便中Cu、Zn含量均是猪粪>鸡粪>牛粪,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畜禽粪便重金属含量均是Zn>Cu。在自然堆放条件下,鸡粪和猪粪中的Cu可从粪便向底土迁移,迁移量随粪便中Cu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主要积累在土壤表层,而牛粪在自然堆放过程中对底土的Cu含量影响不显著,粪底土Cu含量分布规律为猪粪底土>鸡粪底土>牛粪底土;鸡粪、猪粪和牛粪中的Zn也可向底土迁移,使粪底土Zn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主要积累在粪底土的表层,且不同类型粪便底土Zn含量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自然堆放 粪底土 重金属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靳春鹏 孙庚 +3 位作者 刘金亮 李桂华 张世宏 潘洪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4-218,共5页
选用22个稻瘟菌鉴别菌株,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吉林省全部水稻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98个)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高达98%的供试品种均可以被稻瘟菌不同程度地侵染;本研究筛选到3个品种:超级... 选用22个稻瘟菌鉴别菌株,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吉林省全部水稻主栽品种及育种材料(98个)的抗瘟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吉林省主栽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高达98%的供试品种均可以被稻瘟菌不同程度地侵染;本研究筛选到3个品种:超级稻2号、吉粳801、吉粳806,具有极高的抗瘟性,为将来克隆新的抗瘟基因及培育新的抗瘟品种提供了宝贵的材料。根据上述抗性鉴定结果,本研究进一步通过PCR方法,以水稻DNA为模板,扩增6个水稻抗瘟基因:Pib、Pi-ta、Pi9、Pi-d2、Pi36及Pikh,检测抗瘟基因在98个品种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这6个抗瘟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为25.5%,94.9%,21.4%,92.9%,86.7%,98%,其中,Pi9和Pib两基因在供试品种中发生了显著缺失,吉林省近年来稻瘟病发病比较严重可能与该缺失存在密切关系。本研究为推广以抗瘟基因多样性为理论的品种布局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稻瘟病 抗瘟基因 稻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玉斌 曹宁 +3 位作者 苏晓光 许晓鸿 闫飞 杨振明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4-229,共6页
研究了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并对各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顺垄试验小区蓄水保土效果最差;地埂植物带、灌木埂试验小区水土保持效益居中;生态修复、横垄试验小区水土保持效... 研究了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并对各水土保持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顺垄试验小区蓄水保土效果最差;地埂植物带、灌木埂试验小区水土保持效益居中;生态修复、横垄试验小区水土保持效益较高;水平坑试验小区水土保持效益相当高。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之间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存在差异,以生态修复对土壤pH、容重和田间持水量的修复最为明显;各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颗粒组成,即土壤质地的修复效果均不明显,可见水土保持措施并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土壤质地。在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较短时间内,土壤SOC的消耗要大于其累积,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取得较好的SOC恢复效果。速效养分含量受水土保持措施影响非常大,土壤速效养分一部分随土壤侵蚀流失,一部分为植物所吸收利用,从而导致各水土保持措施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生态修复措施对土壤速效养分的恢复效果最佳。在目前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下,选择生态修复措施,即自然撂荒是短时期内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进行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草)工程和恢复土壤肥力质量较好的选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性质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颗粒组成和速效养分影响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玉斌 曹宁 +1 位作者 许晓鸿 苏晓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87-291,共5页
通过对吉林省低山丘陵区吉兴小流域不同水土保持措施0~20cm和20~40cm土壤机械组成和速效养分的测定,研究了通过对吉林省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颗粒组成和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水土保持措施下,生态修复措施是短时期内... 通过对吉林省低山丘陵区吉兴小流域不同水土保持措施0~20cm和20~40cm土壤机械组成和速效养分的测定,研究了通过对吉林省低山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颗粒组成和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水土保持措施下,生态修复措施是短时期内吉林省东部低山丘陵区进行土壤肥力恢复较好的措施。各措施粘粒含量均低于裸地;0~20cm土壤粘粒含量普遍低于20~40cm土壤粘粒含量,20~40cm土壤砂粒含量低于0~20cm土壤砂粒含量。各措施0~20cm土层的速效养分含量总体上高于20~40cm土层。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氮素养分的修复效果要好于P、K。速效P与20~40cm的粘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均无显著相关性。为遏制黑土区土壤退化的趋势和保障生态安全,应结合当前国家需求,在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同时积极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等资源进行土壤培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颗粒组成 速效养分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丽金龟科(昆虫纲:鞘翅目)昆虫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尚 孙宇 +3 位作者 杨巽 王军 许国庆 席景会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9,共6页
为了解吉林省丽金龟科Rutelidae昆虫物种多样性以及其在不同农业昆虫地理区域之间差异,2010-2012年连续三年对吉林省5个亚区38个取样地点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丽金龟科昆虫标本2913号,隶属6属13种,其中多色异丽金龟Anomala chamaeleon(5... 为了解吉林省丽金龟科Rutelidae昆虫物种多样性以及其在不同农业昆虫地理区域之间差异,2010-2012年连续三年对吉林省5个亚区38个取样地点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丽金龟科昆虫标本2913号,隶属6属13种,其中多色异丽金龟Anomala chamaeleon(56.7%)、黄褐异丽金龟Anomala exoleta(16.2%)和中华弧丽金龟Popillia quadriguttat(12.0%)是优势物种。吉林省不同地理区域丽金龟科昆虫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差异明显,吉东南区(A区)优势种是多色异丽金龟,吉中西区(B区)优势种是黄褐异丽金龟和中华弧丽金龟;吉林省中部的A3亚区和B1亚区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较高;吉林省最西部B2亚区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最高。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A区中3个亚区之间相似性系数较高,而A区各亚区和B区各亚区间相似系数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金龟科 物种多样性 吉林省 地理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的分子反应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德光 吴广霞 +1 位作者 唐心龙 席景会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1,共3页
阐述了低温诱导基因与植物抗寒性的关系。低温信号激活植物某些抗冻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特异蛋白和渗透调节物质,进而提高植物抗氧化胁迫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
关键词 植物 低温胁迫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牙楤木SE基因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成慧 杨光 +3 位作者 刘雅婧 赵春彦 原亚萍 吴颖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7-50,共4页
采用RT-PCR的方法,从龙牙楤木中克隆到鲨烯环氧酶(SE)基因,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1 682 bp,含有1 64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47个氨基酸,将所得的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GU35431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龙牙楤木SE基因的氨基酸序... 采用RT-PCR的方法,从龙牙楤木中克隆到鲨烯环氧酶(SE)基因,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1 682 bp,含有1 64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547个氨基酸,将所得的序列提交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GU35431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龙牙楤木SE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人参、三七、绞股蓝的同源性>90%,并构建了该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Ae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楤木 鲨烯环氧酶(SE)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三萜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吉林35胚尖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对农杆菌的敏感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帆 孙昕 +6 位作者 翟莹 雷婷 张庆林 苏连泰 王英 李景文 王庆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5,共4页
为建立一个简便、高效、稳定的大豆胚尖再生体系,以吉林35为材料,胚尖为外植体,研究氯气、升汞、酒精3种消毒方法对不定芽出芽率的影响和6-BA对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同时,为检测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对平安8、东农42、吉林47和吉林35... 为建立一个简便、高效、稳定的大豆胚尖再生体系,以吉林35为材料,胚尖为外植体,研究氯气、升汞、酒精3种消毒方法对不定芽出芽率的影响和6-BA对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同时,为检测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对平安8、东农42、吉林47和吉林35四个大豆品种进行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研究表明,酒精消毒法对种子伤害较小,可以保证较高的出芽率。6-BA对不定芽再生作用显著,单独使用或配合IBA使用均可获得较高的再生率。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吉林35的农杆菌易感性强,明显优于其它品种。吉林35胚尖外植体再生率较高且对农杆菌较敏感,是遗传转化良好的受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胚尖 出芽率 再生率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类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9
作者 黄彬城 季静 +1 位作者 王罡 郑阳霞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2期13-17,共5页
介绍植物类胡萝卜素在生物合成与调控、植物基因工程应用及合成影响因子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重点和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植物 类胡萝卜素 生物合成 调控 基因工程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黑土侵蚀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颗粒组成和速效养分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宏魁 曹宁 张玉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了探索黑土区生态环境恢复与土壤质量修复途径,笔者在榆树大沟采用全坡段"S"型采集土壤样品方法,分析吉林省黑土侵蚀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颗粒组成和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水土保持措施下,生态修复措施II是短时期... 为了探索黑土区生态环境恢复与土壤质量修复途径,笔者在榆树大沟采用全坡段"S"型采集土壤样品方法,分析吉林省黑土侵蚀区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颗粒组成和速效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水土保持措施下,生态修复措施II是短时期内吉林省黑土侵蚀区进行土壤肥力恢复较好的措施。各措施粘粒含量均不高于12.6%,土壤质地为壤土。速效养分含量受水土保持措施影响较大,各水土保持措施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不高。碱解氮含量与粉粒、粘粒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速效钾含量与砂粒含量、粉粒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粘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速效磷含量与土壤颗粒组成之间无显著相关性。为遏制黑土退化的趋势和保障生态安全,应结合当前国家需求,在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同时积极利用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进行土壤培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侵蚀区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颗粒组成 速效养分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