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银 被引量:6
1
作者 田玉平 陈淑桂 +2 位作者 王洪艳 李俊峰 王春芬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采用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分离 ,以Luminol K2 S2 O8 Ag+ 乙二胺体系 ,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4μg/L ,9次测定 8.8μg/gAg的标样 0 7 GRD 35 , x =8.5 μg/g ,RSD为 2 .5 %,经地质标样测... 采用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静态吸附分离 ,以Luminol K2 S2 O8 Ag+ 乙二胺体系 ,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银。该方法的检出限为 4μg/L ,9次测定 8.8μg/gAg的标样 0 7 GRD 35 , x =8.5 μg/g ,RSD为 2 .5 %,经地质标样测定 ,验证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化学发光法 地质样品 732阳离子交换树脂 静态吸附 分离 检出限 野外现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磺基苯偶氮变色酸螯合形成树脂分离富集微量铂和钯 被引量:12
2
作者 鲍长利 赵淑杰 +2 位作者 刘广民 周波 冯志彬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8-201,共4页
采用对磺基苯偶氮变色酸(SPCA)作为螯合剂制备具有相应的螯合基团形成树脂。研究了SPCA螯合形成树脂的分析特性及其各种条件对分离富集和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SPCA螯合形成树脂能在pH<5的盐酸溶液中稳定存在;并在... 采用对磺基苯偶氮变色酸(SPCA)作为螯合剂制备具有相应的螯合基团形成树脂。研究了SPCA螯合形成树脂的分析特性及其各种条件对分离富集和测定的影响。实验表明:SPCA螯合形成树脂能在pH<5的盐酸溶液中稳定存在;并在pH1.00时SPCA树脂将微量铂和把的氯络阴离子进行交换并与常见的金属离子分离,采用酸性硫脲溶液定量洗脱。通过对样品加标准回收试验,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回收率均在94%-10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磺基苯偶氮变色酸 螯合形成树脂 分离 富集 原子吸收 测定 微量分析 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云水库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和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浏 刘晓端 +2 位作者 徐清 葛晓立 王英华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1-85,共5页
采用连续提取化学分析技术 ,对密云水库的柱状沉积物和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磷形态的提取分析 ,研究了各种形态磷在表层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密云水库沉积物中以无机磷为主 ,有机磷次之 ,无机磷占总磷的 76.88%~ 95 ... 采用连续提取化学分析技术 ,对密云水库的柱状沉积物和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磷形态的提取分析 ,研究了各种形态磷在表层及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密云水库沉积物中以无机磷为主 ,有机磷次之 ,无机磷占总磷的 76.88%~ 95 .0 9%。沉积物中总磷及其不同形态无机磷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变化规律为 :总磷、可溶态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Ca -P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加 ,Al-P和闭蓄态磷变化幅度不大 ,Fe-P、有机磷的垂直方向变化情况较复杂。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沉积物 形态 连续提取化学分析技术 分布特征 工业活动 人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极谱法连续测定金、铂、铱和铑 被引量:13
4
作者 唐杰 张辉 张凯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3-553,共1页
关键词 连续测定 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极谱法 贵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用于化探样品中金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英华 陈淑桂 +2 位作者 王洪艳 欧阳立群 樊玉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5,共4页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对化探样品中金的三种存在形态(水提取态、吸附态、有机态)的含量同时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与传统浸取方法的结果相吻合,相对误差一般小于10%,相对标准偏差在1.68%~8,94%。该法简便、快速。
关键词 形态分析 人工神经网络 化探样品 矿物 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样品中铜的四个相态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淑桂 詹天荣 +2 位作者 王英华 扬兵 王洪艳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093-1096,共4页
根据铜矿物各相的浸取特性 ,确定了自由氧化铜相、结合氧化铜相、次生硫化铜相及原生硫化铜相的浸取体系及浸取条件 ;确定了稳定的浸取率常数。利用铜各相态的浸取常数建立数学模型 ,采用目标约束遗传算法 (GA)对一次性浸取测得的浸取... 根据铜矿物各相的浸取特性 ,确定了自由氧化铜相、结合氧化铜相、次生硫化铜相及原生硫化铜相的浸取体系及浸取条件 ;确定了稳定的浸取率常数。利用铜各相态的浸取常数建立数学模型 ,采用目标约束遗传算法 (GA)对一次性浸取测得的浸取总量进行计算 ,求得铜各相态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 (% )为 :自由氧化铜相 1 .5 ,结合氧化铜相 1 7.6,次生硫化铜相 1 .9,原生硫化铜相 2 .7,总铜 0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样品 相态分析 数学模型 同时测定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阿特拉津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董春香 姜桂兰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阿特拉津降解菌及降解途径方面的研究进展 ,及在微生物产生的阿特拉津降解酶、其操作基因方面的研究现状 。
关键词 除草剂 阿特拉津 生物降解 废水处理 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聚乙烯醇基料耐水性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盛野 王洪艳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633-634,共2页
用尿素对聚乙烯醇基料进行了改性 ,使其耐水性得到提高。并用溶剂萃取法对其耐水性进行了测试 ,确定了最佳改性条件。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尿素 耐水性 溶剂萃取法 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及其在高分子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云 王洪艳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46,60,共7页
介绍了分形的基本概念、分形维数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讨论了近年来分形理论在高分子科学研究方面的一些应用 ,内容主要包括高分子溶液、高分子材料的磨损、断裂及界面、高分子结晶过程。
关键词 高分子科学 应用 分形 分形维数 高分子溶液 高分子材料 磨损 断裂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因子分析光度法用于地质样品中15个稀土元素同时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兵 王洪艳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56,共4页
遗传因子分析方法 (GFA)综合了遗传算法 (GA)和迭代目标因子分析法(FA)的优点 ,不仅实现了校准模型的动态化 ,而且解决了多组分同时测定时收敛滞缓的问题。遗传 因子分析方法应用于 1 5种稀土的同时测定 ,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关键词 分析光度法 地质样品 遗传算法 因子分析 稀土 同时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铑、铱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杰 张辉 张凯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7-389,共3页
合成了茜素红S树脂,并将其用于分离富集地质样品中的铑、铱.实验表明,富集铑、铱的上柱酸度为pH2.0,回收率分别为99.2%和98.3%,用3%硫脲可以将其定量洗脱.用极谱法测定,标样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关键词 茜素红S 螯合树脂 分离富集 地质样品 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约束遗传算法在地质样品相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洪艳 杨兵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3,28,共6页
多目标约束遗传算法 (MGA)用于地质样品相态分析 ,建立了相态浓度、浸取率常数及各相态浸取总量的数学定量关系。选择出铁的 5种相态的浸取剂和最佳浸取条件并确定出浸取率常数。讨论了多目标约束遗传算法的参数对计算速度及相态分析结... 多目标约束遗传算法 (MGA)用于地质样品相态分析 ,建立了相态浓度、浸取率常数及各相态浸取总量的数学定量关系。选择出铁的 5种相态的浸取剂和最佳浸取条件并确定出浸取率常数。讨论了多目标约束遗传算法的参数对计算速度及相态分析结果的影响 ,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 (|RE|<1 3 .75 % )和精密度 (各相平均RSD =4% ) ,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地质样品相态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约束遗传算法 相态分析 地质样品 相态浓度 浸取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极谱法测定岩矿样品中的痕量金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辉 唐杰 张凯 《中国井矿盐》 CAS 2005年第3期45-47,共3页
探讨了用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极谱法测定岩矿样品中的痕量金的方法。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金的回收率在93%~103%之间;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7%。
关键词 分离富集 岩矿样品 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分离富集极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钌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辉 唐杰 张凯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7-18,共2页
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富集钌,钌的吸附率达98%以上。将树脂灰化,用极谱法测定,可以测定5ng/g的钌。标样分析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极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橙G螯合树脂分离富集极谱法测定土壤样品中的金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杰 张辉 张凯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48-50,共3页
研究采用极谱法测定通过金橙G树脂分离富集的土壤样品中的金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上柱酸度为pH1.0,柱高200mm,过柱流速0.4mL·min-1时金能被定量富集。用极谱法测定,回收率在91.5%~104%之间。该方法对金的线性测定范围为0.1μg... 研究采用极谱法测定通过金橙G树脂分离富集的土壤样品中的金含量的方法。实验表明,上柱酸度为pH1.0,柱高200mm,过柱流速0.4mL·min-1时金能被定量富集。用极谱法测定,回收率在91.5%~104%之间。该方法对金的线性测定范围为0.1μg·m^(L-1)~1000μgm^(L-1)。标样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橙G 极谱法 分高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PS泡沫塑料改性PVA制备水包油乳液的研究
16
作者 盛野 王洪艳 刘义 《化学工程师》 CAS 2001年第6期1-2,共2页
本文仅用无毒的乙酸乙酯将废PS泡沫塑料溶解 ,并将其加入PVA水溶液中制成水包油乳液。不仅使PVA的耐水性得到提高 ,而且回收利用了废泡沫塑料 ,该乳液加入填料。
关键词 废PS泡沫塑料 聚乙烯醇 耐水性 水包油乳液 聚苯乙烯废料 水性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氯类农药在包气带及地下水中长期残留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广民 姜桂兰 +1 位作者 张辉 林学钰 《农业环境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8-410,共3页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分析方法对吉林省西部松原地区农田———水田、旱田种植类型下的包气带及地下水中有机氯类农药的长期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包气带土壤的各个取样层位都检测到了有机氯类农药,均为六六六、滴滴涕,...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测试分析方法对吉林省西部松原地区农田———水田、旱田种植类型下的包气带及地下水中有机氯类农药的长期残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包气带土壤的各个取样层位都检测到了有机氯类农药,均为六六六、滴滴涕,在地下水中检测到了β体六六六。同时解释了不同类型农田包气带中六六六异构体含量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地下水 有机氯类农药 杀虫剂 农药残留 土壤监测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天然沸石阳离子交换过程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兵 王洪艳 +3 位作者 徐锦明 权新军 王英华 陈淑桂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用VISAL FORTRAN语言编制了天然沸石阳离子交换过程的模拟程序,并对不同浓度一价金属离子交换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文中还对沸石结构和交换过程可视化模拟进行了研究,为检验沸石离子交换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天然沸石 阳离子交换过程 计算机模拟 蒙特卡罗法 平衡常数 交换反应模型
原文传递
系统聚类法-人工神经网络用于铅的相态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英华 王洪艳 +1 位作者 陈淑桂 马成有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4-447,共4页
以稳定的浸取常数为基础,建立了用于铅相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将聚类法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模拟地质样品的铅的相态分析,其相对误差小于±4%,且明显优于传统的系统分析方法。该法快速简便。
关键词 系统聚类法 人工神经网络 相态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