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振兴 加速民营经济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北伟 《新长征》 2004年第5期10-12,共3页
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并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特别是对民营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抓住机遇,把吉林省的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是振兴吉林经... 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标志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并且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企业,特别是对民营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契机。抓住机遇,把吉林省的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是振兴吉林经济的重要突破口。 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发展 吉林省 老工业基地振兴 民营企业 东北老工业基地 职业经理人制度 发展民营经济 振兴东北 产业集聚 国有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景一 于桂兰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0-127,共8页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实际劳动关系格局已发生了重大改变,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劳动关系问题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变化是劳资博弈中新技术、新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而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更预示着民营企业中劳资矛盾的复杂难解。面对...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实际劳动关系格局已发生了重大改变,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劳动关系问题挑战,其中较为突出的变化是劳资博弈中新技术、新经济的作用和影响,而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更预示着民营企业中劳资矛盾的复杂难解。面对民营企业中出现的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不完善、影响力小、实际效能低,各部门在面对具体劳动争议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难以兼容而形成合力,现行的劳动法制与劳动争议缺乏有效应对与新技术、新主体和新业态相关的劳动关系博弈等问题,应建构旨在促成共建共享的劳资一体格局的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顶层设计制度框架。新时代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应从党政主导的政府部门联动决策、基于源头治理的工会工作、健全完善的三方协商、基于新技术的劳动者权益表达保障、畅通高效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调处等路径进行创新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民营企业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与我国政府债务可持续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雅君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5-164,共10页
本文将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和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系统地诠释了转移支付通过事前引致预算软约束和事后弥补财政缺口这两种渠道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通过区分预算债务与预算外债务和构建不同口径的... 本文将转移支付、预算软约束和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系统地诠释了转移支付通过事前引致预算软约束和事后弥补财政缺口这两种渠道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机制。通过区分预算债务与预算外债务和构建不同口径的财政盈余,基于时序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中央政府的债务是可持续的,而地方政府的债务是不可持续的,且地方政府存在预算软约束的问题;在中央政府的辅助下,纳入预算管理的全国政府债务是可持续的;事前对转移支付的预期导致的预算软约束改善了政府对预算债务的财政反应,但恶化了对纳入预算外债务的整体债务的财政反应;事后的转移支付通过弥补财政缺口改善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反应;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总体债务可持续性的“净”影响是正的。研究认为,政府公共预算应是一般收支预算与债务预算的有机结合,应综合考虑各类因素来进行地方政府债务制度设计,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预算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预算软约束 债务持续性 政府债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效应分析——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雅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6-97,共12页
人才集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建设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考察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才集聚对于区域经... 人才集聚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建设科学合理的人才队伍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7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考察人才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发现:人才集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为正效应、负效应两方面,专业知识型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正向促进作用,专门技能型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负向抑制作用;专业知识型人才集聚对第三产业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而专门技能型人才集聚对第二产业的负向抑制作用更大。因此,应构建专门技能型人才的流动机制,优化适应区域经济特点的人才布局,实现人才集聚与重点产业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集聚 区域经济 正效应 负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