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削痂清创与水刀清创治疗中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礼平 邓涛 朱鹏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5期131-135,共5页
目的:比较中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应用削痂清创与水刀清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共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水刀清创组(41例)与削痂清创组(41例)。水刀清创组采... 目的:比较中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应用削痂清创与水刀清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共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水刀清创组(41例)与削痂清创组(41例)。水刀清创组采用水刀清创治疗,削痂清创组采用削痂清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预后情况、创面愈合质量、炎症因子及疼痛介质。结果:水刀清创组每1%面积清创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削痂清创组短,创面细菌菌落数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削痂清创组,水刀清创组二次清创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削痂清创组,水刀清创组改良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mVSS)评分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相较削痂清创组,水刀清创组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相较削痂清创组,水刀清创组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削痂清创比较,中面积深Ⅱ度烧伤患者应用水刀治疗的效果更好,能够改善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促进创面良好愈合,调节炎症因子、疼痛介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 削痂清创 水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烧伤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赵海滨 康群军 +2 位作者 彭艳萍 李锐 习丽俊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探究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烧伤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烧伤患者56例,均接受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术治疗,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2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舒芬太尼行... 目的探究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烧伤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烧伤患者56例,均接受切削痂自体皮移植术治疗,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28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舒芬太尼行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行术后镇痛,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用药2h、6h、12h和24h时,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个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统计学意义显著。结论于烧伤患者术后镇痛中采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治疗,患者疼痛较小,不良反应较少,镇静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术后镇痛 地佐辛 舒芬太尼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护理 被引量:1
3
作者 茅秋萍 林冬梅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9年第10期112-112,114,共2页
关键词 大面积深度烧伤 微粒皮移植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Ⅲ度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卫虎 王霞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864-865,共2页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Ⅲ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疗效评价。方法:对60例Ⅲ度烧伤病人(均有肌肉、肌腱烧伤,部分患者有骨外露),按烧伤部位、烧伤面积及烧伤程度基本相同,随机分成实验组(VSD组)和对照组(常规用药组)。实验组清...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Ⅲ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治疗疗效评价。方法:对60例Ⅲ度烧伤病人(均有肌肉、肌腱烧伤,部分患者有骨外露),按烧伤部位、烧伤面积及烧伤程度基本相同,随机分成实验组(VSD组)和对照组(常规用药组)。实验组清创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进行治疗,后再手术植皮;对照组清创后常规换药治疗,后再手术植皮。对比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及术后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植皮成活率高,愈合后创面更美观,更好的功能。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伴有肌肉、肌腱及骨外露的Ⅲ度烧伤创面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烧伤创面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卫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27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烧伤感染创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磺胺嘧啶银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庆大... 目的探讨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烧伤感染创面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磺胺嘧啶银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庆大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口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磺胺嘧啶银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疼痛、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口愈合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磺胺嘧啶银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整形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的具体方法和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5
6
作者 胡安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4期89-89,共1页
目的:分析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早期整形手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对患者进行早期整形手术,总结手术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55手治愈,15手显效,2手无效。结论:对手部深... 目的:分析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早期整形手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对患者进行早期整形手术,总结手术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55手治愈,15手显效,2手无效。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进行早期整形手术的治疗效果很好,患者手部外观、功能都能得到良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深度烧伤 早期整形手术 治疗效果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新型生物敷料在烧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勇铁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2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新型生物敷料对烧伤患者炎性应激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5例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接受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常规清创换药...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新型生物敷料对烧伤患者炎性应激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65例烧伤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接受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常规清创换药治疗,B组35例接受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对比两组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二次创伤评分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创面瘢痕评分、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肾素(R)]水平。结果:B组换药次数及二次创伤评分均低于A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较A组(73.33%)高(P<0.05)。两组治疗后IL-6、TNF-α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NE、E、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B组并发症的发生率8.57%,与A组的20.0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新型生物敷料应用于烧伤患者的效果明显,可降低炎性应激损伤,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疼痛程度并减少创面的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负压封闭引流 新型生物敷料 应激损伤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玻璃和透明质酸钠结合修复材料治疗烧伤创面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胡安根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9期116-117,共2页
目的:对应用生物活性玻璃与透明质酸钠结合修复材料对烧伤患者进行创面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8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空白膏剂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换药;采用生物活性玻璃与透明质酸钠结合修... 目的:对应用生物活性玻璃与透明质酸钠结合修复材料对烧伤患者进行创面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8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9例。采用空白膏剂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换药;采用生物活性玻璃与透明质酸钠结合修复材料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换药。结果:治疗组患者烧伤创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创面恢复时间和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生物活性玻璃与透明质酸钠结合修复材料对烧伤患者进行创面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透明质酸钠 烧伤创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联合湿润烧伤膏对慢性难愈性窦道患者疼痛程度及肉芽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礼平 计建明 周正根 《医疗装备》 2021年第7期118-119,共2页
目的探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联合湿润烧伤膏对慢性难愈性窦道患者疼痛程度、肉芽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难愈性窦道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试验组采用医... 目的探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联合湿润烧伤膏对慢性难愈性窦道患者疼痛程度、肉芽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难愈性窦道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试验组采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疼痛评分、肉芽组织评分与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肉芽组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肉芽组织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难愈性窦道患者采用医用胶原蛋白海绵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性窦道 医用胶原蛋白海绵 湿润烧伤膏 疼痛 肉芽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创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卫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21期38-38,40,共2页
目的:观察扩创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扩创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扩创植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观察扩创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0例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扩创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扩创植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创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烧伤后期感染难愈创面,一方面可提高植皮成功率、治疗总有效率,另一方面,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后期感染 难愈创面 扩创植皮 负压封闭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度碱烧伤创面切削痂与植皮时机的选择
11
作者 余群洪 王霞 《江西医药》 CAS 2009年第11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探讨Ⅲ度碱烧伤手术切削痂范围与植皮时机。方法对Ⅲ度碱烧伤患者40处创面治疗进行分析。结果40处Ⅲ创面其中15处传统切削痂植皮,术后20~25d愈合,另25处Ⅲ创面行早期切削痂后辐照猪皮覆盖,延迟48h植皮,术后10~15d愈合,平均愈合时... 目的探讨Ⅲ度碱烧伤手术切削痂范围与植皮时机。方法对Ⅲ度碱烧伤患者40处创面治疗进行分析。结果40处Ⅲ创面其中15处传统切削痂植皮,术后20~25d愈合,另25处Ⅲ创面行早期切削痂后辐照猪皮覆盖,延迟48h植皮,术后10~15d愈合,平均愈合时间提前7~9d,(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Ⅲ度碱烧伤创面应采取切削痂延迟植皮方法,虽然为两次手术,但每次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植皮成活率高,创面恢复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烧伤 延迟植皮 创面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例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体会
12
作者 余群洪 茅秋萍 +1 位作者 黄卫虎 王仁斌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4-55,共2页
目的总结2批29例烧伤病人救治成功的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批29例烧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实施"四早"(即早期"个体化液体复苏"、早期气管切开、早期创面处理、早期心理干预)方案。结果29例无1例死亡,取得了较... 目的总结2批29例烧伤病人救治成功的经验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2批29例烧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实施"四早"(即早期"个体化液体复苏"、早期气管切开、早期创面处理、早期心理干预)方案。结果29例无1例死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成批烧伤救治中,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实施"四早"方案、加强综合治疗是救治成批烧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批烧伤救治 “四早”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腹部岛状皮瓣在阴囊毁损性电烧伤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康群军 余群洪 +6 位作者 胡葵葵 刘勇 黄卫虎 胡安根 肖乾 王仁斌 程开祥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索阴囊毁损性电烧伤造成阴囊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下腹部岛状皮瓣再造毁损性电烧伤的缺损阴囊。结果2001年10月至2009年12月,共8例,均采用下腹部岛状皮瓣进行阴囊缺损的修复,切取皮瓣面积8 cm×11 cm至10 cm×12 cm,... 目的探索阴囊毁损性电烧伤造成阴囊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应用下腹部岛状皮瓣再造毁损性电烧伤的缺损阴囊。结果2001年10月至2009年12月,共8例,均采用下腹部岛状皮瓣进行阴囊缺损的修复,切取皮瓣面积8 cm×11 cm至10 cm×12 cm,皮瓣全部成活。结论下腹部岛状皮瓣是阴囊毁损性电烧伤后阴囊再造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腹部 岛状皮瓣 阴囊 毁损性电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敷料应用于Ⅱ°烧伤创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康群军 胡安根 刘礼平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039-1041,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应用于Ⅱ°烧伤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80例II°烧伤患者,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偶数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1%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研究组则予以纳米银敷料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应用于Ⅱ°烧伤创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80例II°烧伤患者,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偶数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1%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研究组则予以纳米银敷料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创面炎性反应明显降低,分泌物减少,发热时间缩短,愈合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敷料可以抑制创面病原菌,增强抗感染作用,减少感染率,缩短愈合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敷料 磺胺嘧啶银 烧伤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疗槽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
15
作者 茅秋萍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0-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水疗槽浸浴疗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48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按年龄和烧伤面积的均衡性随机分成浸浴组和对照组,浸浴组水疗槽浸浴后,碘伏消毒,四黄油纱布半暴露,外喷贝复剂,1次/d,每2~3d浸浴1次;对照组创面碘... 目的探讨水疗槽浸浴疗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48例烧伤残余创面患者,按年龄和烧伤面积的均衡性随机分成浸浴组和对照组,浸浴组水疗槽浸浴后,碘伏消毒,四黄油纱布半暴露,外喷贝复剂,1次/d,每2~3d浸浴1次;对照组创面碘伏消毒后用碘伏纱布半暴露。2个疗程(20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手术成活率。结果浸浴组的治愈率及手术成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结论水疗槽浸浴结合四黄油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较常规烧伤换药效果好、创面感染明显减轻、创面治愈率明显提高,且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浴 残余创面 水疗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烧伤原因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6
16
作者 康群军 余群洪 +3 位作者 胡安根 茅秋萍 黄卫虎 王仁斌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原因及临床特点,以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999例0~12岁小儿烧伤住院病例的发病率,患儿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季节分布,城乡分布,烧伤程度等进行了回顾总结及分析。结果小儿烧伤占我院同期... 目的分析小儿烧伤原因及临床特点,以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5~2009年999例0~12岁小儿烧伤住院病例的发病率,患儿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季节分布,城乡分布,烧伤程度等进行了回顾总结及分析。结果小儿烧伤占我院同期烧伤患者的59.32%,婴幼儿期发病率最高,为76.28%,夏秋季发病率为57.26%,农村患儿占89.19%,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烫伤为主,占92.29%,烧伤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二者占总数的85.89%。结论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普及烧伤的安全教育,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烧伤 病例分析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3例小儿重度、特重度烧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康群军 余群洪 +3 位作者 胡安根 林冬梅 黄卫虎 李勇铁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5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小儿重度、特重度烧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83例重度、特重度小儿烧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及分析。结果 183例患儿中治愈167例,治愈率为91.26%。结论早期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是成功救治的重要... 目的研究小儿重度、特重度烧伤的临床救治。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83例重度、特重度小儿烧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及分析。结果 183例患儿中治愈167例,治愈率为91.26%。结论早期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是成功救治的重要保证,全身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烧伤感染的重要措施,积极预防烧伤并发症、维持气道通畅及合理创面外用药物、早期切削痂植皮封闭创面,是成功救治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重度、特重度烧伤 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复杂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霞 余群洪 +1 位作者 黄卫虎 王仁斌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4期325-326,共2页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收治的34例复杂创面病例分为VSD治疗组15例和常规治疗组19例,VSD治疗组于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吸引5~7d后除去...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复杂创面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临床收治的34例复杂创面病例分为VSD治疗组15例和常规治疗组19例,VSD治疗组于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吸引5~7d后除去VSD敷料,常规治疗组清创后创面常规换药,后期未愈创面均行清创植皮术。结果常规治疗组19例,一次植皮后创面愈合11例,两次植皮后创面愈合3例,多次植皮后愈合5例。平均愈合时间20.3±12.4d。VSD组15例,一次植皮后创面愈合15例,两次植皮后创面愈合0例,多次植皮后愈合0例。平均愈合时间16.5±10..5d。结论VSD治疗复杂创面疗效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VSD) 复杂创面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药膳饮食对其的调理作用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群洪 詹剑华 +2 位作者 严济 游浩元 陶卫斌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43-346,共4页
目的观察烫伤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药膳饮食对其的调理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70只,体质量(200±20)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n=10)、烧伤常规喂养组(B组,n=30)和烧伤药膳喂养组(C组,n=30)。A组37℃造成假伤后全部处... 目的观察烫伤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药膳饮食对其的调理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70只,体质量(200±20)g,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n=10)、烧伤常规喂养组(B组,n=30)和烧伤药膳喂养组(C组,n=30)。A组37℃造成假伤后全部处死取材,B、C组大鼠造成30%TB-SAⅢ度烧伤伤后B组常规饲养,C组伤后2h开始以复温至37℃的药膳饮食灌胃,2ml/次,2次/d+常规饲养。B、C组于伤后3、7、14d各取10只,无菌条件下取材送检,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血浆IgA、IgG、IgM、C3、C4、含量、肠道sIgA含量的变化。结果①B、C组伤后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IgA、IgG、IgM、C3、C4水平及肠道sIgA含量均低于A组,CD8+高于A组(P<0.05或P<0.01);②C组与B组比较,各免疫指标均恢复快(P<0.05或P<0.01)。结论严重烫伤大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发生了改变;药膳饮食可以改善烫伤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提高NK细胞活性,促进血浆IgA、IgM、IgG、C、C的恢复和肠黏膜细胞sIgA的分泌,从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膳 烧伤 免疫紊乱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活性 分泌型IGA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邹永红 李勇铁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1期85-88,共4页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米...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8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单独使用甲氨蝶呤,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米非司酮,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包块大小、各项水平好转情况及症状时间。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激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包块直径与血β-HCG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LH、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7.55%),研究组治疗后E2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包块直径与血β-HCG水平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包块直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连续用药保守治疗,患者包块大小显著缩小,激素得到有效好转,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保守治疗 异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