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肥市绿色住宅建筑全装修节材技术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明华 魏永恒 +1 位作者 蒋琦 魏晋晋 《工程与建设》 2024年第5期993-998,共6页
本文首先以合肥市蜀山区A小区为例,介绍了该建筑区基本概况、全装修节材技术构成与技术开发评估流程,从绿色技术管理要素、绿色技术资源要素、绿色生态环境要素三方面构建绿色住宅建筑全装修节材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通过层次分析法测... 本文首先以合肥市蜀山区A小区为例,介绍了该建筑区基本概况、全装修节材技术构成与技术开发评估流程,从绿色技术管理要素、绿色技术资源要素、绿色生态环境要素三方面构建绿色住宅建筑全装修节材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接着通过层次分析法测算得出绿色住宅建筑全装修节材技术评价指标权重,进一步借助物元分析法对合肥市绿色住宅建筑全装修节材技术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发现,本文构建的绿色住宅建筑全装修节材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效果良好,可在一定区域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住宅 全装修 节材技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装配式建筑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军福 《建材与装饰》 2019年第24期158-159,共2页
装配式建筑的日渐兴起,彻底改变了现有的传统建造方式,也给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改革的机遇。为探索构建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分析了装配式建筑背景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围绕实践课程体系、“... 装配式建筑的日渐兴起,彻底改变了现有的传统建造方式,也给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改革的机遇。为探索构建适应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分析了装配式建筑背景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意义,围绕实践课程体系、“双师型”队伍、实训条件、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及深化校企合作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思路与措施,以推动新形势下专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 5D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应用研究
3
作者 胡秀俊 刘晓真 周亚亚 《萍乡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28,34,共6页
课题组依托PKPM-BIM、广联达BIM5D等软件,通过分析BIM5D技术在装配式实训教学楼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案例,详细介绍了装配式设计中工程拆分方案、构件深化设计、碰撞检查与优化和生产施工中的设计生产一体化、场地布置、施工模拟、成本控... 课题组依托PKPM-BIM、广联达BIM5D等软件,通过分析BIM5D技术在装配式实训教学楼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案例,详细介绍了装配式设计中工程拆分方案、构件深化设计、碰撞检查与优化和生产施工中的设计生产一体化、场地布置、施工模拟、成本控制等内容,明确了BIM5D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对推动我国建筑信息化、工业化和管理精细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5D 装配式建筑 深化设计 施工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物联网的建筑施工关键风险远程监控技术
4
作者 汪和娟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5-193,共9页
为确保建筑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亟需对建筑施工的关键风险实施基于异构物联网远程监控技术进行研究。首先,以异构物联网络为基础,构建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与应用层的异构物联网远程监控总体架构;其次,根据事... 为确保建筑施工顺利进行,避免发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亟需对建筑施工的关键风险实施基于异构物联网远程监控技术进行研究。首先,以异构物联网络为基础,构建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与应用层的异构物联网远程监控总体架构;其次,根据事故致因理论,确定由高处作业、环境、设备、防护、组织与工人等风险指标组成的关键风险监控指标体系,并依据各指标在异构物联网络数据中提取建筑施工关键风险特征,组成异构物联网的建筑施工关键风险特征集;最后,利用粗糙集RS理论与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构建RS-SVM风险监控模型。某建筑施工项目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数据传输时延小于0.2 s,监测准确性可达98.6%,表现出优异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物联网 建筑施工 关键风险 远程监控 RS理论 SV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建造策略与关键技术
5
作者 杨宏伟 王凌军 《江苏建材》 202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为探究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建造,以装配式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挑战,研究了装配式建筑的建造策略与关键技术要点,探讨了装配式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证借鉴。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建造策略 关键技术 绿色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6
作者 王求 丁红艳 帅磊 《住宅与房地产》 2024年第35期89-91,共3页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由于施工作业环境、施工工艺、施工机具与传统施工作业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因素。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能顺利实现安... 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由于施工作业环境、施工工艺、施工机具与传统施工作业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存在许多未知的风险因素。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合理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能顺利实现安全信息的可视化表达,并预警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而降低装配式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基于此,文章介绍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选取,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识别方法与过程,建立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识别反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装配式建筑 施工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高品质住宅高装配率部品技术研究
7
作者 杨宏伟 范家茂 魏晋晋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62-69,共8页
为解决装配式建筑建造中的限制因素,文章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分析,以高品质住宅为研究对象,探究合肥市特色的装配式建造模式,结合工程案例,重点研究在65%高装配率下非结构部品部件技术的实施策略。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采... 为解决装配式建筑建造中的限制因素,文章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分析,以高品质住宅为研究对象,探究合肥市特色的装配式建造模式,结合工程案例,重点研究在65%高装配率下非结构部品部件技术的实施策略。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采用非结构多部品与装配式新技术应用组合方案在高装配率项目中具有显著优势。证明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通过综合运用高装配率部品技术、装配式智能高新技术,可推动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模式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高品质住宅 高装配率 部品部件 AHP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HP方法的建筑施工风险评估及控制模型构建
8
作者 汪和娟 张爱萍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23-28,共6页
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建筑施工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施工风险的增加.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风险评估及控制模型,对建筑施工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原则,使用模... 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建筑施工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施工风险的增加.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建筑施工风险评估及控制模型,对建筑施工中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原则,使用模糊数学方法将缺乏具体量化结果的体系内容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值,通过指标风险具体评价数值进行预警程度划分,设计完整的施工风险评估及控制流程.实验结果表明:在施工工期变化分析中,该研究方法在城市地铁隧道建设施工项目中的完成工期为516 d,少于其他方法;在事故发生次数统计中,该研究方法在居民住宅建设施工项目中共发生事故26次,少于其他方法.说明研究方法能够有效进行建筑施工过程的风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风险 评估体系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式设计下徽式建筑色彩设计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测量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晋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新中式设计下徽式建筑色彩设计是当前学术界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重点以黄山宏村、黄山屯溪老街的徽式建筑为例,对新中式设计下徽式建筑色彩进行取样测量与分析,并就徽式建筑色彩设计的配色变化进行讨论。
关键词 徽式建筑 实证测量 新中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徽式建筑色彩特征及其成因的古今时代分析
10
作者 沈晋 《黄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89-94,共6页
徽式建筑独特的地域风貌蜚声海内外,其中徽式建筑色彩的特点显著,也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重点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徽式建筑色彩的主要特征,并基于古、今不同时代的社会规制、人文习俗、材料工艺... 徽式建筑独特的地域风貌蜚声海内外,其中徽式建筑色彩的特点显著,也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重点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徽式建筑色彩的主要特征,并基于古、今不同时代的社会规制、人文习俗、材料工艺、配色方法等四个方面比较分析徽式建筑色彩的成因,以期归纳出徽式建筑色彩的发展轨迹与未来走向,为现代徽式建筑色彩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式建筑色彩 社会规制 人文习俗 材料工艺 配色方法 古今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对保温结构建筑抗震性的影响
11
作者 魏永恒 叶长青 +1 位作者 黄军福 赵明华 《工程与建设》 2023年第6期1756-1759,共4页
保温墙是建筑的关键组成部分,该墙的抗震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稳定性,因此研究冲击对保温结构建筑抗震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使用聚氨酯作为保温材料浇筑轴压比分别为0.3与0.5的保温墙SJ-1试件及SJ-2试件,使用千斤顶与反力墙液压伺服器分... 保温墙是建筑的关键组成部分,该墙的抗震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稳定性,因此研究冲击对保温结构建筑抗震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使用聚氨酯作为保温材料浇筑轴压比分别为0.3与0.5的保温墙SJ-1试件及SJ-2试件,使用千斤顶与反力墙液压伺服器分别作用于各个试件模拟地震冲击,观察试件的破坏形貌,结合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计算这两个试件的抗震性能,获得应力云图、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等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轴压比为0.3的SJ-1试件损伤更少,从应力云图来看,两个试件的抗震性能差异较小,SJ-1试件滞回曲线更饱满,承载力更高,骨架曲线结果显示,SJ-1试件协同性能更高,塑性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冲击 保温结构 建筑结构 抗震性 ABAQUS有限元软件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系统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鲁兵 范家茂 汪雪微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8-52,共5页
国家大力实施推进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并要求逐步提高装配化率,推动装配式建筑高质量、高标准、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推进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标准化设计、构件工厂标准化生产、现场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以及智能化应用等方面... 国家大力实施推进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并要求逐步提高装配化率,推动装配式建筑高质量、高标准、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推进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标准化设计、构件工厂标准化生产、现场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以及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的优化。其主体结构系统设计是否科学、合理、规范,将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鉴于上述重要性,对主体结构系统设计的进一步研究,可为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混凝土结构 节点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深基坑明挖施工技术研究及风险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帅磊 崔辉 +1 位作者 丁红艳 孙浩 《安徽建筑》 2022年第2期48-49,共2页
以合肥市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研究了在复杂周边环境下,采用明挖法进行基坑开挖、支护的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风险源进行识别分析,确保工程建设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同时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分层 风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求 魏永恒 黄军福 《四川水泥》 2020年第3期240-240,共1页
近年来,工业造价相关产业发展迅猛,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度也不断增强。因此,在庞大的就业市场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优化发展方案,从而帮助学生快速的融入市场,获取主动权。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分... 近年来,工业造价相关产业发展迅猛,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度也不断增强。因此,在庞大的就业市场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优化发展方案,从而帮助学生快速的融入市场,获取主动权。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分析岗位需求来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重点,促进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程造价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砖在被动式绿色建筑墙体结构节能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贾晨琛 谢波 《惠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5-91,共7页
针对传统建筑墙体的隔热性能不足,能源消耗较高的问题,分析玻璃砖在被动式绿色建筑墙体结构节能改造中的应用。通过BIM技术中的Revit软件和Ecotect能耗分析软件建立建筑墙体结构模型,模拟分析能耗。通过改造建筑墙体参数降低建筑能耗至... 针对传统建筑墙体的隔热性能不足,能源消耗较高的问题,分析玻璃砖在被动式绿色建筑墙体结构节能改造中的应用。通过BIM技术中的Revit软件和Ecotect能耗分析软件建立建筑墙体结构模型,模拟分析能耗。通过改造建筑墙体参数降低建筑能耗至最小值,建立目标函数,引入一种灰狼寻优算法对其求解,得到建筑墙体结构节能改造方案。算例分析结果表明,玻璃砖年总能耗分别为预制木质外墙挂板方案的66%、保温板方案的63%、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方案的56%。玻璃砖的应用对于被动式绿色建筑墙体结构节能改造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砖 被动式绿色建筑 墙体结构模型 能耗分析 节能改造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色彩搭配下的古建筑饰面颜色自动修复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静安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57-61,共5页
传统的古建筑饰面颜色自动修复方法完整度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虚拟色彩搭配的古建筑饰面颜色自动修复方法。先使用虚拟色彩搭配法补色,再运用RGB模型选择古建筑饰面颜色自动修复空间,考虑到修复通道会受RGB模型影响,应用YUV颜... 传统的古建筑饰面颜色自动修复方法完整度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虚拟色彩搭配的古建筑饰面颜色自动修复方法。先使用虚拟色彩搭配法补色,再运用RGB模型选择古建筑饰面颜色自动修复空间,考虑到修复通道会受RGB模型影响,应用YUV颜色模型分离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在此基础上,设计古建筑饰面颜色自动修复流程。由此,完成基于虚拟色彩搭配的古建筑饰面颜色自动修复方法设计。最后,进入实验部分,实验样本采用当前最先进地自动修复技术得到的效果图,以此为评判依据,对比两种方法自动修复完整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所提方法自动修复完整度更高,而使用传统方法自动修复完整度低,而且出现多处残缺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色彩搭配技术 古建筑 饰面颜色 自动修复 颜色空间 修复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属性识别法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琦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引入属性识别模型,建立了组合赋权—属性识别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基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5个方面,选取了24个因素构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 根据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引入属性识别模型,建立了组合赋权—属性识别的综合评价模型。首先,基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特点,从“人、机、料、法、环”等5个方面,选取了24个因素构建了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进行了等级划分;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指标分级情况构建单指标属性测度函数,并计算综合属性测度,基于属性识别准则判断风险等级。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结果合理,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属性识别模型在装配式建筑安全风险评估方面的适应性,为评估工作提供了思路和理论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识别 装配式建筑 安全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价中标在土建工程招标中的合理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晨琛 《江西建材》 2018年第2期203-203,205,共2页
在我国土建工程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工程招投标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于2000年1月1日和2001年7月5日先后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赋予了... 在我国土建工程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工程招投标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于2000年1月1日和2001年7月5日先后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赋予了低标中标法一定的法律地位,强调了低价中标在招标活动中的合理化运用。本文,先分析了低价中标的出现及作用,再阐述了低价中标合理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建工程 低价中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鲁兵 《安徽建筑》 2018年第3期89-90,共2页
以《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课程为研究对象,以BIM技术为核心,从土建类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性、BIM技术与土建类课程的密切性以及BIM技术在土建类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性三方面进行阐述,将BIM技术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有助于教师教学... 以《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课程为研究对象,以BIM技术为核心,从土建类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性、BIM技术与土建类课程的密切性以及BIM技术在土建类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性三方面进行阐述,将BIM技术引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有助于教师教学创新和提升学生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理解和掌握的深度和维度,将对土建类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文章主要对BIM技术在土建类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土建类课程 建筑施工组织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和娟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412-413,共2页
高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针对存在的创新绩效偏低、区域差距显著、品牌建设落后、高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选择的路径主... 高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针对存在的创新绩效偏低、区域差距显著、品牌建设落后、高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选择的路径主要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坚持区域差异化发展,相互补充和促进;打造中国知名品牌,培养高技术人才;坚持理性发展、适度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驱动 差异化发展 品牌建设 理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