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脏完全反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例
1
作者 张少博 余仁斌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全脏器反位(situs inversus totalis,SIT)是一种先天性胸腔及腹腔器官的完全性倒转镜像位,非常罕见,也就是俗称的“镜面”人。SIT合并外科疾病的发生率较低,迄今暂无证据表明内脏转位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在镜面人中行微... 全脏器反位(situs inversus totalis,SIT)是一种先天性胸腔及腹腔器官的完全性倒转镜像位,非常罕见,也就是俗称的“镜面”人。SIT合并外科疾病的发生率较低,迄今暂无证据表明内脏转位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在镜面人中行微创手术的病例虽然不断有报道,但总体例数不多。左位胆囊患者在解剖上存在其特异性,因此术中极易损伤血管、胆管,给微创手术操作增加了难度。我科行腹腔镜全内脏反位胆囊切除手术一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反位 左位胆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I术后二级预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7
2
作者 纪振华 徐岩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0-453,共4页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正规药物二级预防的现状,并探讨影响正规治疗的因素。方法选取在某院首次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2例,调查其二级预防用药正规服用情况及停药的原... 目的调查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正规药物二级预防的现状,并探讨影响正规治疗的因素。方法选取在某院首次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12例,调查其二级预防用药正规服用情况及停药的原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规范化治疗的因素。结果 112例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中,规范治疗62例,不规范治疗50例,总体不规范治疗率为44.6%。停药原因显示患者随意停药现象较普遍,占70%左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随访间隔时间长的患者更易出现不规范治疗,OR值分别为3.063、2.214、2.014。结论 PCI术后冠心病患者四类药物不规范治疗率均较高,随意停药现象普遍。女性、术后随访间隔时间长以及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应作为今后提高规范化治疗率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二级预防 影响因素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文兵 王晓晨 +1 位作者 杨大严 时之秀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一组7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作介入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包括3例巨大房间隔缺损在内的7例病人均获得成功。结论:一定程度的... 目的:探讨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巨大房间隔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对一组7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作介入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包括3例巨大房间隔缺损在内的7例病人均获得成功。结论:一定程度的巨大房间隔缺损可以应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问隔缺损 封堵器 介入治疗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文兵 扬大严 +1 位作者 王晓晨 时之秀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经导管介入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治疗 PDA 介入方法 临床 国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国产封堵器堵闭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晨 杨大严 +2 位作者 周文兵 孙爱华 时之秀 《安徽医学》 2005年第6期525-527,共3页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堵闭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4月-2004年10月对26例(男8例,女18例)包括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继发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和复合性CHD在内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 目的应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堵闭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4月-2004年10月对26例(男8例,女18例)包括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继发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SD)和复合性CHD在内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堵闭治疗,所有病例均经胸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诊,术后随访1-18个月。结果26例先天性心脏病,缺损直径平均20±6.4 mm(4-30 mm),应用国产封堵器大小23±6 mm(6-38 mm),25例封堵治疗成功,成功率96%,1例VSD并发一过性完全性右束支阻滞,1例ASD术中并发空气栓塞,并发症发生率7.6%,随访未见封堵器位置移位和分流。结论国产封堵器介入堵闭先天性心脏病成功率高, 并发症少,安全可靠,价格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封堵器 先天性心脏病 封堵器 国产 堵闭 动脉导管未闭(PDA)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术后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例SinoCrown^(TM )经皮介入主动脉瓣置入术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阳 刘庆荣 +10 位作者 牛冠男 张洪亮 王宇彬 宋光远 王墨扬 王建德 袁素 赵杰 段伟 方唯一 吴永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技术已十分成熟[1-3]。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主动脉瓣介入器械层出不穷[4],国产瓣膜的优势在于其设计理念深度结合了中国患者主动脉瓣病变特点[5-6]。鉴于国际TAVR低危患者应用趋势[6-8],...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技术已十分成熟[1-3]。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主动脉瓣介入器械层出不穷[4],国产瓣膜的优势在于其设计理念深度结合了中国患者主动脉瓣病变特点[5-6]。鉴于国际TAVR低危患者应用趋势[6-8],指南适应证的变迁[1,9-10]以及TAVR患者合并冠心病比例较高的现状[11],TAVR后期冠状动脉再次介入问题值得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oCrown^(TM)瓣膜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WPW PRKAG2基因筛查
7
作者 刘文玲 胡大一 +9 位作者 刘国树 董玮 张海清 李蕾 吴炀 李运田 郑华 刘德强 杨大严 戚豫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预激综合征(WPW)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文筛查了5个家族性预激综合征(FWPW)的先证者,以求发现中国WPW患者PRKAG2的突变.方法:提取周围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RK-AG2目的基因片段.应用直接测序分析筛... 目的:预激综合征(WPW)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文筛查了5个家族性预激综合征(FWPW)的先证者,以求发现中国WPW患者PRKAG2的突变.方法:提取周围血白细胞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RK-AG2目的基因片段.应用直接测序分析筛查基因突变.结果:5个FWPW先证者PRKAG2 2-12外显子测序结果与NCBI(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GDB BLAST软件进行比对,未发现突变.结论:FWPW存在着遗传异质性,除PRK-AG2外可能还存在着其它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遗传 基因突变 基因筛查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聚合酶链反应(PCR) 家族性预激综合征 BLAST软件 基因组DNA 周围血白细胞 基因突变 测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王晓晨 杨大严 +1 位作者 周文兵 孙爱华 《安徽医学》 2005年第4期330-331,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股动脉 冠脉造影 支架治疗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3例
9
作者 王晓晨 杨大严 +2 位作者 周文兵 孙爱华 时之秀 《安徽医学》 2005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治疗 临床 安全可靠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胸手术快通道麻醉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长平 吴振玲 张传豹 《安徽医学》 2010年第9期1097-1098,共2页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剖胸手术快通道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食管癌、肺癌根治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快通道组和普通组,分别记录患者术中心率、血压波动情况及拔管时间。结果快通道组患者术中血流动...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阻滞复合瑞芬太尼和异丙酚用于剖胸手术快通道麻醉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食管癌、肺癌根治术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快通道组和普通组,分别记录患者术中心率、血压波动情况及拔管时间。结果快通道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血压心率波动较稳定,术后90%以上患者能在20min内苏醒并拔管。结论该麻醉方法用于剖胸手术既能确保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又能确保患者术后苏醒迅速,尽早拔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通道麻醉 硬膜外阻滞 气管插管 剖胸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大严 王晓晨 周文兵 《安徽医学》 2006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并回顾分析其疗效。结果25例膜部和/或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成功,成功率96%,2例嵴内型VSD中1例封堵成功,27例手术中2例... 目的探讨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应用国产封堵器进行介入治疗并回顾分析其疗效。结果25例膜部和/或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成功,成功率96%,2例嵴内型VSD中1例封堵成功,27例手术中2例并发一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结论介入封堵治疗膜部和/或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安全可靠;嵴内型VSD介入封堵治疗需进一步提高封堵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周长平 王义桥 李元海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TEG指导输血组(TEG组)和常规凝血试验指导输血组(对照组),比较2组不同血液成分的输注率和输注量、术后胸腔...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婴幼儿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TEG指导输血组(TEG组)和常规凝血试验指导输血组(对照组),比较2组不同血液成分的输注率和输注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EG组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率36.6%和冷沉淀输注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和40%,血小板的输注率4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均为P〉0.01);而红细胞输注量(mL)为50.3±31.4 vs 64.7±46.8,新鲜冰冻血浆(FFP)输注量(mL)为25.5±34.2 vs 63.6±50.8,冷沉淀输注量(U)为0.13±0.33 vs 0.35±0.45,血小板输注量(U)为0.93±1.17 vs 0.37±0.89 U(均为P〈0.05);术后胸腔引流量(mL)为59.07±10.13 vs 72.57±15.29(P〈0.05);2组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 TEG指导婴幼儿CPB直视手术围术期的输血明显减少输血(成分)量和术后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婴幼儿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围术期输血 输血量 引流量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对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翠 王云飞 +5 位作者 段伟 殷花 卫星 韦兵 赵韧 王邦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353-4356,共4页
目的通过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比较,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对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根据病变情况予以DCB(n=72)或DES(n=78)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靶病变最小管... 目的通过与药物洗脱支架(DES)比较,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对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根据病变情况予以DCB(n=72)或DES(n=78)治疗。观察两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MLD)及术后6、12个月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结果两组术前ML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CB组术后即刻MLD明显小于DES组(P<0.05)。术后12个月DCB组NACE发生率明显低于DES组(P<0.05),进一步分析DCB组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DES组(P<0.05)。CHA2DS2-VASc分层高危组,DCB组NACE发生率明显低于DES组(P<0.05)。结论DCB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安全可行,疗效不低于DES,长期预后尤其是CHA2DS2-VASc分层高危患者可能优于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冠心病 房颤 净不良临床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诊疗1例
14
作者 杨大严 王晓晨 +2 位作者 周文兵 时之秀 孙爱华 《安徽医学》 2005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VSD ASD 经导管封堵 房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诊疗 合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闭合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1例
15
作者 杨大严 王晓晨 +3 位作者 周文兵 张庆斌 黄开宝 时之秀 《安徽医学》 2003年第5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膜部室间隔缺损 国产闭合器 治疗 诊断 介入治疗 VED封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激伴房颤射频消融2例
16
作者 杨大严 王晓晨 +1 位作者 周文兵 张庆斌 《安徽医学》 2004年第2期161-161,共1页
关键词 房颤 射频消融术 预激综合征 并发症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桂栋 曾凡强 +1 位作者 李伟 张琭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4期98-99,共2页
目的分析和讨论运用瓣膜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名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瓣膜手术治疗,把手术前后患者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LVEF(左心室的射血分数)、PASP(肺动脉的收缩压)... 目的分析和讨论运用瓣膜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0名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瓣膜手术治疗,把手术前后患者病死率、并发症的发生率、LVEF(左心室的射血分数)、PASP(肺动脉的收缩压)当作疗效的观察指标,对患者在手术之前PASP的等级、心功能分级、性别、年龄的不同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60岁以上患者在手术之后的PASP和LVEF的变化值要比60岁以下的患者低,但是在手术之后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上较高(P<0.05);各项疗效的性能指标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运用瓣膜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与患者的年龄有着很大关系,与性别无关;患者的心功能越差以及在手术之前PASP的水平越高,疗效就越差,要对高危的因素进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手术 肺动脉高压 心脏瓣膜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昌玉 李伟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导致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79例TO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6例(7.59%),...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后导致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79例TO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6例(7.59%),为术后最主要的并发症,且死亡率也较高,全组6例低心排共导致死亡2例。其他并发症如心包填塞1例(1.27%)、灌注肺2例(2.53%)及严重心律失常1例(1.27%)。结论术前充分准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选择合理的术式及术后尽早发现并发症和正确处理,可有效降低TOF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术后并发症 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中路纵剖法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结石的体会 被引量:3
19
作者 余仁斌 孙伟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中路纵剖法行腹腔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中路纵剖法行腹腔镜取石术(n=32),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采用中路纵剖法行腹腔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肝胆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中路纵剖法行腹腔镜取石术(n=32),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取石术(n=28)。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结石清除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中转开腹率、结石清除率、结石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中路纵剖法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胆结石的效果与常规腹腔镜取石术相近,但中路纵剖法更利于术后早期恢复,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肝胆结石 腹腔镜检查 中路纵剖法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琭 李伟 李昌玉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期30-30,3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6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6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冠心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ICU观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