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腺癌组织中PLOD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陈强 刘胜胜 +5 位作者 高毅 张涛 罗文武 房永盛 吴正升 杜卫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PLOD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83例胃腺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腺癌组织中PLOD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检索数据库资料,系统性荟萃分析多种肿瘤中PLOD... 目的探讨PLOD3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83例胃腺癌,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腺癌组织中PLOD3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同时检索数据库资料,系统性荟萃分析多种肿瘤中PLOD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性。结果PLOD3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P<0.001)。与PLOD3低表达组相比,PLOD3高表达与肿瘤大小(P=0.032)、分化程度(P=0.015)、远处转移(P=0.034)、淋巴结转移(P=0.034)和pTNM分期(P=0.049)等具有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远处转移是影响胃腺癌组织中PLOD3蛋白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1)。PLOD3低表达患者有较好的总生存期(P=0.042)和无瘤生存期(P=0.027)。Meta分析显示,PLOD3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P<0.001)和pTNM分期(P=0.040)相关。结论PLOD3蛋白在胃腺癌中异常高表达,并影响胃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患者预后。PLOD3对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起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PLOD3蛋白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混合性上皮/间叶化生性癌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红群 王庆梅 +2 位作者 汤旸 蒋毅 杜明占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例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该例镜下见2种高级别的肿瘤细胞成分,部分为上皮细胞巢,部分为间叶样组织,局部坏死、出血。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ER、PR和HER-2(-);上皮...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例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该例镜下见2种高级别的肿瘤细胞成分,部分为上皮细胞巢,部分为间叶样组织,局部坏死、出血。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ER、PR和HER-2(-);上皮细胞34βE12和AE1/AE3(+);间叶细胞vimentin、CD99和S-100(+)。结论化生性癌绝大部分为三阴性癌,侵袭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生性癌 三阴性癌 乳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6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红群 李道旺 吴正升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536-1538,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复习536例乳腺癌的档案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乳腺癌主要集中在30~59岁的年龄段(占75.3%),约8.6%的患者有乳腺良性疾病史,214例患者淋巴结无癌转移(占46.2%),ER、PR及CEA阳性率分别为...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复习536例乳腺癌的档案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乳腺癌主要集中在30~59岁的年龄段(占75.3%),约8.6%的患者有乳腺良性疾病史,214例患者淋巴结无癌转移(占46.2%),ER、PR及CEA阳性率分别为57.3%、60.1%及62.4%,CEA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良性乳腺疾病史可能是乳腺癌的病因之一,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和肿瘤大于5 cm的患者生存率低,ER及PR阳性患者生存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存率 ER PR CEA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4例胃粘膜活检快速石蜡切片诊断的病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宗敬 汤旸 《安徽医学》 2001年第3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病理诊断 胃粘膜活检 快速石蜡切片 胃镜活检 病理分析 病理科 活检组织 典型性 困难 重要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中AGR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红群 吴强 李道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AGR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GR2和AR在61例前列腺癌和3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AGR2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为68.9%,其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为36.4%,两组中的差异有显著性(P<0.... 目的探讨AGR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GR2和AR在61例前列腺癌和3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AGR2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为68.9%,其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为36.4%,两组中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前列腺癌中AGR2和AR的表达呈正相关(r=0.323,P=0.011)。AGR2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Gleason分级及术前患者血清的PSA及cPSA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AGR2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该蛋白的表达可能受AR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AGR2 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Burkitt淋巴瘤1例伴文献复习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红群 王庆梅 +1 位作者 蒋毅 汤旸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可能的病因。方法分析1例扁桃体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中等大小、相对单一,星空图像可见,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CD20+,CD10+,PAX5+,Bcl-6+,Mu... 目的探讨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可能的病因。方法分析1例扁桃体Burkitt淋巴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中等大小、相对单一,星空图像可见,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CD20+,CD10+,PAX5+,Bcl-6+,MuM1-,Bcl-2-,C-Myc消化过度,Ki-67+(约100%)。结论对Burkitt淋巴瘤的诊断需结合镜下图像及免疫组化,必要时进行基因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KITT淋巴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恶性间皮瘤1例伴文献复习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红群 李道旺 《安徽医药》 CAS 2012年第9期1283-128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例腹膜的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大网膜、肠系膜、腹膜以及子宫、双侧附件、大小肠管的浆膜面等均见有大小不一的结节,伴大量腹水。该例镜下主要为不规... 目的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1例腹膜的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该例患者大网膜、肠系膜、腹膜以及子宫、双侧附件、大小肠管的浆膜面等均见有大小不一的结节,伴大量腹水。该例镜下主要为不规则腺管状结构,少数乳头状,被覆单层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嗜酸性胞质。免疫组化:HBME-1++,EMA+,Calreti-nin+,Vim+。结论腹膜恶性间皮瘤侵袭性强,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恶性间皮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3A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群 李道旺 吴正升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LC3A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C3A在54例前列腺癌和1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表达状况。结果:LC3A蛋白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在前列腺癌中胞质强阳性率为90.7%,在BPH中的胞质... 目的:探讨LC3A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C3A在54例前列腺癌和1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表达状况。结果:LC3A蛋白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和/或细胞核,在前列腺癌中胞质强阳性率为90.7%,在BPH中的胞质强阳性率为1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发现前列腺癌中22例核着色(40.7%),LC3A胞质表达与细胞核表达无相关性(P>0.05)。LC3A表达与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胞质r=0.297,P=0.029;胞核r=0.288,P=0.034)。LC3A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年龄、雄激素受体(AR)及术前患者血清PSA及结合PSA(cPSA)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LC3A在前列腺癌及BPH组织间质中的纤维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也见着色。AR在前列腺癌中阳性率为74.1%(40/54),在BPH的阳性率为64.3%(9/14)。两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C3A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分化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LC3A 雄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阿米巴病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庆梅 李邦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8-468,共1页
患者男性,20岁,反复腹泻半年,加重2周伴少量脓血。体检:肝、脾肋下未触及,全腹无压痛,无包块,无肌紧张,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实验室检查:大便常规+OB:OB(±);大便培养+药敏:未培养出病菌;
关键词 阿米巴病 结肠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781例宫颈液基细胞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红群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7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分析8 781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及其与组织学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进行分析,199例异常细胞学检查与活检组织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10例(4.7%)标准有鳞状上皮病变,3例(0.03%)有腺上皮病... 目的分析8 781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及其与组织学检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诊断采用TBS进行分析,199例异常细胞学检查与活检组织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10例(4.7%)标准有鳞状上皮病变,3例(0.03%)有腺上皮病变,细胞的鳞状上皮病变与年龄大小呈正相关(r=0.105,P=0.036)。活检与细胞学检查阳性符合率高。结论成年女性应常规做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检查 鳞状上皮内病变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样组织细胞瘤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红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0-681,共2页
患者男性,40岁,左背部包块2年,渐增大,可活动,术中见肿瘤血管丰富。切除肿块后送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眼观:灰黄灰红色不规则组织1块,3.5 cm×2.5 cm×2.0 cm大小,表面附皮瓣,稍隆起,肿块位于真皮及皮下,大部分在皮下,底部... 患者男性,40岁,左背部包块2年,渐增大,可活动,术中见肿瘤血管丰富。切除肿块后送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眼观:灰黄灰红色不规则组织1块,3.5 cm×2.5 cm×2.0 cm大小,表面附皮瓣,稍隆起,肿块位于真皮及皮下,大部分在皮下,底部见包膜,包块上面与真皮界限不清,切面灰白、灰红色,质软,实质性,局部出血(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组织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唇部微囊性附属器癌1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红群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637-638,640,共3页
微囊性附属器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皮肤附属器肿瘤,1982年由Goldstein等[1]首先报道,具有向汗腺导管方向分化的特点和丰富的硬化性间质,又称为硬化性汗腺导管癌。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01工作中遇到1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材... 微囊性附属器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的皮肤附属器肿瘤,1982年由Goldstein等[1]首先报道,具有向汗腺导管方向分化的特点和丰富的硬化性间质,又称为硬化性汗腺导管癌。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01工作中遇到1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7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性附属器癌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2例
13
作者 王红群 吴正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90-1293,共4页
本文复习2例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和特殊染色.结合文献探讨肝脏孤立性坏死结节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可能的病因.
关键词 孤立性坏死结节 病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管膜瘤三例的临床病理特点
14
作者 王红群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4-655,共2页
室管膜瘤是源自脑室系统、脉络膜丛、终丝或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的少见神经外胚层肿瘤。我们诊断3例室管膜瘤,均为MRI或CT提示占位性病变而入院,均行完整的手术切除,发生部位分别在幕上脑实质、幕下第四脑室及腰脊髓椎管内。
关键词 室管膜瘤 临床病理特点 神经外胚层肿瘤 室管膜细胞 脊髓中央管 占位性病变 幕上脑实质 脑室系统
原文传递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宗敬 丁敏 螘国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03-405,共3页
目的 :探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 6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进行HE、组化及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1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年龄 2 6~ 6 6岁 ,平均 38岁。部位 :头颈部 4例 ,上肢、会阴各 1例。形态学特征 :瘤细胞似... 目的 :探讨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对 6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进行HE、组化及免疫组化 (S P法 )检测 ,1例作电镜观察。结果 :年龄 2 6~ 6 6岁 ,平均 38岁。部位 :头颈部 4例 ,上肢、会阴各 1例。形态学特征 :瘤细胞似上皮细胞样 ,呈巢状索状管腔样排列 ,瘤细胞内有原始血管腔 ,核分裂象少见 ,个别病例见细胞有异型性及小灶性坏死 ,间质多少不一黏液样变或透明变。AB/PAS(pH 1 0 )染色 5例 ,瘤细胞阴性 ,AB黏液样基质呈淡蓝色。网染显示大量血管腔隙。免疫组化检测 ,vimentin、CD346例均阳性 ,FⅧRAg、CK 4例阳性 ,CEA、EMA、MAC3876例均阴性。电镜观察 1例见胞质内含有W P小体。结论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属于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 ,病因不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ZH2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道旺 吴强 +1 位作者 马成民 王红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探讨EZH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ZH2和PTEN在62例前列腺癌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EZH2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7%、66.7%,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目的探讨EZH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ZH2和PTEN在62例前列腺癌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EZH2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7%、66.7%,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H2与患者的术前PSA水平、年龄、临床分期及Gleason分级均无相关性。前列腺癌中EZH2和PTEN的表达明显呈负相关(rs=-0.368,P<0.01)。结论 EZH2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抑制PTEN基因的表达,共同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病理学 基因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E-钙黏蛋白及连环蛋白P120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沈倩 张思东 +1 位作者 戴邦武 吴莉莉 《安徽医学》 2020年第7期801-803,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E-钙黏蛋白(E-cad)及连环蛋白P120(P120 ctn)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E-cad和P120 ctn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5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E-钙黏蛋白(E-cad)及连环蛋白P120(P120 ctn)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E-cad和P120 ctn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5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P120 ctn检测,单因素分析乳腺癌组织E-cad和P120 ctn阳性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分析E-cad和P120 ctn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P120 ct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和41.8%;E-cad和P120 ctn的阳性表达率在浸润性导管癌中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在雌激素受体(ER)表达阳性患者中高于ER表达阴性者,在孕激素受体(PR)表达阳性患者中高于PR表达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E-cad表达和P120 ctn表达呈正相关(rs=0.885,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cad和P120 ctn的表达与病理类型、ER及PR的阳性情况可能有关,E-cad表达与P120 ctn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连环蛋白P120 E-钙粘蛋白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DH1和KiSS-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静 李学敏 +2 位作者 吴莉莉 代群 张湛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5期1122-1128,共7页
目的:检测ALDH1和KiSS-1蛋白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CRC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02例CRC组织和5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ALDH1和KiSS-1蛋白的表达情况。... 目的:检测ALDH1和KiSS-1蛋白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CRC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102例CRC组织和5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ALDH1和KiSS-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中ALDH1和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96.0%;CRC组中ALDH1和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8%和38.2%,两组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DH1和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CRC肿瘤组织淋巴结转移与否以及不同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表明ALDH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在CRC中ALDH1蛋白阳性组患者术后总的生存时间显著低于其阴性组患者,而KiSS-1蛋白阳性组患者术后总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其阴性组患者,log-rank组间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LDH1和KiSS-1蛋白的阳性表达、TNM分期均是影响CRC患者术后总的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反常表达的ALDH1和KiSS-1促进CRC的浸润和转移。在CRC患者中早期联合检测ALDH1和KiSS-1蛋白的表达对预测CRC浸润、转移和预后均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乙醛脱氢酶1 KISS-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19
作者 刘宗敬 方仁年 杨朝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0-341,共2页
关键词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腺癌中WWOX和ABCG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田静 李学敏 +2 位作者 吴莉莉 代群 张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0-353,共4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中WWOX和ABCG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12例胃腺癌组织和6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WWOX和ABCG2蛋白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WWOX和ABCG2蛋白阳性率在胃腺癌组织中分别为42.0%和59.8%,在... 目的探讨胃腺癌中WWOX和ABCG2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12例胃腺癌组织和6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WWOX和ABCG2蛋白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WWOX和ABCG2蛋白阳性率在胃腺癌组织中分别为42.0%和59.8%,在癌旁正常组织中分别为91.7%和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WOX和ABCG2蛋白阳性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WWOX与ABCG2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在胃腺癌中WWOX蛋白阳性组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显著高于其阴性组;而ABCG2蛋白阳性组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显著低于其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WWOX和ABCG2蛋白阳性、TNM分期均是影响胃腺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WWOX和ABCG2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胃腺癌的发生,并促进胃腺癌的浸润和转移;早期联合检测胃腺癌组织中WWOX和ABCG2蛋白的表达,对预测其浸润、转移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WWOX ABCG2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