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莽山烙铁头蛇毒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蔡荫和 蓝海 +1 位作者 陈远辉 王英敏 《蛇志》 2010年第4期325-331,共7页
目的收集一条中国特有品种莽山烙铁头蛇的新鲜毒液,对其蛇毒蛋白作生化分析。方法先以电泳胶片法分析比较莽山烙铁头蛇毒与中国大陆及台湾、日本琉球各地其它品种的烙铁头蛇和各地其他品种的烙铁头蛇的粗蛇毒,在凝胶电泳中展现之异同。... 目的收集一条中国特有品种莽山烙铁头蛇的新鲜毒液,对其蛇毒蛋白作生化分析。方法先以电泳胶片法分析比较莽山烙铁头蛇毒与中国大陆及台湾、日本琉球各地其它品种的烙铁头蛇和各地其他品种的烙铁头蛇的粗蛇毒,在凝胶电泳中展现之异同。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莽山烙铁头蛇毒中的磷脂酶分离,再以质谱仪等鉴定,并与以往相同方法分析莽山烙铁头蛇所得到的磷脂酶分析结果比较。结果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莽山烙铁头蛇毒含唯一主要的磷脂酶,其含量大约占蛇毒总重量的58%,与中国其他烙铁头蛇品种及日本琉球烙铁头蛇的蛇毒某些碱性磷脂酶之氨基酸序列及蛋白结构特别相似。此碱性磷脂酶主要毒性是水肿、局部炎症及肌肉坏死。结论莽山烙铁头蛇咬伤的临床表现为抗凝与出血,局部炎症坏死等特点,亦可由其蛇毒成分得到印证与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山烙铁头蛇毒 蛋白质组学 蝮蛇磷脂酶A2 烙铁头蛇毒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砷中毒与台湾乌脚病区饮水中腐植酸的提取与谱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余孝颖 郑宝山 +3 位作者 吕锋洲 刘聪桂 黄天祥 邢春茂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96-198,共3页
为了研究乌脚病的病因和探讨在内蒙高腐植酸砷中毒地区今后是否会出现乌脚病,用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对台湾和内蒙两病区的水样进行了对比研究。测定了台湾乌脚病和内蒙砷中毒地区饮水的化学成分、砷含量、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使用X... 为了研究乌脚病的病因和探讨在内蒙高腐植酸砷中毒地区今后是否会出现乌脚病,用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对台湾和内蒙两病区的水样进行了对比研究。测定了台湾乌脚病和内蒙砷中毒地区饮水的化学成分、砷含量、荧光光谱和红外光谱。使用XAD-7离子交换树脂和SephadexG-25凝胶层析法分别提取分离了两地水样中的腐植酸,这两种方法的分离效果相似。研究发现两地水样中砷和腐植酸的含量均较高,腐植酸的荧光、紫外光谱性质亦相似,红外光谱略有差异。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荧光光谱法 内蒙 台湾 饮水
原文传递
以液体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与帕金森氏病相关的I93M突变对人类泛素碳端水解酶结构的影响(英文)
3
作者 KUMAR Sriramoju M 呂平江 徐尚德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9-341,共13页
人类泛素碳端水解酶(UCH-L1)是涉及帕金森氏病并且在神经元高度表达的蛋白.UCH-L1的家族性突变与转译后修饰会引起聚集倾向增加与去泛素活性损失,这二者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作者所在实验室之前的研究指出与帕金森氏病相关的突变I93M显... 人类泛素碳端水解酶(UCH-L1)是涉及帕金森氏病并且在神经元高度表达的蛋白.UCH-L1的家族性突变与转译后修饰会引起聚集倾向增加与去泛素活性损失,这二者都可能成为致病因素.作者所在实验室之前的研究指出与帕金森氏病相关的突变I93M显著降低UCH-L1的折叠稳定性并且加速其构型展开动力学.该研究使用液体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包括侧链甲基化学位移,松弛骨干动力学和残余偶极耦合,以进一步阐明I93M突变如何影响UCH-L1的结构和动态.结果显示I93M显著影响突变位点周围的疏水核心侧链构型.然而,这样的结构扰动并不会影响在纳秒时间尺度的快速骨干动力学.透过残余偶极耦合分析显示UCH-L1在水溶液中的结构与之前报道的晶体结构有相当显著的偏离,另外I93M突变也导致超出突变位点的远距离结构扰动.这一系列水溶液结构的分析结果可补充之前已知的晶体学数据,并对UCH-L1在帕金森氏病相关的基因突变影响并提供详细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氏病 人类泛素碳端水解酶 蛋白质折叠 液体核磁共振波谱学 化学位移扰动 有序参数 残余偶极耦合 UCH-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