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RB应用于混凝土框架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与设计建议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国强 王鹏 +1 位作者 刘玉姝 蔡克铨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6,共6页
BRB钢支撑即屈曲约束支撑,因其具有承受轴向压力不会发生屈曲、受拉与受压承载力相当、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和低周疲劳性能良好等优点,在美国、日本及我国台湾等地区的建筑结构中应用较广。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 BRB钢支撑即屈曲约束支撑,因其具有承受轴向压力不会发生屈曲、受拉与受压承载力相当、滞回曲线饱满、耗能能力和低周疲劳性能良好等优点,在美国、日本及我国台湾等地区的建筑结构中应用较广。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设计简单,施工方便,但是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低,在罕遇地震下容易发生较大的侧移甚至是倒塌,而将BRB应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组成的框架-支撑结构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然而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对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规定不尽合理,本文从结构抗震的性能目标出发,对BRB钢支撑-混凝土框架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BRB在混凝土框架结构应用中的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B 混凝土框架 层间位移角 设计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结构梁柱梁翼内侧加劲板补强接头耐震试验及有限元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中哲 饶智凯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10年第1期18-26,33,共10页
本研究主要探讨钢结构梁柱补强接头之耐震行为,补强接头的主要方式是采取避免破坏既存建筑物楼板且不会减低楼层净高度要求下,在钢梁翼板内侧与箱形柱间焊加劲板增加梁端近柱面之弯矩强度。为证明此补强接头之耐震行为,共进行六组大尺... 本研究主要探讨钢结构梁柱补强接头之耐震行为,补强接头的主要方式是采取避免破坏既存建筑物楼板且不会减低楼层净高度要求下,在钢梁翼板内侧与箱形柱间焊加劲板增加梁端近柱面之弯矩强度。为证明此补强接头之耐震行为,共进行六组大尺寸之梁柱接头试验,其中一组为传统未补强之梁柱接头,另外五组为梁翼内侧加劲板补强接头,未补强之梁柱接头及一组补强接头之梁柱焊接工作于1996年前工地现场完成后,于2006年由既存34层大楼切除后运至实验室进行试验,另四组梁柱补强接头之焊接工作均于2006年在实验室内完成。补强接头试体加劲板与梁翼及柱板接合均采用全渗透焊接,梁上下翼板之背垫板均未移除,亦未与柱面进行填角焊接。二组补强接头试体在实验时的韧性行为极佳,试体在历经第一次反复载重测试至超越美国规范AISC(2005)规定之4%弧度层间侧位移角的要求下,并未发生梁柱接头焊道断裂及强度递减的情形。因此将此二组试体分别进行第二次AISC(2005)反复载重测试,在历经第二次反复载重测试至4%弧度的层间侧位移角时,发生较明显之梁挫屈及强度递减,但梁柱界面焊道未断裂。而另外三组补强接头因梁翼板内侧加劲板所提供的劲度及强度不足,与未补强之梁柱接头试体同样在未能达到AISC(2005)所订定之4%弧度层间侧位移角前而发生破坏。本研究并利用非线性有限元素分析程序ABAQUS(2003)仿真梁柱接头试体,以进一步了解梁翼板内侧加劲板传递梁弯矩的贡献,和可能发生接头破坏的区域。根据实验及有限元素分析结果提出设计方法及范例供工程师补强既有钢结构梁柱接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结构梁柱接头 耐震补强梁 翼内侧加劲板 反复载重测试 有限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降雨强度下红色村干沟泥石流数值研究
3
作者 匡翠萍 王佳元 +1 位作者 刘格非 郝文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2-1018,共7页
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四川省都江堰市红色村干沟泥石流的运动规律,并运用DEBRIS-2D软件建立了二维泥石流运动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得到的龙头标高、平均堆积厚度及沟口流速都与实测基本吻合.通过改变雨强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当物源充足时... 结合实测资料分析了四川省都江堰市红色村干沟泥石流的运动规律,并运用DEBRIS-2D软件建立了二维泥石流运动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模拟得到的龙头标高、平均堆积厚度及沟口流速都与实测基本吻合.通过改变雨强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当物源充足时,雨强减小会导致泥石流运动减缓,并停止于地势较高处;以150mm·h-1为参考雨强,当雨强减小为100mm·h-1和50mm·h-1时,泥石流运动的龙头标高分别增加25m和75m,平均堆积厚度分别减小0.06m和0.14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数值模拟 雨强 龙头标高 平均堆积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PS应用的风险及应对策略探讨
4
作者 张勇 郝记秀 +2 位作者 江玉林 张学孔 苏志哲 《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2008年第10期60-61,共2页
路桥收费站的设立、繁琐的收费程序及落后的收费技术,已经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便捷高效型交通运输系统的严重制约。
关键词 VPS 路桥收费站 风险 应用 交通运输系统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 收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展开与嵌接技术在隧道检测之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世卓 王泰典 +1 位作者 林铭郎 黄灿辉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670-675,共6页
隧道检查或安全检测常以目力检视衬砌表面,并绘制异状分布图,以供后续作业与维修补强的参考。然隧道内通常较为昏暗,加上衬砌为重复单调的景物,可供辨识的特征不多,目力检测绘制异状分布图不仅精度不高,即便后续作业欲按图索骥辨识图中... 隧道检查或安全检测常以目力检视衬砌表面,并绘制异状分布图,以供后续作业与维修补强的参考。然隧道内通常较为昏暗,加上衬砌为重复单调的景物,可供辨识的特征不多,目力检测绘制异状分布图不仅精度不高,即便后续作业欲按图索骥辨识图中异状,亦时有困难。因此,研究基于近年来数字摄影技术突飞猛进,发展一套影像展开与嵌接技术,利用一般数字相机即可于隧道内取得的高质量的衬砌影像,建立衬砌展开影像,以供隧道安全检测之利器。研究之影像展开与嵌接技术系以双线性内插法进行影像坐标转换,利用再取样技术展开影像,并接合出欲检视之区域。此方法可针对局部区域制作衬砌展开图;亦可局部更新不同时期拍摄同一处的影像,以便检视异状有无扩大迹象、或修补后的效果。经室内实验隧道与现场实测结果显示,研究所开发之技术在影像分辨率与空间定位等方面,皆可满足隧道安全检测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嵌接 双线性内插法 展开影像 安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