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时呼吸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阮晓宇 缪添义 +2 位作者 杨璐颖 陈思瑶 王灵芝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2年第2期200-201,共2页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常常合并有呼吸力学的改变,动态观察呼吸力学的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故本次研究应用呼吸机治疗的32例NRDS患儿,进行了呼吸力学指标的连续监测.现报...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常常合并有呼吸力学的改变,动态观察呼吸力学的变化,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故本次研究应用呼吸机治疗的32例NRDS患儿,进行了呼吸力学指标的连续监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力学监测 临床意义 机械通气 呼吸机治疗 NRDS 临床治疗 连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活素与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比较及对TNFα-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璐颖 杨敏 陈思瑶 《海峡药学》 2012年第6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脑活素与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比较及其对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HIE患儿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脑活素,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神经节苷脂(GMI)... 目的探讨脑活素与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比较及其对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HIE患儿随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脑活素,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神经节苷脂(GMI)。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治疗后行为神经评分(NBNA)与TNFα-、IL-6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与IL-6浓度则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脑活素与GMI均能有效降低HIE患儿的血清TNFα-、IL-6浓度并提高NBNA评分,临床疗效均较佳,但GMI的效果要优于脑活素,更适合临床用于治疗HIE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活素 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TNFα-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2例及其护理体会 被引量:10
3
作者 邱文波 陈晔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5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2例,给予暖箱保暖、抗生素抗感染、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气管内注入固尔苏。分别... 目的探讨应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2例,给予暖箱保暖、抗生素抗感染、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静脉营养等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气管内注入固尔苏。分别于用药前后进行血气监测及X线胸片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用药后患儿呼吸窘迫得到明显改善,血气监测指标与用药前相比得到明显改善,X线胸片示双肺野透明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呼吸窘迫、血气监测指标及双肺野透明度。加强护理,可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尔苏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CPAP呼吸机配合药物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7
4
作者 邱文波 陈晔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期117-119,共3页
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先用CPAP治疗,1h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者10例,改用常频呼吸机(CMV)治疗,列为CMV组;其余50例继续使用N-CPAP模式治疗,列为CPAP组。结果 CMV组治愈7例,死亡3例。与CPAP组相比,CMV治疗并发症明显增多。CPAP... 6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先用CPAP治疗,1h症状无改善或病情加重者10例,改用常频呼吸机(CMV)治疗,列为CMV组;其余50例继续使用N-CPAP模式治疗,列为CPAP组。结果 CMV组治愈7例,死亡3例。与CPAP组相比,CMV治疗并发症明显增多。CPAP呼吸机治疗的总成功率达为83%。小儿CPAP呼吸机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CPAP呼吸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全面护理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肥胖及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低血糖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19
5
作者 缪添义 周颖 阮晓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肥胖、妊娠期糖尿病与其新生儿低血糖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台州市立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共120例及其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是否出现新生儿低血糖分为新生儿低血糖组(n=73)和新... 目的探讨孕妇肥胖、妊娠期糖尿病与其新生儿低血糖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台州市立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共120例及其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是否出现新生儿低血糖分为新生儿低血糖组(n=73)和新生儿血糖正常组(n=47),比较两组新生儿相关临床资料,利用ROC曲线分析肥胖及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生儿低血糖组和新生儿血糖正常组在新生儿出生体重(t=5.012)、孕妇肥胖(χ~2=6.516)、孕妇体质量指数(BMI)(t=5.084)、早产儿(χ~2=4.984)、分娩方式(χ~2=5.312)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孕妇BMI指数为24.3kg/m^2时诊断效能最高(AUC=0.845,Z=5.873,P=0.007),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85.6%;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肥胖是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9,95%CI:1.342~2.580)。结论肥胖是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孕妇体重或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妊娠期糖尿病 新生儿低血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李莺 《益寿宝典》 2020年第17期49-49,共1页
分析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54 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入院的先后时间分成各有 27 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集... 分析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 方法:以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54 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入院的先后时间分成各有 27 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集束化护理,并对不同护理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比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用时较短,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较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较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周俊燕 《益寿宝典》 2020年第17期92-92,共1页
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的影响。 方法:在我院 2019 年 4 月~2020 年5 月期间选取 74 例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鸟巢式护理等进行干预,然后对比各组护理效果... 探讨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对其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的影响。 方法:在我院 2019 年 4 月~2020 年5 月期间选取 74 例新生儿,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鸟巢式护理等进行干预,然后对比各组护理效果。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要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满意度 新生儿 鸟巢式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邱春亚 《益寿宝典》 2020年第17期59-59,共1页
观察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以 2019 年 1 月~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8 例新生儿黄疸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这些患儿分组为对照组(39 例)、研究组(39 例),给予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其中研究组精... 观察精细化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以 2019 年 1 月~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8 例新生儿黄疸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方法将这些患儿分组为对照组(39 例)、研究组(39 例),给予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其中研究组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儿接受护理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退疸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护理质量高,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可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有效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干预 新生儿黄疸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级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邱文波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12期72-72,共1页
儿科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大,对护理水平要求高,而护理工作核心主要是护理质量,因此在护理管理中实行有效管理对减少风险事件及提高管理质量有重要意义[1]。本文旨在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儿科护理过程中护理风险大,对护理水平要求高,而护理工作核心主要是护理质量,因此在护理管理中实行有效管理对减少风险事件及提高管理质量有重要意义[1]。本文旨在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护士28名,均为女性,年龄20~47岁,平均(27.9±3.7)岁,护龄1~28年,平均(5.5±1.4)年。于2019年4—10月实施层级管理模式,并与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进行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儿科护士 护理质量 护理风险 护理水平 护龄 护理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素养促进型医疗机构建设的策略探索
10
作者 王苗玲 童莺歌 +7 位作者 吴怡雪 李浩岚 邱文波 韩芷晴 陈思亦 赖善缘 陈子怡 尉烨玲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570-575,共6页
目的 了解国内外健康素养型医疗机构(health literate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HLHO)建设策略,为我国医疗机构开展HLHO建设提供指导。方法 检索及纳入PubMed、知网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中的文献,采用滚雪球法收集政府和学术机构文件。以... 目的 了解国内外健康素养型医疗机构(health literate health care organization, HLHO)建设策略,为我国医疗机构开展HLHO建设提供指导。方法 检索及纳入PubMed、知网等8个中英文数据库中的文献,采用滚雪球法收集政府和学术机构文件。以HLHO逻辑框架为指导,采用定向质性内容分析法提取和分析文献信息,归纳形成HLHO建设策略。结果 最终纳入24篇文献。形成的HLHO建设策略包括管理层致力于健康素养促进、员工致力于健康素养促进、医疗机构的物质环境建设、服务对象参与健康素养促进过程及医疗机构外部环境支持健康素养促进5项主题。结论 本研究形成的HLHO建设策略扩展了HLHO逻辑框架,为我国医疗机构践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素养型医疗机构 健康中国行动 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水疗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敏 张萍 林国飞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肠道水疗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在静脉输注茵栀黄、清蛋白、酶诱导剂等基础上,40例单纯早产儿治疗组予温生理盐水10 mL/kg洗肠,1次/8 h,共7 d,与对照组分别于生后24、72、120、168、216 h检测血胆红素值,记录胎粪排清天数。... 目的研究肠道水疗对早产儿黄疸的影响。方法在静脉输注茵栀黄、清蛋白、酶诱导剂等基础上,40例单纯早产儿治疗组予温生理盐水10 mL/kg洗肠,1次/8 h,共7 d,与对照组分别于生后24、72、120、168、216 h检测血胆红素值,记录胎粪排清天数。结果治疗组各时间点的血胆红素浓度均低于对照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73 P<0.05),无1例发生核黄疸。治疗组胎粪排清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u=7.38 P<0.05)。结论肠道水疗可简便、安全、有效地降低早产儿血胆红素浓度,减少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黄疸 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散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婴幼儿腹泻5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任柳芬 刘芝菊 杨敏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6期991-992,共2页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蒙脱石散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口服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口服蒙脱石散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蒙脱石散联合肠炎宁糖浆治疗婴幼儿腹泻安全有效,可有效缩短病程,患儿恢复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散 肠炎宁糖浆 婴幼儿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D-二聚体和脂蛋白a水平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和脑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璐颖 王灵芝 陈棉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969-1972,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D-二聚体和脂蛋白a水平及其在疾病严重程度和脑损伤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台州市立医院和台州医院儿科HIE新生儿120例作为HIE组,同期健康新生儿120例作为对照组(C组),HIE组新生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 目的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新生儿D-二聚体和脂蛋白a水平及其在疾病严重程度和脑损伤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台州市立医院和台州医院儿科HIE新生儿120例作为HIE组,同期健康新生儿120例作为对照组(C组),HIE组新生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61例)、中度组(33例)和重度组(26例)3个亚组。测定血D-二聚体、脂蛋白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水平。结果HIE组新生儿D-二聚体、脂蛋白a、NSE、S100B水平高于C组(P<0.05)。不同程度HIE新生儿血D-二聚体、脂蛋白a、NSE、S100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严重程度的升高血D-二聚体、脂蛋白a、NSE、S100B水平升高。HIE新生儿D-二聚体和脂蛋白a呈正相关(P<0.05),D-二聚体、脂蛋白a水平与NSE、S100B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IE新生儿D-二聚体和脂蛋白a水平升高,检测D-二聚体和脂蛋白a水平在评估HIE严重程度和脑损伤程度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性脑病 新生儿 D-二聚体 脂蛋白A 脑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S100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疼痛行为指征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怡雪 陈易 +4 位作者 邱文波 徐俊英 薛子豪 陈思亦 童莺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35-840,共6页
目的:对婴儿疼痛行为指征量表(behavior indicators of infant pain, BIIP)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婴儿疼痛行为指征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BIIP, C-BIIP)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对BIIP进行翻译、回译和语义分析,形成C-BIIP。在新生儿重... 目的:对婴儿疼痛行为指征量表(behavior indicators of infant pain, BIIP)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婴儿疼痛行为指征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BIIP, C-BIIP)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对BIIP进行翻译、回译和语义分析,形成C-BIIP。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便利选取199例足月儿和197例早产儿,分别在采血操作前、中、后使用C-BIIP和中文版儿童疼痛行为评分量表(facial expression,legs, activity, crying, and consolability scale, FLACC)对新生儿进行疼痛评估,评价C-BIIP量表的信效度。结果:在足月儿和早产儿中,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95和0.904;重测信度分别为0.938和0.947;在致痛性操作前、中、后3个阶段评分者间信度分别为0.961-0.988(足月儿)和0.921-0.959(早产儿)。C-BIIP的条目水平内容效度和量表水平内容效度均为1.000;效标关联效度为0.896和0.948;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2个公因子的累计总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0.876%和77.740%;采血操作前、中、后3个阶段间的评分均不同(P <0.001)。结论:C-BIIP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评估新生儿患儿操作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评估 新生儿 婴儿疼痛行为指征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窒息脑损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莺 杨敏 王玲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22期5209-521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监护室治疗的足月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访结局...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对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重症监护室治疗的足月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随访结局将患儿分为脑损伤组28例和非脑损伤组36例,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ys-C、NSE水平并行aEEG进行连续脑功能监测。结果窒息脑损伤组患者aEEG异常率、血清Cys-C(1.53±0.41)mg/L、NSE(68.37±19.15)μg/L水平显著高于窒息无脑损伤组[(1.36±0.36)mg/L、(51.17±10.23)μg/L]、对照组[(1.13±0.28)mg/L、(46.99±10.6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无脑损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指标联合诊断窒息新生儿脑损伤AUC、约登指数、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血清Cys-C、NSE和aEEG三者联合检测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均高于aEEG单独检测和血清联合检测,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aEGG单独检测及血清联合检测;预后不良新生儿窒息脑损伤患者aEEG异常率、血清Cys-C及NSE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s-C、NSE在新生儿窒息脑损伤血清中高表达,与aEEG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效能,为筛查新生儿窒息脑损伤和评估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振幅整合脑电图 窒息新生儿脑损伤 诊断价值 预后
原文传递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颜灵静 阮晓宇 吴斌峰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23期4488-4491,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β-葡萄糖苷酶(CBG)、淀粉样蛋白A (SAA)、热休克蛋白70 (HSP-70)联合检测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在台州市立医院就诊的47例NEC患儿为观察组,同期47例健康新生儿... 目的分析血清β-葡萄糖苷酶(CBG)、淀粉样蛋白A (SAA)、热休克蛋白70 (HSP-70)联合检测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在台州市立医院就诊的47例NEC患儿为观察组,同期47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BG、SAA、HSP-70水平,分析观察组患儿血清CBG、SAA、HSP-70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BG、SAA、HSP-7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Ⅰ期、Ⅱ期、Ⅲ期观察组患儿血清CBG、SAA、HSP-7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期患儿血清CBG、SAA、HSP-70水平显著高于Ⅱ期患儿,Ⅱ期患儿血清CBG、SAA、HSP-70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儿(均P<0.05)。观察组血清CBG与SAA、HSP-70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SAA与HSP-70表达呈正相关(P<0.05)。三者联合检测诊断NE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灵敏度为89.47%,特异度为90.93%。结论 NEC患儿血清CBG、SAA、HSP-70水平均上调,三者均参与NEC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诊断早期NEC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Β-葡萄糖苷酶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热休克蛋白70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和8-羟基脱氧鸟苷酸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超超 颜灵静 陈芸芸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12期2179-2182,共4页
目的探究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诊治的78例NRDS患儿为患病组,并选取同期在及该院妇产科出生的80例正常新... 目的探究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血清中的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诊治的78例NRDS患儿为患病组,并选取同期在及该院妇产科出生的8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新生儿血清AOPPs、8-OHdG、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比较不同预后NRDS患儿血清AOPPs、8-OHdG、IL-6及IL-1β水平;Pearson法分析NRDS患儿血清AOPPs、8-OHdG水平和IL-6、IL-1β及AOPPs水平和8-OHdG的关系;采用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评价血清AOPPs、8-OHdG对NRDS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患病组血清AOPPs、8-OHdG、IL-6及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患儿血清AOPPs、8-OHdG、IL-6及IL-1β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RDS患儿血清AOPPs、8-OHdG水平与IL-6、IL-1β水平及AOPPs与8-OHdG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血清AOPPs、8-OHdG水平预测NRDS患儿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1、0.820,对应截断值分别为175.88μmol/L、13.57 ng/ml,此时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1.8%、86.4%,特异度分别为76.8%、71.4%;两者联合预测NRDS患儿不良预后的AUC为0.904,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8%、91.1%。结论NRDS患儿血清AOPPs、8-OHdG水平均明显升高,两者可能与IL-6、IL-1β相互影响,进而共同影响NRDS发生、发展,AOPPs、8-OHdG联合检测有利于评估NRDS患儿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8-羟基脱氧鸟苷酸 预后
原文传递
乳糖酶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8
作者 缪添义 周颖 阮晓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目的探讨乳糖酶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台州市立医院与椒江区洪家卫生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 目的探讨乳糖酶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台州市立医院与椒江区洪家卫生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无乳糖饮食和乳糖酶,喂养2周,比较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和治疗4天后排便次数,并且观察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甲组和乙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1%(31/41)和92.31%(36/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4);治疗4天后乙组排便次数小于甲组(t=3.98,P<0.05),止泻时间亦短于甲组患儿(t=5.74,P<0.05);两组患儿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情况,亦无因口感或厌食而提前出组的病例。结论乳糖酶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治疗效果优于无乳糖喂养,同时临床依从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轮状病毒 乳糖酶 无乳糖 止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36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敏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6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胎龄不小于36周的早产儿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维生素C和E各25 mg、铁剂5 mg/kg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 目的探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胎龄不小于36周的早产儿7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口服维生素C和E各25 mg、铁剂5 mg/kg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出生后的第1周给予重组红细胞生成素600 IU/kg皮下注射,每周3次,隔日1次,共6周。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输血率、体重增长情况及血常规变化。结果治疗组输血率(16.67%)低于对照组(47.22%,P<0.05);体重增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次数,快速增长早产儿体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红细胞生成素 早产儿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表达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俊燕 王灵芝 沈鸥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6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中的水平及其与NHB的关系,为临床判定NHB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1月台州市立医院诊治的82例NHB患儿进行研究(NHB组),并选取同期83例健康新生... 目的探讨血清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NHB)中的水平及其与NHB的关系,为临床判定NHB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20年1月台州市立医院诊治的82例NHB患儿进行研究(NHB组),并选取同期83例健康新生儿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高效气相色谱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ω-3PUFAs百分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受试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人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评估两组新生儿神经功能,Pearson法分析NHB患儿血清ω-3PUFAs水平与NSE、CK-MB水平、NBN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NHB患儿的影响因素。结果NHB组胎膜早破、母子血型不合比例及排便时间>24 h患儿比例、血清NSE、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例、出生体质量、胎龄、分娩方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B组患儿血清ω-3PUFAs水平、NBN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B患儿血清ω-3PUFAs水平与NSE、CK-MB均呈负相关(P<0.05),与NBNA评分呈正相关(P<0.05)。胎膜早破、母子血型不合、NSE、CK-MB是影响NHB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ω-3PUFAs、NBNA评分是影响NHB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ω-3PUFAs在NHB患儿血清中水平降低,可能与NSE、CK-MB、神经发育相互影响,协同影响NHB疾病发展,ω-3PUFAs水平有助于筛查NHB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