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对丙型肝炎初治患者标准化治疗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勇 应莉 +3 位作者 徐佳佳 丁世雄 胡爱荣 高国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7期809-813,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 HLA-G)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就诊的63例CHC患者,分别采用基因芯片法、RT-PCR法和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 目的:探讨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s HLA-G)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就诊的63例CHC患者,分别采用基因芯片法、RT-PCR法和ELISA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HCV RNA和s HLA-G。所有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分析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影响因素。结果:SVR组女性和非基因1型比例均显著高于非持续病毒学应答(NSVR)组(女性:70.59%vs.44.83%,χ2=4.285;非基因1型:82.76%vs.55.88%,χ2=5.217,P均<0.05),其余基线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NSVR组患者治疗前血浆s HLA-G水平显著高于SVR组[1.85(1.49-16.00)ng/L vs.1.53(1.36-2.80)ng/L;U=329.00,P<0.05]。经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 HLA-G和HCV基因型是与治疗结局相关的独立影响因子,Exp(B)(95%CI)分别为0.922(0.868-0.978)、14.204(1.898-106.289)。结论:s HLA-G对丙型肝炎初治患者标准化治疗疗效有重要影响,特别是低水平者更容易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利巴韦林 治疗 聚乙二醇干扰素 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pH值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勇 应莉 +1 位作者 徐佳佳 张亚琼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19期132-134,138,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pH值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糖尿病患者301例和健康体检者131例,记录2糖尿病病程、测量患者血压、计算BMI指数,入院当天留取晨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液常规,采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pH值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糖尿病患者301例和健康体检者131例,记录2糖尿病病程、测量患者血压、计算BMI指数,入院当天留取晨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液常规,采血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血常规指标,计算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并将2糖尿病患者分组:正常白蛋白尿(A组)160例、微量白蛋白尿(B组)70例、大量白蛋白尿(C组)71例,分析并比较不同组别各指标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尿液pH值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除了男女比例、HDL-C、LDL-C、PLT、ALT、AST、舒张压外,不同病情糖尿病患者基线指标的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病情2型糖尿病患者尿液pH值[A、B、C组分别为(5.64±0.59)、(5.72±0.71)、(5.86±0.75)]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6.18±0.34)(P均<0.05)。随着糖尿病肾病病情进展,尿液pH值逐渐升高,但各组之间的检测值有重叠,其中A与B组、B与C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尿液pH值与收缩压呈正相关(r=0.15,P<0.05),而与血清TBIL、UA、ALB呈负相关(r分别为-0.17、-0.18、-0.14,P均<0.05)。结论 2糖尿病患者的尿液pH值较正常人明显下降,但随着DN的病情进展,尿液pH值呈逐渐升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病 尿液pH值 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S-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末梢血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94例原因分析
3
作者 章希文 缪蕾蕾 钟丽丽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3期50-50,共1页
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是一款灵敏、价格相对低,能快速检测血常规的仪器,用血量少,结果可靠,非常适合门诊及急诊的儿童末梢血检测。但出于成本的考虑,白细胞分类中并未使用激光流式分析技术(WBC/BASO通道),造成了仪器在检测嗜碱性... 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是一款灵敏、价格相对低,能快速检测血常规的仪器,用血量少,结果可靠,非常适合门诊及急诊的儿童末梢血检测。但出于成本的考虑,白细胞分类中并未使用激光流式分析技术(WBC/BASO通道),造成了仪器在检测嗜碱性粒细胞的情况下会受到其他因素干扰。本文分析Sysmex XS-1000i血液分析仪计数患儿末梢血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增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仪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 假性增高 末梢血 原因分 SYSMEX 快速检测 白细胞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4
作者 高琳 陈文举 朱敏琦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851-852,85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98例,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Hp抗体,分析抗体阳性表达情况与不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关系。结果在消化性溃疡的现症患者中,Hp抗体以Ⅰ型... 目的探讨血清幽门螺杆菌(Hp)抗体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98例,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Hp抗体,分析抗体阳性表达情况与不同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关系。结果在消化性溃疡的现症患者中,Hp抗体以Ⅰ型为主,阳性率为77.85%,显著高于Ⅱ型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十二指肠溃疡HpⅠ型抗体阳性率高于胃溃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Ⅰ型感染者中以CagA+VacA抗体为主,阳性率为79.74%;各组中CagA+Vac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一的CagA或VacA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血清学检测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Ⅰ型Hp菌株抗体阳性的患者更应得到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抗体 消化性溃疡 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