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PDCA循环模式提高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及急救能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3
1
作者 郑晔 颜晓苗 +2 位作者 成启华 徐益群 郭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6期168-171,共4页
目的评价运用PDCA循环模式提高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及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对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及急救能力情况采取造影剂知识问卷调查、急救演练考核及患者知情问卷调查等进行PDCA前后合格率比较。结果实行PDCA后三项评估... 目的评价运用PDCA循环模式提高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及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对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预防及急救能力情况采取造影剂知识问卷调查、急救演练考核及患者知情问卷调查等进行PDCA前后合格率比较。结果实行PDCA后三项评估指标合格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质量控制管理办法能够有效提高放射科造影剂过敏反应的急救和预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造影剂过敏反应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个案追踪法提高放射科检查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颜晓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5期168-170,共3页
目的评价个案追踪法在提高放射科检查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个案追踪方法将放射科检查患者分组进行问卷调查及回访,并将实施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运用个案追踪方法后患者护理评价满意度提高,其中常规护理评价组、增... 目的评价个案追踪法在提高放射科检查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个案追踪方法将放射科检查患者分组进行问卷调查及回访,并将实施前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运用个案追踪方法后患者护理评价满意度提高,其中常规护理评价组、增强护理评价组及造影剂外渗回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追踪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放射科检查患者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追踪法 放射科护理单元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胡宁 薛志刚 +2 位作者 杨永贵 罗文斌 郭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部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其中胶母细胞瘤13例、间变性脑膜瘤6例、恶性室管膜瘤4例、恶性生殖细胞瘤4例、转移瘤3例。全部病例行T1WI...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对脑部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恶性肿瘤患者资料,其中胶母细胞瘤13例、间变性脑膜瘤6例、恶性室管膜瘤4例、恶性生殖细胞瘤4例、转移瘤3例。全部病例行T1WI、T2WI、增强T1WI及SWI序列检查,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9例病灶内见散在T1WI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灶,无法鉴别坏死或出血,11例病灶内等信号,全部病灶增强T1WI强化不均。SWI序列病灶内可见较T1WI、T2WI异常信号范围更大的低信号出血灶,无异常信号的病灶内出现低信号出血灶,有14例显示低信号肿瘤引流静脉。结论:SWI序列可以显示肿瘤内常规MRI序列无法判断性质或不能显示的出血及肿瘤静脉血管,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 被引量:3
4
作者 胡宁 柯明耀 +4 位作者 郭岗 张顺镇 成启华 郑晔 戴暄咭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评价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材料和方法:54例肺部恶性肿瘤,男38例,女16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62.3岁。中心型肺癌17例(17个病灶)、周围型肺癌23例(23个病灶)和肺转移瘤14例(24个病灶)。64个病灶均... 目的:评价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材料和方法:54例肺部恶性肿瘤,男38例,女16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62.3岁。中心型肺癌17例(17个病灶)、周围型肺癌23例(23个病灶)和肺转移瘤14例(24个病灶)。64个病灶均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肿瘤的大小计算粒子布源,行CT导引下经皮植入125I粒子。术后1~12个月行CT复查。根据国际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植入125I术后1~2个月全部54例64个病灶中,有效率90.6%。6个月49例58个病灶中,有效率91.4%。12个月15例21个病灶中,有效率85.7%。术中及术后出现气胸9例,经保守观察或常规治疗痊愈;术后复查发现粒子移位3例,无不良反应。结论: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125I粒子 近距离放射疗法 CT导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孙政文 杨永贵 +1 位作者 吴连伟 郭岗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由本市专业诊断组诊断的尘肺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曝光胸部X线检查,并对比分析影像资料。结果常规剂量组与绝大多数低剂量组的区域密度值大都落在正常范围之内,... 目的探讨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在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由本市专业诊断组诊断的尘肺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剂量与低剂量曝光胸部X线检查,并对比分析影像资料。结果常规剂量组与绝大多数低剂量组的区域密度值大都落在正常范围之内,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2例尘肺患者由于严重肺气肿,区域密度值落在正常范围之外。结论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既减少了患者的受检辐射剂量,同时获得了接近常规胸部摄影的图像质量,满足了尘肺诊断的要求,又提高了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低剂量数字化X线摄影 尘肺 辐射防护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421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黄福气 缪斯 +2 位作者 肖建坤 孙政文 郑晔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2年第5期314-316,共3页
目的提高对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1例经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的X线特征。结果421例病例中,非浸润性癌87例(20.6%),早期浸润性癌97例(23.0%),早期浸润性特殊型癌52例(12.4%),浸润性非特殊型癌(肿块直径≤1 cm)185例(... 目的提高对早期乳腺癌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21例经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的X线特征。结果421例病例中,非浸润性癌87例(20.6%),早期浸润性癌97例(23.0%),早期浸润性特殊型癌52例(12.4%),浸润性非特殊型癌(肿块直径≤1 cm)185例(44.0%)。乳腺X线检查显示89%的非浸润性癌和70%的早期浸润性癌灶可见钙化,而肿块在2组的发现率仅分别为18.0%和43.0%。结论乳腺X线片中微小钙化灶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患者有乳头溢液,建议进一步进行乳腺导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放射摄影术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位扰相梯度回波序列T1加权成像的原理、临床应用及研究焦点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永贵 郭岗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双相位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因其本身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在胸腺、肝脏、胰腺局限性脂肪增多症,肾上腺肿瘤、畸胎瘤及良恶性脊柱椎体骨折等方面,给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运用该序列对脂肪含量及铁沉积的定... 双相位扰相梯度回波序列因其本身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在胸腺、肝脏、胰腺局限性脂肪增多症,肾上腺肿瘤、畸胎瘤及良恶性脊柱椎体骨折等方面,给疾病的定性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运用该序列对脂肪含量及铁沉积的定量研究也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新焦点。综述双相位扰相梯度回波序列T1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位扰相梯度回波序列 化学位移 T2*效应 磁敏感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灌注成像技术及其在肺部肿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永贵 郭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灌注成像技术 肺实质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后颅窝肿瘤的MRI诊断价值
9
作者 成启华 黄锐 +4 位作者 黄劲柏 韩俊洲 王伟 孔祥泉 徐海波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8期761-763,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6例不典型后颅窝肿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后颅窝肿瘤的认识。方法: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后颅窝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手术病理证实室管膜瘤1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均匀;髓母细胞... 目的:总结分析6例不典型后颅窝肿瘤的MRI表现,旨在提高对后颅窝肿瘤的认识。方法: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例后颅窝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6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结果:手术病理证实室管膜瘤1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均匀;髓母细胞瘤2例,其中1例位于四脑室内;星形细胞瘤2例,其中1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实性血管网织细胞瘤1例,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无明显囊性改变,大部分肿瘤明显强化。结论:不同的后颅窝肿瘤有其好发部位,MRI可显示各种肿瘤的不同特征,具有较高的定位定性准确率,是诊断后颅窝肿瘤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增强扫描能提高定性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杨永贵 李艳 +3 位作者 胡宁 成启华 朱柳红 郭岗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技术(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受检者进行常规序列及PWI图像采集。A研究:将31例受检者分为屏气组、自由呼吸组,对所得图像效果进行评分对比。B研究:根据53... 目的旨在探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技术(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受检者进行常规序列及PWI图像采集。A研究:将31例受检者分为屏气组、自由呼吸组,对所得图像效果进行评分对比。B研究:根据53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组,正常组15例,炎症组19例,肿瘤组19例,采用自由呼吸法心电触发PWI进行图像采集,并将所得PWI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 A研究:自由呼吸组肺部灌注图像评分高于屏气组[(2.50±0.39)分vs.(0.87±0.35)分,P<0.05]。B研究:平均通过时间、肺血容量、肺血流量在正常组分别为(726.31±222.44)ms、(139.44±80.14)mL/g、(117.95±71.60)mL/(min.100g),在炎症组分别为(846.90±108.53)ms、(96.02±25.76)mL/g、(67.51±13.22)mL/(min.100g),在肿瘤组分别为(1 023.49±286.29)ms、(342.18±117.67)mL/g、(222.18±107.99)mL/(min.100g),各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呼吸法心电触发PWI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肺部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 磁共振 肺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肺癌放化疗敏感性研究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永贵 郭岗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4期267-269,共3页
放射影像学目前已不单进行人体内部器官的形态学成像,它结合组织病理生理学相关研究,开始了生物代谢方面的探索,并能提供放化疗敏感性和反映疗效方面的信息。本文旨在综述CT灌注成像技术在肺癌放化疗敏感性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技术 化疗敏感性 应用 肺癌 放射影像学 病理生理学 生物代谢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对宫颈癌分期与疗效预测的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贺中云 方向军 +3 位作者 黄亮 何卫红 郭岗 田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宫颈癌分期、放化疗短期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8例治疗前的宫颈癌患者,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将常规MRI分期、常规MRI结合DWI分期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宫颈癌分期、放化疗短期疗效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68例治疗前的宫颈癌患者,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将常规MRI分期、常规MRI结合DWI分期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方法对宫颈癌分期准确性的差异。测量宫颈癌各期的ADC值,分析ADC值与宫颈癌分期的相关性。对38例行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追踪复查,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CR)组和部分缓解组(PR)组,比较两组患者放化疗前的ADC值的差异。结果 (1)常规MRI序列漏诊1例Ib期,常规MRI结合DWI检出全部病例,常规MRI对IIa期分期符合率85%,而与DWI联合应用符合率达95%,但两种方法无统计学意义。(2)对宫颈癌各期的ADC值进行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宫颈癌的分期与ADC值无相关性。(3)38例行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25例CR组治疗前ADC均值1.02×10-3 mm2/s,13例PR组治疗前ADC均值1.14×10-3 mm2/s,采用t检验法比较两组ADC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R组ADC值低于PR组。结论常规MRI序列联合DWI对于宫颈癌的检出及分期更准确,ADC值对放化疗短期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张量成像的双张量模型纤维跟踪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海清 杨永贵 +1 位作者 郭岗 阮宗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65-1568,共4页
目的在传统的单张量模型跟踪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基于双张量模型的纤维跟踪方法。方法分别采用FACT、TEND纤维跟踪算法与基于双张量模型的纤维跟踪算法,对模拟数据和实际弥散张量图像进行纤维跟踪,对结果进行比较,并将双张量模型应用于TEN... 目的在传统的单张量模型跟踪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基于双张量模型的纤维跟踪方法。方法分别采用FACT、TEND纤维跟踪算法与基于双张量模型的纤维跟踪算法,对模拟数据和实际弥散张量图像进行纤维跟踪,对结果进行比较,并将双张量模型应用于TEND算法实现分叉点的纤维跟踪。结果纤维跟踪的结果显示经改进的双张量TEND纤维跟踪方法(MTEND)可以有效地对分叉点处的神经纤维进行跟踪。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双张量模型可以有效估计纤维分叉点,实现对分叉纤维的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纤维跟踪 多张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低剂量对比剂主动脉成像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松森 《中外医疗》 2015年第1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剂量对比剂下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间在该院行主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病人共71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例)和观察组(n=36例)。两组均行主动脉成像检查,其中对照组为80 m L对比...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剂量对比剂下64层螺旋CT主动脉成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11年8月—2014年2月期间在该院行主动脉血管成像检查的病人共71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35例)和观察组(n=36例)。两组均行主动脉成像检查,其中对照组为80 m L对比剂+20 m L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为60 m L对比剂+40 m L生理盐水冲洗。对比两组不同对比剂剂量下的血管强化程度、重组图像清晰度。结果两组在升主动脉(AA)、T7水平降主动脉[DA(T7)]、L2水平降主动脉[DA(L2)]以及主动脉分叉(AF)血管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2,P=0.160;t=1.461,P=0.149;t=1.236,P=0.220;t=0.642,P=0.523)。对照组重组图像达标率为94.3%(33/35),观察组重组图像达标率为97.2%(35/36),两组图像清晰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80)。结论在64层螺旋CT下行主动脉血管成像检查中,采取60 m L低剂量对比剂检查的图像清晰,能够满足诊断需求,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对比剂 主动脉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肿瘤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成启华 朱柳红 +1 位作者 李艳 郭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81-68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实性部分及囊性部分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实性部分及囊性部分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卵巢良性肿瘤囊性部分ADC值(2.40±0.99)×10-3mm2/s与恶性肿瘤的囊性部分ADC值(2.46±0.87)×10-3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2>0.05)。而卵巢良性肿瘤实性部分ADC值(1.48±0.54)×10-3mm2/s与恶性肿瘤的实性部分ADC值(0.99±0.28)×10-3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结论卵巢肿瘤实性部分DWI的定量分析有助于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原文传递
胰腺囊性淋巴管瘤一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胡宁 李萍 +3 位作者 张顺镇 郑晔 戴暄佶 陈建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06,共1页
患者 男,20岁。6d前出现恶心、腹泻、腹涨、腹痛,坐姿加重,平卧可缓解。体检:左中上腹可触及一约10cm×10cm×12cm肿块。
关键词 囊性淋巴管瘤 胰腺 中上腹
原文传递
MRI预测急性脑梗死后出血的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岗 吴仁华 Mikulis DJ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 MR 早期增强 T_1WI 中脑实质强化及大脑中动脉高信号(HMCA)征与继发性脑出血(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发病6.0 h 内[平均(4.3±1.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 T_1WI 及随后1周内复查的 MRI和(或)CT 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 MR 早期增强 T_1WI 中脑实质强化及大脑中动脉高信号(HMCA)征与继发性脑出血(HT)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发病6.0 h 内[平均(4.3±1.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首次 T_1WI 及随后1周内复查的 MRI和(或)CT 资料,了解首次增强 T_1WI脑实质强化和 HMCA 征与 HT 的关系。早期脑实质强化为脑梗死6.0 h 内缺血的脑组织区域在增强T_1WI 出现高信号;HMCA 征为增强 T_1WI 上大脑中动脉增粗(与对侧相比)、出现边缘模糊的高信号。结果 24例患者中10例发展为 HT(出血组),其中6例首次 T_1WI 可见脑实质强化,5例出现 HMCA征;14例未出现 HT(无出血组),均未发现脑实质强化和(或)HMCA 征。2组相比,T_1WI 脑实质强化、HMCA 征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1)。结论 T_1WI 早期脑实质强化和 HMCA征有可能预测急性脑梗死后 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颅内出血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腹腔上皮样多形性脂肪肉瘤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文斌 郭岗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2-443,共2页
患者 女,55岁。胸背部疼痛1个月余于2009年3月12日入院。体检:腹平软,左上腹触及一个约5cm×6cm×5cm大小的肿物,界限不清,轻压痛。肿瘤标记物:CA12585U/L,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及CA199均正常。
关键词 多形性脂肪肉瘤 腹腔 上皮样 2009年 胸背部疼痛 肿瘤标记物 CA199 甲胎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