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与内固定选择(25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赵慧毅 梅芳瑞 +2 位作者 叶欣 冯庆烈 陈国能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指征、减压范围及内固定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9例,平均年龄52.2岁,平均病程4年1个月。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椎板间节段开窗潜行减压术139例,腰椎管内径扩大成形术6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减压指征、减压范围及内固定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59例,平均年龄52.2岁,平均病程4年1个月。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椎板间节段开窗潜行减压术139例,腰椎管内径扩大成形术63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57例。结果:221例获得平均4年2个月随访。三种手术方法优良率分别为91.53%、87.50%和85.4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3.69%、15.87%和20.11%。结论:对严重的腰椎管狭窄症若手术适应证和减压范围掌握恰当,不论采取何种手术方式的神经减压术,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正确选择病例和熟练的外科技术是应用内固定器械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神经减压术 内固定术 临床表现 手术适应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4掌背动脉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闵祥辉 傅寿宁 郭金转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98-799,共2页
目的:报道第2、4掌背动脉皮瓣及肌腱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4年5月以来25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急诊行第2掌背动脉皮瓣或第4掌背动脉皮瓣修复,其中11例为掌背动脉肌腱皮瓣修复.结果:25例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11例肌腱... 目的:报道第2、4掌背动脉皮瓣及肌腱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4年5月以来25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急诊行第2掌背动脉皮瓣或第4掌背动脉皮瓣修复,其中11例为掌背动脉肌腱皮瓣修复.结果:25例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11例肌腱皮瓣术后随访5个月~6年,肌腱功能恢复按TAM评定法:优2指、良6指、中3指.结论:第2、4掌背动脉皮瓣及肌腱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易行、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软组织缺损 外科皮瓣 肌腱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24例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国能 王振辉 赵慧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9期1421-1422,共2页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内固定的疗效及经验。方法:本组24例,年龄30~61岁,平均病程10.5个月,计中下颈段3例,中胸段7例,胸腰段5例,腰段5例,腰骶段4例。15例术前有不全瘫。均行前路病灶清除,19例同时行前路内固定,4例后路内... 目的:总结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一期内固定的疗效及经验。方法:本组24例,年龄30~61岁,平均病程10.5个月,计中下颈段3例,中胸段7例,胸腰段5例,腰段5例,腰骶段4例。15例术前有不全瘫。均行前路病灶清除,19例同时行前路内固定,4例后路内固定。结果:24例随访8~12个月,术后4~8个月植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无复发及感染。结论:脊柱结核前路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可行,应视病灶部位选择前路或后路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植骨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膜软骨瘤病—临床、X线与病理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7
4
作者 林圣洲 王永惕 柳祥庭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63-364,370,共3页
报告23例滑膜软骨瘤病,膝关节11例,髋关节6例,肘关节4例,踝关节2例。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肿块和活动受限。骨软骨小体典型X线征象是中间密度低、周围密度高的环状阴影。软骨体钙化程度不一,开始可为软骨,最后全部骨化。手术治疗19例... 报告23例滑膜软骨瘤病,膝关节11例,髋关节6例,肘关节4例,踝关节2例。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肿块和活动受限。骨软骨小体典型X线征象是中间密度低、周围密度高的环状阴影。软骨体钙化程度不一,开始可为软骨,最后全部骨化。手术治疗19例:游离体摘除14例,游离体摘除加滑膜切除5例。随访12例,平均随访时间6年,仅l例复发。认为第三期病变不必行滑膜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 软骨瘤病 游离体 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剥脱性骨软骨炎研究现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海宇 孙正义 夏春 《临床骨科杂志》 1999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关键词 骨软骨炎 分离性 关节镜检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代腱鞘在手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成有生 于万胜 +1 位作者 马军 叶欣 《医师进修杂志》 1997年第6期315-316,共2页
在手掌部屈指肌腱Ⅱ区鞘内屈指肌腱损伤的缝合,或后期游离肌腱的移植术,肌腱的粘连一直是一个尚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作者自1992年以来,用自体大隐静脉代腱鞘游离掌长肌腱移植,重建屈指肌腱的功能,手术7例8指,经术后6至2... 在手掌部屈指肌腱Ⅱ区鞘内屈指肌腱损伤的缝合,或后期游离肌腱的移植术,肌腱的粘连一直是一个尚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作者自1992年以来,用自体大隐静脉代腱鞘游离掌长肌腱移植,重建屈指肌腱的功能,手术7例8指,经术后6至26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手指屈指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 腱鞘 肌腱移植 手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慧毅 任先军 +1 位作者 张峡 梅芳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9期679-681,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海拔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拉萨( 海拔3 658m ) 和重庆,采用当地家兔制成胫骨横形骨折模型,三角针内固定。于术后05 、1 、2 、3 、4 、6 、10 周,分别截取标本,行...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高海拔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组织学变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拉萨( 海拔3 658m ) 和重庆,采用当地家兔制成胫骨横形骨折模型,三角针内固定。于术后05 、1 、2 、3 、4 、6 、10 周,分别截取标本,行 X 线摄片、骨痂区取材作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高原组与平原组骨愈合过程相似,但从2 ~6 周的标本上可见高原组骨痂中成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并有典型的扇蛤样细胞膜。而成骨细胞的数量不及平原组,而且演变为骨细胞的过程也明显推迟约2 ~3 周。结论:高海拔下骨折愈合以软骨内化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实验性骨折 组织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肢创伤合并重要动脉损伤103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庆烈 叶欣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 :分析我科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共收治四肢创伤合并重要动脉损伤患者 10 3例的经验。方法 :早期诊断血管损伤 ,简捷有效的骨科固定 ,应用Fogarty导管取栓 ,正确地处理损伤血管是取得治疗成功的有效措施。采用放射介入技... 目的 :分析我科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共收治四肢创伤合并重要动脉损伤患者 10 3例的经验。方法 :早期诊断血管损伤 ,简捷有效的骨科固定 ,应用Fogarty导管取栓 ,正确地处理损伤血管是取得治疗成功的有效措施。采用放射介入技术使用球囊扩张导管阻塞动脉 ,可以明显减少锁骨下动脉等复杂部位探查手术时的出血。结果 :术后肢体血供正常 ,功能良好者 91例 ;肢体部份肌肉缺血性痉挛 ,功能受损者 8例 ;肢体坏死截肢者 3例 ;继发感染休克死亡 1例。结论 :在处理四肢创伤的同时高度警惕重要动脉的损伤 ,及时进行血管探查 ,正确处理损伤血管 ,才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损伤 FOGARTY导管 球囊扩张导管 四肢创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镜下股部肌力测量 被引量:8
9
作者 夏春 黑板昌弘 水野耕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62-364,共3页
目的 观察自体中1/3 骨-髌韧带-骨为供区,重建前交叉韧带后对股部肌力的影响。方法 自体中1/3 骨-髌韧带-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1年,关节镜下再视观察到无膝内紊乱的患者23 例;男9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为20.8岁。所有患者在关节... 目的 观察自体中1/3 骨-髌韧带-骨为供区,重建前交叉韧带后对股部肌力的影响。方法 自体中1/3 骨-髌韧带-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1年,关节镜下再视观察到无膝内紊乱的患者23 例;男9 例,女14 例。平均年龄为20.8岁。所有患者在关节镜再视术前使用MyretRZ-450型CybexⅡ等速肌肉功能测试器,对患侧和健侧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等长(60°和90°)和等速(60°/s和180°/s)肌力测定。结果 自体中1/3骨-髌韧带-骨做为供区,重建前交叉韧带之侧别的股四头肌肌力比健侧的股四头肌肌力明显降低(P< 0.01)。而获取自体中1/3 骨-髌韧带-骨移植后,对腘绳肌肌力则无影响(P> 0.05)。结论 获取自体中1/3 骨-髌韧带-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股四头肌 肌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对膝关节慢性滑膜炎的诊断治疗及病因探讨(附88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万胜 夏春 +3 位作者 成有生 傅日斌 林振宗 叶欣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9期633-634,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慢性滑膜炎 关节镜 诊断治疗 病因 患者 诊断和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vifix内固定系统在颈枕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辉东 赵慧毅 +4 位作者 马军 陈国能 叶欣 胡海 王振辉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10期652-653,共2页
目的 探讨Cervifix颈椎后路固定系统在颈枕融合中的适应证及其优点。方法 8例颈椎伤病患者中C_2齿状突肿瘤1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半脱位4例;C_1陈旧性骨折伴寰枢椎半脱位2例;Jefferson骨折1例。颈枕减压融合均行Cervifix内固定系统固... 目的 探讨Cervifix颈椎后路固定系统在颈枕融合中的适应证及其优点。方法 8例颈椎伤病患者中C_2齿状突肿瘤1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半脱位4例;C_1陈旧性骨折伴寰枢椎半脱位2例;Jefferson骨折1例。颈枕减压融合均行Cervifix内固定系统固定。结果 8例均得到随访,时间4~13个月,平均7个月。术后3~5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局部及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未见断棒。有一例术后2个月发现枕骨螺钉松动,继续颈托固定后未影响枕颈融合。结论 Cervifix颈椎后路固定系统有较高的安全性、调整性、稳定性,在颈枕融合中有较高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fix内固定系统 颈枕融合 应用 适应证 后路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筋膜间区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9
12
作者 马军 陈国能 胡海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11期784-785,共2页
对1994年10月~2002年8月小腿筋膜间区综合征23例临床资料的分析,提出早期诊断及筋膜室切开减压术的指征.报告如下.
关键词 小腿筋膜间区综合征 早期 诊断 治疗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腰椎间隙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慧毅 陈国能 +1 位作者 叶欣 冯庆烈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隙感染 临床表现 CT 诊断 临床分析 影像学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15例分析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慧毅 叶欣 +1 位作者 冯庆烈 成有生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年第5期303-305,共3页
行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15例,平均年龄54.2岁,病程平均3年9个月;全部病人都有腰痛和一侧或两侧下肢痛及麻木,均有间歇性跛行。除X线平片外,CT、CTM和/或MRI检查101例,椎管造影24例。其中伴椎间盘突出7例。狭窄段位... 行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15例,平均年龄54.2岁,病程平均3年9个月;全部病人都有腰痛和一侧或两侧下肢痛及麻木,均有间歇性跛行。除X线平片外,CT、CTM和/或MRI检查101例,椎管造影24例。其中伴椎间盘突出7例。狭窄段位于L_(4,5)49例,L_5S_125例,L_(3,4)3例,两个节段(L_(4,5)和L_5S_1或L_(4,5)和L_(3,4))26例,三个节段(L_(3,4),L_(4,5),L_5S_1)12例。术后复查CT/MRI 59例。结果84例获得随访,平均时间3年7个月,优51例,良27例,优良率91.66%。认为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方法。该法简便、能维持后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间开窗 腰椎管狭窄症 减压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单个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及椎间失稳56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庆烈 马军 叶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2,F002,共3页
目的 采用后路单个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及椎间失稳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本文介绍后路单个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及椎间失稳 5 6例的操作方法和克氏针屏障保护神经根的措施。所有病例均采用RF-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 目的 采用后路单个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及椎间失稳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本文介绍后路单个椎体融合器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及椎间失稳 5 6例的操作方法和克氏针屏障保护神经根的措施。所有病例均采用RF-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 ,撑开椎间隙后进行椎管扩大减压 ,间盘髓核摘除、开孔 ,以单个椎体融合器 (threadedfusion cage,TFC)固定。结果 经 3~ 16个月随访 ,术后症状消失 40例 ,明显减轻 16例。 X线片结果置入 TFC无松动退出 ,椎间隙高度无丢失 ,椎间动态相对活动消失。结论 使用单个 TFC固定于椎间隙中央治疗腰椎滑脱及椎间失稳 ,与同一间隙植入两个 TFC相比同样达到稳定及椎体间融合的目的 ,能彻底摘除椎间盘组织 ,使 TFC与上下椎体的软骨下骨紧密接触 ,确保椎间融合 ;增加及维持椎间隙高度 ,增加椎管及椎间孔面积 ,使椎管与硬膜、椎间孔与神经根恢复正常解剖关系 ;恢复前柱负重及坚固融合达到即刻稳定的作用。患者能早期负重 ,卧床时间短 ,融合率高 ,减少卧床并发症 ,且具有缩小手术范围、减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融合器 TFC 内固定 腰椎滑脱 椎间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对实验性骨折愈合骨矿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慧毅 孙玉华 +1 位作者 张峡 梅芳瑞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年第2期91-93,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高海拔对骨折愈合骨矿含量的影响。分别在拉萨(海拔3658m)和重庆,采用当地家兔制成胫骨横形骨折模型,三角针内固定。于术后2、4、6、8、10、12周分别截取标本,行X线摄片、单光子吸收检测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以及CT扫... 本文旨在探讨高海拔对骨折愈合骨矿含量的影响。分别在拉萨(海拔3658m)和重庆,采用当地家兔制成胫骨横形骨折模型,三角针内固定。于术后2、4、6、8、10、12周分别截取标本,行X线摄片、单光子吸收检测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以及CT扫描,测定骨痂区BMD、BMC和CT值。结果BMD、BMC、CT值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高海拔环境下骨折区骨矿析出和沉积速度较平原减慢约2~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实验性 骨折 骨矿含量 矿物质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症
17
作者 于万胜 夏春 +4 位作者 张英 林振宗 华强 傅日斌 赵慧毅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9期619-620,共2页
关键词 非手术治疗 腰椎滑脱症 椎弓根内固定器 2004年6月 1995年 内固定治疗 常见疾病 椎弓根钉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林圣洲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89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 tment Syndrome)系指骨和筋膜封闭的区域内,因组织压升高,使其循环和功能遭受损害而产生的综合病征.Volkmann于1881年首先报道了前臂缺血性肌挛缩.1943年以后Severin等相继报道了小腿胫前肌缺血性... 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l Compar- tment Syndrome)系指骨和筋膜封闭的区域内,因组织压升高,使其循环和功能遭受损害而产生的综合病征.Volkmann于1881年首先报道了前臂缺血性肌挛缩.1943年以后Severin等相继报道了小腿胫前肌缺血性挛缩症.目前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屡见不鲜,尤其胫前筋膜间室受累最为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与生活,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旨在对小腿筋膜间室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研究和诊治方面的进展做一综述,与同道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综合征 小腿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骨折的外科治疗(43例报告)
19
作者 王振辉 陈国能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79-180,共2页
关键词 髋骨骨折 髋臼骨折 外科手术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股骨外髁冠状面骨折六例报告
20
作者 夏春 张祥生 +2 位作者 戴刚 董平 闵坤山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年第4期236-236,共1页
孤立性股骨外髁冠状面骨折,也称Hoffa骨折,极为少见,我院从1989年至1996年共收治了6例此类骨折,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18~42岁。坠落伤3例,交通事故伤2例,摔伤1例。新鲜骨折4例,手术治疗失败后2... 孤立性股骨外髁冠状面骨折,也称Hoffa骨折,极为少见,我院从1989年至1996年共收治了6例此类骨折,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18~42岁。坠落伤3例,交通事故伤2例,摔伤1例。新鲜骨折4例,手术治疗失败后2例。所有患者均经摄X线片确诊。无膝关节韧带等合并损伤。骨折按Letenneur氏法分类为:Ⅰ型4例,Ⅱ型2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6例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例采用膝关节外侧切口加膝后外侧切口;另3例采用腓骨头前方一指处至股二头肌部的向前的弧形切口,此切口下段易显露膝关节腔,上段可经髂胫束与股二头肌间隙暴露骨折块,易于复位和固定之。本组3例使用骨栓和克氏针各1枚固定,1例松质骨螺钉和克氏针各1枚固定,1例2枚克氏针固定,1例松质骨螺钉2枚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3周。术后2~5d股四头肌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HOFFA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