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中医学术流派龙岩余氏骨伤学术流派渊源及特色
1
作者 殷琴 陈群华 +2 位作者 陈莉华 余庆阳 戴小炜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10期1-4,8,共5页
余氏骨伤学术流派是以“经筋和五体痹理论”为特色的福建省中医学术流派之一,距今有110余年的历史,其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是近年闽西第一个省级中医学术流派。余氏骨伤学术流派对常见的骨伤疾病的诊治均有独到见解,如针对劳役之痹,提出... 余氏骨伤学术流派是以“经筋和五体痹理论”为特色的福建省中医学术流派之一,距今有110余年的历史,其起源于龙岩市新罗区,是近年闽西第一个省级中医学术流派。余氏骨伤学术流派对常见的骨伤疾病的诊治均有独到见解,如针对劳役之痹,提出“重在调气血”“有一份痛就有一份实”及“以痛为输”的定穴理念;针对腰痛疾病,提出“腰痛十有八九为虚证”思想,认为现代骨伤科腰痛病,多为退行性和劳损性因素所致;针对颈部疾病,提出筋病在先、骨损在后的治疗思想。历代余氏流派传人将骨伤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制定了骨伤病种诊疗常规及操作规范,总结疗效可靠验方,制作外治膏、散、酒制剂,形成了成熟的余氏骨伤学术流派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氏骨伤学术流派 学术渊源 学术思想 特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苍霞洲李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论治小儿高热特色
2
作者 郑泳冰 李学麟 +4 位作者 林龄 陈文玲 闫超 林万庆 刘思宇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发热病因病机复杂,临证以外感热病多见。小儿发热严重会对患儿的神经发育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影响语言沟通及自主行动能力。现代医学主要采取物理降温、抗病毒、抗感染等方法治疗该病,但长期应用上述方法会使患儿神经发育受损,影响患儿... 发热病因病机复杂,临证以外感热病多见。小儿发热严重会对患儿的神经发育造成难以修复的损伤,影响语言沟通及自主行动能力。现代医学主要采取物理降温、抗病毒、抗感染等方法治疗该病,但长期应用上述方法会使患儿神经发育受损,影响患儿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对智力的影响有可能持续到成年,故其临床应用有限。中医药在治疗小儿高热方面有丰富的临证经验。文章通过整理福州李氏中医儿科历史书籍,主要探讨福州李氏中医儿科学术流派论治小儿高热的经验。福州李氏儿科流派始于清末,一脉相承,近百年已传六代,是福州中医儿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儿科流派最为重要的分支之一。福州李氏儿科学术流派针药结合,继承并创新,弥补不足,结合现代技术及地域特点,在长期与小儿高热的抗争中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小儿高热用药经验和诊疗技术:重外感,以疏为要截病邪,以清为要通腑热,以下为要。治高热时善用药对荆芥、薄荷、豆豉;黄连、连翘、栀子;大黄、石膏、瓜蒌等。李氏流派医家尤为重视内外兼治,擅长运用小儿飞针特色治法,临床中疗效颇丰,为流派的积淀、继承、发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同道提供了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李氏儿科流派 小儿高热 药对 小儿飞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联合麦肯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谢巧练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2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联合麦肯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及睡眠质量影响分析。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龙岩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中医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联合麦肯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及睡眠质量影响分析。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龙岩市中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纳入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中医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麦肯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功能以日本骨科协会评估分数(JOA)、VA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评价康复效果。结果在本研究中,在治疗后10 d、20 d和疗程结束时,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提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总体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中医护理联合麦肯基疗法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麦肯基疗法 康复效果 睡眠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特色方案在慢性肾脏病3~5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吴燕梅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2期64-67,共4页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的中医特色方案用于慢性肾脏病3~5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肾病科收治的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以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方+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的中医特色方案用于慢性肾脏病3~5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肾病科收治的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以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慢性肾脏病常规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方+穴位贴敷+中药保留灌肠的中医特色方案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比较阶段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尿酸)、部分血生化指标(血清钙、磷、钾)、中医证候积分(包括神疲乏力、恶心呕吐、腰膝酸软、食欲不振4项)、生活质量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6.275,P=0.012);治疗后,2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磷、钾水平以及神疲乏力、恶心呕吐、腰膝酸软、食欲不振4项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钙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降低或升高的程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vs.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0,P=0.671)。结论 中医特色方案在慢性肾脏病3~5期治疗中的阶段性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可促进患者肾功能与症状改善,利于调节钙、磷、钾代谢并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病 慢性 中医中药 穴位贴敷 中药灌肠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F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自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鹏 刘叶 王中智 《中国医学创新》 2025年第7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自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PNF组,每组50... 目的:观察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自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康复科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PNF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物理疗法(PT),PNF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PNF训练。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下肢功能、自动态平衡功能、肌张力、日常生活能力。结果:PNF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4.00%(P<0.05)。治疗后,PNF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评分、改良Barhtel指数(MBI)评分均较常规组高,反应时间较常规组短,移动速度、端点行程均高于常规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PNF联合常规PT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下肢功能和自动态平衡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 物理疗法 脑卒中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毒症心肌损伤的中西医致病机制及治疗思路探讨
6
作者 沈金峰 胡芳 +3 位作者 王福珍 廖思霖 江辉 晏子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013-1017,共5页
心肌损伤是尿毒症患者的首要死因。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参与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浊邪作为一种新型毒邪的代表,已逐渐被研究者推广。该文通过梳理有关浊邪的文献记载,分析其病邪特性及致病特点,认为从正虚浊伏角度能更... 心肌损伤是尿毒症患者的首要死因。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参与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近年来,浊邪作为一种新型毒邪的代表,已逐渐被研究者推广。该文通过梳理有关浊邪的文献记载,分析其病邪特性及致病特点,认为从正虚浊伏角度能更全面认识尿毒症心肌损伤的发病机理。尿毒症中,PINK1/Parkin下调引起线粒体自噬减弱,导致活性氧(ROS)、炎症因子水平升高,最终引起心肌细胞损伤,这与中医之正虚(主要为肾虚)致浊邪(湿、瘀、痰、毒等)产生,引起浊伏脉络,暗耗心脉导致心脉虚损的过程相似。基于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障碍机制可较好地阐释尿毒症心肌损伤的正虚浊伏中医病机及扶正祛浊干预尿毒症心肌损伤的原则。在中医正虚浊邪的理论指导下,探索具有特异性的PINK1/Parkin激动剂,可为尿毒症心肌损伤的治疗拓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心肌损伤 正虚浊伏 浊邪 PINK1/Parkin介导 线粒体自噬 扶正祛浊
原文传递
芪桂消石散联合体外超声波碎石术在肾结石患者中的 应用效果
7
作者 杨达龙 姚木铭 +3 位作者 黄颖慧 吕艳杭 周志安 张杨帆 《中外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析将芪桂消石散联合体外超声波碎石术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1日—12月31日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肾脏病科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探析将芪桂消石散联合体外超声波碎石术在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1日—12月31日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肾脏病科收治的10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超声波碎石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芪桂消石散联合体外超声波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术后残余碎片情况、肾功能、膀胱功能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血尿、尿频、尿急尿痛、腰腹疼痛)、术后残余碎片数、部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Cr)、尿素氮(BUN)、β_(2)-微球蛋白(β_(2)-MG)]、残余尿量、夜尿次数优于对照组,排尿间歇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残余碎片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桂消石散联合体外超声波碎石术在肾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作用,能明显减少残余碎片数,并且促进肾脏、膀胱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桂消石散 体外超声波碎石术 肾结石 术后残余碎片 肾功能 膀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调控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改善大鼠尿毒症心肌损伤
8
作者 沈金峰 胡芳 +2 位作者 王福珍 廖思霖 江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448-454,共7页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尿毒症心肌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低、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构建尿毒症心肌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干预。干...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尿毒症心肌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低、高剂量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其他各组大鼠采用5/6肾切除法构建尿毒症心肌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干预。干预结束后,观察大鼠肾功能,计算心脏质量指数,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超敏肌钙蛋白(hs-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E3泛素蛋白连接酶(Park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心脏质量指数、CK-MB、hs-cTnI升高(P<0.05),心脏病理损伤明显,自噬小体、自噬溶酶体减少,心肌组织PINK1、Parkin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蒜素低、高剂量组大鼠SCr、BUN,心脏质量指数,CK-MB、hs-cTnI下降,心脏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自噬小体、自噬溶酶体增多,PINK1、Parkin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大蒜素可以减轻尿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尿毒症心肌损伤 线粒体自噬 PINK1 PARKIN 大鼠
原文传递
中医箍灸联合中医推拿对腰椎间盘病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9
作者 邱瑞珍 廖惠玲 詹雨薇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9期157-159,166,共4页
目的 探究中医箍灸联合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 目的 探究中医箍灸联合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纳入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患者均行常规保守治疗、常规护理及中医推拿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箍灸治疗。两组患者连续治疗护理干预一周。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腰椎功能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阻碍指数问卷表(ODI)指标,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行组间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完成1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腰突主要症状腰酸腿痛、局部压痛、腰部板硬、活动不利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患者干预前VAS、ODI、JOA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ODI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JOA、VAS评分均较干预前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中医箍灸联合中医推拿可有效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综合提升临床治疗效率,箍灸治疗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箍灸 中医推拿 临床疗效 中医症状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厥阴病证治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艳杭 韩景波 +2 位作者 吴姗姗 陈卿倩 张以昆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伤寒论》中记载了厥阴病篇的概念、立症、病机及主方治疗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体系,为厥阴病之厥阴证相关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厥阴病的主症是胃脘疼痛、知饥不欲食、食后吐、渴欲饮水、气逆、腹泻或大便次数多... 《伤寒论》中记载了厥阴病篇的概念、立症、病机及主方治疗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体系,为厥阴病之厥阴证相关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厥阴病的主症是胃脘疼痛、知饥不欲食、食后吐、渴欲饮水、气逆、腹泻或大便次数多;病因是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病机是寒凝阳郁;治疗厥阴病主要采用寒热并用、通理气血、攻补兼施等综合论治方法,以当归四逆汤、乌梅丸、吴茱萸汤为主方,同时结合举验案说明厥阴病的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厥阴病 病因病机 治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附子汤配合督灸治疗少阴证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11
作者 罗秀清 王芳 +4 位作者 童华锋 邱灵艳 张小英 周颖 章浩军 《山西中医》 2024年第8期28-30,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汤配合督灸治疗少阴证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少阴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汤配合中医外治法督灸进行辨证治疗。连续治疗...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汤配合督灸治疗少阴证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少阴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汤配合中医外治法督灸进行辨证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炎性指标水平及脊柱疼痛评分(VAS)、疼痛时间、晨僵时间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炎性指标、脊柱疼痛VAS评分、疼痛时间、晨僵时间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少阴证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加味附子汤配合督灸的疗法,能有效降低炎性指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有益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少阴证 六经辨证 督灸 附子汤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顺生 林跃辉 +2 位作者 杜思霖 许丽娟 钟增源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良性甲状腺结节通过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均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来我院就诊,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中药化痰散结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再加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 目的:探讨良性甲状腺结节通过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8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均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来我院就诊,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中药化痰散结中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再加用中药贴敷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甲状腺结节改变、中医症候积分、结节高危因素积分、负性情绪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组间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患者甲状腺结节平均体积、最大平均直径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患者纳差、胸闷不适、喉间有痰、颈前胀满、颈部触及结节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患者结节高危因素积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患者严重焦虑、明显焦虑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患者肯定焦虑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患者可能焦虑、没有焦虑发生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良性甲状腺结节通过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明确,临床症状得到好转,结节体积明显变小,结节高危因素积分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了改善,且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贴敷疗法 良性甲状腺结节 中医症候积分 结节高危因素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氏奇穴“调气针法”治疗失眠的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林生 邱晓虎 刘雅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5期20-24,共5页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调气针法”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5月101例于龙岩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行常规针刺治疗)与研究组(n=51,行董氏奇穴“调气针法”治疗... 目的:观察董氏奇穴“调气针法”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月—2024年5月101例于龙岩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行常规针刺治疗)与研究组(n=51,行董氏奇穴“调气针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慢波睡眠时间与快速眼动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心理状态[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 anxiety disorder-7,GAD-7)]。结果:治疗前两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慢波睡眠时间S_(3)、慢波睡眠时间S_(4)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慢波睡眠时间S_(3)、慢波睡眠时间S_(4)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PHQ-9、GAD-7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SQI各维度评分及PHQ-9、GAD-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董氏奇穴“调气针法”可有效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改善其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董氏奇穴 调气针法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群华 陈莉华 殷琴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5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就诊的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其中给予试验组经皮穿针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夹... 目的探讨经皮穿针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就诊的儿童桡骨远端骨折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0例),其中给予试验组经皮穿针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夹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外固定拆除时间和不同骨形态(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等、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患儿腕关节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以及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都表现出显著改善(P<0.05)。两组病例外固定拆除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骨折全部愈合,无Volkmann挛缩和腕关节迟发性畸形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穿针治疗与传统手法在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折在骨折稳定性、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上优于对照组,经皮穿针治疗具有愈合快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经皮穿针治疗 儿童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小豆当归散合槐花散治疗Ⅰ度内痔便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温建忠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3043-3046,共4页
目的观察赤小豆当归散合槐花散治疗湿热下注型I度内痔便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龙岩市中医院肛肠科门诊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湿热下注型Ⅰ度内痔便血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用赤小豆当归... 目的观察赤小豆当归散合槐花散治疗湿热下注型I度内痔便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龙岩市中医院肛肠科门诊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湿热下注型Ⅰ度内痔便血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用赤小豆当归散合槐花散水煎服治疗,对照组口服地奥司明片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5 d,5 d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2组患者便血及痔核黏膜情况均有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赤小豆当归散合槐花散治疗湿热下注型Ⅰ度内痔便血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痔核黏膜状态,达到远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 便血 赤小豆当归散 槐花散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茶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谢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3期4081-4083,共3页
目的:探讨冰茶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发生皮下血肿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0%... 目的:探讨冰茶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发生皮下血肿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观察组采用冰茶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连续治疗1周。观察两组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最大直径、血流量、血管内径及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皮下血肿最大直径、血流量、血管内径、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冰茶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效果显著,可显著减轻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发生的皮下血肿及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血流量及血管内径,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茶外敷 红外线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皮下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痛点揿针治疗肌筋膜炎可行性分析
17
作者 许扬坡 苏泽剑 张强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3128-3131,共4页
肌筋膜炎是国内外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方法众多,西医主要予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治疗,虽可暂时缓解疼痛,但极易发生胃肠道损害,且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而中医治疗不仅疗效稳定,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在中医各种治... 肌筋膜炎是国内外临床中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方法众多,西医主要予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治疗,虽可暂时缓解疼痛,但极易发生胃肠道损害,且具有一定的肝肾毒性。而中医治疗不仅疗效稳定,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在中医各种治疗手段中,尤以针灸刺激阿是穴或是激痛点为主,其中揿针疗法安全有效,可产生“长效针感效应”,相比于常规针刺,揿针能够在一些方面体现出优势,其有推广应用于临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伤 肌筋膜炎 激痛点 揿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DH、空腹C肽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18
作者 易小青 蒋磊 许晓凤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8期51-53,57,共4页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ofβ-cell function,HOMA-β)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检验科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每日需要补充的胰岛素总剂量(total daily insulin dose,TDID)分为3组,即A组[TDID为1.0~2.0 U(/kg·d),40例]、B组[TDID为>2.0~3.0 U(/kg·d),23例]、C组[TDID>3.0 U(/kg·d),17例]比较3组FPG、FINS、HOMA-β、LDH、FCP水平,并分析上述指标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C组FPG、LDH、FCP水平高于A组、B组,FINS、HOMA-β水平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型糖尿病患者FPG、LDH、FCP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FINS、HOMA-β与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DH、FCP、FPG、FINS、HOMA-β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存在密切联系,对病情评价、治疗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血清乳酸脱氢酶 空腹C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M模式的护理干预配合EECP对COPD并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张丽君 曾建华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8期128-131,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过渡期护理模式(TCM)的护理干预配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COPD并冠心病患者,均为该院2021年至2023年1月所收治;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 目的分析基于过渡期护理模式(TCM)的护理干预配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COPD并冠心病患者,均为该院2021年至2023年1月所收治;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基于TCM模式的护理干预配合EECP治疗,对两组的心肺功能、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较,研究组的Peak VO_(2)、AT、峰值氧脉搏、LVEF、FEV_(1)、FEV_(1)%、FEV_(1)/FVC以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而社会影响、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为COPD并冠心病患者提供基于TCM模式的护理干预配合EECP治疗,不但能显著改善其心肺功能,而且也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期护理模式 增强型体外反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冠心病 心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大成》治郁经验探析
20
作者 李建国 李萌 +6 位作者 闫思敏 曾靖宇 沈俊良 童涛 游卓然 李靖璇 孟宪军 《中医药通报》 2024年第11期52-54,共3页
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虽未对郁证进行专篇阐述,但在《心邪癫狂门》《治症总要》《医案(杨氏)》等篇中有诸多与郁证相关的症候描述以及治疗方法。文中从发病机理、取穴特色、治疗方法、行针手法等方面探析杨氏治郁经验。
关键词 《针灸大成》 郁证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