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膀胱腹内压监测在PICU中的应用方法和体会 被引量:5
1
作者 郭素梅 陈丽石羡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29期90-91,共2页
目的掌握小儿腹内压监测的正确方法。方法应用膀胱内压测量法对30例重症患儿进行腹内压动态监测。结果通过监测腹内压的动态变化,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结论腹内压监测为危重患儿临床治疗、护理、监测、... 目的掌握小儿腹内压监测的正确方法。方法应用膀胱内压测量法对30例重症患儿进行腹内压动态监测。结果通过监测腹内压的动态变化,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结论腹内压监测为危重患儿临床治疗、护理、监测、预防ACS发生提供了依据,提高了PICU监护水平。护士准确测量腹内压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压 危重患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温毯不同预设温度在PICU高热患儿中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陈丽 郭素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5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降温毯不同预设温度对高热患儿的降温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使用降温毯的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持续高热超过39℃,传统物理降温效果不佳的危重患儿98例,采用随机化法分为三组(A组、B组、C组),降温毯预设温度分别为5~9℃... 目的探讨降温毯不同预设温度对高热患儿的降温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使用降温毯的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持续高热超过39℃,传统物理降温效果不佳的危重患儿98例,采用随机化法分为三组(A组、B组、C组),降温毯预设温度分别为5~9℃、10~14℃、15~20℃,观察降温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患儿降温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毯温越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对持续高热的患儿使用降温毯时,毯温与并发症的发生呈负相关。冰毯15~20℃的温度设置对患儿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温毯 温度 降温效果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5在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国兵 连珠兰 +2 位作者 占珠琴 吴谨准 白海涛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6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5(AQP1、AQP5)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和急性肺损伤(ALI)组,ALI组通过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分别于2、6、12和24 h采集标本。HE...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5(AQP1、AQP5)在脂多糖(LPS)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C)和急性肺损伤(ALI)组,ALI组通过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分别于2、6、12和24 h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测定肺湿/干重比(W/D)、肺通透指数;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法检测肺AQP1、AQP5蛋白和mRNA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I组TNF-α、MIP-1α均有显著性升高(P<0.05),至24 h点逐渐恢复。注射LPS后2 h出现肺泡和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以12 h最明显;肺W/D比、肺泡灌洗(BALF)蛋白含量、肺通透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12 h点达峰值。ALI组各时间点肺AQP1及AQP5mRNA及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1),以12 h点下降最明显。肺AQP1、AQP5 mRNA表达与肺W/D比、血清TNF-α,MIP-1α存在明显负相关。结论脂多糖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其肺水肿的形成可能与AQP1、AQP5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肺损伤 脂多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大鼠肺损伤及肺组织中AQP1和AQP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国兵 吴谨准 +2 位作者 连珠兰 占珠琴 白海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0-254,I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大鼠经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对急性肺损伤(ALI)及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SPF级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组(n=24),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LPS,... 目的:探讨大鼠经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对急性肺损伤(ALI)及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和水通道蛋白5(AQP5)表达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SPF级2月龄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LPS组(n=24),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LPS,每组分别于注射后2、6、12和24h时间点采集标本,每个时间点6只。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大鼠肺湿/干质量(W/D)比、肺渗透指数;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织化学和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AQP1和AQP5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大鼠血清TNF-α和MIP^(-1)α水平在注射LPS后2、6和12h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5),至24h时逐渐恢复正常。HE染色,注射LPS后2h大鼠肺组织出现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以12h时间点最明显;LPS组各时间点大鼠肺W/D比、肺渗透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12h时间点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LPS组各时间点大鼠肺组织中AQP1和AQP5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以12h时间点下降最明显。结论:LPS可导致大鼠ALI和肺组织中AQP1及AQP5表达水平下调,并参与了肺水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肺损伤 水通道蛋白1 水通道蛋白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内毒素性肺损伤大鼠肺水通道蛋白1和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国兵 连珠兰 +2 位作者 占珠琴 吴谨准 白海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7-370,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水通道蛋白1、5(AQP1、AQP5)表达的变化及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EX)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NC)、ALI组、三种剂量的DEX干预组(小剂量0.5mg/kg、...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水通道蛋白1、5(AQP1、AQP5)表达的变化及不同剂量地塞米松(DEX)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NC)、ALI组、三种剂量的DEX干预组(小剂量0.5mg/kg、中剂量1.0mg/kg、大剂量5.0mg/kg)。ALI组通过尾静脉注射LPS,干预组注射LPS后给予不同剂量的DEX,于2、6、12和24h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测定肺湿/干质量比(W/D)、肺通透指数,ELISA检测血清TNF-α、MIP-1α水平;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Real—TimePCR法检测肺AQPl、AQP5蛋白和mRNA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1组TNF—α、MIP—1α均明显升高(P〈0.01),至24h逐渐恢复;与ALI组比较,DEX干预各组上述炎症因子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c0.05)。ALI组出现肺泡和间质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以12h最明显;而DEX干预各组肺损伤病理明显减轻。经LPS处理各组肺W/D比值、肺通透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12h达峰值;与ALI组比较,DEX干预各组上述指标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0.05),但各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u组各时间点肺AQP1及AQP5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1),以12h时间点下降最明显;与ALI组比较,DEX干预各组AQP表达上调,随时间延长,AQP表达逐渐恢复,但各干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S能诱导大鼠ALI,DEX对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EX上调AQP1、AQP5的表达有关,与DEX剂量无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 肺损伤 内毒素 地塞米松(DEX)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性临床干预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儿童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中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宝玲 童阿英 王瑜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328-1331,1335,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临床干预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儿童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ARF)中的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6例危重症合并ARF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2组均进... 目的探讨针对性临床干预在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儿童危重症合并急性肾衰竭(ARF)中的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66例危重症合并ARF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2组均进行常规基础治疗与CRRT,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针对性临床干预方案。观察2组患儿基础生命体征、不同时间点儿科危重症评分(PCIS)、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CRRT后24、27 h,1周PCIS提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2组患儿PCIS随时间推移均呈逐步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干预后基础生命体征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患儿干预后基础生命体征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临床干预在CRRT治疗儿童危重症合并ARF的临床应用中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危重病 急性肾功能衰竭 安全 针对性临床干预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体位引流与专项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护理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谭秋香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6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探究肺部体位引流与专项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护理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其中,对... 目的:探究肺部体位引流与专项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护理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P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肺部体位引流护理,观察组实施肺部体位引流与专项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儿各项指标用时和医疗恐惧感情况、停止呼吸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高流量给氧的时长情况、睡眠情况、护理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用时均较对照组用时更短,对医疗的恐惧感较对照组更轻(P<0.05);观察组停止呼吸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高流量给氧的时长均较对照组用时更短(P<0.05);观察组睡眠情况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肺部体位引流与专项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护理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可有效缩短各项指标恢复用时,减轻患儿对医院的恐惧度,进而改善其肺功能和睡眠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体位引流 专项护理 重症肺炎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国兵 吴谨准 +1 位作者 杨运刚 陈幼芬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所致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ARD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中男13例,女8例。发病平均年...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所致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1例ARDS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1例中男13例,女8例。发病平均年龄1.5岁。病因包括重症肺炎12例(57%),严重脓毒症4例,吸入性肺炎4例,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例。痊愈13例(65%)、死亡8例,其中4例吸入性肺炎所致ARDS经多次支气管肺泡灌洗、呼吸机支持等治疗,全部治愈;1例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痊愈;重症肺炎痊愈6例。4例患儿给予了血液净化(CBP)治疗,2例脓毒症患儿好转,另2例重症肺炎患儿病情无改善。8例死亡患儿最后均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结论不同病因所致ARDS治疗的侧重点不同,吸入性肺炎者应尽早行支气管肺泡灌洗,重症肺炎予针对性抗感染,脓毒症者应尽早行血液净化治疗。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儿童 临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