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怎样看待民间艺术的“原生态”问题 |
曾学文
|
《福建艺术》
|
2006 |
8
|
|
2
|
传媒革命与戏曲变迁——从厦语片到台湾电影歌仔戏 |
吴慧颖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10
|
|
3
|
宁静致远——台湾汉唐乐府的南音乐舞《韩熙载夜宴图》 |
李晖
|
《福建艺术》
|
2008 |
1
|
|
4
|
多元感悟:跳出小品艺术的认识局限 |
林高在
|
《福建艺术》
|
2007 |
1
|
|
5
|
变通《心灯》走台湾——一次“还戏于民”的实践与感悟 |
路冰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6
|
月明冰雪折射台湾20世纪的历史变迁——评蔡欣欣《月明冰雪阑——有情阿嬷洪明雪的歌仔戏人生》 |
曾学文
|
《福建艺术》
|
2008 |
0 |
|
7
|
丑角的狂欢,民间的礼赞——评高甲戏《阿搭嫂》 |
陈世雄
吴慧颖
|
《福建艺术》
|
2009 |
2
|
|
8
|
舞美样式与舞美形象的选择 |
黄永碤
|
《福建艺术》
|
2003 |
1
|
|
9
|
游鱼图轴 |
陈国强
|
《农业考古》
|
1996 |
0 |
|
10
|
用现代技术构筑古典演剧空间 |
黄永碤
|
《福建艺术》
|
2006 |
0 |
|
11
|
寻找两岸不变的文化基底——歌仔戏《蝴蝶之恋》创作谈 |
曾学文
|
《福建艺术》
|
2009 |
0 |
|
12
|
题材特征、时代风格与剧种个性的融合——论歌仔戏《蝴蝶之恋》的音乐设计 |
李晖
|
《福建艺术》
|
2010 |
0 |
|
13
|
从歌仔戏《蝴蝶之恋》谈两岸题材戏剧作品 |
吴慧颖
|
《福建艺术》
|
2010 |
0 |
|
14
|
“影戏”:作为文化身份与审美秩序 |
林清华
|
《福建艺术》
|
2011 |
0 |
|
15
|
交响乐集《我的海峡》之九“海峡之脉”音乐分析 |
李晖
|
《艺苑》
|
2011 |
0 |
|
16
|
阿搭嫂 |
曾学文
|
《福建艺术》
|
2006 |
0 |
|
17
|
《两岸一家亲》乐评 |
李晖
|
《福建艺术》
|
2011 |
0 |
|
18
|
蝴蝶之恋 |
曾学文
|
《福建艺术》
|
2009 |
0 |
|
19
|
意识形态魅影与中国早期电影的叙事编码 |
林清华
|
《艺术学研究(辑刊)》
|
2012 |
1
|
|
20
|
荷据时期台湾戏曲活动初探 |
吴慧颖
|
《戏曲研究》
CSSCI
|
2008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