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冻外科学基础
1
作者 陈剑 《国外医学情报》 2003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冷冻 外科学 肿瘤科 腹部外科 泌尿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至中心静脉置管与传统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肖刚 乔江春 +2 位作者 陆旭 缪刚 王在同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 (pcriphc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 (central venous cathetors,CVC)在老年病人临床应用中的优越性及并发症。 方法 :198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 (pcriphc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与传统的经锁骨下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 (central venous cathetors,CVC)在老年病人临床应用中的优越性及并发症。 方法 :198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对 2 0例老年病人实施了 PICC,同时与 70例实施 CVC的老年病人进行对比分析 ,观察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PICC与 CVC组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 97.1%和 90 .0 % ,(χ2 =2 .97,P>0 .0 5 ) ;导管留置时间 PICC组 7~ 10 7天 ;中位数 (M) =14天 ;四分位间距 (Q) =2 5 .6 ;CVC组 8~ 90天 ;M=16天 ;Q=2 7.4;导管阻塞率分别为 11.4%和 4.2 % ;(χ2 =2 .47,P >0 .0 5 ) ;导管尖端误入颈内静脉 PICC组为 1.4% ,CVC为组5 .7% (χ2 =1.0 3,P>0 .0 5 ) ;导管感染率 PICC组为 1.4% ,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和血培养阴性 ;CVC组为 2 .8% ,1例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和血培养呈阳性 (χ2 =0 .34 ,P>0 .0 5 ) ;导管脱出 PICC组为 4.2 % ;CVC组为 1.4% (χ2 =1.0 3,P>0 .0 5 ) ;PICC组 3例 (4.2 % )发生外周静脉炎 ,CVC组有 2例 (2 .9% )发生气胸 ;CVC组有 7例穿刺置管失败病例改用 PICC方法均获成功 ,两组病人无深静脉血栓发生。 结论 :PICC具有置管成功率高 ,可以避免气胸、血管损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 导管插入术 老年病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燕南 韦军民 +1 位作者 乔江春 朱明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609-161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术后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移植肝脏功能、受体免疫功能、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18例,术后颈内静脉插管,微量泵匀速输注液体.盐水NS组(n=6)输注生理盐水,肠外营养PN组(n=6)输注营养液,脂肪...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术后应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移植肝脏功能、受体免疫功能、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二袖套法大鼠肝移植18例,术后颈内静脉插管,微量泵匀速输注液体.盐水NS组(n=6)输注生理盐水,肠外营养PN组(n=6)输注营养液,脂肪酸OM组(n=6)输注营养液+ω-3脂肪乳.术后第7天,留取肝组织标本病理检查,取血清检测生化指标及IL-2、IL-4、IL-10、γ-IFN等细胞因子含量,余血清检测生化指标,流式细胞检测CD4+、CD8+、CD4+CD25+T细胞和CD8+CD28-T细胞.结果:各组生化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NS组和PN组比较,OM组CD4+、CD8+、CD4+CD25+和CD8+CD28-T细胞含量下降(26.86%±1.60% vs 31.32%±5.92%,32.87%±2.744%;28.65%±1.40% vs 30.08%±1.37%,30.64%±1.47%;3.89%±0.20% vs 4.75%±0.46%,5.27%±0.20%;13.31%±2.06% vs 22.08%±3.81%,21.00%±3.46%,均P<0.05).OM组CD4+/CD8+与NS组和PN组比较下降有差异(0.94±0.001 vs 1.04±0.01,1.07±0.001,均P<0.05).OM组IL-2、γ-IFN含量与NS组和PN组比较下降(20.17±2.87ng/L vs 35.47±8.94ng/L,35.92±3.31ng/L,2.12±0.84ng/L vs 28.30±6.25ng/L,28.38±11.07ng/L,均P<0.05).病理学检查移植肝排斥反应强度(RAI)评分OM组与PN组、NS组比较下降有差异(均P<0.05).结论:静脉输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通过抑制IL-2和γ-IFN,抑制T淋巴细胞,更显著的降低CD4+辅助性T细胞比例,减轻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Ω-3脂肪酸 器官排斥 T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轻质聚丙烯网片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鲁纯智 王建龙 韦军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46-1246,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轻质疝补片 LICHTENSTEIN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物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刚 王征 +5 位作者 肖刚 修霞 孙建华 周新平 安琦 黄美雄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10期768-771,共4页
目的:寻找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对26例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前活检标本的K-ras基因进行测序,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子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体(Ki-67)、核转录因子(NF-κB)、细胞周期蛋... 目的:寻找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对26例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前活检标本的K-ras基因进行测序,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子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体(Ki-67)、核转录因子(NF-κB)、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进行检测。对手术标本行病理分析和肿瘤消退分级评估。结果:本组病例新辅助治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的患者7例(26.9%)均为K-ras基因野生型,治疗后降期患者17例(65.4%)。K-ras基因是否突变同新辅助放化疗(CRT)能否达到pCR密切相关(P=0.048)。K-ras基因野生型患者的降期率和肿瘤消退率均为77.8%(14/18),同突变型的降期率和肿瘤消退率比较P=0.063。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治疗前K-ras基因野生型可能预示着较好的新辅助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治疗 K-RAS基因 肿瘤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54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贾文焯 孙建华 肖刚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PPH术治疗54例重度混合痔(Ⅲ、Ⅳ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0~30min,平均住院时间3.5d,术后发生尿潴留6例,术后肛门疼痛7例,术后出血4例,均给予... 目的探讨改良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改良PPH术治疗54例重度混合痔(Ⅲ、Ⅳ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20~30min,平均住院时间3.5d,术后发生尿潴留6例,术后肛门疼痛7例,术后出血4例,均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本组病例均无复发,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改良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安全有效,较传统PPH术更简单易学,手术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PPH术 混合痔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血内毒素、sCD14及血浆灭活内毒素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大年 李永国 +3 位作者 朱明炜 吴蓓 贺修文 韦军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2-44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实验性治疗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血内毒素、sCD 1 4及血浆灭活内毒素能力(EIC)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ANP组和ANP+HBO(治疗)组。ANP模型建立3 0m in后,治疗组给予HBO治...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实验性治疗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血内毒素、sCD 1 4及血浆灭活内毒素能力(EIC)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ANP组和ANP+HBO(治疗)组。ANP模型建立3 0m in后,治疗组给予HBO治疗2 h。测定各组建模3,6,1 0 h后的血内毒素水平,sCD 1 4,EIC,TXB2和6-K-PGF1a水平。结果建模3 h和6 h后,治疗组的内毒素水平、sCD 1 4和TXB2水平明显低于ANP组(P<0.0 5),而EIC明显高于ANP组(P<0.05)。结论高压氧对大鼠ANP的治疗可能系通过改善胰腺微循环,增强EIC,降低血内毒素和sCD 1 4水平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治疗 高压氧 内毒素/血液 SCD14/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77
8
作者 徐雅莉 孙强 +13 位作者 单广良 张瑾 廖海波 李世拥 姜军 邵志敏 蒋宏传 沈念春 石岳 尉承泽 张保宁 陈妍华 段学宁 李波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7-14,共8页
目的筛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省市14家研究中心开展1∶m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对... 目的筛查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危险性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国8个省市14家研究中心开展1∶m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通过面对面交流收集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对健康对照女性年龄、生活环境相匹配。应用1∶m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分布特点,明确其与乳腺癌发病危险性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16例乳腺癌患者及1156例健康对照女性。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4(OR=4.07,95%CI:2.98~5.55),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OR=1.68,95%CI:1.19~2.38),初潮年龄≥14岁(OR=1.41,95%CI:1.07~1.87),生存压力大(1~4级,OR=2.15,95%CI:1.26~3.66;5~9级,OR=3.48,95%CI:2.03~5.95),绝经(OR=2.22,95%CI:1.50~3.28)(P〈0.05),乳腺癌家族史(OR=1.72,95%CI:1.15~2.58),肿瘤家族史(乳腺癌除外)(OR=1.55,95%CI:1.22~1.98)。口服避孕药(OR=1.59,95%CI:0.83~3.05)亦增加乳腺癌发病危险性,但差异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BMI≥24、乳腺良性病变活检史、初潮年龄≥14岁、生存压力大、绝经、乳腺癌家族史及其他肿瘤家族史。本研究为个体化评估中国女性罹患乳腺癌危险性及广泛开展乳腺癌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错构瘤的诊治体会(附六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贾文焯 孙建华 +1 位作者 韦军民 高戈 《腹部外科》 2006年第5期281-282,共2页
目的探讨脾脏错构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2004年收治的6例脾脏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均行脾切除术,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仍健在。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脾脏错构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外科医生在脾脏占位鉴... 目的探讨脾脏错构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2004年收治的6例脾脏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例均行脾切除术,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仍健在。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脾脏错构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外科医生在脾脏占位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肿瘤 错构瘤 诊断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贾文焯 孙建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44-446,共3页
关键词 大肠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SLN描记技术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生物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小娟 许静涌 宋京海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2期3514-3519,共6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以慢性肠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其复杂的免疫机制始终困扰着临床治疗.IBD病理反应通常与适应性和固有免疫系统的变化紧密相关.随着对IBD免疫机制的深入了解,多种生物制剂及小分子...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以慢性肠道炎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候群,其复杂的免疫机制始终困扰着临床治疗.IBD病理反应通常与适应性和固有免疫系统的变化紧密相关.随着对IBD免疫机制的深入了解,多种生物制剂及小分子得以研发,为难治性IBD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本文综述了不同生物治疗方法在IBD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了IBD未来治疗可能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治疗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的循证营养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韦军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12期845-847,共3页
我国已于10年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到2011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年龄≥65岁)1.23亿,占总人口比例9.1%,规模超过欧洲老年入口之总和;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预计达到7400万人。... 我国已于10年前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到2011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年龄≥65岁)1.23亿,占总人口比例9.1%,规模超过欧洲老年入口之总和;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预计达到7400万人。社会快速老龄化使得老年患者逐年增多。2010年卫生部北京医院住院患者中老年人占38.3%(年龄≥65岁),普外科为37.7%。老年住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人,尤其是危重症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营养治疗 循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鲁纯智 王在同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7年第4期12-13,共2页
目的总结平片式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40例(681侧例)老年人Lichtenstein手术,观察手术指征、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活动时间、伤口疼痛、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及... 目的总结平片式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40例(681侧例)老年人Lichtenstein手术,观察手术指征、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患者活动时间、伤口疼痛、平均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术后尿潴留6例,阴囊积液6例,血清肿4例,本组病例全部痊愈出院。随诊6个月~53个月,未见疝复发。无手术切口的慢性疼痛和异物感,腹壁活动不受限制。结论就疝修补术而言,目前有多种无张力疝修补术式,但从手术对老年机体的创伤性、安全性和易操作性等方面来比较,现在还没有其它术式可以代替Lichtenstein手术,Lichtenstein手术仍为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主要方法。应用超薄轻质聚丙烯网片,可以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的舒适性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材料——Marlex网修补腹壁缺损 被引量:5
14
作者 鲁纯智 尤广发 《医师进修杂志》 1999年第8期26-27,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材料聚丙烯网修补腹壁缺损。方法:通过手术修补腹壁缺损:其中切口疝13例,腹股沟疝32例,腹壁肿瘤19例,结果:术后切口感染1例,皮下积液3例,其余病例切口Ⅰ期愈合,随诊41例,未发现疝的复发和形成,... 目的;总结应用人工材料聚丙烯网修补腹壁缺损。方法:通过手术修补腹壁缺损:其中切口疝13例,腹股沟疝32例,腹壁肿瘤19例,结果:术后切口感染1例,皮下积液3例,其余病例切口Ⅰ期愈合,随诊41例,未发现疝的复发和形成,结论:认为聚丙烯网是一种理想的修补腹壁缺损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缺损 修补 聚丙烯网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丝网补片在修补老年人腹壁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鲁纯智 李秀芬 朱劲东 《医学研究通讯》 2001年第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Marlex网在修补老年人腹壁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arlex网行187例次老年人腹壁缺损修补手术,并进行随访,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后切口感染1例,皮下积液2例,其余病例切口1期愈合,手术切口无不适感觉。结论我们认为Marlex网是一种... 目的探讨Marlex网在修补老年人腹壁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arlex网行187例次老年人腹壁缺损修补手术,并进行随访,总结和分析。结果术后切口感染1例,皮下积液2例,其余病例切口1期愈合,手术切口无不适感觉。结论我们认为Marlex网是一种理想的修补老年人腹壁缺损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腹壁缺损 MARLEX网 聚丙烯丝网 补片 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中Prolene网的应用
16
作者 鲁纯智 黄美雄 +1 位作者 陈彦军 崔学军 《中国医刊》 CAS 2006年第7期39-40,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Prolene网在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Prolene网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37例,并进行随访3个月至4年。结果37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手术切口均为I期愈合,随访35例,随访率为94.5%,随访病例无1例腹壁切口疝的复发。结论... 目的总结应用Prolene网在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Prolene网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37例,并进行随访3个月至4年。结果37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手术切口均为I期愈合,随访35例,随访率为94.5%,随访病例无1例腹壁切口疝的复发。结论Prolene网是目前修补腹壁巨大切口疝比较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Prolene网 无张力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成形填塞式疝补片在修补老年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鲁纯智 《中级医刊》 2004年第11期35-36,共2页
目的 评价自主成形填塞式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自主成形填塞式疝补片修补老年腹股沟疝共 3 0例。结果  3 0例老年腹股沟疝病人均获满意修补 ,短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 自主成形填塞式补片是修补... 目的 评价自主成形填塞式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自主成形填塞式疝补片修补老年腹股沟疝共 3 0例。结果  3 0例老年腹股沟疝病人均获满意修补 ,短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 自主成形填塞式补片是修补各种类型老年腹股沟疝理想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腹股沟疝 填塞 补片修补 无张力修补术 短期随访 术中 病人 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癌中之王:胰腺癌
18
作者 乔江春 《医药与保健》 2013年第1期24-25,共2页
帕瓦罗蒂、乔布斯、陈祖德……近年来,不少社会名人都因胰腺癌去世,也让人们对“胰腺癌”多了分好奇。随着健康科普宣传的深入,百姓对很多疾病防治有所了解,但对胰腺癌的认识还较为陌生。胰腺癌为何叫作“癌中之王”,人们在生活中... 帕瓦罗蒂、乔布斯、陈祖德……近年来,不少社会名人都因胰腺癌去世,也让人们对“胰腺癌”多了分好奇。随着健康科普宣传的深入,百姓对很多疾病防治有所了解,但对胰腺癌的认识还较为陌生。胰腺癌为何叫作“癌中之王”,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加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保健知识 预防措施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相关分子1在炎症性肠病小鼠不同部位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安琦 牛小娟 +3 位作者 阎凯 李尧 汪欣 宋京海 《中国医药》 2015年第8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 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相关分子(TIM)1在炎症性肠病小鼠不同部位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20只雄性BALB/C小鼠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只.观察组饮用4%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10 d诱发急性结肠炎,对照组... 目的 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相关分子(TIM)1在炎症性肠病小鼠不同部位淋巴细胞中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20只雄性BALB/C小鼠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只.观察组饮用4%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10 d诱发急性结肠炎,对照组小鼠以蒸馏水饲喂10 d.记录2组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提取外周血、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及肠黏膜固有层的淋巴细胞,并予计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的亚群比例及不同部位淋巴细胞中TIM-1表达情况.结果 第10天时,观察组小鼠体质量变化明显小于对照组[(84.8±9.1)%比(114.6±9.3)%],观察组小鼠的DAI、组织病理学损伤评分、脾脏和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1.2±0.8)分比(0.0±0.0)分、(8.8±0.8)分比(0.0±0.0)分、(93.6±21.9)&#215;106个比(53.3 ±11.9) &#215;106个;(5.6±1.2)&#215;106个比(2.1±0.5)&#215;106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肠系膜淋巴结中和肠黏膜固有层淋巴细胞计数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鼠脾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IM-1+/CD4+和TIM-1 +/CD8+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TIM-1 +/B220+细胞的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233±0.005)%比(60.164 ±0.109)%,P<0.05].结论 在DSS诱导的炎症性肠病模型中,急性期脾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数量均明显升高,TIM-1在急性期阶段外周血中B细胞上表达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T细胞免疫球蛋白结构域相关分子1 辅助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美外科营养指南解读 被引量:28
20
作者 韦军民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09,共3页
外科营养支持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已从以往重视维持各种创伤后的氮平衡、保持瘦肉体,发展为更加关注维护脏器、组织和免疫功能,促进脏器组织修复等,并将临床结局如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等作为观察指标。
关键词 指南 营养支持 外科营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