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8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钩藤碱减轻帕金森病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刘崇 刘亚婷 +1 位作者 张壮 周国平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异钩藤碱对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选取40只小鼠建立PD模型,造模成功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异钩藤碱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另设对照组1... 目的探讨异钩藤碱对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及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选取40只小鼠建立PD模型,造模成功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异钩藤碱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另设对照组10只。异钩藤碱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分别灌胃给药20、40、80 mg/kg的异钩藤碱混悬液(0.9%氯化钠溶液配制),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爬杆实验和旷场实验评定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脑组织中多巴胺(DA)水平;TUNEL法检测黑质区神经细胞凋亡;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黑质区微RNA-376b-3p(miR-376b-3p)、转录因子SP1(SP1)和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2(LRRK2)的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黑质区SP1、LRRK2、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4.58±0.27)μg/L比较,模型组(1.35±0.13)μg/L小鼠DA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异钩藤碱低剂量组(1.86±0.17)μg/L、中剂量组(2.56±0.21)μg/L和高剂量组(3.40±0.29)μg/L小鼠DA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且以异钩藤碱高剂量组最佳。与模型组比较,异钩藤碱低、中和高剂量组小鼠爬杆时间、IL-1β、TNF-α水平、神经细胞凋亡率、SP1和LRRK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α-syn蛋白水平降低,运动总距离、miR-376b-3p以及TH蛋白水平升高(P<0.05),且以异钩藤碱高剂量组效果最佳(P<0.05)。结论异钩藤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PD小鼠运动功能障碍,减轻神经炎症反应,降低神经细胞凋亡率,可能是通过影响miR-376b-3p/SP1/LRRK2信号系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属 帕金森病 异钩藤碱 神经元损伤 转录因子SP1 亮氨酸重复序列激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
作者 左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分...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感觉根部分切断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显微血管减压术。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3月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月后,研究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疼痛程度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
3
作者 景晓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3期76-77,80,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术后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针对术后医院感染因素,行个性化护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对术后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50)与针对术后医院感染因素,行个性化护理(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病例医院感染率为4%(2/50),其中泌尿道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例;对照组守大事要率为16%(8/50),其中泌尿道感染3例,呼吸道感染3例,胃肠道感染2例,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选取病例低氧血症率为8%(4/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为9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62%(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引发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因素,加强个性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为顺利康复提供良好条件,并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护理水平,可有效维护患者权益和医院、社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实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神经外科 术后医院感染 控制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心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小萌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109-109,共1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总满意率以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受治疗患有神经外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总满意率以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满意率为97.14%,而对照组患者的为80.00%,两组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心理干预护理模式值得在相关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总满意率 观察组 对照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康复模式对烟雾病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小萌 尚芳芳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康复模式对烟雾病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在南阳某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给予...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康复模式对烟雾病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在南阳某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康复指导。给予观察组患者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模式进行康复指导。比较2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及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11.31±1.14)分,低于对照组的(14.75±1.7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为(47.08±4.73)分,高于对照组的(38.66±4.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观察组患者ADL及GQOL-74评分分别为(81.72±4.62)分及(85.48±5.1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9.75±5.11)分及(79.86±4.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康复模式在烟雾病患者的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其能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效果,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出血 医院-社区-家庭团体干预康复模式 生活质量 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治疗髓内肿瘤
6
作者 崔群建 周汉光 程广东 《医学信息》 2008年第9期1704-1704,共1页
髓内肿瘤常见的为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血管母细胞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肿瘤活检、椎管减压加放疗,但疗效不佳。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髓内肿瘤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科自2003年至2008年应用显微神经外... 髓内肿瘤常见的为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血管母细胞瘤。传统的治疗方法以肿瘤活检、椎管减压加放疗,但疗效不佳。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髓内肿瘤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我科自2003年至2008年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脊髓髓内肿瘤23例,疗效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脊髓髓内肿瘤 治疗方法 外科手术治疗 血管母细胞瘤 海绵状血管瘤 疗效不佳 星形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深部出血继发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综合征5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许鹏飞 白玉彦 +1 位作者 赵辉 张丽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期15-16,共2页
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综合征(paroxysmal 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 PSH)是一种临床相对少见的危重症并发症,主要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轴索损伤、脑干损伤等,也见于脑深部出血如丘脑出血、中脑或桥脑出血等,其他如严重的缺血缺氧性脑病... 阵发性交感神经兴奋综合征(paroxysmal sympathetic hyperactivity, PSH)是一种临床相对少见的危重症并发症,主要继发于重型颅脑损伤、轴索损伤、脑干损伤等,也见于脑深部出血如丘脑出血、中脑或桥脑出血等,其他如严重的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感染性疾病等也可发生[1]。本文回顾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2017.01—2022.03脑深部出血(丘脑及中脑出血)后继发PSH的5例患者,并对PSH的治疗方式和预后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兴奋 缺血缺氧性脑病 脑深部出血 重型颅脑损伤 桥脑出血 中脑出血 颅内感染性疾病 脑干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士的专科知识培训
8
作者 周晔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4年第2期96-97,共2页
在护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在日趋完善的今天,护理学科对护士的知识技能、学识水平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广大护士迫切需要以新的知识充实提高自己.随着神经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对专科性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 神经外科 病人 术前 专科知识 护士长 业务素质 护师 自我保护意识 专科护理 护理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9
作者 周晔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22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亚低温 神经外科 应用 脑挫伤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赵墨 张跃欣 +3 位作者 苗统 魏康康 王一明 周国平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1期2337-2340,共4页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80例脑胶质瘤患者分为微创组(n=10,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和对照组(n=70,传统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格拉斯哥...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80例脑胶质瘤患者分为微创组(n=10,立体定向微创手术)和对照组(n=70,传统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肽指标[催产素(OT)、精氨酸加压素(AVP)、β-内啡肽(β-EP)]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微创组患者的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GCS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微创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OT、AVP、β-EP水平均低于本组术前,微创组患者OT、AVP、β-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可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 传统开颅手术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整体护理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景晓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整体护理策略。方法 40例采用介入治疗术进行治疗的动脉瘤患者,对其在围手术期间的整体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良好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达100%。在拔除动脉鞘管后,出...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整体护理策略。方法 40例采用介入治疗术进行治疗的动脉瘤患者,对其在围手术期间的整体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良好的改善,患者的满意度达100%。在拔除动脉鞘管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4例,其中1例为迟发;4例为顽固性低血压,3例为皮下红肿,在对患者进行相应的症状处理和护理后情况均消失。结论介入治疗术的并发症是临床护理中值得特别注意的部分,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术后的各项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保证患者恢复情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术 整体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神经外科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的措施 被引量:4
12
作者 景晓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4期231-231,共1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的方法。方法 200例神经外科ICU重症患者,经鼻插管和机器通气治疗,并且进行气道、吸痰、开放囊等护理,同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和防止感染等护理。结果 200例神经外科ICU重症患者经过采取机械通气...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的方法。方法 200例神经外科ICU重症患者,经鼻插管和机器通气治疗,并且进行气道、吸痰、开放囊等护理,同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和防止感染等护理。结果 200例神经外科ICU重症患者经过采取机械通气护理后,治愈160例,好转3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护理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其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并有效减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机械通气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景晓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5期170-171,共2页
目的研究对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6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行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 目的研究对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 6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行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8.5±3.2)d,护理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3.9±2.7)d,护理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6.7%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可缩短其治疗周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得到了广大护患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多重耐药菌 护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咽神经痛患者显微神经外科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景晓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22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多种显微神经外科治疗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舌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患者采取迷走神经根上部位1-2根丝切断手术(R)进行治疗,9例患者采取显微外科减压手术(MVD)进行治疗,6例患者采取R+MVD术式进... 目的:探讨多种显微神经外科治疗舌咽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舌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5例患者采取迷走神经根上部位1-2根丝切断手术(R)进行治疗,9例患者采取显微外科减压手术(MVD)进行治疗,6例患者采取R+MVD术式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5.5年。结果30例患者经过有效手术治疗后疼痛感均完全消失,治愈率为100%;其中15例R术式患者,12例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3例患者3 d后疼痛感消失,9例MVD术式患者,术后疼痛感均完全消失,6例R+MVD患者术后疼痛感均立即消失;所有患者临床效果根据Taha标准进行评估,优26例,良3例,差1例;平均随访时间5.5年,患者治愈率为93.3%(28/30)。结论舌咽神经痛患者应根据术中是否存在血管压迫及其压迫方式对R、MVD和R+MVD手术方式进行选取,随访结果显示3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均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咽喉 神经痛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景晓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7期93-94,97,共3页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的重症患者64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对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3年12月期间神经外科收治的的重症患者64例,将其随机平均分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给予患者全面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全面护理,有助于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全面护理 肺部感染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金曦 姚春旭 +1 位作者 刘畅 王明国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86-789,共4页
目的 探究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279例垂体瘤病人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 目的 探究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4月南阳市中心医院279例垂体瘤病人临床资料,观察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79例垂体瘤手术病人,26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32%;分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5.17%,革兰阳性菌占41.38%,真菌1株占3.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径≥1 cm、手术时间>1 h、术后留置引流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 d是垂体瘤手术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垂体瘤手术病人医院感染风险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肿瘤长径≥1 cm、手术时间>1 h、术后留置引流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减少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交叉感染 病原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根压迫性疾病的远期效果观察
17
作者 齐昊一 李嗣煜 齐平建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676-683,共8页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根压迫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3家神经外科中心2013年10月~2023年10月间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病人,其中三叉神经痛937例,面肌痉挛1264例,舌咽神经痛211例。随访年限6个月~10年...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治疗颅神经根压迫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方法:纳入3家神经外科中心2013年10月~2023年10月间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病人,其中三叉神经痛937例,面肌痉挛1264例,舌咽神经痛211例。随访年限6个月~10年。通过远期随访,评估微血管减压治疗此类疾病的远期效果。结果: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总有效率为91.36%,治疗面肌痉挛的总有效率为89.08%,治疗舌咽神经痛总有效率为94.31%。远期效果观察中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率为20.38%。面肌痉挛复发率14.87%,舌咽神经痛术后复发率21.80%。结论:微血管减压术为治疗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首选术式,后颅窝神经血管变异较多依旧是此类疾病手术的难点。熟练掌握内镜辅助技术以及术中应用多变的减压方式是提高此类疾病手术有效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舌咽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联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神经细胞因子及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18
作者 郭延莉 左娜 田永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82-85,共4页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联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神经细胞因子及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联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神经细胞因子及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内皮素(ET)及血管升压素(AV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能有效缩小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的脑血肿体积,降低颅内压及神经细胞因子、血管活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亚低温治疗 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 神经细胞因子 血管活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华显柯 韩清清 《临床研究》 2024年第9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设置为此次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调查72例患者预后情况,根... 目的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进行抽样调查,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三叉神经痛患者(72例)设置为此次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调查72例患者预后情况,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60岁/≤60岁)、三叉神经痛患侧(右/左)、病程(>5年/≤5年)、压迫部位(动脉/动脉+静脉)、压迫程度[(粘连、萎缩、移位)/无]、临床症状(典型/不典型)、减压程度(充分/不充分)}进行收集,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情况,将有差异项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40例预后良好(占比为55.56%),32例预后不良(占比为44.44%);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年龄、性别、三叉神经痛患侧、压迫部位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压迫程度、临床症状、减压程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相关有差异的因素代入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病程>5年、压迫程度(粘连、萎缩、移位)、临床症状不典型、减压程度不充分均是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影响因素包括病程、压迫程度、临床症状、减压程度,在围术期需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预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灌注CT影像参数对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20
作者 许禹 耿云平 +1 位作者 尤国庆 马新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脑灌注CT影像参数对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脑灌注CT检查,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 目的探讨脑灌注CT影像参数对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4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脑灌注CT检查,获取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等参数,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分)。比较两组患者的CBF、CBV、MTT、TTP参数,并分析各参数与mRS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各参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两组患者脑灌注CT影像参数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CBF、CBV高于预后不良组,MTT、TTP低于预后不良组。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CBF(r=-0.648)、CBV(r=-0.522)与mRS评分呈负相关性,MTT(r=0.591)、TTP(r=0.439)与mRS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BF、CBV、MTT、TTP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均具有显著的评估价值(AUC>0.7,P<0.05)。结论脑灌注CT影像参数与高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其预后评估具有显著价值,可作为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灌注CT影像参数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预后 脑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