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miR-485、miR-205-5p水平与卵巢癌患者化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王远航 徐小晶 +1 位作者 雷雯 孙勃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miR-485、miR-205-5p水平与卵巢癌(OC)患者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O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化疗4个周期后效果分为缓解组(59例)、稳定组(31例)、恶化组(24例)。比... 目的 探讨血清miR-485、miR-205-5p水平与卵巢癌(OC)患者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O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化疗4个周期后效果分为缓解组(59例)、稳定组(31例)、恶化组(24例)。比较3组化疗前、化疗2个周期后、化疗4个周期后血清miR-485、miR-205-5p水平并分析相关性,分析血清miR-485、miR-205-5p水平联合检测对OC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恶化组血清miR-485水平比稳定组、缓解组低,且稳定组比缓解组低(P<0.05),恶化组血清miR-205-5p水平比稳定组、缓解组高,且稳定组比缓解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血清miR-485水平<化疗2个周期后<化疗4个周期后,血清miR-205-5p水平>化疗2个周期后>化疗4个周期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485与化疗效果呈负相关,血清miR-205-5p水平与化疗效果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miR-485、miR-205-5p水平联合预测OC患者化疗结果恶化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6,最佳诊断灵敏度为87.50%,特异度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miR-485、miR-205-5p水平与OC患者化疗效果密切相关,可为临床预测化疗效果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85 miR-205-5p 卵巢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广敏 孙勃 +1 位作者 李中钦 邹科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研究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诊治的8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以及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卵巢癌... 目的研究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治疗卵巢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诊治的8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以及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行卵巢癌根治术,观察组患者行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记录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卵巢功能变化以及术后生育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年、3年生存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FSH、LH和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年有30例(66.67%)月经周期规律,26例(57.78%)成功受孕。结论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治疗卵巢癌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较好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双侧卵巢肿物剥除术 卵巢癌 临床效果 生育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倩 《云南医药》 CAS 2020年第6期619-619,共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临床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我院非淋菌性宫颈炎92例患者为对象,年龄范围23~56岁,平均年龄(34.28±1.31)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46例患者。
关键词 阿奇霉素 阴道栓剂 非淋菌性宫颈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普刀在治疗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广敏 孙勃 +1 位作者 李中钦 邹科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31-32,共2页
目的观察利普刀在治疗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刀组和利普刀组,每组34例。冷刀组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利普刀组采... 目的观察利普刀在治疗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冷刀组和利普刀组,每组34例。冷刀组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利普刀组采用利普刀锥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利普刀组手术总有效率(97.06%,33/34)高于冷刀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普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冷刀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冷刀组(P<0.05);利普刀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冷刀组(P<0.05)。结论采用利普刀锥切术治疗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有效率较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普刀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表达检测及与HPV感染的关系分析
5
作者 翟晓建 倪鸣 +1 位作者 李乐 张浩 《热带医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1536-1540,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Ki-6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β-连环蛋白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3年6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Ki-67)、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β-连环蛋白和P53蛋白表达水平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3年6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12例,取乳腺癌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乳腺正常组织(距癌边缘>2 cm)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表达,采用二代捕获杂交法检测HPV感染,分析乳腺癌组织和乳腺正常组织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表达,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乳腺癌组织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HPV感染差异。结果 乳腺癌组织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50、40.840、66.878、38.615,P均<0.05)。低分化乳腺癌组织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乳腺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836、18.532、13.221、13.197,P均<0.05)。TNM分期Ⅲ~Ⅳ乳腺癌组织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乳腺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324、24.446、17.437、11.951,P均<0.05)。肿瘤直径≥2 cm乳腺癌组织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2 cm乳腺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756、9.006、23.083、13.079,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848、29.206、16.254、11.935,P均<0.05)。HPV感染35例,感染率为31.3%,其中HPV 16感染23例,HPV 18感染12例;低分化乳腺癌组织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乳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70, 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HPV感染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χ^(2)=21.759,P<0.05)。有HPV感染的乳腺癌组织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HPV感染的乳腺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836、22.414、8.612、20.684,P均<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表达上调,与分化程度、TNM分期、肿瘤直径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同时HPV感染会增加Ki-67、HER-2、β-catenin、P53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Β-连环蛋白 P53蛋白 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