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2011年度我院多重耐药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陶勇 徐俊炜 陆俊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1期2956-2959,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2010~2011年度多重耐药细菌的分布及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迁。方法对2010~2011年度我院住院病人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多重耐药菌157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致病菌耐药率的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7株病原菌... 目的了解我院2010~2011年度多重耐药细菌的分布及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迁。方法对2010~2011年度我院住院病人送检标本中分离的多重耐药菌157株,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致病菌耐药率的变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57株病原菌中,G+菌40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G-菌117株,其分布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他G-多重耐药菌。在菌群变迁中G-菌分离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G+菌则相反,不同菌种在不同时间段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均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ESBL+)菌株,对头孢他啶耐药,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头孢西丁中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多数抗菌药物保持较高耐药率,耐药率最低的依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米诺环素;鲍曼不动杆菌中以泛耐药鲍曼为主,对除了多粘菌素B外的其他抗菌药物完全耐药;金黄色葡萄菌对万古霉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我院糖肽类抗生素对G+菌;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药物对G-菌保持相对较高的抗菌活性,但泛耐药鲍曼的产生日益成为我院临床抗感染治疗中面临的新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耐药性 药物敏感试验 G+菌 G-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和血浆NT-pro-BNP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
作者 陶勇 李文雄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6期876-878,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氨基酸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脓毒血症病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的80例成年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生脓毒血症的第1、3天及出SICU当天检测其血清...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浆氨基酸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脓毒血症病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的80例成年脓毒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生脓毒血症的第1、3天及出SICU当天检测其血清PCT、血浆NT-pro-BNP水平,记录当天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患者发生脓毒血症后前3 d及入住SICU期间总的出入水量,随访患者入SICU后的生存状况,并据此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 80例患者中,65例存活,15例死亡。两组患者第1天APACHE-Ⅱ评分、血浆NT-pro-BNP和血清PCT水平相近(均P>0.05);第3天死亡组血浆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出入水量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血清PCT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SICU当天,死亡组的血清PCT、血浆NT-pro-BN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住院期间总出入量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血清PCT、血浆NT-pro-BNP水平分别与APACHE-Ⅱ评分相关(r=0.583,P<0.05;r=0.475,P<0.05);血清PCT与血浆NT-pro-BNP水平相关(r=0.769,P<0.05),血浆NT-pro-BNP与患者总出入水量情况相关(r=0.494,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感染指标血清PCT水平相关,血清PCT、血浆NT-pro-BNP水平持续进行性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降钙素原 氨基酸B型钠尿肽前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