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频教育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冒小平 邱小丽 张兰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8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进行DVT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为中、高风险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 目的探讨视频教育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进行DVT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为中、高风险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踝泵运动视频教育。比较术后2组DVT的发生情况、踝泵运动依从性、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下肢肿胀、疼痛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发生下肢DVT 1例,对照组为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踝泵运动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教育可有效增加患者踝泵运动依从性,有效促进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教育 踝泵运动 妇科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术后发生肺栓塞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贾美群 陈曾燕 《交通医学》 2013年第6期693-694,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原因及诊疗措施。方法:给予低分子肝素60-100fu/kg脐周皮下注射,每12h1次。至病情减轻后改口服华法林,2种药物需重叠使用3-5天。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1次/...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术后发生肺栓塞的原因及诊疗措施。方法:给予低分子肝素60-100fu/kg脐周皮下注射,每12h1次。至病情减轻后改口服华法林,2种药物需重叠使用3-5天。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1次/天,10~14天为1个疗程。病情较重时行导管内溶栓、导管血栓取出术及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术等介入治疗。结果:肿瘤术后发生肺栓塞16例给予溶栓、抗凝、介入等治疗后,11例治愈,病情严重放弃治疗1例,肺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4例。结论:妇科肿瘤患者合并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卧床制动、手术损伤、手术时间长、术后使用止血药等均为肺栓塞发生的高危因素。风险评估后积极预防,及时有效治疗可明显降低妇科肿瘤术后肺栓塞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静脉血栓栓塞 肺栓塞 介入治疗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羽 陈曾燕 《交通医学》 2013年第4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诊治及预防。方法: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穿弹力袜,抬高患肢并制动,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U,脐周皮下注射,每日1次。阿司匹林50mg口服,每日3次。用药期间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诊治及预防。方法: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穿弹力袜,抬高患肢并制动,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00U,脐周皮下注射,每日1次。阿司匹林50mg口服,每日3次。用药期间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经抗凝治疗后9例患者患肢肿胀逐渐消退,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治疗期间无1例出现肺栓塞,未发生继发性出血。结论:高龄、肥胖、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术中输血、术后使用止血药物、手术时间延长等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抗凝治疗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肿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延展性用药管理模式构建 被引量:4
4
作者 杨阳 何爱琴 +1 位作者 顾海娟 倪美鑫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构建临床药师主导的院外延展性抗凝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用药管理方法,探索一种抗凝专业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方法2021年6-12月共纳入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 目的构建临床药师主导的院外延展性抗凝预防妇科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用药管理方法,探索一种抗凝专业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模式。方法2021年6-12月共纳入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卵巢癌、宫颈癌及子宫内膜癌患者18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91例)及干预组(9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临床药师干预。比较两组预防VTE疗效、延展性抗凝疗程完成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用药依从性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床药师干预可有效提高延展性抗凝疗程完成率(58.2%vs.79.1%),降低无症状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11.0%vs.2.2%)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5.2%vs.12.1%),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50.5%vs.69.2%)。结论抗凝药物管理是一个慢性长期的过程,本研究通过构建妇科肿瘤术后延展性抗凝用药模式,可以为临床药师找到临床工作新的切入点,为临床提供更为优质的药学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管理 静脉血栓 抗凝 妇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氧化酶1在肿瘤病理生理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俞鑫丽 何爱琴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9期2101-2104,共4页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双氧化酶1(DUOX1)是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氧化酶家族成员,在细胞信号转导、氧化还原反应及防御机制中扮演关键角色,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 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双氧化酶1(DUOX1)是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PH)氧化酶家族成员,在细胞信号转导、氧化还原反应及防御机制中扮演关键角色,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等密切相关。DUOX1在肺、胰腺、肝脏、前列腺及宫颈组织中均有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本文对DUOX1在肿瘤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化酶1 肿瘤 病理生理过程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恶性肿瘤治疗后激素替代疗法(HRT)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曾燕 何爱琴 +1 位作者 李咏 贾美群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754-1755,共2页
目的:观察宫颈恶性肿瘤治疗后的激素替代疗法(HRT)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6例宫颈癌治疗后的妇女给予HRT,通过病人主观症状的变化了解替代效果;通过阴道宫颈涂片、B超、胸片、ECT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总结其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目的:观察宫颈恶性肿瘤治疗后的激素替代疗法(HRT)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66例宫颈癌治疗后的妇女给予HRT,通过病人主观症状的变化了解替代效果;通过阴道宫颈涂片、B超、胸片、ECT等检查了解病情变化,总结其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复发转移占12.05%(20/166),对照组中复发转移占15%(24/160),两组无明显差异。肿瘤的复发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与是否采用HRT关系不大。结论:HRT对宫颈鳞癌与腺癌患者都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激素替代疗法(HRT)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盆腔手术后输尿管瘘的特点及处理
7
作者 姚涓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2期95-96,共2页
盆腔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从生理解剖学上来看,其位于泌尿系统上方,两者相邻,这就导致临床实施盆腔手术时容易对泌尿系统造成损伤[1]。输尿管瘘是妇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多为手术误伤所致,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使用,其... 盆腔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组织,从生理解剖学上来看,其位于泌尿系统上方,两者相邻,这就导致临床实施盆腔手术时容易对泌尿系统造成损伤[1]。输尿管瘘是妇科术后常见并发症,多为手术误伤所致,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使用,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以207例盆腔手术患者为例,对术后输尿管瘘的特点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手术后 输尿管瘘 妇科术后 女性内生殖器 泌尿系统 生理解剖学 常见并发症 腹腔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诱导激酶2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欧朝阳 尹翼 何爱琴 《交通医学》 2022年第4期344-346,共3页
大多数恶性肿瘤早期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患者被诊断时往往处于晚期,且目前常规治疗手段效果不佳。近年来关于盐诱导激酶2(salt-inducible kinase 2,SIK2)的研究备受关注,SIK2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参与调节多种生物学功能,与肿... 大多数恶性肿瘤早期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诊断指标,患者被诊断时往往处于晚期,且目前常规治疗手段效果不佳。近年来关于盐诱导激酶2(salt-inducible kinase 2,SIK2)的研究备受关注,SIK2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参与调节多种生物学功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探究SIK2与肿瘤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为肿瘤治疗寻找潜在的靶点和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盐诱导激酶2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在肿瘤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9
作者 陆诗雨 欧朝阳 何爱琴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6期1751-1754,共4页
恶性肿瘤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一直居于高位。近年来,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CREB1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且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R... 恶性肿瘤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一直居于高位。近年来,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作为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得到广泛关注。研究表明,CREB1参与多种生物学过程,且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CREB1可通过直接作用于下游基因或参与不同的信号通路来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转移等,可能成为潜在的肿瘤诊断和治疗靶点。本文就CREB1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 肿瘤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的卵巢成熟性畸胎瘤鳞癌变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海波 刘蓉 +1 位作者 陆云燕 陈旭东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11期351-351,共1页
卵巢成熟畸胎瘤是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有完全成熟的和少量胎儿性的、2~3个胚层组织结构。卵巢成熟畸胎瘤恶变可能是其中某一胚层发生恶变,也可能是卵巢成熟畸胎瘤与恶性上皮肿瘤并存。成熟型畸胎瘤可发生恶变,但比较少见,... 卵巢成熟畸胎瘤是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有完全成熟的和少量胎儿性的、2~3个胚层组织结构。卵巢成熟畸胎瘤恶变可能是其中某一胚层发生恶变,也可能是卵巢成熟畸胎瘤与恶性上皮肿瘤并存。成熟型畸胎瘤可发生恶变,但比较少见,其中以绝经期妇女相对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畸胎瘤 癌变 年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特点与预后关系——附18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彭根大 邱云芬 《肿瘤防治杂志》 2003年第4期444-445,共2页
关键词 外阴恶性黑色素瘤 外科学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综合疗法 预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结扎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颜国英 何爱琴 《交通医学》 2009年第3期295-296,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2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通过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症状的改变及肌瘤的复发情况。结果:平均手术...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2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通过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月经症状的改变及肌瘤的复发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2.5分钟,术中出血量87.5ml;58例获随访2年,月经症状缓解55例(94.8%);肌瘤复发2例(3.4%)。结论:子宫动脉结扎后行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缓解月经过多等症状,降低了肌瘤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动脉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音乐疗法对宫颈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干预效果分析
13
作者 冒小平 邱小丽 +2 位作者 陆云 宋红霞 张兰凤 《河北中医》 2024年第8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音乐疗法对宫颈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宫颈癌化疗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音乐疗法,研究组39例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音乐疗法干预。2组均21天为1个疗...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音乐疗法对宫颈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宫颈癌化疗治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7例予音乐疗法,研究组39例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音乐疗法干预。2组均21天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恶心及呕吐指数评估量表(INVR)和生活质量评分(QOL),记录2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统计对比2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31%(36/39),对照组总有效率72.97%(27/37),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INVR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INVR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QOL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当日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当日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音乐疗法对宫颈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化疗 恶心呕吐 穴位贴敷 音乐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养阴散结方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朱伯琴 徐海波 邱小丽 《河北中医》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观察扶正养阴散结方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扶正养阴散结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统... 目的观察扶正养阴散结方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扶正养阴散结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1、3个疗程后促癌因子[包括组织蛋白酶D(CatD)、Ki-67、组织蛋白酶L(CatL)及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mRNA、抑癌因子[包括P53、P16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mRNA、免疫功能(包括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及Kam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变化情况,观察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组治疗结束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2组获访生存率情况。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18.60%(8/43),疾病控制率88.37%(38/43),对照组客观缓解率13.95%(6/43),疾病控制率69.77%(30/43),2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1、3个疗程后促癌因子血清CatD mRNA、Ki-67 mRNA、CatL mRNA及CyclinD1 mRNA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治疗1、3个疗程后促癌因子各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1、3个疗程后抑癌因子血清P53 mRNA、P16 mRNA及FHIT mRNA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治疗1、3个疗程后抑癌因子各指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1、3个疗程后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治疗1、3个疗程后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水平均降低(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1、3个疗程后KP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1、3个疗程后KP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1、3个疗程后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胃肠道反应、脱发、肝损伤及肾损伤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获访生存率97.56%(40/41),对照组获访生存率92.50%(37/40),2组获访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养阴散结方加减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疗效确切,可降低促癌基因表达,提高抑癌基因表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骨髓抑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疗法 化学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信号通路IGF1 IGF1R及AKT在卵巢癌顺铂耐药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贾美群 陈曾燕 +3 位作者 施玲燕 赵斌 吴霞 吴银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6-290,共5页
目的:检测I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GF1、IGF1R及AKT在卵巢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方法:ATP-TCA法对卵巢癌标本进行药敏试验,ELISA法检测顺铂耐药和敏感组患者血清中IGF1、IGF1R及P-AKT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卵巢癌组织中IGF1、IGF1R... 目的:检测I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GF1、IGF1R及AKT在卵巢癌患者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方法:ATP-TCA法对卵巢癌标本进行药敏试验,ELISA法检测顺铂耐药和敏感组患者血清中IGF1、IGF1R及P-AKT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卵巢癌组织中IGF1、IGF1R、Akt的表达。自患者完成化疗出院后每个月复查CA125,如CA125有异常则行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1年。结果:IGF1、IGF1R及AKT在卵巢癌顺铂耐药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敏感组(P=0.000 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顺铂耐药组和敏感组IGF1、IGF1R及AKT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顺铂敏感组24例中有18例患者超过1年CA125处于正常值;6例患者超过半年CA125处于正常值;耐药组中有16例患者化疗结束后半年内CA125上升高于正常值,彩超或MRI检查提示有复发病灶。结论:I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可能参与卵巢癌顺铂耐药,IGF1可能作为卵巢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蛋白激酶B 多药耐药蛋白 顺铂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和血清中的CD26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晓清 朱怡 +2 位作者 姚锋 陈肖静 张玉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探讨人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分泌期和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病理不同分级组织中的CD26表达及血液中可溶性CD26(soluble CD26,s CD26)表达对EC发生、发展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 目的:探讨人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分泌期和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的病理不同分级组织中的CD26表达及血液中可溶性CD26(soluble CD26,s CD26)表达对EC发生、发展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诊断性刮宫或行手术治疗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其中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和分泌期标本各30例、Ⅰ型EC的G1、G2、G3级组织标本各4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的CD26表达和验证其表达水平后,采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经门诊体检的健康育龄女性和住院治疗Ⅰ型EC患者的血液标本,其中增生期及分泌期各20例、Ⅰ型EC的G1、G2级各20例、G3级15例。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s CD26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显示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分泌期的CD26表达水平>增生期(P<0.05);Ⅰ型EC的G3级组织中的CD26表达水平>G2级>G1级(P<0.05)。ELISA结果显示s CD26与Ⅰ型EC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Ⅰ型EC组织及血清中的CD26表达水平与疾病进展呈正相关,血清中s CD26表达可作为EC诊断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6 子宫内膜癌 诊断 标记物 组织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铂类耐药型复发卵巢癌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海波 吴霞 +1 位作者 陆云燕 李铃铃 《中国医药》 2015年第12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对铂类耐药型复发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妇瘤科的铂类耐药型复发卵巢癌患者56例,患者均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观察近远期疗效及...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对铂类耐药型复发卵巢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妇瘤科的铂类耐药型复发卵巢癌患者56例,患者均接受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观察近远期疗效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5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1.8%)(该患者治疗前CT及体检均未见肿块,化疗2个周期后指标正常,共化疗6个周期,随访14个月后再次复发),部分缓解16例(28.6%),稳定21例(37.5%),有效率为30.4%(17/56),疾病控制率为67.9%(38/56);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0(95%置信区间:5.6~8.4)个月,中位整体生存时间为16.0(95%置信区间:13.0~19.0)个月。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依次为中性粒细胞减少[67.9%(38/56)]、神经毒性[60.7%(34/56)]、恶心呕吐[57.1%(32/56)]、迟发性腹泻[55.4%(31/56)]、乙酰胆碱能综合征[21.4%(12/56)]、肝肾功能异常[14.3%(8/56)]、贫血[7.1%(4/56)]、血小板减少[7.1%(4/56)];有3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延迟用药;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治疗铂类耐药型复发卵巢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铂类耐药 复发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患者血清中IGF1、IGF1R及AKT表达、血清CA125半衰期与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美群 陈曾燕 +2 位作者 施玲燕 吴霞 吴银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2145-2148,共4页
目的:检测I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GF1、IGF1R及AKT在顺铂耐药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检测血清CA125的动态变化,探讨与卵巢癌耐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ATP-TCA法对40例卵巢癌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其中16例对顺铂耐药,24例对顺铂敏感,EL... 目的:检测I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GF1、IGF1R及AKT在顺铂耐药卵巢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检测血清CA125的动态变化,探讨与卵巢癌耐药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ATP-TCA法对40例卵巢癌标本进行药敏试验,其中16例对顺铂耐药,24例对顺铂敏感,ELISA法分别检测顺铂耐药和敏感组患者血清中IGF1、IGF1R及AKT的表达。采用微粒子捕捉免疫发光技术(MEIA)测定40例卵巢上皮癌患者治疗前、手术前及手术后7-14天、每疗程化疗后血清中CA125浓度,计算CA125半衰期,探讨与预后的关系。结果:IGF1、IGF1R及AKT在卵巢癌顺铂耐药组的表达显著高于敏感组(P值均为0.0001),顺铂耐药患者CA125半衰期与敏感组患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GF信号通路关键蛋白IGF1、IGF1R及AKT可能参与卵巢癌顺铂耐药,CA125半衰期联合IGF1、IGF1R及AKT检测可早期预测卵巢癌化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蛋白激酶B CA125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个案管理模式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4
19
作者 储春霞 秦云霞 +3 位作者 鞠小梅 邱小丽 朱伟 陆美芹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个案管理师的指...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个案管理师的指导。评价患者居家康复措施执行情况,比较2组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穿着弹力袜、踝泵运动、下床活动时间、肌肉等长收缩锻炼、液体摄入方面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对照组4例发生下肢DVT,观察组无1例发生下肢DV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个案管理模式的全程护理能有效提升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措施执行的依从性,从而降低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宫颈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预防宫颈癌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志红 许容芳 +2 位作者 秦云霞 陶勇 陆雁 《护理学报》 2015年第22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在预防宫颈癌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宫颈癌手术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使用间歇... 目的探讨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在预防宫颈癌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宫颈癌手术患者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使用间歇式充气加压系统进行预防,观察比较2组宫颈癌手术患者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预防宫颈癌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较好,降低其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充气压力系统 宫颈癌 手术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