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脂康胶囊对不同体质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亚型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彭婉慧 李奇 +4 位作者 李欣欣 郭奇奇 李蒙 张学凤 栾丽芹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843-846,856,共5页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不同体质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LDL亚型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AIS患者,按中医体质辨证将其分为湿热体质组46例与平和体质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口服血脂康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LDL亚...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不同体质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LDL亚型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AIS患者,按中医体质辨证将其分为湿热体质组46例与平和体质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口服血脂康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LDL亚型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LDL1、LDL6及LDL7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平和体质组的LDL2、LDL3、LDL4、LDL5水平均高于湿热体质组(均P<0.05)。治疗后,平和体质组的LDL3、LDL4、LDL5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而平和体质组的LDL1、LDL2、LDL6及LDL7水平及湿热体质组的所有LDL亚型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未发现明显变化(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血脂康胶囊可有效地降低平和体质AIS患者LDL3、LDL4及LDL5的水平,但其对湿热体质AIS患者各LDL亚型水平并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 血脂康胶囊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Aβ1-42和P-tau-181对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余国琴 李奇 +3 位作者 郭奇奇 杨士震 栾丽芹 宋扬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1496-149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181(P-tau-181)对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功能障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该院住院的CSVD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目的探讨血清中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181(P-tau-181)对脑小血管病(CSVD)认知功能障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该院住院的CSVD患者,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及认知功能正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的Aβ1-42和P-tau-181水平并进行比较,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来分析上述指标对诊断CSVD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Aβ1-42和P-tau-181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β1-42对诊断CSVD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51%、73.47%,P-tau-181对诊断CSVD认知功能障碍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09%、65.45%。结论血清Aβ1-42及P-tau-181与CSVD认知功能障碍有关,对CSVD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β淀粉样蛋白1-42 磷酸化tau-181 认知功能障碍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卞伟伟 李奇 黄斌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779-783,共5页
目的研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100例LI患者为对象作为正常观察组,另随机抽取10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统计两组年龄、性别、... 目的研究腔隙性脑梗死(LI)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收治的100例LI患者为对象作为正常观察组,另随机抽取100例同期体检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统计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评估两组生态学执行功能评分,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LI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损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TC水平、TG水平、LDL水平、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60岁、有高血压史、教育程度初中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指数总分、元认知指数总分、BRIEF-A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1.275、1.589、2.635,95%CI=1.071~1.518、1.258~2.007、1.852~3.749)、教育程度初中(OR=2.630、1.638、2.156,95%CI=1.260~5.490、1.271~2.111、1.368~3.398)、有高血压史(OR=4.058、5.635、2.736,95%CI=1.528~10.777、1.962~16.184、1.418~5.279)是管理指数总分、元认知指数总分、BRIEF-A总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LI患者生态学执行功能损害与年龄、教育程度、高血压病史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死 生态学执行功能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Aβ42水平与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李欣欣 栾丽芹 +2 位作者 成宜舜 陈明亮 奚春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23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β淀粉样蛋白42(Aβ42)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7例WML患者和同期在该医院住院的63例未发生WM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 目的:探讨血清β淀粉样蛋白42(Aβ42)水平与脑白质病变(WML)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17例WML患者和同期在该医院住院的63例未发生WML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些患者均使用头颅MRI技术确诊其是否患有WML。将患有WML的患者作为WML组,将未患有WML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WML组患者进行头颅MRI检查的结果及Fazekas量表的评分将其分为重度WML组和轻度WML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Aβ42等多项生化指标的水平。然后观察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Aβ42水平与WML发生情况的相关性、血清Aβ42的水平与WML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WML组患者的年龄大于对照组患者,其中高血压患者的占比、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Aβ42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年龄是导致这些患者发生WML的独立影响因素。这些患者血清Aβ42的水平与其发生WML的情况无相关性。重度WML组患者血清Aβ42的水平高于轻度WML组患者,P<0.05。WML患者血清Aβ42水平与其WML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与未发生WML的患者相比,WML患者血浆Hcy的水平及血清Aβ42的水平均较高,年龄较大,其中高血压患者的占比较高,血清Aβ42的水平与其WML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变 β淀粉样蛋白42 MRI 严重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ickkopf-1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转归 被引量:1
5
作者 尹克金 栾丽芹 +4 位作者 化晓莉 王学军 孙坚 吴成放 王文斌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7期491-49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Dickkopf-1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和转归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 ... 目的探讨血浆Dickkopf-1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和转归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京江北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24 h内入院。END定义为入院后7 d内任意一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或运动项评分增加≥1分。转归不良定义为发病后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ickkopf-1与END和转归的独立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血浆Dickkopf-1对END和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76例患者,男性92例(52.3%),年龄(66.7±9.6)岁。中位Dickkopf-1为4.30μg/L,52例(29.5%)发生END,81例(46.0%)转归不良。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ickkopf-1较高是END[优势比(odds ratio,OR)1.69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223~2.351;P=0.002]和转归不良(OR 1.566,95%CI 1.156~2.121;P=0.004)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Dickkopf-1对END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17(95%CI 0.634~0.801);最佳截断值为4.40μg/L,对应的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2%和60.5%。Dickkopf-1对转归不良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其曲线下面积为0.701(95%CI 0.624~0.778);最佳截断值为4.25μg/L,对应的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5.4%和61.1%。结论血浆Dickkopf-1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END和转归不良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胞间信号肽类和蛋白质类 疾病恶化 治疗结果 试验预期值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急诊支架植入或单纯球囊成形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成宜舜 栾丽芹 +3 位作者 张曦 张学凤 李奇 李敬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325-328,共4页
目的 探讨急诊支架植入或单纯球囊成形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卒中中心或南京江北医院接受急诊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急性缺血... 目的 探讨急诊支架植入或单纯球囊成形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卒中中心或南京江北医院接受急诊血管内治疗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根据患者血管成形方式分为单纯球囊成形组(n=72)和支架植入组(n=88)。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7天内血管再狭窄率及术后90 d转归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转归的因素。结果 90 d转归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89例(55.6%),死亡13例(8.1%)。与单球囊扩张组相比,支架置入组有更高的90 d转归良好率[67.0%(59/88)vs 41.6%(30/72),χ^(2)=19.711,P<0.01]和更低的90 d血管再狭窄率[10.2%(9/88)vs 36.1%(26/72),P<0.01]。两组的颅内出血发生率[18.2%(16/88)vs 19.4%(14/72),χ^(2)=0.041,P=0.839]以及病死率[8.0%(7/88)vs 8.3%(6/72),χ^(2)=0.008,P=0.9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急诊支架置入是患者术后90 d转归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OR=1.353,95%CI:1.089~3.485,P<0.01)。结论 相比于球囊成形术,急诊支架植入可以改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 d预后,降低90 d内再狭窄率,且不增加围手术期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缺血 血管内治疗 转归 球囊成形 支架植入 动脉粥样硬化狭窄
原文传递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促甲状腺素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文斌 郭奇奇 +3 位作者 李奇 成宜舜 尹克金 栾丽芹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7期934-936,941,共4页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SC)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探讨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和ISC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南京江北医院住院经诊断为ISC合并SCH的患者共61例,依据患者TSH水平分为A组2...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SC)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探讨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和ISC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南京江北医院住院经诊断为ISC合并SCH的患者共61例,依据患者TSH水平分为A组21例(4.20μIU/ml≤TSH<10.00μIU/ml)和B组40例(TSH≥10.00μIU/ml);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分析三组血清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TG、TC、HDL-C、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水平。结果 FT_(4)水平B组稍低于A组、对照组,A组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SCH患者的CIMT均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TC、TG、LDL-C、Hcy水平B组高于A组、对照组,TSH、LDL-C、Hcy水平A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H和TG、TC、LDL-C、Hcy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332、0.662、0.680、0.665,P<0.01)。结论 SCH患者更易患ISC,且TSH水平越高出现ISC的危险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促甲状腺素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