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地氟醚吸入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
作者 江建庭 陶小文 +3 位作者 陈莉丽 郑艳萍 吴勇 王凯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地氟醚吸入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股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奇偶顺序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D...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地氟醚吸入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40例股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奇偶顺序分为D组(右美托咪定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各20例。D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C组应用相同负荷量泵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入室清醒时(T_1)、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静脉泵注10 min时(T_2)、气管插管后即刻(T_3)、手术开始时(T_4)、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静脉泵注60 min时(T_5)及气管拔管后即刻(T_6)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记录手术前1 d安静时(T_0)、T_3,T_4、T_5和T_6的血糖值;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血糖、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D组患者在T_2、T_3、T_4、T_5、T_6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_3、T_4、T_5、T_6时的血糖值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躁动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C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地氟醚吸入麻醉具有明显影响,可控制血压、血糖、心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 骨科 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科毒麻精神药品管理的改进与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云 郑艳萍 周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4期367-368,共2页
保证毒麻药品的安全使用是麻醉科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工作中发现我院麻醉科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存在一些漏洞。现将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毒麻精神药品的管理经验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内容相结合,对我院麻醉科的管理制度... 保证毒麻药品的安全使用是麻醉科药品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工作中发现我院麻醉科毒麻精神药品管理存在一些漏洞。现将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毒麻精神药品的管理经验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内容相结合,对我院麻醉科的管理制度进行改进与完善,联合麻醉科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共同对毒麻药品进行管理,确保毒麻药品精神药品每个使用环节都有监管,杜绝麻醉药品外流。保证毒麻精神药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合法化、规范化、有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麻精神药品 管理改进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娟 周艳 +1 位作者 赖萍 赵慧磊 《当代医学》 2017年第26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对其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分为研究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与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用药前,两组心率、动脉...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对其麻醉恢复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分为研究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与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用药前,两组心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趋势指数、麻醉效果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时、拔管后15 min,两组心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麻醉趋势指数、麻醉效果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开PA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其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腹腔镜手术 麻醉恢复 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付辉凡 徐鸣 +2 位作者 周斌 于福平 罗振中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2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评价精准麻醉策略下优化围术期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精准麻醉组(P组)和传统麻醉组(R组),每组32例。P组予精准化麻醉管理,... 目的评价精准麻醉策略下优化围术期管理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精准麻醉组(P组)和传统麻醉组(R组),每组32例。P组予精准化麻醉管理,包括抗焦虑、多模式镇痛、抗炎及术后康复治疗;R组予传统的经验式麻醉管理。记录并比较2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用量、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及住院总费用,术后1 h(T_(1))、6 h(T_(2))、12 h(T_(3))、1 d(T_(4))、2 d(T_(5))、3 d(T_(6))时静息及咳嗽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前(T_(0))、T_(1)、T_(4)、T_(5)及T_(6)时静脉血IL-6及TNF-α质量浓度,术后嗜睡、恶心呕吐、穿刺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P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术后48 h镇痛泵按压次数更少,在T_(1)—T_(5)时点VAS评分更低(P<0.05);在T_(1)、T_(4)及T_(5)时IL-6及TNF-α质量浓度下降(P<0.05)。R组术后出现恶心呕吐6例,2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围术期采用精准麻醉策略可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术后疼痛,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精准麻醉 术后疼痛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七氟烷麻醉患儿术后躁动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徐鸣 郑艳萍 周斌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52-54,共3页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七氟烷麻醉斜视患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为3~10岁、ASAⅠ-Ⅱ级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儿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C 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以及咪达唑仑组(M 组),每组20例。3...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对七氟烷麻醉斜视患儿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将60例年龄为3~10岁、ASAⅠ-Ⅱ级接受斜视矫正手术的儿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C 组)、右美托咪定组(D 组)以及咪达唑仑组(M 组),每组20例。3组麻醉均采用七氟烷诱导及维持,手术结束前10 min,D 组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1,M 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5 mg·kg-1,C 组静脉推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在围拔管期,记录3组拔管所需时间以及 PACU 停留时间;并采用 Watcha 评分及 PAED 评分评定3组患儿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与C 组相比,D 组和 M 组的苏醒期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拔管时间均显著延长(P <0.05);与 D 组相比,M 组的苏醒期评分显著增加(P <0.05),PACU 停留时间显著延长(P <0.05);而 C 组与 D 组的 PACU 停留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D 组与 M 组的拔管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结束前10 mim静脉给与右美托咪定0.5μg·kg-1比咪达唑仑0.05 mg·kg-1更能减轻七氟烷全身麻醉下小儿术后烦躁,且不延长 PACU 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七氟烷 咪达唑仑 苏醒期烦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付辉凡 彭娇梅 +2 位作者 江建庭 罗振中 周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2期5-8,共4页
目的评价围术期优化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化麻醉组(P组)和常规全麻组(R组),... 目的评价围术期优化麻醉策略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的影响。方法选择拟全身麻醉下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女性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化麻醉组(P组)和常规全麻组(R组),每组30例。P组患者进行优化麻醉管理,R组则采用传统的经验式麻醉管理。记录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及术后48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测量术前(T_(0))、术后1h、24h、48h(T_(1-3))时静脉血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NF-γ)浓度;计算T_(0-3)时SII,随访术后1年内乳腺癌复发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P组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及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组在T_(1)、T_(2)、T_(3)时点INF-γ及INF-γ/IL-4比值升高,SII下降(P<0.05);与T_(0)比较,R组及P组在T_(1)、T_(2)及T_(3)时点INF-γ浓度及INF-γ/IL-4下降,SII升高(P<0.05);两组1年内肿瘤分别复发7例及5例。结论优化麻醉策略可减少乳腺癌患者围术期SII变化程度,减轻免疫功能抑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麻醉策略 乳腺癌 围术期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和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喉罩麻醉诱导时的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周艳 熊平 +1 位作者 郑艳萍 徐勇民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229-1230,共2页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喉罩(LMA)通气麻醉诱导时的优缺点。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诱导组(n=30)和丙泊酚组(n=30)。两组均不给麻醉前用药。七氟烷组诱导用药依次为:阿托品0.2mg,2%利... 目的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喉罩(LMA)通气麻醉诱导时的优缺点。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七氟烷诱导组(n=30)和丙泊酚组(n=30)。两组均不给麻醉前用药。七氟烷组诱导用药依次为:阿托品0.2mg,2%利多卡因1mg/kg,吸入七氟烷至肺泡最小有效溶度(MAC)2.5时置入喉罩;丙泊酚组诱导用药依次为:阿托品0.2mg,2%利多卡因1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5mg/kg,置入喉罩。观察注药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诱导时间、PETCO2、双谱指数(BIS)、呼吸抑制发生率。记录患者HR、MAP在麻醉诱导前后的变化。结果两组意识消失时间、一次置入成功率、BIS无明显差异,七氟烷组诱导时间较长,但丙泊酚组患者诱导后出现了显著的血压下降和明显的呼吸抑制。结论七氟烷和丙泊酚均可为插入LMA提供良好的放置条件,但七氟烷更有利于维持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呼吸抑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丙泊酚 老年患者 喉罩 麻醉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超声测量胃横截面大小评估全身麻醉诱导期反流误吸发生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周艳 彭娟 舒特标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8期1347-1348,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评估全身麻醉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颅脑创伤(TBI)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术前均经超声测量胃窦横截面(CSA)。依据CSA分为A组(CSA>340mm^2)和B组(CSA<340mm^2)各25例... 目的探究超声评估全身麻醉诱导期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颅脑创伤(TBI)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术前均经超声测量胃窦横截面(CSA)。依据CSA分为A组(CSA>340mm^2)和B组(CSA<340mm^2)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慢诱导方法。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后反流误吸发生率以及术后24h反流误吸发生率。结果A组麻醉诱导后反流误吸发生率和术后24h反流误吸发生率为24.00%、32.00%,B组麻醉诱导后反流误吸发生率和术后24h反流误吸发生率为4.00%、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判定安全麻醉诱导期患者是否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可依据CSA>340mm^2,超声检查能反应胃内容物性质,胃窦是最佳测量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评估 全身麻醉诱导期 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胃窦部横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老年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勇民 傅艳师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期251-252,共2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妇科腹腔镜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组(D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在术后患者意...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对妇科腹腔镜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妇科腹腔镜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组(DF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在术后患者意识清醒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后的6h、12h、24h,观察和检测两组患者疼痛反应和炎性反应,观察镇痛和镇静的效果;通过酶联免疫法监测患者血清中的炎性细胞因子IL-6、IL-10和TNF-α来观察患者的炎性反应。结果:DF组患者较S组患者,术后6h、12h、24hVAS和Ramsay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2h、24h血清细胞因子IL-6、TNF-α浓度明显降低,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为妇科腹腔镜老年患者术后静脉自控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可以减轻术后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氟比洛芬 妇科腹腔镜 疼痛反应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延长布比卡因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时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屈献锋 李志明 《江西医药》 CAS 2002年第4期286-287,共2页
我院自2000年10月以来,无选择地对120例上肢急诊手术病人在腋路臂丛阻滞麻醉穿刺技术和标准化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布比卡因药液中分别加用不同剂量的地塞米松,同时用浓度容量相同的布比卡因药液设置对照组对比观察阻滞麻醉术后镇痛时效。1
关键词 地塞米松 布比卡因 臂丛麻醉 术后镇痛 时效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其中接受全身麻醉患者50例(对照组),接受硬...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非心脏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其中接受全身麻醉患者50例(对照组),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患者50例(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23.4±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6±1.4)分,且该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能明显改善术后患者认知功能,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该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非心脏手术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不同靶控质量浓度输注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鸣 郑艳萍 +2 位作者 陈琳 付辉凡 彭娇梅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69-72,共4页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不同靶控质量浓度输注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男性患者60例,年龄为30~70岁,ASA分级Ⅰ—Ⅱ级,体质量45~75kg,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对应依托咪酯效应室靶控质量浓度0.6...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不同靶控质量浓度输注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男性患者60例,年龄为30~70岁,ASA分级Ⅰ—Ⅱ级,体质量45~75kg,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对应依托咪酯效应室靶控质量浓度0.6、0.8及1.0μg·mL-1,内镜检查前单次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后靶控输注依托咪酯行静脉麻醉,靶控输注泵显示效应室控质量浓度达到目标质量浓度时开始检查,检查结束时停止靶控输注。记录在麻醉诱导前(T0)、进胃镜检查时(T1)、进结肠镜检查时(T2)、检查结束时(T3)、患者清醒时(T4)的血压(SBP/DBP)、心率(H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依托咪酯的用量、SpO2最低值、患者苏醒时间,记录肌阵挛发生率、需麻黄碱、阿托品静脉注射以及出现呼吸暂停、体动、呛咳的患者例数。结果组内比较:与T0比较,A组在T1—T2时点,SBP、DBP和HR显著升高(P〈0.05);B组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T3时点,SBP、DBP、HR以及SpO2降低(P〈0.05)。组间比较:与B组比较,A组依托咪酯的用量减少及体动、呛咳的患者例数增多(P〈0.05),C组依托咪酯的用量、呼吸暂停例数及需麻黄碱、阿托品静注的患者例数增多(P〈0.05)。3组患者苏醒时间、肌阵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术的最适宜的靶控效应室质量浓度为0.8μg·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芬太尼 靶控输注 胃肠镜检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瞬时动脉血压监测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莉丽 郑艳萍 赖萍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10期45-46,共2页
目的通过观察无创瞬时动脉血压与有创动脉血压的变化对比,探讨无创瞬时动脉血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法选取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术前在手术对侧手腕上安置无创瞬时动脉血压连续监护仪进行血压监测(无创血压),同... 目的通过观察无创瞬时动脉血压与有创动脉血压的变化对比,探讨无创瞬时动脉血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方法选取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术前在手术对侧手腕上安置无创瞬时动脉血压连续监护仪进行血压监测(无创血压),同侧上臂行无创袖带血压监测,同侧足背动脉穿刺置管进行血压监测(有创血压),记录三者的初始血压值(基础血压)及给药后1、2、3、5min有创血压值和无创血压值,计算与基础血压值的差值(T1、T2、T3、T5)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无创血压与有创血压波形图均能及时发现血压的快速变化,表明无创瞬时动脉血压波形和有创动脉血压波形有良好相关性。袖带血压与无创血压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与有创血压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血压检测T1、T2、T3、T5值与有创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血压中有创动脉血压比无创袖带血压、无创瞬时动脉血压高;同时段无创瞬时动脉血压和有创动脉血压的变化趋势相同,变化幅度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瞬时动脉血压 有创动脉血压 麻醉 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预先给药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赖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96-99,共4页
目的探究地佐辛预先给药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1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泊酚+芬太尼预先... 目的探究地佐辛预先给药对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12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丙泊酚+芬太尼预先给药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丙泊酚+地佐辛预先给药。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镇痛效果、丙泊酚用量。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两组患者麻醉30 min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高于麻醉5、1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5、15、30 min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行地佐辛预先5 min给药,其起效、用药剂量方面跟芬太尼无异,但镇痛效果较芬太尼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 地佐辛 丙泊酚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氨酮椎管内麻醉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程度及阿片类药物用药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慧磊 彭娟 王凯 《当代医学》 2023年第25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氨酮椎管内麻醉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程度、阿片类药物用药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南昌市第三医院麻醉科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 目的探讨艾司氯氨酮椎管内麻醉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程度、阿片类药物用药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于南昌市第三医院麻醉科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常规麻醉,观察组采用艾司氯氨酮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阿片类药物用药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入室时,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15 min,两组HR均快于入室时,SBP和DBP均低于入室时,但观察组HR慢于对照组,SBP、DB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组间入室时与麻醉后15 min血氧饱和度(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后4、12 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2 h,且术后12 h低于术后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2、4、12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阿片类药物用量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后4、12 h,两组阿片类药物用量均多于术后2 h,且术后12 h多于术后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2、4、12 h,观察组阿片类药物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氯氨酮椎管内麻醉可维持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其术后疼痛程度,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且不良反应较少,对新生儿的影响也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氨酮 椎管内麻醉 剖宫产手术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输注艾司洛尔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雷米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患者痛觉过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娟 周艳 王宁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2期108-111,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持续输注艾司洛尔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雷米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患者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于本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8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于麻醉诱... 目的观察分析持续输注艾司洛尔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雷米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患者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于本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8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持续输注至拔除气管导管即刻,研究组患者给予等量艾司洛尔持续输注。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征变化、雷米芬太尼的用量和气管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气管插管时(T1)、拔除气管导管时(T3)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T1、T3时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术后2、6、12、24 h各个时间点的VS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气管拔管时间和雷米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给予艾司洛尔可安全有效地减轻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诱发的痛觉过敏,减少术中雷米芬太尼的用量,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洛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雷米芬太尼 痛觉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勇 《医疗装备》 2019年第15期113-11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实施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依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盲探臂丛阻滞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昌市第三医院实施上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依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盲探臂丛阻滞麻醉复合喉罩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好,术后苏醒时间较短,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喉罩全身麻醉 超声引导 上肢手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在失血性休克或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艳 《药品评价》 CAS 2016年第21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在失血性或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来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42例失血性或感染性休克的手术患者。所有患者麻醉管理中采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血流动力...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在失血性或感染性休克患者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病例来源: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42例失血性或感染性休克的手术患者。所有患者麻醉管理中采用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及保障重要脏器的灌注压。观察指标:①术毕拔管率;②麻醉不良事件率;③尿量;④不同时间点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BP)、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的差异。结果:42例患者中,术毕拔管有40例,拔管率为95.24%。,有效地提高了平均动脉压,且心率减慢,同时组织灌注得到改善,尿量较术前增加,P<0.05。42例患者有1例出现肾脏缺血,1例严重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术后48小时死亡,余未发生外周低灌注或肠管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在失血性或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麻醉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心率、血压、组织灌注压、尿量,且未增加麻醉风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失血性或感染性休克 麻醉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复合力蒙欣静脉麻醉用于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用量探讨
19
作者 李志明 陈莉丽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8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力蒙欣 氯胺酮 静脉麻醉 乳腺纤维瘤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视喉镜气管插管对全身麻醉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靶控浓度分析
20
作者 徐勇民 傅艳师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6期97-99,共3页
目的研究明视喉镜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靶控浓度。方法选取于我院2011年5月~2015年9月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68例作为对象,根据插管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明视喉镜... 目的研究明视喉镜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靶控浓度。方法选取于我院2011年5月~2015年9月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68例作为对象,根据插管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明视喉镜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直接喉镜插管,在对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除异丙酚外的麻醉诱导药物的使用量以及使用方法均相同,采用序贯法测定患者对于异丙酚抑制插管应激反应的半数有效靶控浓度,分析明视喉镜对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的麻醉靶控浓度以及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后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插管时心率为(83.5±9.1)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9.2±2.2)k Pa,对照组患者插管时的心率为(104.5±9.6)次/min,平均动脉压为(26.5±3.4)k 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视喉镜在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过程中,患者的麻醉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显示稳定,值得在临床麻醉学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视喉镜 气管插管 麻醉 靶控浓度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