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气囊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颜红梅 付唆林 +3 位作者 叶华曦 刘蔚 陈江琴 尚红卫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7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解黑便或血便、且经过多次胃镜、肠镜等检查不能确定出血病灶而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观察其病因诊断率及其安全性。结果... 目的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解黑便或血便、且经过多次胃镜、肠镜等检查不能确定出血病灶而怀疑小肠出血的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观察其病因诊断率及其安全性。结果 31例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均获得成功,其中经口检查20例,经肛检查5例,经口+经肛6例,发现病灶25例,病因诊断率为80.6%。未见操作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安全、可靠,可使不明原因消化道病因诊断率显著提高,且不良反应、并发症低,是一种有效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气囊小肠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病因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谭立明 董叶 +3 位作者 曹莉萍 李华 蔡莉莉 王园园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8期2801-2805,共5页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测定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47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158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体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测定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47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158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体内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线粒体抗体(AMA)等自身抗体,ELISA法检测抗MPO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NA、SMA及ANCA检出率的比较,结果显示AIH中阳性率最高为SMA(66.0%, 31/47),而非AIH中则为6.3%(10/158),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经X2检验, SMA、AMA和MPO抗体检测在AIH与PBC中,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AIH各型自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AIH-Ⅰ与ANA、SMA和ANCA相关,AIH-Ⅱ与LKM相关,而AIH=Ⅲ与SLA和ANCA相关.结论: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对诊断、治疗和阻止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对提高AIH在临床上同其他肝病鉴别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抗平滑肌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抗核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奥曲肽方案对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的疗效 被引量:19
3
作者 程飞 甘厦 +1 位作者 郑丽 简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097-3100,共4页
目的探讨含奥曲肽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Hp根除效果,以降低Hp感染率及DU再出血率。方法选取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132例Hp阳性的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含奥曲肽方案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出血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Hp根除效果,以降低Hp感染率及DU再出血率。方法选取2014年01月至2016年12月132例Hp阳性的出血性十二指肠溃疡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标准三联组、铋剂组及奥曲肽组,标准三联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铋剂组、奥曲肽组分别在标准三联组方案基础上增加枸橼酸铋钾、奥曲肽,14 d的疗程结束后,各组继续口服奥美拉唑4周,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检查及H.pylori检测,比较各组患者的Hp根除率、DU愈合率和再出血率。结果 126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标准三联组、铋剂组、奥曲肽组ITT根除率分别为72.7%、88.1%和89.1%,PP根除率分别为78.0%、92.5%和91.1%,奥曲肽组和铋剂组的ITT和PP根除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奥曲肽组和铋剂组间的ITT和PP根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奥曲肽组和铋剂组的DU愈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奥曲肽组和铋剂组间的DU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标准三联组和铋剂组溃疡再出血率高于奥曲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标准三联组、铋剂组、奥曲肽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6%、20%和15.6%,铋剂组显著高于标准三联组和奥曲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含奥曲肽方案可以提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Hp根除率,疗效与铋剂四联方案相当,且溃疡再出血率低、不良反应少,适合于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住院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 幽门螺杆菌 根除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木生 李玉芳 +1 位作者 项文坤 熊锋宝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食管内24 h pH监测的方法,定量观察H.pylori阳性GERD患者根除H.pylori和单用兰索拉唑治疗3月后食管酸暴露的变化,以及H.pylori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根除...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食管内24 h pH监测的方法,定量观察H.pylori阳性GERD患者根除H.pylori和单用兰索拉唑治疗3月后食管酸暴露的变化,以及H.pylori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根除H.pylori和姑息治疗3月后食管酸暴露的变化。RE组:反流性食管炎(RE)表现患者60例,按就诊门诊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丽珠唯三联+兰索拉唑方案,对照组单用兰索拉唑。CSG组: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患者60例,按就诊门诊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均采用丽珠唯三联方案,对照组不采用药物治疗。以上两组待H.pylori根除后,对比研究H.pylori根除组和对照组3月后食管24 h pH监测参数。结果RE组:H.pylori根除和单用兰索拉唑治疗3月后两组24 h食管pH监测主要观察5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CSG组:H.pylori根除和姑息治疗3月两组24 h食管pH监测主要观察5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ERD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食管酸暴露无明显改变,CSG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食管酸暴露无明显改变,H.pylori感染可能与GERD的转归和发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24 H 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thke囊肿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6
5
作者 程飞 胡坚方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447-2448,共2页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hypopituitarism)是各种因素所导致的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临床表现以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靶腺功能减退和鞍区占位症状为主,因其症状个体差异较大,临床易被延误诊断。Rathke囊肿是导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原因之一,...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hypopituitarism)是各种因素所导致的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临床表现以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靶腺功能减退和鞍区占位症状为主,因其症状个体差异较大,临床易被延误诊断。Rathke囊肿是导致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原因之一,临床较为少见,现就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因纳差,伴恶心、呕吐半月,加重3d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垂体功能减退 Rathke 腺功能减退 鞍区占位 个体差异 激素分泌 附属医院 垂体柄 垂体功能减退症 囊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叶华曦 张焜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3430-3434,共5页
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有着不同的临床转归,其中一部分将发展为肝硬化.了解肝硬化发生发展的临床危险因素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研究显示,肝炎病毒类型及其基因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饮酒、肝脂肪变性等临床因素与肝纤维... 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有着不同的临床转归,其中一部分将发展为肝硬化.了解肝硬化发生发展的临床危险因素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研究显示,肝炎病毒类型及其基因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饮酒、肝脂肪变性等临床因素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可独立或共同促使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危险因素 肝炎病毒 酒精 肝脂肪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辅助诊治原发性胃淋巴瘤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神安 钱霞 +3 位作者 张丽华 尚红卫 熊萍 方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818-2822,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诊治原发性胃淋巴瘤(PGL)中的作用,以提高PGL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可疑PGL患者16例,记录患者胃镜下病变部位及形态特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在诊治原发性胃淋巴瘤(PGL)中的作用,以提高PGL的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7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可疑PGL患者16例,记录患者胃镜下病变部位及形态特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胃镜下获取标本诊断率、PGL治疗、ESD情况,比较胃镜联合多点深挖掘式活组织检查与ESD诊断正确率。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行ESD,2例拒绝行ESD后失访;12例确诊为PGL。14例行ESD患者中,1例术中出血较多,未发生术后迟发性出血、术中及术后穿孔。12例确诊为PGL患者中,病变部位≥2个者6例,仅局限于胃体者3例,仅局限于胃窦者2例,仅局限于胃底者1例;胃镜下胃体多发浅表糜烂者4例,多发溃疡、表面附有白色薄苔、有时可见渗血者4例,胃皱襞增大、增粗者2例,黏膜蕈状突出、多孤立存在、隆起表面有糜烂或溃疡者2例;11例HP检测结果为阳性;2例根据胃镜下表现确诊为PGL,5例行胃镜联合多点深挖掘式活组织检查确诊为PGL,11例行ESD后确诊为PGL。ESD诊断正确率高于胃镜联合多点深挖掘式活组织检查(χ~2=6.750,P<0.05)。结论采用ESD辅助诊断PGL,可提高诊断正确率,降低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原发性胃淋巴瘤 胃镜检查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周雯 陶文强 万建国 《江西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542-544,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腹内高压(IA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SAP合并IA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CBP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腹内高压(IA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SAP合并IA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行CBP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CBP治疗。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7d的血清淀粉酶、血肌酐、腹内压(IAP)、APACHE-Ⅱ评分及ICU治疗时间、28d死亡率。结果对照组17例,观察组1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治疗第3d的血清淀粉酶、血肌酐、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第7d的血清淀粉酶、血肌酐、IAP、APACHE-Ⅱ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观察组的ICU治疗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的28d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SAP合并IAH患者应用CBP治疗可降低IAP等,改善病情严重性,缩短ICU治疗时间,但对28d死亡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时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周雯 万建国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SAP患者,根据给予肠内营养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入院24h内给予EN,对照组于入院48h后给予EN,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 目的比较不同时机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SAP患者,根据给予肠内营养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于入院24h内给予EN,对照组于入院48h后给予EN,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胰腺坏死感染率、6个月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胰腺坏死感染率、6个月死亡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入院24h内给予患者EN可改善营养状况、减轻炎症反应,但不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thke囊肿相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飞 童丽娟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1001-100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催乳素血症与Rathke囊肿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15例,根据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将其分为高PRL组和正常PRL组,通过监测垂体激素水平,来确定血清PRL与Rathke囊肿最大径值的... 目的探讨高催乳素血症与Rathke囊肿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经术后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15例,根据血清催乳素(PRL)水平将其分为高PRL组和正常PRL组,通过监测垂体激素水平,来确定血清PRL与Rathke囊肿最大径值的关系。结果高PRL组和正常PRL组之间囊肿最大径值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当囊肿增大到某一临界值(即最大径值≥18mm),血清PRL水平与囊肿的最大径值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而当囊肿的最大径值<18mm,两者线性关系不明显;高PRL组的FSH和LH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PRL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Rathke囊肿的最大径值是一个体现催乳素水平的较好的量化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囊肿的大小与血清PRL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THKE囊肿 最大径值 高催乳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质粒pEGFP-N2/Pim-3转染对胰腺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11
作者 简捷 黄缘 +2 位作者 刘利珍 李双 邓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10-715,共6页
目的 :研究重组质粒p EGFP-N2/Pim-3转染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大鼠胰腺AR4-2J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5μg/m L LPS处理组),C组(空载质粒p EGFP-N2转染+5μg/m L LPS处理组... 目的 :研究重组质粒p EGFP-N2/Pim-3转染对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大鼠胰腺AR4-2J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实验分为4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5μg/m L LPS处理组),C组(空载质粒p EGFP-N2转染+5μg/m L LPS处理组),D组(重组质粒p EGFP-N2/Pim-3转染+5μg/m L LPS处理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处理24 h后细胞凋亡情况。处理0、6、12、24 h后分别提取各组总RNA及蛋白,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im-3、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Occludin)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处理24 h,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A组(7.85±1.14)%、B组(53.13±5.73)%、C组(51.76±5.17)%、D组(21.13±4.15)%,D组细胞相对B、C组凋亡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Pim-3表达与A、B、C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12 h后B、C、D组ICAM-1高表达,24 h达高峰,相对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6 h后,B、C、D组Occludin高表达,12 h达高峰,相对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苏氨酸激酶Pim-3能够抑制胰腺细胞炎症反应和胰腺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闭锁蛋白和下调细胞间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苏氨酸激酶Pim-3 紧密连接蛋白闭锁蛋白 细胞间黏附分子 凋亡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唾液酸、上皮膜抗原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12
作者 项文坤 熊锋宝 +1 位作者 杨铁一 付唆林 《中国医学装备》 2015年第12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唾液酸(SA),上皮膜抗原(EMA)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在胃癌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以及阳性似然比。方法:选取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胃癌患者、25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及35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唾液酸(SA),上皮膜抗原(EMA)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在胃癌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以及阳性似然比。方法:选取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30例胃癌患者、25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及35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对其血清SA、EMA及GPDA分别进行测定,计算血清SA、EMA和GPDA单项及联合检测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准确度和阳性似然比,并比较其差异。结果:单项检测中以SA最敏感、GPDA的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最高,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50.00%、97.14%和90.99%。且诊断价值最大(LR+=11.65)。联合检测SA,GPDA可以提高诊断灵敏度53.33%。血清EMA对胃癌诊断无差异。结论:检测血清SA和GPDA对于胃癌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SA和GPDA的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诊断的准确性,检测血清EMA对胃癌诊断可能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前病变 非萎缩性胃炎 唾液酸 上皮膜抗原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色性干皮病D组蛋白对胰腺癌PANC-1细胞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
13
作者 简捷 刘利珍 +3 位作者 邓峰 黄缘 秦健斌 李双 《医学研究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研究表明化疗药物耐药和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的一系列基因分子突变密切相关。文章研究野生型人剪切修复基因XPD转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后对结合型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空载质粒p EGFP-N_2及重组质粒p EGFP-N_2/XPD通过瞬时转染... 目的研究表明化疗药物耐药和与消化道肿瘤相关的一系列基因分子突变密切相关。文章研究野生型人剪切修复基因XPD转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后对结合型紫杉醇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空载质粒p EGFP-N_2及重组质粒p EGFP-N_2/XPD通过瞬时转染于人胰腺癌PANC-1细胞。设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空载质粒转染组(空载质粒p EGFPN_2转染)、重组质粒XPD转染组(重组质粒p EGFP-N_2/XPD转染)。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验转染后XPD mRNA及蛋白表达;MTT实验检测结合型紫杉醇对XPD转染后PANC-1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XPD转染后PANC-1细胞在结合型紫杉醇作用下凋亡反应的差异。结果重组质粒XPD转染组中XPD mRNA表达量(9.572±0.345)和蛋白表达量(1.055±0.012)较正常对照组(1.125±0.043,0.302±0.002)及空载质粒转染组(1.273±0.057,0.378±0.004)明显升高(P<0.01);正常对照组与空载质粒转染组XPD mRNA和蛋白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结合型紫杉醇作用PANC-1细胞24 h后,重组质粒XPD转染组的A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空载质粒转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结合型紫杉醇作用PANC-1细胞24 h后,重组质粒XPD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空载质粒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与空载质粒转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XPD转染PANC-1细胞可明显增强PANC-1细胞对结合型紫杉醇的化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性干皮病D组蛋白 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 紫杉醇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质人格对HP感染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焦虑抑郁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国江 万爱兰 +5 位作者 杨肇熙 曾亚萍 徐梦霞 吕豪 刘传健 戴翀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79-82,106,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焦虑抑郁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0名以上H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CBF-PI-B)、健康调查简表(SF-36)、流行病调查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状... 目的探讨神经质人格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人群生存质量的影响,以及焦虑抑郁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200名以上H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CBF-PI-B)、健康调查简表(SF-36)、流行病调查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进行测量。结果完成问卷调查的HP感染者共240例。HP感染人群神经质人格与焦虑、抑郁水平呈正相关(r=0.370、r=0.501,P<0.01),生存质量与神经质人格、焦虑、抑郁呈现显著负相关(r=-0.761、r=-0.764、r=-0.846,P<0.01)。路径分析显示,焦虑、抑郁在HP感染人群神经质与生存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0.31)占总效应(-0.84)的36.95%。结论焦虑、抑郁在HP感染者神经质人格与生存质量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神经质人格不仅直接影响HP感染者的生存质量,而且还可通过焦虑、抑郁影响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质人格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生存质量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lecoxib联合羟基喜树碱对缺氧诱导的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利珍 吴建兵 +2 位作者 黄丹红 简捷 张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7期3000-3005,共6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Celecoxib联合羟基喜树碱对缺氧诱导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三气培养箱在缺氧环境下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预实验筛选Celecoxib、羟基喜树碱最小有...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Celecoxib联合羟基喜树碱对缺氧诱导的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三气培养箱在缺氧环境下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预实验筛选Celecoxib、羟基喜树碱最小有效终浓度,设24、48、72小时为干预时间并筛选最佳作用时间。分别以Celecoxib及羟基喜树碱单独实验筛选的最小有效浓度为联合组浓度;以Celecoxib单独实验筛选最佳作用时间为实验时间。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四氮唑盐比色法(MTT法)监测细胞增殖活力;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化学法(SP法)检测凋亡蛋白Bax、Bcl-2、COX-2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Celecoxib及不同时间对SMMC-7721细胞表现出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及时间依赖性。Celecoxib(30 mg/L)单用在作用72 h时即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选72 h为作用时间,不同浓度羟基喜树碱对SMMC-7721细胞表现出的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浓度为0. 625μmol/L羟基喜树碱即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选用羟基喜树碱(0. 625μmol/L)与Celecoxib(30 mg/L)联合作用72 h时,联合抑制作用结果呈现协同作用(Q> 1. 15)。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两种药物均可有效诱导SMMC-7721细胞的凋亡,并且在上述浓度联合作用时具有协同效应。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Celecoxib(30 mg/L)组和联合用药组细胞质内棕黄色颗粒较对照组染色浅,表明Bcl-2和COX-2蛋白表达有所下降,而Bax蛋白表达在Celecoxib(30 mg/L)和联合用药组中黄色颗粒的阳性细胞较对照组增多,表明Bax蛋白表达有所上调;并且此变化与Celecoxib(30 mg/L)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有协同作用(P <0. 05)。结论:缺氧状态下Celecoxib与羟基喜树碱对SMMC-7721细胞株均有抑制增殖与促进凋亡作用,并且两者联合作用有协同作用;Celecoxib的作用机制除了抑制COX-2外,还可能与下调Bcl-2、上调Ba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CELECOXIB 羟基喜树碱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KFB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鹏 龚阳 +4 位作者 刘道江 张翔 张佳楠 杨高亮 方念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68-274,共7页
背景与目的:6-磷酸果糖激酶-2同工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 3,PFKFB3)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分析PFKFB3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 背景与目的:6-磷酸果糖激酶-2同工酶3(6-phosphofructo-2-kinase 3,PFKFB3)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对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分析PFKFB3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生长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分析72例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第三附属医院经外科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标本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FKFB3的表达,并分析PFKFB3的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胃癌组织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中PFKFB3的表达。shNC及shPFKFB3质粒转染至胃癌细胞中,采用RTF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分别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EdU实验、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析PFKFB3下调后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最后采用Western blot分析PFKFB3影响胃癌细胞生长的机制。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PFKFB3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PFKFB3高表达与胃癌患者较差的预后密切相关。另外,RTFQ-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也同样证实PFKFB3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且PFKFB3的表达升高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沉默胃癌细胞中PFKFB3的表达后,其生长能力明显减弱(P<0.01),胃癌细胞凋亡比例增加(P<0.01),细胞周期G1期阻滞(P<0.01)。PFKFB3通过激活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而调控胃癌细胞的生长。结论:PFKFB3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沉默PFKFB3的表达后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其凋亡,PFKFB3可能是胃癌靶向治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果糖激酶-2同工酶3 胃癌 生长 凋亡 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胆囊炎126例手术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17
作者 周文辉 薛云平 袁小亮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26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74例,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26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52例,开腹胆囊切除术74例,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住院综合费用。结果12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手术成功,两组病例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两项指标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放置引流管比率和住院综合费用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急性胆囊炎可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开腹胆囊切除术 中转开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早癌ESD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治疗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么玲 甘丽虹 方念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1010-1012,1029,共4页
目的探讨治疗胃肠道早癌ESD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合并焦虑或抑郁状态患者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诊断胃肠道早癌,并行ESD术治疗达到治愈性切除的病人术后合并胃肠功能紊乱,伴有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胃肠道早癌ESD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合并焦虑或抑郁状态患者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6月诊断胃肠道早癌,并行ESD术治疗达到治愈性切除的病人术后合并胃肠功能紊乱,伴有焦虑或抑郁状态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个受试者分为A、B、C、D、E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采用双歧杆菌治疗,B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C组采用双歧杆菌联合认知行为疗法,D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E组采用盐酸帕罗西汀、双歧杆菌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比较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和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A组和D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5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组、C组、A/D组、B组,5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由低到高依次为E组、D组、B组、C组、A组,5组患者的HAMD和HAMA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采用肠道微生态联合认知行为疗法、盐酸帕罗西汀对消化道早癌ESD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合并焦虑或抑郁状态患者进行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或单纯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疗效要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对我们临床工作具有一定提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早癌ESD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肠道微生态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 盐酸帕罗西汀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胰腺脓肿的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么玲 甘丽虹 方念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710-711,730,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胰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的胰腺脓肿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 目的观察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胰腺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6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的胰腺脓肿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胰腺脓肿患者中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双猪尾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成功率100%,有6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手术时间60-75min,双猪尾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后患者住院时间为15-35d,留存支架的时间为4-11个月,内镜治愈27例,治愈率达84.4%,没有出现复发的现象。支架移除后6个月健康体重指数(MBI)和疼痛评分(NRS)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支架及鼻胆管脓腔置入术治疗胰腺脓肿具有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胰腺脓肿 双猪尾支架置入术 鼻胆管脓腔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沉默TPX2基因可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被引量:5
20
作者 简捷 黄缘 +2 位作者 刘利珍 李双 邓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8-634,共7页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Xklp2靶蛋白(targeting protein for Xenopus kinesinlike protein 2,TPX 2)基因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靶向沉默TPX2基因的重组载体p Magic4.1-sh RNA-TPX2转入结肠癌SW480...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Xklp2靶蛋白(targeting protein for Xenopus kinesinlike protein 2,TPX 2)基因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靶向沉默TPX2基因的重组载体p Magic4.1-sh RNA-TPX2转入结肠癌SW480细胞后,应用MTT法检测SW480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W480细胞中TP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重组载体p Magic4.1-shRNA-TPX2转染后,SW48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载体p Magic4.1-sh RNA-NC转染至SW480细胞)和空白对照组(未进行任何转染的SW480细胞)(P值均<0.01);p Magic4.1-shRNA-TPX2转染组SW480细胞中TPX2、VEGF、MMP-9 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靶向沉默TPX2基因能够显著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这一作用可能与VEGF和MMP-9基因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