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思睡期典型轴向抽搐的脊髓固有束肌阵挛1例
1
作者
龚紫薇
王芬
王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脊髓固有束肌阵挛(propriospinal myoclonus,PSM)是一种以觉醒和睡眠转换期反复出现轴向肌阵挛为特征的罕见无痛性运动障碍疾病,因在思睡期反复发生肌肉抽搐,导致患者的睡眠严重受影响。报告1例典型PSM,患者因入睡前肢体不自主抖动1年...
脊髓固有束肌阵挛(propriospinal myoclonus,PSM)是一种以觉醒和睡眠转换期反复出现轴向肌阵挛为特征的罕见无痛性运动障碍疾病,因在思睡期反复发生肌肉抽搐,导致患者的睡眠严重受影响。报告1例典型PSM,患者因入睡前肢体不自主抖动1年余就诊,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在完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及多部位肌电图监测后诊断为特发性PSM,并且对1/3片氯硝西泮治疗反应良好,提示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及多部位肌电图监测在诊断PSM中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固有束肌阵挛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
多肌图
脊髓节段性肌阵挛
轴向性肌阵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围绝经期女性客观睡眠参数的变化:基于PSG的思考
2
作者
龚紫薇
邓丽影
王晔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9-223,F0002,F0003,共7页
目的 确定围绝经期前后患者在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和多导睡眠监测特征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45岁和55岁为界限,将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划分为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3个组,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和多导睡眠监测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
目的 确定围绝经期前后患者在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和多导睡眠监测特征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45岁和55岁为界限,将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划分为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3个组,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和多导睡眠监测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16例围绝经期前后患者,不同组间BMI值、烟酒嗜好、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深睡眠及浅睡眠时长及占比无明显差异;围绝经期组和绝经后组夜间觉醒次数均较绝经前组增加,而夜间血氧饱和度更低;3组间AHI值均存在差异,且呈增加的趋势。结论 生殖状态的改变不会导致客观睡眠时长及效率的改变,主观感知的变化对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发生贡献更大;夜间睡眠连续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及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标的变化暗示了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女性睡眠的影响有着更复杂的神经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睡眠
视频多导睡眠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思睡期典型轴向抽搐的脊髓固有束肌阵挛1例
1
作者
龚紫薇
王芬
王晔
机构
南昌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
内科
南昌大学神经病学研究室
出处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060254)。
文摘
脊髓固有束肌阵挛(propriospinal myoclonus,PSM)是一种以觉醒和睡眠转换期反复出现轴向肌阵挛为特征的罕见无痛性运动障碍疾病,因在思睡期反复发生肌肉抽搐,导致患者的睡眠严重受影响。报告1例典型PSM,患者因入睡前肢体不自主抖动1年余就诊,入院查体未发现明显阳性体征,在完善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及多部位肌电图监测后诊断为特发性PSM,并且对1/3片氯硝西泮治疗反应良好,提示视频多导睡眠监测及多部位肌电图监测在诊断PSM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
脊髓固有束肌阵挛
睡眠相关运动障碍
多肌图
脊髓节段性肌阵挛
轴向性肌阵挛
Keywords
Propriospinal myoclonus
Sleep-related movement disorder
Polymyography
Spinal segmental myoclonus
Axial myoclonus
分类号
R74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围绝经期女性客观睡眠参数的变化:基于PSG的思考
2
作者
龚紫薇
邓丽影
王晔
机构
南昌大学
第二附属医院
南昌大学神经病学研究室
出处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9-223,F0002,F000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60254)。
文摘
目的 确定围绝经期前后患者在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和多导睡眠监测特征方面的差异。方法 以45岁和55岁为界限,将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划分为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3个组,比较各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特点和多导睡眠监测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16例围绝经期前后患者,不同组间BMI值、烟酒嗜好、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深睡眠及浅睡眠时长及占比无明显差异;围绝经期组和绝经后组夜间觉醒次数均较绝经前组增加,而夜间血氧饱和度更低;3组间AHI值均存在差异,且呈增加的趋势。结论 生殖状态的改变不会导致客观睡眠时长及效率的改变,主观感知的变化对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发生贡献更大;夜间睡眠连续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及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标的变化暗示了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女性睡眠的影响有着更复杂的神经分子机制。
关键词
围绝经期
睡眠
视频多导睡眠监测
Keywords
Perimenopause
Sleep
Video polysomnography
分类号
R338.63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思睡期典型轴向抽搐的脊髓固有束肌阵挛1例
龚紫薇
王芬
王晔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围绝经期女性客观睡眠参数的变化:基于PSG的思考
龚紫薇
邓丽影
王晔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