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究型医院肿瘤生物样本库的构建和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小海 冯铭 +1 位作者 刘闯 王任直 《大医生》 2018年第8期177-178,共2页
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对于研究型医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协和医院垂体瘤标本库为例,系统阐述了该标本库建立的意义、标本库建立的历程及经验总结、标本库在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下一阶段更高标准建设垂体瘤标本库进... 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对于研究型医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协和医院垂体瘤标本库为例,系统阐述了该标本库建立的意义、标本库建立的历程及经验总结、标本库在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下一阶段更高标准建设垂体瘤标本库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样品库 垂体腺瘤 研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余春红 邓怿 《实验室科学》 2020年第3期136-139,共4页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引进高层次教师,其中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具有海外教学和/或研究经历。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保障本科实验教学的质量,我们将科研融入教学并整合到实验教学课程中,涵盖了一系列生物实验课程和"科研创新实践&q...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引进高层次教师,其中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具有海外教学和/或研究经历。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保障本科实验教学的质量,我们将科研融入教学并整合到实验教学课程中,涵盖了一系列生物实验课程和"科研创新实践"课程,其中,"科研创新实践"是让本科生体验科研的项目。生物实验课程促进学生学习先进的实验技术,而"科研创新实践"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机会,使学生能够几乎全程参与相关的研究活动,从而亲身体会做研究的兴趣和挑战,并在这一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本科生还可以申请以实习为主的"海外学习计划",参加国际竞赛、国际会议等实践活动。总之,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基于科研融入教学的生物实验教学探索使本科生能够体验研究探索过程,并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实验教学 本科生科研项目 本科生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AM教育在高校生物实验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3
作者 余春红 马小英 +1 位作者 生悦 吕沫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2期65-68,共4页
STEAM教育是跨学科整合的一种综合教育模式。该教学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设计中,使学生在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体会艺术与科学的交叉融合,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的... STEAM教育是跨学科整合的一种综合教育模式。该教学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将STEAM教育理念融入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的设计中,使学生在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体会艺术与科学的交叉融合,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也能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该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受到同行和学生的好评,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 高校实验教学 STEAM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着斑中新型力敏感蛋白相互作用的单分子表征
4
作者 裴铃萱 余聪 姚明曦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2-102,共1页
目的黏着斑作为细胞与外微环境连接的关键结构,在感知微环境力学信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力敏感蛋白如talin、α-catenin和Piezo1在黏着斑中能够将机械刺激转化为下游生化信号,从而影响细胞的命运抉择。然而,黏着斑中多种信号蛋白功能... 目的黏着斑作为细胞与外微环境连接的关键结构,在感知微环境力学信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力敏感蛋白如talin、α-catenin和Piezo1在黏着斑中能够将机械刺激转化为下游生化信号,从而影响细胞的命运抉择。然而,黏着斑中多种信号蛋白功能受到生理力调控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晰。方法利用磁镊单分子力谱,对黏着斑中潜在力敏感蛋如parvin及kindlin的受力构象变化及力依赖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在单分子水平表征了黏着斑蛋白如parvin和kindlin功能的力学性质。证明在这些蛋白的多聚等功能受到生理力调控,在细胞的力学稳态维持中发挥关键作用。结论通过表征黏着斑中新的力敏感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其在维持细胞力学稳态中的潜在机制,为进一步理解细胞如何感知和响应其微环境中的力学信息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着斑 分子间相互作用 机械刺激 单分子力谱 细胞力学 分子表征 构象变化 力学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蒙杰 卢奕 张健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8年第8期593-597,共5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转移中大约80%是发生骨转移,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前列腺癌骨转移主要呈现成骨和破骨混合性损伤。然而,诱发肿瘤细胞转移到骨以及引起混合样病变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宿主微环境与前列腺癌细胞间的...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转移中大约80%是发生骨转移,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前列腺癌骨转移主要呈现成骨和破骨混合性损伤。然而,诱发肿瘤细胞转移到骨以及引起混合样病变的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宿主微环境与前列腺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主要讨论宿主微环境如何影响前列腺癌骨转移各个阶段的发生及其中的机制,探讨多种细胞因子、分泌蛋白、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分泌的因子在前列腺癌骨转移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肿瘤微环境 分泌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ePort保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宇 唐晨 +1 位作者 陈伟军 生悦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8期2341-2343,共3页
目的研究肾脏转运器(LifePort)保存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者供肾在肾移植中的应用,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诊的25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移植后受者的临床资... 目的研究肾脏转运器(LifePort)保存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者供肾在肾移植中的应用,为患者的恢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诊的25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移植后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同一供体两只供肾LifePort保存和普通冷藏两种不同的保存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检测并记录两组受者术后15 d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清含量、术后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DGF)、肾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肾生存率和受者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DGF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肾生存率和受者生存率均为100.0%,分别与对照组的96.0%和1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肾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2.5±3.3)d和(18.3±5.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6±4.7)d和(22.1±6.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sICAM-1和MDA血清含量分别为(318.4±47.3)μg/L和(2.8±0.4)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1.5±68.9)μg/L和(3.4±0.5)μg/L,SOD活性峰值为(81.3±5.7)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4.3)I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0%,略低于对照组的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fePort有利于改善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供者供肾的保存质量,降低受者术后DGF发生率,有利于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缩短受者住院时间,且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受者生存率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转运器 心脏死亡 器官捐献 供肾 肾移植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流量PWM波产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兴阳 钱翔 +2 位作者 张文辉 彭诚 段侪杰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548-2552,共5页
提出了1种基于片上挤压的微流控芯片流量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波产生器的设计方法。利用机械挤压装置将步进电机的转动转化为挤压杆的上下平动,直接挤压微流控芯片的微流道变形产生流量PWM波。设计并制作了1款基于ST... 提出了1种基于片上挤压的微流控芯片流量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波产生器的设计方法。利用机械挤压装置将步进电机的转动转化为挤压杆的上下平动,直接挤压微流控芯片的微流道变形产生流量PWM波。设计并制作了1款基于STC51单片机的单片机控制板,利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运动状态进而调节流量PWM波的频率和占空比。针对500μm的微流体管道,产生了周期为13.3s、幅值约为13μL/min、占空比为10%-90%可调的流量PWM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仪表 微流控芯片 流量PWM波 片上挤压 单片机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方法的单球体系穆勒矩阵建模 被引量:1
8
作者 荣繁壮 钱翔 彭诚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9-482,501,共5页
偏振光检测方法是皮肤、心血管和癌症等早期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了解偏振光在散射介质中的传播行为可以有效解释偏振光成像结果和发展新的偏振成像方法。因为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十分复杂,所以尚未有成熟的解析理论公式的描述。本文不... 偏振光检测方法是皮肤、心血管和癌症等早期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了解偏振光在散射介质中的传播行为可以有效解释偏振光成像结果和发展新的偏振成像方法。因为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十分复杂,所以尚未有成熟的解析理论公式的描述。本文不再局限于光学理论的因果性,而是集中在各个光学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上。从粒子半径等输入变量和穆勒矩阵各个元素的相关系数入手探究穆勒图像与散射介质物理参数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联系。借助蒙特卡罗模拟程序,使用线性回归方法和非线性的核方法对单球体系穆勒矩阵做回归分析。对比线性主元回归和线性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果,核方法的预测精度较高。将现代机器学习方法引入偏振光学理论的研究之中,拓展了偏振光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光 单球散射体系 穆勒矩阵 核方法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基因表达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6
9
作者 宋亚坤 张敏 +3 位作者 王翘楚 彭玉荔 贾方兴 余春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53-661,I0002,共10页
RNA干扰是由双链小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现象,已成为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技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技术,本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选择靶基因,设计小干扰RNA和引物,然后检测小干扰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效果。以2018年第五组为例,... RNA干扰是由双链小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现象,已成为一个被广泛应用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技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技术,本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选择靶基因,设计小干扰RNA和引物,然后检测小干扰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效果。以2018年第五组为例,该组挑选了小鼠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yl-CoAsynthetase long-chain family member 1,Acsl1)为靶基因,设计了两对特异性靶向Acsl1 mRNA的小干扰RNA,通过电穿孔的方式将其转染到3T3-L1中,然后提取细胞总RNA和合成cDNA,最后用相对定量PCR检测m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两对小干扰RNA都有60%以上的沉默效果。近3年内,大约83%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所有实验并最终成功筛选到至少一对有效的小干扰RNA。该教学实践增强了学生对RNA干扰原理和实验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实验与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小干扰RNA设计 实验课程 本科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在高校遗传学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小英 赵颖岚 +2 位作者 贾方兴 宋亚坤 谢宇聪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63-768,共6页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是模式生物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因其实验成本低,实验周期短,非常适宜用于高校的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线虫在实验教学中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丰富高校实验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 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是模式生物中的重要成员之一,因其实验成本低,实验周期短,非常适宜用于高校的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线虫在实验教学中的使用,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丰富高校实验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介绍了线虫在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如生活周期观察、单因子杂交、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RNA干扰(RNAi)实验等;对实验设置、操作要求、实验相关准备工作等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为线虫在高校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详实案例,可为线虫在高校遗传学实验或其他相关实验课程如细胞生物学实验、模式生物与发育生物学实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实验教学 遗传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本科教学实验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敏 宋亚坤 +5 位作者 吕沫 贾方兴 刘杰 卢希彬 王益林 余春红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5-143,共9页
CRISPR/Cas9是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它引入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使本科生了解这项前沿科研技术很有意义。我们创建了一个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本科教学实验体系。该实验体系侧重CRISPR/Cas9技术在哺... CRISPR/Cas9是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将它引入本科生的实验教学,使本科生了解这项前沿科研技术很有意义。我们创建了一个基于CRISPR/Cas9技术的本科教学实验体系。该实验体系侧重CRISPR/Cas9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应用,选用一株基因组上被插入mCherry基因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为实验材料,命名为STO-82。首先设计靶向mCherry的sgRNA,构建CRISPR-Cas9/sgRNA共表达质粒。经测序验证无误后,转染到STO-8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mCherry阴性和阳性两群细胞,分选出阴性单细胞并扩大培养。最后用测序检验单克隆细胞中靶标DNA序列的编辑情况。结果显示,靶位点有插入或缺失突变,说明体系创建成功。该实验体系将sgRNA设计、CRISPR-Cas9/sgRNA共表达质粒的构建、细胞转染、单细胞分选、单克隆细胞培养、测序序列分析等内容融合为一个综合实验,用于高年级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学实践内容分解分块教学,也可以做完整性项目教学。本教学实践采用10人左右的小班分块教学,2人一组,经过3个班(共13组)的实践,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实验,得到预期结果。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加深了对CRISPR/Cas9技术的原理和实验流程的理解,锻炼了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研思维,也使学生对该技术的医疗应用风险有了一些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研究综合实验 CRISPR/Cas9 本科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蚊C型凝集素mosGCTL-2是登革病毒感染相关的重要蛋白质(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宇杰 刘珊 +8 位作者 张溪 李东阳 邬玉兰 孙京川 许少坚 任燕 汪涛 刘丽 宫君原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87-1195,共9页
C型凝集素是一类含有糖结合结构域的蛋白质,从节肢动物到哺乳动物的C型凝集素都具有共同的基序,它在进化上相当保守,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埃及伊蚊表达30多种C型凝集素蛋白,它是登革病毒的关键传播媒介,这些蛋白质对病毒和细菌感... C型凝集素是一类含有糖结合结构域的蛋白质,从节肢动物到哺乳动物的C型凝集素都具有共同的基序,它在进化上相当保守,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埃及伊蚊表达30多种C型凝集素蛋白,它是登革病毒的关键传播媒介,这些蛋白质对病毒和细菌感染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C型凝集素mosGCTL-3与二型登革热病毒包膜蛋白具有相互作用,能够增强登革病毒对埃及伊蚊的感染.在本文中,我们发现了C型凝集素蛋白mosGCTL-2具有与mosGCTL-3类似的功能.两种C型凝集素mosGCTL-2和mosGCTL-3的氨基酸残基序列一致性高达43.56%.为研究mosGCTL-2在登革病毒蚊媒传播中的作用,我们通过果蝇S2细胞表达系统表达纯化了mosGCTL-2蛋白.结果表明,mosGCTL-2与二型登革热病毒包膜蛋白的结合具有钙离子依赖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埃及伊蚊感染登革病毒能够诱导mosGCTL2表达上调,是二型登革热病毒感染埃及伊蚊所必需的蛋白质.以上研究说明,mosGCTL-2蛋白可能是在登革热病毒感染埃及伊蚊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凝集素 埃及伊蚊 mosGCTL-2 二型登革病毒 包膜蛋白 钙依赖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细胞内膜运输对植物发育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3
作者 庞磊 朱颖 +2 位作者 金中财 夏曦华 李瑞熙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1-39,共9页
植物细胞内膜体系与别的真核生物体系相似,由一系列连续的内膜结构组成,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反式高尔基体、液泡、转运囊泡和细胞膜。其中,反式高尔基体和液泡具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特征和对应功能。从几个方面综述植物细胞... 植物细胞内膜体系与别的真核生物体系相似,由一系列连续的内膜结构组成,包括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反式高尔基体、液泡、转运囊泡和细胞膜。其中,反式高尔基体和液泡具有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特征和对应功能。从几个方面综述植物细胞内膜运输对植物发育的调控作用,包括内膜运输与生长素极性运输和稳态平衡之间的关系,内膜运输对根毛极性生长的作用机理,以及液泡运输在花粉管极性生长和种子萌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对致力于植物细胞内膜运输与发育调控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运输 极性运输 稳态平衡 尖端极性生长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角质层转运与聚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小英 赵颖岚 赵杰才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4-68,187,共6页
植物角质层作为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直接屏障,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在植物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角质层的组成与形成机制目前已有大量报道,但人类对植物角质层的认识仍十分有限,在角质组分的转运及角质聚合方面一直... 植物角质层作为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直接屏障,具有重要的生理生态功能,在植物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角质层的组成与形成机制目前已有大量报道,但人类对植物角质层的认识仍十分有限,在角质组分的转运及角质聚合方面一直没有统一的观点。本文简略回顾了植物角质层研究中主要的研究对象、基本研究方法、角质层的基本结构等,重点关注了近年来在角质层组分从细胞内转运到表皮细胞外以及角质聚合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质层 转运 聚合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风险、趋势预测和干预模型的构建
15
作者 李杨 耿明萌 +3 位作者 龙永康 毕华瑞 骆锦威 李景治 《数学建模及其应用》 2017年第1期72-80,共9页
结合基因组学数据与生物学背景,利用数学与统计的方法研究代谢综合征的致病机理。首先,利用变异系数筛选出信息含量较高的数据,并且利用变异基因频数统计的方法确定高频变异基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库可知,大部分高频变异基因都与... 结合基因组学数据与生物学背景,利用数学与统计的方法研究代谢综合征的致病机理。首先,利用变异系数筛选出信息含量较高的数据,并且利用变异基因频数统计的方法确定高频变异基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数据库可知,大部分高频变异基因都与代谢综合征有关。随后,研究高频变异基因对其他基因的调控情况,并且由此构建出高频变异基因的调控网络以及网络内部的协同和拮抗作用。最后,提出基于调控网络的患病风险预测模型,由此提供预防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生物信息学 调控网络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合思想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9
16
作者 赵颖岚 马小英 +3 位作者 贾方兴 生悦 张敏 余聪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2018年第6期866-874,共9页
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笔者将生物化学实验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相互整合,运用当前科研主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性质与功能。在整个实验系统中,我们将传统的彼此独立的实验进行整合,... 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笔者将生物化学实验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相互整合,运用当前科研主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性质与功能。在整个实验系统中,我们将传统的彼此独立的实验进行整合,设计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使每个实验之间相互联系,前一次实验的产物作为下次实验的材料,环环相扣。通过这种实验设计,除了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操作技能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 有机整体 相互联系
原文传递
植物根系化合物调控微生物菌群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倩 黄安诚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88-2295,共8页
植物根系所"组装"的微生物菌群是植物维护根系与土壤生物体稳态、响应胁迫、吸收营养和健康生长的重要体系。植物根部代谢产物介导和调控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分布和功能。但是,目前对根系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功能尚缺... 植物根系所"组装"的微生物菌群是植物维护根系与土壤生物体稳态、响应胁迫、吸收营养和健康生长的重要体系。植物根部代谢产物介导和调控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分布和功能。但是,目前对根系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功能尚缺乏充分研究。发现根部次生代谢产物并解析其在调控根际微生物菌群结构中的功能,是解码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化学信号"的关键。本文综述了根部化合物在根系微生物菌群组成和调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应用合成生物学理念合成或调控植物根部次生代谢产物,以此调控根系微生物菌群,进而改善植物生长和性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部代谢产物 次生代谢产物 微生物菌群 植物-微生物互作
原文传递
叶片衰老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中海 郭永峰 +3 位作者 任国栋 张可伟 缪颖 郭红卫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7-1656,共30页
叶片衰老是叶片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属于有丝分裂后衰老,是营养同化到营养转运的功能转变过程,对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叶片衰老的启动和进程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如年龄及植物激素,以及外部因素如环境胁迫的调控。科研人员通过对模式植物拟... 叶片衰老是叶片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属于有丝分裂后衰老,是营养同化到营养转运的功能转变过程,对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叶片衰老的启动和进程受到各种内部因素如年龄及植物激素,以及外部因素如环境胁迫的调控。科研人员通过对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及作物的正向遗传学筛选和反向遗传学研究,鉴定出衰老性状改变的突变体,并对数百个衰老相关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从而在解析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叶片衰老涉及高度复杂的遗传程序,这些程序受到多层次调控,包括染色质水平、转录及转录后水平、翻译及翻译后水平等。由于叶片衰老与光合作用、养分转运以及胁迫反应等密切相关,植物学家在设计基于已知的衰老调控机制的策略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旨在通过操纵叶片衰老的起始和进展进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品质或改善园艺性能。本文对叶片衰老进行全面综述,并从遗传和分子网络的角度讨论叶片衰老的多维调控的最新进展。我们还提出叶片衰老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叶龄的本质、功能性滞绿、不同调控途径之间的协调、源-库关系和营养转运以及叶片衰老在农林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衰老 植物激素 衰老相关基因 多重调控 调控网络 源-库关系
原文传递
木本植物叶片衰老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厚领 张易 +3 位作者 夏新莉 尹伟伦 郭红卫 李中海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者红色是典型的叶片衰老现象,该过程受到各种复杂外源环境信号(如光周期和温度)和内源植物激素(如脱落酸和乙烯)等因素的影响和有序的时空调控,是叶片发育的最后一个生物学过程.本文对木本植物季节性叶片衰老与营养/生殖生长的关系、植... 者红色是典型的叶片衰老现象,该过程受到各种复杂外源环境信号(如光周期和温度)和内源植物激素(如脱落酸和乙烯)等因素的影响和有序的时空调控,是叶片发育的最后一个生物学过程.本文对木本植物季节性叶片衰老与营养/生殖生长的关系、植物激素在调控木本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叶片衰老与季节性休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且提出了木本植物叶片衰老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衰老 林木 季节性休眠 时空调控
原文传递
干旱和盐胁迫中大麦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小英 贾方兴 +1 位作者 赵颖岚 赵杰才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93-3101,共9页
为筛选大麦中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适宜的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我们对栽培大麦23-19和野生大麦4-3进行了3种不同的胁迫处理:不浇水自然干旱、30%PEG干旱胁迫、0.4 mol/L Na Cl盐胁迫,用内参分析软件Ge Norm和Norm Finder分析比较了6种常... 为筛选大麦中干旱和盐胁迫条件下适宜的实时定量PCR内参基因,我们对栽培大麦23-19和野生大麦4-3进行了3种不同的胁迫处理:不浇水自然干旱、30%PEG干旱胁迫、0.4 mol/L Na Cl盐胁迫,用内参分析软件Ge Norm和Norm Finder分析比较了6种常用内参基因ubiquitin、a-tubulin 2、Actin、ARF1、EF1a、SAM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稳定性,并以筛选到的稳定内参分析了胁迫诱导表达基因DHN1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筛选内参基因时,将所有实验数据综合在一起分析,未能找到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及其组合;按根、茎、叶进行内参基因的筛选发现不同的组织部位、在不同的胁迫处理下,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不完全相同;叶片中内参基因的表达稳定性最为一致,ubiquitin、Actin和ARF1在3种不同的胁迫处理下均有较为稳定的表达。以筛选到的内参基因ubiquitin、Actin和ARF1分析DHN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植物的生长表现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同时考虑太多的变量组合(如不同胁迫,不同组织)不易筛选到稳定表达的内参基因,建议在进行实时定量PCR研究之前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先对内参基因进行筛选。叶片适宜作为组织材料、ubiquitin、Actin和ARF1适宜作为内参基因组合对干旱和盐胁迫下野生大麦和栽培大麦进行实时定量PCR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干旱胁迫 盐胁迫 内参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