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ignRT引导摆位流程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应用评估
1
作者 陈傲强 王亚娟 +3 位作者 黄晓彤 吴露 谢德欢 陈雪梅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盆腔肿瘤放疗摆位工作流程,评估光学体表引导系统AlignRT的定位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进一步探讨其替代皮肤标记线摆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Infinity加速器放疗的40例盆...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盆腔肿瘤放疗摆位工作流程,评估光学体表引导系统AlignRT的定位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进一步探讨其替代皮肤标记线摆位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Infinity加速器放疗的40例盆腔肿瘤患者,其中20例采用传统的体表标记线摆位流程,另外20例采用AlignRT引导摆位流程。治疗前扫描锥形束CT(CBCT)与计划CT进行配准获得六维方向上的平移(左右LAT、头脚LNG、前后VRT)和旋转(冠状位Yaw、矢状位Pitch、横断位Roll)误差。比较两种摆位流程的CBCT配准误差、误差偏移量分布,计算计划靶区(PTV)外扩边缘,对6个维度误差、体质量指数和摆位误差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传统标记线摆位流程中,平移和旋转误差的中位数范围分别为0.19~0.34 cm和0.50°~1.30°,最大偏移量范围分别为1.20~1.70 cm和2.00°~5.50°。在AlignRT引导摆位的工作流程中,平移和旋转误差的中位数范围为0.10~0.15 cm和0.50°~0.70°,最大偏移量范围为0.42~0.47 cm和1.80°~2.00°。此外,传统标记线摆位显示分次间误差>0.5 cm和>3°的比例分别为23.3%和9.8%。计算得到两组摆位方式在LR、SI、AP方向的PTV外扩值:AlignRT引导(0.37、0.38和0.34 cm),皮肤标记线摆位(0.67、1.22和0.95 cm)。两个摆位工作流程的6个维度的误差之间均没有发现相关性。当使用AlignRT引导摆位时,LAT、LNG和Pitch方向与体质量指数呈低度相关。结论:AlignRT引导盆腔肿瘤放疗可以减少六维平移和旋转误差,实现精准的摆位精度,治疗分次间的重复性和稳定性高,与CBCT联合使用可取代传统的皮肤标记线摆位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引导放射治疗 AlignRT 盆腔放疗 皮肤标记线 PTV外扩边界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管理结合PBL教学法在放射肿瘤科住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唯 徐中标 +1 位作者 张红丹 谭佩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7期87-90,共4页
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由于学科交叉复杂、教学内容繁多等问题,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全面培养学员对放射治疗全程及专业技能的深入理解。为解决此困境,本研究创新性地结合了肿瘤全程管理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由于学科交叉复杂、教学内容繁多等问题,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全面培养学员对放射治疗全程及专业技能的深入理解。为解决此困境,本研究创新性地结合了肿瘤全程管理与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两种教学模式。肿瘤全程管理让学员从疾病诊断至随访全过程参与患者治疗,了解并掌握放射治疗完整流程和关键操作,如靶区勾画、剂量设定等;而PBL教学法则通过在各环节设置针对性问题,激发学员自主学习与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肿瘤科采用该教学法培训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学员,其理论知识考核、技能操作成绩优秀,并对教学满意度极高。这一新型教学方法有效提升了学员对放射肿瘤学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增强了其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医患沟通技巧。因此,肿瘤全程管理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在放射肿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管理 基于问题的学习 放射肿瘤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培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