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58
1
作者 黎宝妹 毛春梅 黄强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11期1182-1183,共2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药房2014年1-12月为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2015年1-12月为观察组,实行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的工作效率与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人均日调剂量、单方调剂...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方法:选择我院门诊药房2014年1-12月为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2015年1-12月为观察组,实行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的工作效率与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人均日调剂量、单方调剂时间与患者候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于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与患者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医院门诊药房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易混淆药品管理模式探讨及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林小华 贺筱彬 欧阳浩仪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0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易混淆药品管理模式实施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药房、门诊药房、儿科药房、中心药房、妇幼药房2016年5月~2017年5月管理前易混淆药品资料,合计4 038 515份,2017年6月~2018年6月管理后易混淆药品资料,合计4 174 921份... 目的探讨医院易混淆药品管理模式实施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药房、门诊药房、儿科药房、中心药房、妇幼药房2016年5月~2017年5月管理前易混淆药品资料,合计4 038 515份,2017年6月~2018年6月管理后易混淆药品资料,合计4 174 921份,分析药品混淆原因,并施以相关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易混淆药品调配差错率。结果管理后调剂差错率低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后差错原因主要以一品多剂型、一品多规格占比最高,管理后一品多剂型、一品多规格、外包装相似(看似)、读音相似(听似)占比均低于管理前,一品多厂家外占比高于管理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易混淆药品管理,可有效降低差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易混淆药品 管理模式 药品差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1268例患者鼻饲给药合理性调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欧焕娇 周健辉 +2 位作者 胡慧琴 陈家智 曾惠芬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3期354-357,共4页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鼻饲给药的合理性及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基层医院鼻饲给药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查2017—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住院患者鼻饲给药情况,利用HIS系统和Excel软件对鼻饲给药病...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鼻饲给药的合理性及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基层医院鼻饲给药的合理化和规范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抽查2017—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住院患者鼻饲给药情况,利用HIS系统和Excel软件对鼻饲给药病例数、剂型分布、联合用药及不合理用药等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和分析。结果:共抽查鼻饲用药患者1268例,涉及303个药物品种,应用频次达23920例次;同时混合给药的药物品种数最高达15种;存在药物不利相互作用131例次;鼻饲给药剂型选择不合理共3689例次,不合理用药率为15.42%(3689/23920)。结论:基层医院鼻饲给药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临床药师应发挥专业特长实行事前干预,提高鼻饲用药合理性和规范性,提高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临床药师 鼻饲给药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2013-201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药物利用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贺筱彬 林小华 +1 位作者 刘舜莉 欧焕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9-602,共4页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3-2015年度为评价时间段,以主要诊断为AECOPD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其抗菌...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3-2015年度为评价时间段,以主要诊断为AECOPD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评价其抗菌药物利用情况。结果:纳入本研究的AECOPD患者共3 186人次,抗菌药物使用率在90%以上。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用药频度(DDDs)在3年中连续排在第1位,但在2015年有所下降;而含酶的β-内酰胺类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DDDs有所上升。日均费用(DDC)以注射用美罗培南和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最高。药物利用指数(DUI)远大于1.0的有注射用头孢地嗪钠,远小于1.0的有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排序比(B/A)在3年中都介于1~2之间,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注射用美罗培南的B/A都小于1.0。结论:我院AECOPD患者的抗感染治疗适应证掌握较为严格,抗菌药物使用率在逐年下降,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较为合理,药物利用基本合理的抗菌药物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的药物利用合理性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药物流行病学 药物利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吗啡酮对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及对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建宾 惠建伟 +3 位作者 何婉雯 郭瑞 陈友利 黄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4期2020-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及对免疫球蛋白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该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1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9)。观察组产妇接受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对...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作用及对免疫球蛋白和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该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1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9)。观察组产妇接受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对照组产妇接受吗啡镇痛。剖宫产术后6、12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2组产妇的主观疼痛程度,记录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药物用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水平;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应激激素水平。结果术后6、12h,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泵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血清应激激素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可有效缓解剖宫产产妇的术后疼痛,减少体液免疫抑制,降低全身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硬膜外镇痛 氢吗啡酮 免疫球蛋白 应激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药物药物利用指数与AECOPD患者抗感染治疗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贺筱彬 林小华 +1 位作者 刘舜莉 欧焕娇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757-2759,共3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药物利用评价的研究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主要诊断为AECOPD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诊疗信息和处方...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DU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药物利用评价的研究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主要诊断为AECOPD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诊疗信息和处方信息,筛选出住院期间只使用1种抗菌药物的患者,并与其治疗效果及再住院指标进行关联性评价。结果:纳入本研究的AECOPD患者共2 155人次,总用药频度(DDDs)大于500的抗菌药物中,DUI最接近于1.0的抗菌药物是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DUI远大于1.0的抗菌药物是注射用头孢地嗪钠,DUI远小于1.0的抗菌药物是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再住院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治疗效果及再住院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UI与疾病治疗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能简单从DUI与1.0的远近关系判断抗菌药物在疾病的治疗中是否合理,而应综合多种混杂和偏倚因素的影响,避免误读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抗菌药物 药物流行病学 药物利用指数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刘舜莉 郑志明 欧焕娇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4期399-400,共2页
目的:评价我院综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HIS系统统计我院2013~2015年门、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区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请况、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病原微生物送检率等方面评价综合干预的... 目的:评价我院综合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HIS系统统计我院2013~2015年门、急诊处方和住院病区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请况、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和病原微生物送检率等方面评价综合干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急诊处方从51.76%降至30.83%;I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7.45%下降至24.52%;住院患者从57.31%降至47.88%,使用强度(DDDs)每100人天的48.28降至38.25;特殊抗菌药物用前微生物送检率由86.3%升至95.8%。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提高微生物送检率,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干预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追踪方法学理论的个案追踪管理在急诊用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黄强 莫巧莉 郭宇峰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7期751-752,754,共3页
目的:探讨在急诊用药中追踪方法学理论指导个案追踪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120例患者临床资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64例(行个案追踪管理)。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用药差错、配药时间及药物利用指... 目的:探讨在急诊用药中追踪方法学理论指导个案追踪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120例患者临床资料。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行常规管理),观察组64例(行个案追踪管理)。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用药差错、配药时间及药物利用指数(DUI),观察个案追踪管理前后药房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及患者对我院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用药差错发生率、平均配药时间及DU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1年后药房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和对照组管理后(P<0.05)。结论:追踪方法学指导下的个案追踪管理能显著降低急诊科室用药差错发生率,对改进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追踪管理 追踪方法学 急诊用药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性抗菌用药干预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惠萍 罗红 +1 位作者 刑世江 国泽延 《中国医药导刊》 2016年第7期737-737,739,共2页
目的:探讨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性抗菌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清洁切口手术患者,调查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比较干预前后药品种选择及用药疗程。结果:干预前共使用11种抗生素。干预后患者主要使用一代头孢、三代头孢及... 目的:探讨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性抗菌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清洁切口手术患者,调查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比较干预前后药品种选择及用药疗程。结果:干预前共使用11种抗生素。干预后患者主要使用一代头孢、三代头孢及头霉素类为清洁切口预防用药。干预后预防性抗菌药物的用药疗程≤48h的患者明显提高,预防性抗菌药物>48h的患者降低(P<0.05)。结论:对清洁切口手术围术期患者预防性抗菌用药进行干预,可提高患者合理用药,减少用药疗程,促使用药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切口手术 预防性 抗菌用药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奥美拉唑、灯盏花素与葡萄糖注射液有配伍禁忌 被引量:4
10
作者 麦毅忠 李健荣 +2 位作者 陈少妮 王婷玉 熊丽丽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97-198,共2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灯盏花素说明书和《400种中西药注射液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以下简称《检索表》)、《432种静脉注射剂配伍指南》(以下简称《配伍指南》)药品配伍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在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和和临床... 目的:探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灯盏花素说明书和《400种中西药注射液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以下简称《检索表》)、《432种静脉注射剂配伍指南》(以下简称《配伍指南》)药品配伍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在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和和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将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和注射用灯盏花素分别加入其说明书要求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结果:分别出现变色、混浊现象。查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说明书、灯盏花素说明书和《检索表》、《配伍指南》,均可以和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结论: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注射用灯盏花素和葡萄糖注射液均有配伍禁忌,其结果与其说明书、《检索表》、《配伍指南》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灯盏花素 葡萄糖 变色 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病人入院时间圆形分布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麦毅忠 王小群 +2 位作者 杨统升 杨德恒 袁素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年第1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发病季节性,为防治小儿手足口病提供数据。方法:应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步法分析由我院病案室提供住院手足口病病例。结果:患儿年龄1个月-11岁。男性1268例,年龄X^-±s为2.1384±1.2516;女性729例...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发病季节性,为防治小儿手足口病提供数据。方法:应用集中度法和圆形分步法分析由我院病案室提供住院手足口病病例。结果:患儿年龄1个月-11岁。男性1268例,年龄X^-±s为2.1384±1.2516;女性729例,年龄x^-±s为2.0643±1.3395。男女患儿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女结构比1:0.57。男性多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女性和总人数人院时间季节性分布M值分别为:0.3865、0.4639、0.4136,有季节性;平均角为所对应的入院时间高峰日分别为:7月2日、6月23日、6月28日。经平均角的1%yleigh’s,z值分别为:184.57、154.08、333.89;P值均为〈0.01,有季节性;男、女性病人入院高峰差别的W舶0naddWilliam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能合并;高峰期分别为:4月14日~9月20日和4月13日~9月3日。23例有二次感染住院现象。结论:手足口病发生存在明显季节性。在高峰期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可降低发病率。防控工作重点在托儿所和幼儿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季节性分布 圆形分布 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过敏性休克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红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3年第4期238-239,共2页
1例56岁女性患者,确诊横结肠癌肝转移3个月,既往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本次住院继续予原mFOLFOX6方案第五疗程化疗,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50 mg+5%葡萄糖溶液500 mL,给药3 min后,患者突然烦躁不安,口吐白沫,全身湿冷,脉搏微弱,伴胸闷,HR 103... 1例56岁女性患者,确诊横结肠癌肝转移3个月,既往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本次住院继续予原mFOLFOX6方案第五疗程化疗,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50 mg+5%葡萄糖溶液500 mL,给药3 min后,患者突然烦躁不安,口吐白沫,全身湿冷,脉搏微弱,伴胸闷,HR 103次.min-1,BP 60/40 mm Hg,SPO266%。立即停药,吸氧,并给予地塞米松、异丙嗪、多巴胺、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等治疗。40 min后症状缓解,1 h后患者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奥沙利铂 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诺地尔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强 谢振生 黎彩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2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脂溢性脱发患者为研究对象,组内按病程长短分层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氦氖激光治疗,观... 目的探讨米诺地尔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脂溢性脱发患者为研究对象,组内按病程长短分层后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氦氖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诺地尔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瘙痒、油腻、鳞屑等临床症状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脱发情况显著改善,新生毛发均显著增多,且观察组改善及增多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诺地尔酊联合氦氖激光治疗脂溢性脱发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瘙痒、油腻、鳞屑等临床症状,促进新发生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地尔酊 氦氖激光 脂溢性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摆药机药品库存管理措施及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伟华 李小芳 +3 位作者 温咏平 吴玉莹 温预关 尚德为 《海峡药学》 2021年第11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改善自动摆药机内药品库存周转的方法。方法统计某院中心药房2020年1月~3月(改良前)和2020年5月~7月(改良后)自动摆药机内药品的库存周转情况、加药工作强度数据(包括每日加药品种数和每日加药消耗时间),比较改良前后数据,评价... 目的探讨改善自动摆药机内药品库存周转的方法。方法统计某院中心药房2020年1月~3月(改良前)和2020年5月~7月(改良后)自动摆药机内药品的库存周转情况、加药工作强度数据(包括每日加药品种数和每日加药消耗时间),比较改良前后数据,评价库存管理改良措施的效果。结果自动摆药机内药品的库存周转天数改良前主要集中于15~30天(品种占比49.86%),改良后主要集中于1~7天(品种占比46.38%)。库存周转天数≤15天的品种占比由改良前的平均31.62%提高至改良后的74.28%(提高2.35倍)。平均每天加药品种数由改良前的17.93增加到26.01(增长45.06%);平均每天加药消耗时间增加12.95 min(63.98 min→76.93 min,增长20.24%)。结论通过实施药品库存管理改良措施,显著提高自动摆药机药品库存周转,保证药品质量,提高用药安全,同时小幅加大加药的工作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摆药机 药品库存周转 库存管理措施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的药物利用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贺筱彬 林小华 +1 位作者 刘舜莉 欧焕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期89-93,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最新发布的AECOPD管理推荐为评价标准,根据外... 目的:分析不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最新发布的AECOPD管理推荐为评价标准,根据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EOS)分成两组,EOS≥2. 0%为EOS观察组,EOS <2. 0%为EOS对照组,采用SPSS 19. 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两组的全身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比例及住院天数的差异,以及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差异。结果:纳入本研究的AECOPD患者共550人次,其中EOS≥2. 0%的患者有193人次,占35. 10%,EOS <2. 0%的患者有357人次,占64. 90%。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有164人次,占29. 82%,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有386人次,占70. 18%。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的164人次中EOS观察组有45人次,占27. 44%; EOS对照组119人次,占72. 56%。EOS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更短,与EOS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4。EOS观察组在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后FEV1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4。结论:以最新AECOPD管理推荐为评价标准,在治疗AECOPD时,全身糖皮质激素存在使用过度和使用不足的现象;临床药师在指导临床用药和进行药物利用评价时,尽量采用国际上专业内认同的最新推荐意见,与临床医生共同推动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糖皮质激素 嗜酸性粒细胞 药物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向蓉 欧焕娇 +3 位作者 徐宁 黄雪珍 曾惠芬 陈荣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0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15~2017年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年用量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变化趋势,采用Pearson对常...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使用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15~2017年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年用量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变化趋势,采用Pearson对常用抗革兰阴性菌药物与肺炎克雷伯菌两者耐药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015~2017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对头孢他啶及第四代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均低于30%;而对一代头孢菌素和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高于90%,且耐药率逐年增高;且其对氨基糖苷类、复方新诺明耐药率均大于40%;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低于1%。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和喹诺酮类使用量用药频度居前,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吧坦、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存在一定相关性,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耐药性 抗菌药物 使用情况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常规化疗对晚期NSCLC患者肿瘤标志物、凋亡分子及免疫应答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顺平 黄炳龙 +2 位作者 黄伟平 莫巧莉 黄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2期2007-2010,2014,共5页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常规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标志物、凋亡分子及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晚期NSCLC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康艾注射液+常规化疗的实验组以及接受常规化疗的对... 目的:研究康艾注射液+常规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标志物、凋亡分子及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晚期NSCLC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康艾注射液+常规化疗的实验组以及接受常规化疗的对照组。化疗前后测定血清中肿瘤标志物、凋亡分子、免疫细胞因子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含量。结果:化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SCC-Ag、GDF15、Livin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DCD5、P53、Bax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患者血清中CEA、CYFRA21-1、SCC-Ag、GDF15、Livin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DCD5、P53、Bax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化疗后外周血中CD3^+、CD4^+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FN-γ、IL-2的含量显著降低,外周血中CD8^+细胞的含量及血清中IL-4、IL-5的含量显著升高,而实验组外周血中CD3^+、CD4^+细胞的含量以及血清中IFN-γ、IL-2的含量显著升高,CD8^+细胞的含量及血清中IL-4、IL-5的含量显著降低。结论:康艾注射液+常规化疗治疗晚期NSCLC能够较常规化疗更为显著的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调节凋亡分子分泌及抗肿瘤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康艾注射液 肿瘤标志物 凋亡分子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及维生素治疗对子痫前期患者Hcy代谢、内皮损伤、胎盘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强 陈秦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研究叶酸及维生素治疗对子痫前期患者Hcy代谢、内皮损伤、胎盘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子痫前期患者并随机分为接受叶酸、维生素及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测定血清中Hcy代谢指标... 目的:研究叶酸及维生素治疗对子痫前期患者Hcy代谢、内皮损伤、胎盘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子痫前期患者并随机分为接受叶酸、维生素及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测定血清中Hcy代谢指标、内皮损伤指标的含量;分娩后,取胎盘并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及凋亡指标的含量。结果:治疗后2周时,观察组血清中Hcy、ET-1、sEng、sFlt-1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VEGF、PLGF、叶酸、VitB12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娩后,观察组胎盘中MDA、AOPP、8-OHdG、Fas、FasL、Bax、Caspase-3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抗氧化酶SOD、GSH-Px及凋亡抑制分子XIAP、Survivin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叶酸及维生素治疗子痫前期能够改善Hcy代谢、减轻母体内皮损伤、增加胎盘血流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同型半胱氨酸 内皮损伤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管理模式在中成药类辅助用药监控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曾惠芬 欧焕娇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11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中成药类辅助用药监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归纳中成药类辅助用药的使用现状,总结问题、查找原因,制定干预目标和措施,进行不合理用药干预。对我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2017年1~12月)和实...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中成药类辅助用药监控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归纳中成药类辅助用药的使用现状,总结问题、查找原因,制定干预目标和措施,进行不合理用药干预。对我院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2017年1~12月)和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2018年1月~2019年6月)的中成药类辅助用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干预效果,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结果自2018年实施PDCA循环管理以来,我院中成药类辅助用药的销售金额及其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呈下降趋势,2018年销售金额(1152.61万元)较2017年(1931.71万元)下降40.34%;2018年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5.05%)较2017年(8.66%)下降41.69%,2019年上半年保持2018年下降趋势,达到预期干预目标。结论 PDCA循环管理能够有效减少医院中成药类辅助用药的使用,减轻患者的药费负担,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辅助用药 用药干预 合理用药 销售金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高糖条件下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调节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强 韩强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高糖条件下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源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HRGEC)并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和GLP-1组,对照组用含有5.5 mol/L葡萄糖的DMEM处理、高糖组用含有30 mmol/L葡萄... 目的研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高糖条件下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源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HRGEC)并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和GLP-1组,对照组用含有5.5 mol/L葡萄糖的DMEM处理、高糖组用含有30 mmol/L葡萄糖的DMEM处理、GLP-1组用含有30 mmol/L葡萄糖及30 nmol/L GLP-1的DMEM处理。检测细胞凋亡率、凋亡基因及SIRT1信号通路分子表达、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结果高糖组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FasL、Fas、Bax、Caspase-3、NOX4的mRNA表达水平及培养基中MDA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中Bcl-2、SIRT1、eNOS的mRNA表达水平及培养基中SOD、GSH、NO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LP-1组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FasL、Fas、Bax、Caspase-3、NOX4的mRNA表达水平及培养基中MDA的含量明显低于高糖组(P<0.05),细胞中Bcl-2、SIRT1、eNOS的mRNA表达水平及培养基中SOD、GSH、NO的含量明显高于高糖组(P<0.05)。结论GLP-1能够减轻高糖条件下HRGEC的凋亡及氧化应激,其作用机制与SIRT1信号通路的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 凋亡 氧化应激 SIRT1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