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腺瘤样瘤36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周东华 田杰 +2 位作者 陈莹 刘小燕 范菊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s,ATs)的发生、命名、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6例子宫A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36例子宫ATs占同期子宫肿瘤切除标本的1.61%,肿瘤多位于子宫近浆膜下的肌壁...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denomatoid tumors,ATs)的发生、命名、临床病理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6例子宫A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36例子宫ATs占同期子宫肿瘤切除标本的1.61%,肿瘤多位于子宫近浆膜下的肌壁间(31/36),均呈结节状生长,单发34例(94.4%),多发2例(5.6%),直径1.0~6.5 cm,边界清或欠清,无包膜。其中伴发子宫其他病变13例(36.1%),单纯为子宫ATs 23例(63.9%)。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无特征性。大体上类似平滑肌肿瘤,切面大多灰白、灰黄,实性均质,质硬或较软,少数切面湿润,可见细小腔隙和小囊腔,内含半透明黏液。镜下肿瘤由增生的平滑肌和上皮样成分组成,上皮样成分增生形成许多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样或腔隙样结构,呈片、巢状或单个散在分布于平滑肌束之间,上皮样细胞无明显异型性,无核分裂象,增生的平滑肌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免疫表型:肿瘤上皮样成分CKpan、Calretinin呈阳性,CD34呈阴性。结论子宫ATs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浆膜间皮,临床及病理检查均易误、漏诊,免疫组化检测CKpan及Calretinin有助于诊断。其平滑肌成分是否应看作肿瘤的实质成分,有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瘤样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和全子宫切除术后病理结果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秦艳 田杰 +3 位作者 刘小燕 陈莹 范菊花 邓凯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ervical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HG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74例CHGIL行子宫颈冷刀锥切切缘阳性,并同时行全切子宫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ervical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HG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患者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对74例CHGIL行子宫颈冷刀锥切切缘阳性,并同时行全切子宫的患者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颈锥切切缘阳性与子宫病变残留有相关性(P<0.01);患者年龄、是否绝经及腺体是否受累与子宫病变的残留无明显相关性(p>0.05)。子宫颈管是否受累、病变累及象限与子宫病变残留率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子宫颈冷刀锥切术和全子宫切除术是治疗CHGIL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于子宫颈冷刀锥切阳性患者,全子宫切除的选择必须慎重,部分可选择保守治疗或者再次锥切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高级别上皮内病变 子宫颈冷刀锥切术 全子宫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中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秦艳 周东华 张汝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探讨切除输卵管的术后病理特征、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562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切除输卵管的术后病理特征、预防性双侧输卵管切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全子宫或次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562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709条(63. 08%)输卵管未见明显异常或呈萎缩反应性改变; 108条(9. 61%)输卵管系膜副中肾管囊肿; 15条(1. 33%)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输卵管内膜异位症; 35条(3. 11%)输卵管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 278条(24. 73%)输卵管炎症(其中252条输卵管积液,26条黄色肉芽肿性输卵管炎); 10条(0. 88%)输卵管上皮不典型增生; 11条(0. 98%)输卵管良性肿瘤; 2条(0. 18%)输卵管恶性肿瘤。结论预防性输卵管切除可治疗输卵管炎性病变,去除和预防输卵管及卵巢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肿瘤 输卵管炎症 子宫切除术 预防性输卵管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乳腺肿物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后的病理结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秦艳 周东华 朱婧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乳腺肿物切除的价值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9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恶性病变的44例患者,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特征及术后病理结...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乳腺肿物切除的价值及适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9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恶性病变的44例患者,对比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特征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44例均行麦默通微创手术,术后常规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肿瘤直径0.5~3.0 cm,病理类型分析包括导管原位癌16例,非特殊型浸润性癌10例,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并导管原位癌7例,非特殊型浸润性癌并黏液癌2例,浸润性小叶癌4例,黏液癌2例,浸润性大汗腺癌1例,分泌性癌1例,小管癌1例。经病理确诊恶性后,均于1~10 d内在全身麻醉下行扩大切除术或单纯乳腺切除术+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或改良根治术。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一定程度上能把乳腺癌病灶完整切除,但是还有部分病灶残留,如可疑恶性,尽量避免选择麦默通微创旋切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 微创 手术 乳腺肿物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单中心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田杰 周东华 +4 位作者 平静 葛娟 刘小燕 陈莹 范菊花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年第12期2078-2082,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的特点,为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手术切除诊断为叶状肿瘤的47例病例的病理及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7例患者均为女性,术后病理诊断良性叶...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病理与临床的特点,为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经手术切除诊断为叶状肿瘤的47例病例的病理及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7例患者均为女性,术后病理诊断良性叶状肿瘤40例,交界性叶状肿瘤4例,恶性叶状肿瘤3例。免疫组化发现在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中S-100、Vimentin表达无差别,SMA、CD117、CD34、CD10、P53随着恶性度增加,阳性率增加,但是表达差异无显著性,Ki67增殖指数差异显著(P<0.05)。在随访过程中,3例行单纯肿物切除的良性病例复发。结论:乳腺叶状肿瘤以良性病变较多见,免疫组化可协助病理的鉴别诊断。单纯肿物切除的病例复发机率高。采用适当的手术方式,可能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叶状肿瘤 病理与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筛查中ASC-H的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活检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秦艳 彭敏 张建兰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在诊断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中的诊断意义及临... 目的:探讨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在诊断非典型鳞状细胞、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ASC-H)中的诊断意义及临床处理建议。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TCT标本中诊断为ASC-H者118例,对ASC-H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阴道镜下活检,最后分析阴道镜检查与阴道镜下组织病理活检结果的关系。结果:118例TCT诊断为ASC-H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其中98例行病理活检诊断对照。病理诊断结果为黏膜慢性炎患者10例(10.2%),人乳头瘤病毒感染8例(8.2%),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I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CIN I)17例(17.3%),CIN II 25例(25.5%),CIN III 28例(28.6%),浸润性鳞状细胞癌10例(10.2%)。结论:TCT筛查中如诊断为ASC-H,则高度提示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存在。ASC-H患者应该及时行阴道镜检查及阴道镜下活检以明确诊断,防止漏诊或过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鳞状细胞 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阴道镜组织活检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中DBC2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秦艳 周东华 +4 位作者 陈莹 朱婧 刘小燕 范菊花 朱大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缺失基因2(deleted in breast cancer2,DBC2)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195例乳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TNBC、5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 目的探讨乳腺癌缺失基因2(deleted in breast cancer2,DBC2)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195例乳腺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TNBC、5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NTNBC)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DBC2的表达;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38例TNBC中HER-2基因扩增。结果正常乳腺组织中仅2例DBC2表达缺失(2/30),NTNBC组中21例DBC2表达缺失(21/50);TNBC组中19例DBC2表达缺失(19/38),其表达缺失率高于NTNBC组和正常乳腺组。结论 TNBC中DBC2表达明显缺失,其与肿瘤的增殖和高侵袭性相关,有望成为TNBC靶向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性乳腺癌 DBC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未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葛娟 周东华 +3 位作者 田杰 平静 刘小燕 陈莹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44-146,151,共4页
目的探讨未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9—2022-0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例未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资料,含有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6例。结果患者年龄0~33岁,中位年龄(14.4±11.63)... 目的探讨未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9—2022-01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1例未成熟性畸胎瘤临床病理资料,含有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6例。结果患者年龄0~33岁,中位年龄(14.4±11.63)岁。肿物平均直径(12.24±5.72)cm。触及包块就诊7例(33%)。19例(90%)预后较好,2例(9%)死亡。卵巢15例,腹膜后3例,骶尾部2例,睾丸1例。组织学分级1级5例,2级7例,3级9例。卵巢肿瘤FIGO分期Ⅰ期13例,Ⅱ期1例,Ⅲ期1例。快速石蜡5例(5/8,62%)误诊为良性畸胎瘤,4例(4/4,100%)漏诊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未成熟神经上皮组织SALL4阳性5例(5/9,56%),Ki-67>50%有6例(6/9,67%)。年龄、肿物大小、FIGO分期、发病部位、预后与组织学分级相关性较小(P>0.05)。结论未成熟性畸胎瘤易与良性畸胎瘤混淆,漏诊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充分取材辅助免疫组化检测,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性畸胎瘤 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 病理组织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va分型系统在宫颈腺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葛娟 周东华 +4 位作者 田杰 平静 刘小燕 陈莹 钱志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4期301-304,308,共5页
目的 探讨Silva分型在子宫颈腺癌中的病理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20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腺上皮病变35例患者,包括宫颈原位腺癌11例,宫颈浸润性腺癌(普通型)24例。根据Silva分型标准重新分型... 目的 探讨Silva分型在子宫颈腺癌中的病理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20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宫颈腺上皮病变35例患者,包括宫颈原位腺癌11例,宫颈浸润性腺癌(普通型)24例。根据Silva分型标准重新分型,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颈腺癌Silva分型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01)。Sliva C型肿瘤厚度明显高于Sliva A型(P<0.001)与Sliva B型(P<0.05),Sliva B型肿瘤厚度明显高于Sliva A型(P<0.001)。Sliva C肿瘤淋巴脉管累及、神经侵犯明显高于Sliva A与Sliva B(P<0.05)。结论 Silva分型通过肿瘤生长方式评估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并完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va分型 宫颈腺癌 肿瘤厚度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女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内癌的临床病理诊断陷阱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艳 陈莹 周东华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分析青少年女性恶性叶状肿瘤内癌的诊断陷阱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1例青少年女性恶性叶状肿瘤内癌的临床特点、HE染色和免疫组化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18岁,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十分明显,肿瘤增长速度快,易出现肿... 目的分析青少年女性恶性叶状肿瘤内癌的诊断陷阱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对1例青少年女性恶性叶状肿瘤内癌的临床特点、HE染色和免疫组化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18岁,镜下肿瘤细胞异型性十分明显,肿瘤增长速度快,易出现肿瘤坏死,在空芯针穿刺、冷冻及常规病理时,需排除纤维腺瘤和其他类型肉瘤、化生性癌等诊断,全面广泛取材及免疫组化才能做出准确的病理诊断。结论青少年女性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十分少见,恶性叶状肿瘤内癌更是十分罕见,提高该病临床病理特点的认识,可尽量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叶状肿瘤 导管原位癌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阅片与单纯人工阅片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中对比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东华 田杰 +5 位作者 王夷黎 秦艳 平静 刘小燕 陈莹 范菊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2-784,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阅片系统(ThinPrep imagingsystem,TIS)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 0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运用TIS辅助阅片+人工阅片进行诊断,记录阅片时间及诊断结果,并分别与2011年同期10 000例单纯人工阅片的...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阅片系统(ThinPrep imagingsystem,TIS)在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 0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标本运用TIS辅助阅片+人工阅片进行诊断,记录阅片时间及诊断结果,并分别与2011年同期10 000例单纯人工阅片的阅片时间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单纯人工阅片平均时间为4.8 min/片,TIS辅助阅片后的人工阅片平均时间为2.6 min/片,阅片速度提高84.6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阅片方法对比鳞状上皮细胞异常标本检出率显示:使用TIS后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以上的细胞增加9.82%,其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增加12.01%;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增加6.71%;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增加22.73%,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SIL,ASC-H)降低27.78%,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种阅片方法对比细胞学与组织学的诊断符合率显示:细胞学诊断为LSIL以上的与组织学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符合率分别为90.32%和91.47%,使用TIS后诊断为LSIL的、组织学诊断为CIN1的符合率由71.59%升至74.45%,HSIL组织学诊断为CIN2以上的符合率由77.78%升至82.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S能显著提高阅片速度,降低诊断医师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具有与单纯人工阅片相似的病变检出率,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子宫颈癌筛查技术手段。TIS对HSIL的高敏感性,有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rvista高危HPV分型与CK8/18、P120ctn表达在预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艳 陈莹 +2 位作者 刘小燕 彭敏 周东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9期145-148,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Cervista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与CK8/18、P120ctn在预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同时行TCT及组织活检确诊为LSIL患者119例... 目的探讨Cervista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与CK8/18、P120ctn在预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进展和转归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佛山妇幼保健院同时行TCT及组织活检确诊为LSIL患者119例,其中进展组28例,持续组41例,消退组50例。另收集HSIL宫颈鳞癌(SCC)对照组20例,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Cervista HR-HPV分型方法检测各组HR-HPV分型,运用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CK8/18、P120ctn表达情况。结果进展组A9型阳性率均高于A7及A5/A6型,高于持续组及消退组,LSIL组间HR-HPV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8/18阳性表达率进展组为67.9%、持续组为41.5%、消退组为20.0%;LSIL组分别与HSIL\SCC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20ctn阳性表达率进展组为82.1%、持续组为90.2%、消退组为100.0%;LSIL组P120ctn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对照组,高于HSIL\SCC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ervista HR-HPV分型及CK8/18、P120ctn表达对预测LSIL进展和转归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sta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CK8/18 P120CTN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凶险性前置胎盘伴不同程度侵入性胎盘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葛娟 周东华 +5 位作者 潘育 田杰 欧阳晨捷 平静 秦艳 范菊花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伴侵入性胎盘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8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PPP产妇临床及胎盘病理资料322例,其中伴侵入性胎盘142例为实验组,包含胎盘粘连(PA)22例、胎盘植入(PI)109例、穿透性胎盘植入... 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PPP)伴侵入性胎盘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8年佛山市妇幼保健院PPP产妇临床及胎盘病理资料322例,其中伴侵入性胎盘142例为实验组,包含胎盘粘连(PA)22例、胎盘植入(PI)109例、穿透性胎盘植入(PP)11例。未伴有侵入性胎盘180例为对照组。结果PPP伴侵入性胎盘在孕次、产次、剖宫产史、人工流产史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P组中PA与PI在年龄、孕次、产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与PP在年龄、产次、剖宫产史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与PP没有显著差异(P>0.05)。侵入性胎盘在子宫前壁附着率高于对照组(P<0.05)。孕次(≥4次)、产次(≥2次)、剖宫产史(≥2次)、人工流产史(≥2次)是PPP伴侵入性胎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结合上述因素有对PPP伴侵入性胎盘发病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侵入性胎盘 胎盘粘连 胎盘植入 穿透性胎盘植入
原文传递
IMP3表达与绒毛外滋养细胞(EVT)侵袭增殖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葛娟 周东华 +5 位作者 田杰 平静 潘育 欧阳晨捷 秦艳 刘小燕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探讨绒毛外滋养细胞(EVT)侵袭增殖活性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 RNA结合蛋白3(IMP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凶险型前置胎盘(PPP)伴侵入性胎盘30例产妇为实验组,含胎盘粘连(PA)、胎... 目的探讨绒毛外滋养细胞(EVT)侵袭增殖活性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 RNA结合蛋白3(IMP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凶险型前置胎盘(PPP)伴侵入性胎盘30例产妇为实验组,含胎盘粘连(PA)、胎盘植入(PI)、穿透性胎盘植入(PP)各10例。10例PPP并子宫瘢痕修补术的产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及Imageproplus软件半定量测定IMP3表达,计数5个高倍视野EVT平均数量,测量EVT浸润肌层深度(mm)、EVT浸润肌层深度/肌壁厚度(%)、胎盘植入最深点绒毛滋养细胞至浆膜层距离(mm)。结果侵入性胎盘EVT数量、浸润肌层深度高于对照组(P<0.05),PI、PP中IMP3表达强于对照组(P<0.05)。IMP3表达与EVT数量、浸润肌层深度、浸润肌层深度/肌壁厚度呈正相关(P<0.05),与绒毛滋养细胞至浆膜层距离呈负相关(P<0.05)。结论IMP3可能促进EVT侵袭和增殖,参与侵入性胎盘的进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外滋养细胞 侵入性胎盘 胎盘粘连 胎盘植入 穿透性胎盘植入
原文传递
LSIL-H独立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葛娟 周东华 +4 位作者 欧阳晨捷 田杰 平静 秦艳 范菊花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lesion,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H)作为宫颈液基细胞学独立诊断标准对临床宫颈病变诊疗及... 目的探讨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lesion,cannot exclude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H)作为宫颈液基细胞学独立诊断标准对临床宫颈病变诊疗及风险估计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近6年来130 000例液基细胞学标本,采用双盲法进行回顾性诊断分析,并追踪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PV,HR-HPV)的感染情况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选择LSIL 1 250例(0.96%),LSIL-H 382例(0.29%),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ruleout a high grade lesion,ASC-H)296例(0.23%),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497例(0.38%)列入本次研究的对象,结合组织病理学结果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结果分析显示,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3的患病率中,LSIL-H(45%)高于LSIL(10%),而低于HSIL(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ASC-H(43%)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1的患病率中,LSIL-H(36%)高于ASC-H(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LSIL-H的HR-HPV阳性率(79%)高于LSIL(47%)和ASC-H(60%),并低于HSIL(9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SIL-H具有较高的患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3)的风险率和HR-HPV感染率,LSIL-H的独立诊断对加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筛查、管理,以及对临床宫颈病变的分流指导及风险的估计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细胞学 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