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途径获取肺癌组织对病理类型诊断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20
1
作者
刘亚芳
邢舴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0-503,共4页
目的诊断肺癌的常用组织活检技术包括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以及手术标本活检,而前两者由于取得标本量的局限性以及肿瘤组织的异质性,可能造成诊断上的偏差。文中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部占位活检获取的小标本与手术获取的大...
目的诊断肺癌的常用组织活检技术包括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以及手术标本活检,而前两者由于取得标本量的局限性以及肿瘤组织的异质性,可能造成诊断上的偏差。文中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部占位活检获取的小标本与手术获取的大标本病理结果的差异,探讨CT引导下小标本对不同类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就诊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内科及胸外科住院治疗的324例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影像学发现肺部占位后,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得组织标本病理,并确诊为肺癌后再行手术切除。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小标本和手术大标本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诊断差异。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的小标本与手术大标本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5.8%(278/324);其中腺癌类型的符合率中最高(96.4%),之后为鳞癌(86.1%)、小细胞肺癌(45.5%);大细胞肺癌和腺鳞癌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时较易诊断为腺癌(7/10和6/10);大、小标本对发病率较高的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分型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κ=0.837、P=0.21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与手术大标本在肺癌诊断方面有较高的符合率。但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两者的一致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
肺癌
手术切除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7
2
作者
何骞
沈思梅
+6 位作者
周威
芮昱雯
李红星
李培
张方
苏欣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0-383,共4页
目的目前关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在侵袭性曲霉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主要集中在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患者中,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相关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在COPD并发IPA患者中血清GM实验的诊断...
目的目前关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在侵袭性曲霉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主要集中在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患者中,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相关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在COPD并发IPA患者中血清GM实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资料完整的COPD患者60例,其中IPA组(确诊和临床诊断IPA患者)19例,非IPA组(非IPA患者)4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M,评价其对COPD合并IPA患者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IPA组7名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后的GM值变化。结果当血清GM取0.5为阳性界值时,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9%、95.1%、84.6%、83.0%,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不高。7例COPD合并IPA患者治疗后GM值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0.30±0.21)vs(1.48±1.37),P=0.004]。结论血清GM检测在COPD合并IP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有限,但是血清GM动态监测有利于掌握患者病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甘露聚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侵袭性曲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转录因子PU.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晨阳
颜文杰
+3 位作者
王敏
孙文逵
苏欣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目的 PU.1是调控肺泡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文中旨在构建并鉴定表达人转录因子PU.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将PU.1基因SPI1和真核表达载体p IRES-EGFP进行双酶切、连接酶连接,PCR扩增目的片段SPI1-IRES-EGFP,与...
目的 PU.1是调控肺泡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文中旨在构建并鉴定表达人转录因子PU.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将PU.1基因SPI1和真核表达载体p IRES-EGFP进行双酶切、连接酶连接,PCR扩增目的片段SPI1-IRES-EGFP,与中间质粒p DONR221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 Ad/CMV/V5-DEST进行重组,线性化后转染人胚肾293(HEK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p AD-SPI1-IRES-EGFP,经过大量扩增后获得高浓度的重组腺病毒。TCID 50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 PCR)鉴定PU.1基因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菌落PCR、酶切电泳及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腺病毒携带有正确的PU.1基因,TCID 50法计算腺病毒滴度为8×1011IU/m L,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Real-time q PCR转染重组腺病毒组PU.1 mRNA表达量是转染空病毒组的2189.93倍。结论成功构建并获得了高浓度的人转录因子PU.1基因重组腺病毒,为后续研究高表达PU.1在宿主抗烟曲霉感染中的天然免疫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1
SPI1
重组腺病毒
烟曲霉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F-FDG PET-CT对周围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9
4
作者
邹家威
缪莹莹
+2 位作者
刘红兵
吕镗烽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6-752,共7页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分期是影响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临床所使用的分期方法存在其局限性。文中基于胸部CT及PET/CT显像,分析周围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期获得更准确的术前淋巴结分期。方法回顾性...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分期是影响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临床所使用的分期方法存在其局限性。文中基于胸部CT及PET/CT显像,分析周围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期获得更准确的术前淋巴结分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南京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248例。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80例行接受PET/CT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血癌胚抗原(CEA)、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大小、病理亚型及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预测因素。结果 248例肺腺癌患者中,74例(29.8%)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得出淋巴结转移与血CEA、分化程度、肺癌原发灶的SUVmax大小、肿瘤大小、分叶/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病理类型、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集束征等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SUVmax、血CEA水平、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空洞或空泡征及胸膜凹陷征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综合使用影像学指标及血CEA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周围型肺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对于淋巴结转移需考虑原发灶SUVmax、血CEA水平、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空洞或空泡征及胸膜凹陷征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腺癌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FDG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可溶性PD-L1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5
作者
陈美姿
张方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27,共5页
肿瘤细胞避免免疫系统破坏(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肿瘤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相互作用导致免疫效应细胞失活,进而引起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和肿瘤进展。PD-L1有细胞膜...
肿瘤细胞避免免疫系统破坏(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肿瘤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相互作用导致免疫效应细胞失活,进而引起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和肿瘤进展。PD-L1有细胞膜型和可溶性分子两种形式,可溶性PD-L1能够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既能影响肿瘤微环境中邻近细胞,也能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机体远处,其发挥作用的广度和深度有可能远超膜型分子。文章就可溶性PD-L1的来源、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
肿瘤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途径获取肺癌组织对病理类型诊断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
20
1
作者
刘亚芳
邢舴
宋勇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金陵
医院
(
南京军区
南京
总
医院
)
呼吸
与危重症
医学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0-50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01903,81302032)
文摘
目的诊断肺癌的常用组织活检技术包括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活检以及手术标本活检,而前两者由于取得标本量的局限性以及肿瘤组织的异质性,可能造成诊断上的偏差。文中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肺部占位活检获取的小标本与手术获取的大标本病理结果的差异,探讨CT引导下小标本对不同类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1日至2015年4月1日就诊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内科及胸外科住院治疗的324例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影像学发现肺部占位后,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获得组织标本病理,并确诊为肺癌后再行手术切除。比较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小标本和手术大标本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诊断差异。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的小标本与手术大标本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5.8%(278/324);其中腺癌类型的符合率中最高(96.4%),之后为鳞癌(86.1%)、小细胞肺癌(45.5%);大细胞肺癌和腺鳞癌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时较易诊断为腺癌(7/10和6/10);大、小标本对发病率较高的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分型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κ=0.837、P=0.21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与手术大标本在肺癌诊断方面有较高的符合率。但根据病理类型的不同,两者的一致率存在差异。
关键词
经皮肺穿刺
肺癌
手术切除
病理分型
Keywords
Percutaneous needle lung biopsy
Lung cancer
Surgery
Pathological type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
7
2
作者
何骞
沈思梅
周威
芮昱雯
李红星
李培
张方
苏欣
施毅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金陵
医院
(
南京军区
南京
总
医院
)
呼吸
与危重症
医学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80-38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30035)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2015BAI12B00)
文摘
目的目前关于血清半乳甘露聚糖(GM)检测在侵袭性曲霉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主要集中在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患者中,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IPA)的相关研究较少。文中旨在研究在COPD并发IPA患者中血清GM实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资料完整的COPD患者60例,其中IPA组(确诊和临床诊断IPA患者)19例,非IPA组(非IPA患者)41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M,评价其对COPD合并IPA患者的诊断价值;同时比较IPA组7名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前后的GM值变化。结果当血清GM取0.5为阳性界值时,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9%、95.1%、84.6%、83.0%,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不高。7例COPD合并IPA患者治疗后GM值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0.30±0.21)vs(1.48±1.37),P=0.004]。结论血清GM检测在COPD合并IP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有限,但是血清GM动态监测有利于掌握患者病情变化。
关键词
半乳甘露聚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侵袭性曲霉病
Keywords
Galactomanna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vasive aspergillosis
分类号
R56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转录因子PU.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晨阳
颜文杰
王敏
孙文逵
苏欣
施毅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金陵
医院
(
南京军区
南京
总
医院
)
呼吸
与危重症
医学科
上海市第一人民
医院
呼吸
内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46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064,81200063)
文摘
目的 PU.1是调控肺泡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功能的重要转录因子之一。文中旨在构建并鉴定表达人转录因子PU.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将PU.1基因SPI1和真核表达载体p IRES-EGFP进行双酶切、连接酶连接,PCR扩增目的片段SPI1-IRES-EGFP,与中间质粒p DONR221和腺病毒骨架质粒p Ad/CMV/V5-DEST进行重组,线性化后转染人胚肾293(HEK293)细胞,获得重组腺病毒p AD-SPI1-IRES-EGFP,经过大量扩增后获得高浓度的重组腺病毒。TCID 50法测定重组腺病毒滴度,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 PCR)鉴定PU.1基因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菌落PCR、酶切电泳及测序结果均表明重组腺病毒携带有正确的PU.1基因,TCID 50法计算腺病毒滴度为8×1011IU/m L,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Real-time q PCR转染重组腺病毒组PU.1 mRNA表达量是转染空病毒组的2189.93倍。结论成功构建并获得了高浓度的人转录因子PU.1基因重组腺病毒,为后续研究高表达PU.1在宿主抗烟曲霉感染中的天然免疫作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PU.1
SPI1
重组腺病毒
烟曲霉
天然免疫
Keywords
PU.1
SPI1
Recombinant adenovirus
Aspergillus fumigatus
Innate immunity
分类号
R373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8)F-FDG PET-CT对周围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9
4
作者
邹家威
缪莹莹
刘红兵
吕镗烽
宋勇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金陵
医院
(
南京军区
南京
总
医院
)
呼吸
与危重症
医学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6-7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2273)
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重点病种的规范研究(BL2013026)
文摘
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分期是影响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临床所使用的分期方法存在其局限性。文中基于胸部CT及PET/CT显像,分析周围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以期获得更准确的术前淋巴结分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于南京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腺癌患者248例。所有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其中80例行接受PET/CT检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吸烟状况、血癌胚抗原(CEA)、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大小、病理亚型及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危险预测因素。结果 248例肺腺癌患者中,74例(29.8%)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得出淋巴结转移与血CEA、分化程度、肺癌原发灶的SUVmax大小、肿瘤大小、分叶/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吸烟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病理类型、支气管充气征及血管集束征等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SUVmax、血CEA水平、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空洞或空泡征及胸膜凹陷征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综合使用影像学指标及血CEA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周围型肺腺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对于淋巴结转移需考虑原发灶SUVmax、血CEA水平、纵膈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空洞或空泡征及胸膜凹陷征等因素。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腺癌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FDG
肿瘤标志物
Key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denocarcinom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18F-fluorodeoxyglucose
Tumor markers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可溶性PD-L1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5
作者
陈美姿
张方
宋勇
机构
南方医科大学
金陵
医院
(
南京军区
南京
总
医院
)
呼吸
与危重症
医学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3-32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0079
81570025)
文摘
肿瘤细胞避免免疫系统破坏(免疫逃逸)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肿瘤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相互作用导致免疫效应细胞失活,进而引起肿瘤细胞免疫逃逸和肿瘤进展。PD-L1有细胞膜型和可溶性分子两种形式,可溶性PD-L1能够与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作用,既能影响肿瘤微环境中邻近细胞,也能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机体远处,其发挥作用的广度和深度有可能远超膜型分子。文章就可溶性PD-L1的来源、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关键词
可溶性
肿瘤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
恶性肿瘤
Keywords
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malignant tumor
分类号
R392 [医药卫生—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途径获取肺癌组织对病理类型诊断的差异性分析
刘亚芳
邢舴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中的诊断价值
何骞
沈思梅
周威
芮昱雯
李红星
李培
张方
苏欣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人转录因子PU.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刘晨阳
颜文杰
王敏
孙文逵
苏欣
施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18)F-FDG PET-CT对周围型肺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邹家威
缪莹莹
刘红兵
吕镗烽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可溶性PD-L1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陈美姿
张方
宋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