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P-10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病毒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邵紫韫 刘志锋 +3 位作者 彭毅 徐佳 邓鹏 姜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签的!-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重组腺病毒。方法将IP-10编码序列克隆入带有EGFP示踪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形成转移载体pAdTrack-CMV/IP-10... 目的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标签的!-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重组腺病毒。方法将IP-10编码序列克隆入带有EGFP示踪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形成转移载体pAdTrack-CMV/IP-10,将其在大肠杆菌BJ5183内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载体pAd/IP-10;酶切鉴定正确后转染HEK293细胞。收集病毒上清,PCR鉴定正确后,扩增并再次感染HEK293细胞检测病毒感染能力。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无误,并在HEK293细胞中包装成有感染活性的病毒颗粒。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表达IP-10蛋白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了重组腺病毒Ad/IP-10,为研究IP-10的蛋白功能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氧改善间歇性缺氧所致的肥胖大鼠下丘脑瘦素反应性降低
2
作者 董梦璐 朱恬 +2 位作者 马俊文 杜晓红 冯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6-1703,共8页
目的使用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模型,探索间歇性缺氧-复氧(IHR)对肥胖大鼠体质量、食水摄入量、循环代谢因子和中枢瘦素注射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12周高脂饮食(HFD)喂养建立DIO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并继续HFD喂养:常氧组(NM,n=15)... 目的使用饮食诱导肥胖(DIO)大鼠模型,探索间歇性缺氧-复氧(IHR)对肥胖大鼠体质量、食水摄入量、循环代谢因子和中枢瘦素注射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12周高脂饮食(HFD)喂养建立DIO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并继续HFD喂养:常氧组(NM,n=15)、间歇性缺氧组(IH:6%O2,30周期/h,8 h/d,4周,n=15),IHR组(缺氧2周后复氧2周,n=15)。记录大鼠体质量、饮食饮水情况,检测循环瘦素、IL-6、Ang-II含量。IHR干预结束后,大鼠接受4μg瘦素侧脑室注射,1 h后处死取材下丘脑及肝脏。通过免疫组化观察下丘脑POMC、FRA-1、FRA-2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下丘脑POMC、pSTAT3、LepR表达,RT-PCR检测下丘脑和肝脏中LepR mRNA含量,对比各组大鼠下丘脑瘦素受体(LepR)及下游通路蛋白的变化。结果IH暴露导致DIO大鼠体质量(P=0.001)和摄食量(P=0.001)增加,全身炎症因子升高(瘦素P=0.004;IL-6 P=0.008;Ang-II P<0.001)。IH抑制下丘脑食欲抑制肽POMC表达(P<0.001 vs NM组),降低反映瘦素反应性神经元活性的FRA-1表达(P<0.001 vs NM组),抑制对瘦素响应的pSTAT3表达(瘦素+vs瘦素-,P=0.241),降低对外源性瘦素给药的反应性(P<0.001 vs NM组),并下调下丘脑和肝脏LepR mRNA含量(P<0.001 vs NM组)。经过2周的复氧治疗后,IH加剧的体质量增加和代谢紊乱能够得到改善,下丘脑瘦素反应性也有所提高。结论IH可能通过下调LepR表达损害下丘脑瘦素信号传导,从而促进肥胖大鼠增重,这可以通过复氧治疗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缺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肥胖 瘦素 复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RET技术研究TLR4和MD-2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刘亚伟 刘靖华 +8 位作者 唐靖 赵清 李建军 赵明哲 李志杰 王国军 钟田雨 邓鹏 姜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在活体细胞研究人Toll样受体(TLR)4与髓样细胞分化蛋白2(MD-2)的相互作用。方法用PCR方法扩增TLR4编码序列和MD-2编码序列(不包括信号肽序列)并分别亚克隆入带TLR4信号肽的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和增强... 目的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在活体细胞研究人Toll样受体(TLR)4与髓样细胞分化蛋白2(MD-2)的相互作用。方法用PCR方法扩增TLR4编码序列和MD-2编码序列(不包括信号肽序列)并分别亚克隆入带TLR4信号肽的增强型青色荧光蛋白和增强型黄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CFP-C1-SP,pEYFP-C1-SP)中,重组质粒经酶切、序列鉴定分析后分别或共同转染HEK293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表达和分布情况,并用常规的方法和受体光漂白的方法对共表达青色荧光蛋白(CFP)-TLR4和黄色荧光蛋白(YFP)-MD-2的细胞进行FRET分析。结果重组质粒在HEK293细胞中得到表达,仅转染pECFP/TLR4或pEYFP/MD-2的细胞可见青色或黄色荧光主要分布在胞质内,以核周较多;而共转染pECFP/TLR4和pEYFP/MD-2的细胞可同时检测到青色和黄色荧光,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同时胞质也有少量表达。无论是用常规的方法还是受体光漂白的方法,对共表达CFP-TLR4和YFP-MD-2的细胞进行FRET分析结果表明有FRET现象的发生,提示TLR4和MD-2有相互作用并形成复合物。结论本研究为TLR4和MD-2在活体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髓样细胞分化蛋白2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通过其受体促进内皮细胞分泌IL-8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善超 刘靖华 +6 位作者 宋先璐 郭志坚 邓鹏 刘志强 张训 侯凡凡 姜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22-827,共6页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修饰蛋白对内皮细胞生成白介素8(IL-8)的作用,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内皮细胞来自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将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GE修饰人血清白蛋白(AGE-HSA)在体外共... 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修饰蛋白对内皮细胞生成白介素8(IL-8)的作用,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此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内皮细胞来自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将内皮细胞与不同浓度的AGE修饰人血清白蛋白(AGE-HSA)在体外共同培养,或以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对AGE-HSA进行预处理后再与HUVEC共同培养.用蛋白质液相芯片法检测HUVEC培养上清中IL-8水平,并提取细胞RNA,进行RT-PCR反应,检测细胞中IL-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GE-HSA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刺激HUVEC生成IL-8,未经修饰的HSA无此作用.AGE-HSA用sRAGE预处理后,刺激HUVEC生成IL-8的作用被抑制,并且此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的方式.AGE-HSA刺激HUVEC使IL-8mRNA表达增高,未经修饰的HSA无此作用.sRAGE能够阻断AGE-HSA诱导HUVEC表达IL-8mRNA的作用.整个变化趋势与蛋白质水平一致.研究首次证实,AGE-HSA与细胞表面受体RAGE相互作用可刺激内皮细胞分泌IL-8,并上调IL-8mRNA的表达.这为研究加速型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治疗由AGE增多和潴留所引起的病理损害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受体 内皮细胞 白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P8/MRP14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胡兵荣 王娟 +1 位作者 罗海华 姜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髓样相关蛋白8/14异源二聚体(MRP8/MRP14)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加入MRP8/MRP14(观察组),另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PBS,于培养12、24、48、72 h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取Hela... 目的探讨髓样相关蛋白8/14异源二聚体(MRP8/MRP14)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加入MRP8/MRP14(观察组),另设对照组加入等体积PBS,于培养12、24、48、72 h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取Hela细胞进行核质分离,加入MRP8/MRP14共培养30 min,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蛋白p38 MAPK、JNK及细胞增殖相关信号通路蛋白ERK1/2、NF-κB表达。将Hela细胞分为MRP8/MRP14组和p38 MAPK、JNK、ERK1/2、NF-κB抑制剂组,RP8/MRP14组加入MRP8/MRP14;抑制剂组先分别加入p38 MAPK、JNK、ERK1/2、NF-κB抑制剂预处理2 h,再加入MRP8/MRP14;采用CCK8法观察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观察组加入MRP8/MRP14培养12、24、48、72 h后,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且随时间延长,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强(P均<0.05)。观察组加入MRP8/MRP14培养30 min后,与对照组比较,p38 MAPK、JNK、ERK1/2活性明显升高,NF-κB在细胞核中的表达升高(P均<0.05)。p38 MAPK、JNK抑制剂组细胞增殖能力较MRP8/MRP14组增强;ERK、NF-κB抑制剂组细胞增殖能力较MRP8/MRP14组减弱(P均<0.05)。结论 MRP8/MRP14能够促进Hela细胞增殖,其机制与p38 MAPK、JNK、ERK1/2及NF-κB等多条相关信号通路被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髓样相关蛋白8/14异源二聚体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P耐受通过上调MARCO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被引量:1
6
作者 习大林 项静 +6 位作者 蔡军伟 赵舒祺 吉晶晶 李月 苏婷 姜勇 刘靖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14-919,共6页
目的:探讨胶原样结构巨噬细胞受体(MARCO)在细菌脂蛋白(BLP)耐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分化和培养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并制备BLP耐受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并比较BLP耐受与非耐受细胞吞... 目的:探讨胶原样结构巨噬细胞受体(MARCO)在细菌脂蛋白(BLP)耐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分化和培养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并制备BLP耐受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并比较BLP耐受与非耐受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同时用流式细胞术和qPCR检测BLP耐受对MARCO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小干扰RNA下调MARCO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及荧光技术探讨MARCO对BLP耐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BLP耐受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量较非耐受巨噬细胞明显增加(P<0.05);同时BLP耐受巨噬细胞膜表面MARCO蛋白表达水平较非耐受细胞明显升高,并且在细菌刺激后进一步增加,MARCO的mRNA水平变化与蛋白水平变化一致;下调MARCO表达后,BLP耐受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明显下降,提示BLP耐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与巨噬细胞膜表面MARCO蛋白的表达上调有关。结论:BLP耐受通过上调巨噬细胞膜表面MARCO蛋白的表达,增强其对细菌的吞噬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样结构巨噬细胞受体 巨噬细胞 吞噬 细菌脂蛋白 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的胞内受体Caspase-1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罗炳生 刘靖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9-296,共8页
以往的研究认为,TLR4是内毒素(LPS)的胞膜受体.新近的研究发现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1(Caspase-11,Casp11)可能在胞内LPS的识别中发挥关键作用.Caspase-11与胞内LPS结合后被激活.活化的Casp-11一方面剪切下游gasdermin D分子... 以往的研究认为,TLR4是内毒素(LPS)的胞膜受体.新近的研究发现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1(Caspase-11,Casp11)可能在胞内LPS的识别中发挥关键作用.Caspase-11与胞内LPS结合后被激活.活化的Casp-11一方面剪切下游gasdermin D分子进而介导细胞焦亡(pyroptosis),另一方面激活NLRP3/ASC-Casp-1通路,使细胞分泌促炎因子IL-1β和IL-18等.Casp-11还能通过促进吞噬体和溶酶体融合,增强细胞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杀灭.在严重内毒素血症过程中,由于Casp-11过度活化,大量细胞发生焦亡,致使大量胞内促炎介质被释放到胞外,导致机体出现难以调控的炎症反应,最终发展成内毒素休克.Casp-11是内毒素休克发生的关键分子.本文对Casp-11在LPS的识别、活化及效应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11 LPS 革兰氏阴性菌 内毒素休克 细菌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训练——先天免疫记忆的发现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苏婷 刘靖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1-1265,共5页
免疫系统分为先天免疫(又称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又称适应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主要功能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传统观念认为,先天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重要区别在于后者有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分为先天免疫(又称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又称适应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主要功能是防止病原微生物入侵和清除已入侵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传统观念认为,先天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重要区别在于后者有免疫记忆。然而,新近研究发现固有免疫细胞在受到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刺激后,当再次遭遇感染时,可表现出对原刺激或异种刺激的非特异性免疫强化的记忆特性,这一现象被称为免疫训练,其机制可能与表观遗传学修饰和细胞代谢的转变有关。先天免疫记忆的发现对于严重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及肿瘤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先天免疫记忆的发现、免疫训练概念的提出以及机制等方面综述免疫训练的最新研究进展,探究免疫训练对疾病防治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训练 先天免疫记忆 疫苗 免疫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b蛋白在吞噬体成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舒祺 刘靖华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360-364,共5页
吞噬体成熟是指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形成的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形成吞噬溶酶体,病原菌被溶酶体内的各种水解酶如氧化酶、酸化酶、水解酶等降解杀灭,因此吞噬体成熟是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的关键环节.大量研究发... 吞噬体成熟是指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形成的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的过程.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后形成吞噬溶酶体,病原菌被溶酶体内的各种水解酶如氧化酶、酸化酶、水解酶等降解杀灭,因此吞噬体成熟是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的关键环节.大量研究发现,Rab GTPases通过介导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及促进吞噬溶酶体酸化在吞噬体的成熟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ab分子异常会影响吞噬体成熟并进而影响细菌的杀灭,导致感染相关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噬体 RAB GTPASES 细菌清除 细菌逃逸 吞噬溶酶体酸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