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模式对我国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下科技攻关的启示 被引量:2
1
作者 崔霖 刘巍 +1 位作者 王盛纬 孙洋 《安徽科技》 2022年第8期22-26,共5页
新型举国体制是推动实现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目标,推进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在市场失灵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旧能调动社会有效资源,发挥各类主体积极性的内在逻辑。西方发达国家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实现重大科学技术创新... 新型举国体制是推动实现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目标,推进完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也是在市场失灵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依旧能调动社会有效资源,发挥各类主体积极性的内在逻辑。西方发达国家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实现重大科学技术创新方面有很多先进的经验和做法。本文整理了美国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的案例——新一代集成电路光刻系统突破和美国未来技术研究院,通过对案例解读,从国家战略需求、功能定位、组织模式、治理机制等方面阐述美国推动重大科学技术创新的模式和理念,以此分析美国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多元协同的资源配置、基于功能实现的评价机制等方面的主要特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在新型举国体制下,重大科学技术攻关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未来产业研究院 新一代光刻技术 美国国家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拜杜法》《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崔霖 刘巍 +1 位作者 王盛纬 孙洋 《安徽科技》 2021年第9期4-8,共5页
《拜杜法》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制度制定的重要参考物,虽然中国也出台了类似《拜杜法》的相关法案,但由于中美两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社会服务属性不明... 《拜杜法》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制度制定的重要参考物,虽然中国也出台了类似《拜杜法》的相关法案,但由于中美两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偏低,社会服务属性不明显。因此,文章梳理《拜杜法》以及技术转移转化相关法案,重新认识《拜杜法》的实质与内涵,梳理国内外技术转移转化做法的来源与出处,重点研究《拜杜法》的权属逻辑,通过对比中美高校、科研院所体制的异同点,研判中美在不同权利逻辑下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化评价体系、培养专业化团队和强调目标导向的科研管理等方式,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质量,提升成果转化效率,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技术转移 拜杜法 史蒂文森—怀德勒技术创新法 联邦科研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开化学“人才特区”建设经验
3
作者 韩宁 计景成 王凤 《文教资料》 2024年第14期196-199,共4页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审时度势,基于建设实际,于2013年底在学校的支持下先试先行,改革人才引育制度,成立化学人才特区,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化学学科高地为目标,采用预聘制...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审时度势,基于建设实际,于2013年底在学校的支持下先试先行,改革人才引育制度,成立化学人才特区,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化学学科高地为目标,采用预聘制度,面向全球公开遴选符合学科建设需要的高水平青年学者,提供高水准的支持服务,采取科学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经过十年的运行,取得了突出成效,推动了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构建了人才聚集、富有活力、层次丰富的师资体系,为一流学科建设发挥了核心保障作用,探索了队伍建设南开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开化学 人才特区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南开化学引进人才的大型仪器平台建设调研与实践
4
作者 韩宁 彭乙洋 +1 位作者 王满意 徐召 《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 2024年第1期136-142,共7页
为优化大型仪器管理,完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升大型仪器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保障作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以下简称南开化学)与实验室设备处联合开展了面向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的问卷调研。以期通过调研,借鉴海外顶尖高校、科研机... 为优化大型仪器管理,完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升大型仪器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保障作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以下简称南开化学)与实验室设备处联合开展了面向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的问卷调研。以期通过调研,借鉴海外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在大型仪器管理、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并结合南开化学建设实践分析研究,探索大型仪器和实验技术队伍管理新思路,助力国内高校管理改革,促进服务保障水平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进人才 大型仪器管理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研基地服务立德树人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剑影 孙彬 秦源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2年第1期24-25,共2页
培养人才和开展科研是高校的两项重要任务,通过高水平科研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科研基地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高校科研基地在科研育人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给出进一步推动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 培养人才和开展科研是高校的两项重要任务,通过高水平科研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科研基地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高校科研基地在科研育人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给出进一步推动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对研究生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加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等发挥科研基地育人作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基地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组织机构和运营模式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崔霖 刘巍 +1 位作者 王盛纬 孙洋 《江苏科技信息》 2021年第30期30-34,59,共6页
如何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跨越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商业化的“死亡之谷”,一直是各国公共研发商业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法案,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成果转化环境、提升高校科研自主权的法条和指... 如何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跨越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商业化的“死亡之谷”,一直是各国公共研发商业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法案,出台了一系列优化成果转化环境、提升高校科研自主权的法条和指南,但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政策支持,发达国家在促进技术转移方面还有一系列做法和项目管理的先进经验值得学习。文章通过分析研究,重点关注美国概念验证中心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地位和做法,以及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体制和机制情况,探讨建立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型机构及项目运营管理方式,为加快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概念验证中心 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 项目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基础研究投入现状及对策研究
7
作者 刘亚君 孙彬 张剑影 《天津科技》 2022年第5期11-14,共4页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创新之源,科研投入强度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将直接影响到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与突破。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立足天津“一基地三区”发展定位,发挥天津地方和部门优势,加强基础研究是关键...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创新之源,科研投入强度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将直接影响到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与突破。天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立足天津“一基地三区”发展定位,发挥天津地方和部门优势,加强基础研究是关键。通过梳理国内外基础研究投入基本情况,分析天津基础研究投入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天津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提出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优化基础研究结构和完善基础研究布局等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投入 结构 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高校科技人才新生态构建路径研究
8
作者 刘亚君 陈贻斌 《天津科技》 2023年第10期1-4,共4页
科技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力量源泉,高校科技人才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高校科技人才队伍与全国高校相比,存在规模较小、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缺乏、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 科技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力量源泉,高校科技人才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市高校科技人才队伍与全国高校相比,存在规模较小、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缺乏、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分析对比天津市与全国“双一流”高校人才情况、高校人才管理制度,提出现阶段天津市高校科技人才队伍面临的问题,探讨构建天津市高校科技人才新生态的路径及方法,为天津市科技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高校 新生态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ST模型的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环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徐苗 宗晓琳 +6 位作者 张弼 侯爽 任孟尧 高强 张博 秦梦楠 张鹏俊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39,82,共6页
目的/意义探讨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的宏观环境,明晰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期促进智慧医疗进一步发展。方法/过程基于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讨论智慧医疗发展的宏观环境。结果/结论目前国家高度重视... 目的/意义探讨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的宏观环境,明晰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期促进智慧医疗进一步发展。方法/过程基于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方面讨论智慧医疗发展的宏观环境。结果/结论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智慧医疗发展,智慧养老和疾病诊疗的需求逐步扩大,新兴技术飞速进步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提供了利好环境。但其发展也存在政策法规不健全、社会接受度低、信息孤岛以及信息安全隐患等问题。对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宣传培训,突破技术瓶颈,保障信息安全,促进智慧医疗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医疗 PEST分析 发展环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彬 史国荣 代晓妍 《天津科技》 2020年第1期1-3,6,共4页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是支撑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法,对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018年的建设运行、投入产出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针对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布局尚需优化、管理体系有待加强、获得的稳定支持强度...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是支撑天津市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数据分析法,对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018年的建设运行、投入产出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针对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布局尚需优化、管理体系有待加强、获得的稳定支持强度不够、进一步发展能力不足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从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建设机制、加强稳定支持、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合作机制5个方面进一步发展建设的建议,以期为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现状分析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对金属腐蚀速率进行测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晓颀 高艺 +2 位作者 刘海锋 张勃 刘波 《大学物理》 2021年第5期37-40,共4页
为了提高对金属腐蚀过程的监测精度,缩短腐蚀过程的实验时间,本文利用所设计的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MZ)的高灵敏度,对0.5wt%的NaCl溶液在腐蚀不锈钢材料过程中等效折射率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到2 mL 0.5wt%的NaCl溶液,检测到条纹移动的最快... 为了提高对金属腐蚀过程的监测精度,缩短腐蚀过程的实验时间,本文利用所设计的光纤马赫曾德干涉仪(MZ)的高灵敏度,对0.5wt%的NaCl溶液在腐蚀不锈钢材料过程中等效折射率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到2 mL 0.5wt%的NaCl溶液,检测到条纹移动的最快速率为-9.32×10^(-2) nm/s,产生的光谱峰值变化为-3.93×10^(-2) dB/s,腐蚀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由于采用电化学方法加速腐蚀过程,可在一分钟内对腐蚀过程进行监测,并可推广至其他金属材料.本实验可以作为金属线胀系数实验的延伸实验或创新设计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腐蚀 MZ干涉仪 电化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管理学工具对构建科技成果评价模型的研究——以三元正极材料技术为例
12
作者 崔霖 刘巍 +1 位作者 王盛纬 孙洋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3年第5期56-63,共8页
科技成果评价是成果转化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但发展至今仅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相对成熟,缺乏可操作的市场指标体系,成果评价依然存在过渡依赖专家、缺少数据支撑、未通过市场验证等问题。为了提高转化效率,文章利用波士顿矩阵的模型,以技... 科技成果评价是成果转化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但发展至今仅技术评价的指标体系相对成熟,缺乏可操作的市场指标体系,成果评价依然存在过渡依赖专家、缺少数据支撑、未通过市场验证等问题。为了提高转化效率,文章利用波士顿矩阵的模型,以技术成熟度为技术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市场评价指标,构建技术与市场结合的评价体系模型。并以电池正极材料技术为例,通过收集成果与市场信息,建立可量化、可操作、可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科技成果供需双方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果评价 技术成熟度 波士顿矩阵 层次分析法
原文传递
高校合作项目科研经费包干制与绩效创新
13
作者 赵玲 《科技视界》 2021年第26期166-167,共2页
科研项目的开展离不开充足经费的支持,在科研经费管理中,通过进行包干制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科研经费包干,能够提高经费使用的实效性,让科研经费用在更具价值的科研环节。科研经费包干制可以为绩效创新提供助力,基于科学... 科研项目的开展离不开充足经费的支持,在科研经费管理中,通过进行包干制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科研经费包干,能够提高经费使用的实效性,让科研经费用在更具价值的科研环节。科研经费包干制可以为绩效创新提供助力,基于科学合理的科研经费使用,提高科研成效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 科研经费 包干制 绩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青”获得者成长为“杰青”情况分析探讨人才成长对策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亚君 陈贻斌 +1 位作者 郝艳妮 贾国君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96-501,共6页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重要人才类项目。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2012—2015年获'优青'项目资助数据及2015—2018年获'杰青'项目资助数据为基础,进行深入分...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的重要人才类项目。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2012—2015年获'优青'项目资助数据及2015—2018年获'杰青'项目资助数据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对从'优青'成长为'杰青'的228人进行全面剖析,尝试从年度趋势、单位属性、地区分布、获其他人才项目情况等角度分析'优青'成长为'杰青'的规律,并分析探讨提高人才资助效益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科研管理 人才成长 资助效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