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梁俊 魏兰华 +1 位作者 邓金枝 董秀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了解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6年至2010年南平市无偿献血者91 536份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83%,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30~50岁者阳性率较高... 目的了解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06年至2010年南平市无偿献血者91 536份血液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83%,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30~50岁者阳性率较高,自由职业者构成比较高。结论根据我市梅毒抗体阳性者的特点,做好献血者筛选,减少高危人群参加献血,制定全市科学合理的血液收集和安全检验程序,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1年南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梁俊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43-145,共3页
目的分析南平市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以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血液安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南平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总不合格率为4.81%,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 目的分析南平市无偿献血者输血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以提高血液质量,保障血液安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南平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总不合格率为4.81%,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6.55%下降到2011年3.30%。结论不断改进与完善血液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坚持宣传沟通与筛选对血液安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梁俊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32-133,146,共3页
目的分析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杜绝经血传播HIV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南平市无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两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一遍... 目的分析南平市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杜绝经血传播HIV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对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南平市无偿献血者的标本进行两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一遍核酸检测(NAT法)检测。先ELISA后NAT的检测策略。ELISA双试剂反应性的标本,直接判为不合格,不做NAT检测。酶免全部阴性的标本或HIV抗体单试剂阳性的标本进行NAT检测。对于所有酶免双试剂、单试剂抗HIV呈反应性的标本和核酸HIV RNA呈反应性的标本均送往南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实验室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认。结果HIV抗体筛查了76552份标本,筛查呈反应性81份,筛查阳性率0.110%;确认阳性9份(均为酶免双试剂反应性标本),确认阳性率为0.012%。NAT检测标本74961份,确认阳性0份。9例HIV确认阳性者中男8例(占88.9%),女1例(占11.1%);年龄18~30岁4例(占44.4%),31~40岁3例(占33.3%),41~50岁1例(占11.1%),51~55岁1例(占11.1%);职业中干部3例(占33.3%),工人1例(占11.1%),农民2例(占22.2%),自由职业者3例(占33.3%);献血次数中初次5例(占55.6%),重复4例(占44.4%)。结论南平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相对较高,感染者以18~40周岁男性、干部和自由职业者为主。对特定年龄段和特定人群进行无偿献血者招募时,要加强防治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屏蔽高危人群献血,并且不断提高实验室血液检测水平,确保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HIV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平市无偿献血后急性皮下血肿的预防措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范明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南平市无偿献血后皮下血肿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站 2017 年 1 月 1 日-2017 年 12 月 31 日南平市无偿献血者 20795 次,经纳入与排除后共有 10223 次参与本次研究,初次献血者 4521次,2 次及以上 5702 次。统计无偿... 目的:探讨南平市无偿献血后皮下血肿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站 2017 年 1 月 1 日-2017 年 12 月 31 日南平市无偿献血者 20795 次,经纳入与排除后共有 10223 次参与本次研究,初次献血者 4521次,2 次及以上 5702 次。统计无偿献血后皮下血肿次出现的次数,分析原因和献血者心理恐惧、疼痛的相关情况。结果:南平市急性皮下血肿发生率 10.03%。初次献血者出现急性皮下血肿,发生率 7.83%,2 次及以上急性皮下血肿发生率 11.75%。初次献血者与 2 次及以上献血者的无偿献血后皮下血肿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初次献血者的 FNE 评分显著高于 2 次及以上献血者(P<0.05),干预后两组 FNE 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初次献血者的 VAS 评分显著高于 2 次及以上献血者(P<0.05),干预后两组 VAS 评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平市无偿献血后急性皮下血肿发生率较高,积极提高献血站工作人员穿刺技巧、正确指导无偿献血者按压方法,能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平市 无偿献血 急性皮下血肿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福建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科文 《实用医技杂志》 2017年第1期50-52,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经输血传播感染(transfusion-transmitted infections,TTIs)的主要病毒。近年来,由于引进的多种的预防措施,经输血传播感染这三大病毒的风险已逐步下降。这些措...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经输血传播感染(transfusion-transmitted infections,TTIs)的主要病毒。近年来,由于引进的多种的预防措施,经输血传播感染这三大病毒的风险已逐步下降。这些措施包括选择无偿献血者作为捐助者,加强献血者的资格审查,每种血液筛查实验均用双试剂检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血液筛查 核酸检测技术 INFECTIONS 乙型肝炎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输血传播感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邹丹丽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79-181,185,共4页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南平市中心血站的400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献血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 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10月南平市中心血站的400例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献血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行常规管理,观察组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舒适度、护理质量及无偿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献血成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偿献血者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1,P=0.032)。观察组献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2,P=0.043)。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用于血站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可提高献血者舒适度、护理满意度和献血成功率,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护理人员 PDCA循环管理模式 满意度 护理质量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血站文化对血站建设的必要性 被引量:6
7
作者 何雪平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7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血站文化对血站建设的必要性。方法引入血站文化理念,分析问卷及考评结果。结果血站文化对血站建设的运行模式具有可行性。结论用血站文化打造员工的职业烙印、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彰显为献血者服务理念、铸就血液安全防线、... 目的探讨血站文化对血站建设的必要性。方法引入血站文化理念,分析问卷及考评结果。结果血站文化对血站建设的运行模式具有可行性。结论用血站文化打造员工的职业烙印、培育员工的团队精神、彰显为献血者服务理念、铸就血液安全防线、锻造血站品牌的这一运作模式,对血站建设与发展是十分可行且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文化 血站建设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虹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9期183-18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中随机抽出60例作观察对象,30例献血者予以常规护理,视为对照组;30例献血者采取心理护理,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献血... 目的探讨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中随机抽出60例作观察对象,30例献血者予以常规护理,视为对照组;30例献血者采取心理护理,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献血者的献血反应、护理满意度及心态变化。结果观察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意识异常、皮肤湿冷等献血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均低于对照组的33.33%(χ^(2)=4.8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χ^(2)=6.67,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等负面情绪评分分别为(24.11±1.36)分、(23.78±1.8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6.45±2.33)分、(36.93±1.72)分(t=5.828、28.513,P<0.05);1年内随访,观察组再次自愿献血概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0.00%(χ^(2)=5.455,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干预中,不仅能有效降低其献血反应发生率,还有利于稳定献血者心态,护理满意度及再次自愿献血率良好,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血站采血点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站献血服务中通过整体护理对报废率和不良反应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邹丹丽 《中外医疗》 2020年第31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站献血服务中通过整体护理对报废率及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便利选择4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每组200名,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血液标... 目的探讨血站献血服务中通过整体护理对报废率及不良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便利选择4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每组200名,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的血液标本报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舒适度评分、心理状况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标本报废率0.00%低于对照组3.00%(χ^2=4.230,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4.50%(χ^2=4.581,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t=11.947,P<0.05),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更低(t=9.376、10.779,P<0.05)。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99.00%与对照组95.50%相比更高(χ^2=4.581,P<0.05)。结论整体护理用于血站无偿献血者献血过程中,可切实减少采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减少血液标本报废情况,有利于提高无偿献血者的舒适度,改善其心理状况,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无偿献血 整体护理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6年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者HIV试验结果及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素平 邓金枝 张春鸣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掌握南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和招募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南平地区2007—2016年206 659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IV检测,对其中26例HIV确证试验阳性的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 目的掌握南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HIV感染状况,为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和招募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对南平地区2007—2016年206 659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IV检测,对其中26例HIV确证试验阳性的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 2007—2016年南平市无偿献血者HIV确证试验阳性率为1.3例/万人;性别、年龄、地域和献血形式对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无明显影响;献血史和职业对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有明显影响,初次献血者感染率较高,农民和商业服务人群感染率较高;再次献血者中有2例合并梅毒感染,有1例在确证试验呈阳性前有3次ALT检测不合格献血记录。结论本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低于全国HIV平均感染率;高危人群献血、检测方法及技术的局限性对临床用血安全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HIV 初筛试验 确证试验 献血者招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1年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素平 张春鸣 魏兰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梅毒螺旋体检测作为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项目之一,是输血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所致的全身性、慢性的性传播疾病,其传播途径为经血液传播、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相关调查报告显... 梅毒螺旋体检测作为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测项目之一,是输血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感染所致的全身性、慢性的性传播疾病,其传播途径为经血液传播、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献血人群中梅毒抗体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输血安全形势严峻[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梅毒 南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2年福建省南平地区无偿献血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统计分析
12
作者 李科文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6期604-605,共2页
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供血者的身体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为了解本市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讨论降低不必要的血液报废措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合格足量的血液,对本市2007-2012年共116541名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血液质量直接关系到供血者的身体健康和受血者的安全。为了解本市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讨论降低不必要的血液报废措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合格足量的血液,对本市2007-2012年共116541名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统计分析 检测结果 福建省 南平 血液质量 传染性指标 身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
13
作者 潘虹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9期108-111,共4页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站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内进行单采血小板的1890名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对采集后血小板数据、采集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订相... 目的分析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我站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内进行单采血小板的1890名健康献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对采集后血小板数据、采集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选择干预后我站2023年6月至2024年4月内进行单采血小板的872名健康献血者为试验组,记录采集失败情况。结果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因素分别为献血者血管脆性大或血管偏细等血管因素、乳糜血、血小板冲红、献血反应、机器故障或耗材质量问题、操作不当及其他因素;乳糜血导致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者全为男性,献血反应导致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女性数较多。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原因与性别构成中,血管因素女性高于男性,血小板冲红女性高于男性,机器故障或耗材质量问题男性高于女性,其他因素女性高于男性。干预后试验组采集失败人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导致单采血小板失败占比较高的血管因素、乳糜血、血小板冲红、献血反应等制订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可以有效提升采集成功率,从而提升血小板采集效率,避免对血液资源的浪费,降低血液采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献血反应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程序方法在高校团体献血中的应用评价
14
作者 彭德红 吴晓毅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究护理程序方法在高校团体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献血的10741名高校学生,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2组血液采集率、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非检测不合格率、检测不合格率及服务满意... 目的探究护理程序方法在高校团体献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献血的10741名高校学生,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2组血液采集率、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非检测不合格率、检测不合格率及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00 mL血液采集率、非标示量比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00 mL、400 mL血液采集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献血不良反应总发生率0.73%,低于对照组的1.98%(P<0.05);观察组转氨酶(alaninetransaminase,ALT)、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初筛不合格率、实验室检测不合格率、脂肪浆报废率、非实验室因素不合格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9%,高于对照组的94.21%(P<0.05)。结论护理程序方法干预模式可提高血液合格率与较高剂量血液采集率,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服务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程序 高校 献血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法检测抗-HIV实验中灰区设置的探讨 被引量:12
15
作者 魏兰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5年第6期566-566,581,共2页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是采供机构对献血标本进行血液筛查的法定项目之一。在用ELISA方法测定HIV抗体时,是根据临界值(Cut-Off值)来判断是否有反应性,并决定相应的血液是否能用于临床。在计算临界值时,常设置灰区,...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标志物的检测是采供机构对献血标本进行血液筛查的法定项目之一。在用ELISA方法测定HIV抗体时,是根据临界值(Cut-Off值)来判断是否有反应性,并决定相应的血液是否能用于临床。在计算临界值时,常设置灰区,希望以此提高试剂的敏感度,淘汰处在弱阳性甚至"窗口期"的标本,而灰区设置的范围并没有统一的设置标准,各实验室自行设置。那么设置灰区是否能提高对抗-HIV检测的敏感度?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灰区标本 确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偿献血筛查中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反馈中应注意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兰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结合无偿献血后服务工作实践,对无偿献血者标本检测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的献血者反馈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抗-HIV 初筛试验 确认试验 不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icrosoft Excel97制作室内质控图
17
作者 魏兰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MicrosoftExcel97 制作 室内质控图 单元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无偿献血者HTLV-1/2感染情况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欧山海 林洪铿 +7 位作者 徐冬峰 罗宏新 吴洪明 魏兰华 郑意 钟德辉 王文杰 宋秀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10-613,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无偿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1/2的感染情况。方法对福建省9地市血站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TLV-1/2筛查,抗-HTLV-1/2阳性者留取血浆标本统一送至厦门市中心血站进行Western Blot确... 目的了解福建省无偿献血者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HTLV-1/2的感染情况。方法对福建省9地市血站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TLV-1/2筛查,抗-HTLV-1/2阳性者留取血浆标本统一送至厦门市中心血站进行Western Blot确认实验;对确认阳性的献血者籍贯、年龄、性别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福建省2016—2018三年间共有无偿献血者1 015 939人次,抗-HTLV-1/2初筛阳性947例,HTLV-1/2确认阳性254例,总体阳性率为25.0/10万;各地市阳性率差别较大,宁德最高达184.4/10万,漳州最低仅3.7/10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464.06,P<0.01)。HTLV-1/2阳性献血者籍贯以福建省籍为主(95.8%);HTLV-1/2阳性献血者平均年龄为38.11±9.46,其中福州地区献血者HTLV-1/2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24.16,P<0.01),而厦门地区各年龄段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福州厦门两地男女献血者的阳性率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福建省是我国HTLV-1/2流行率较高的地区,应继续加强对献血人群进行HTLV相关的宣传和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 献血者 血液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A与核酸检测在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1
19
作者 梁俊 张辉 +1 位作者 魏兰华 张远浩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96-98,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免)和核酸检测的检测结果,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关联性,为降低输血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先酶免后核酸的检测策略,对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福建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者共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免)和核酸检测的检测结果,探讨两种检测方法的关联性,为降低输血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先酶免后核酸的检测策略,对2016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福建南平地区无偿献血者共62 143份标本进行检测,酶免双试剂阳性直接判为不合格,酶免全部阴性或者酶免单试剂阳性的标本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62 143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去除酶免双试剂阳性及ALT不合格的标本1 483份后,对60 445份酶免全部阴性标本和215份酶免单试剂阳性标本进行核酸检测。60 445份酶免全部阴性标本中共检出HBV-DNA阳性143份,未检出HCV-RNA、HIV-RNA阳性标本;215份酶免单试剂阳性标本中共检出HBV-DNA阳性26份,未检出HCV-RNA、HIV-RNA阳性标本。结论核酸检测能直接检测病毒核酸,有效缩短"窗口期",降低输血传播病毒的风险,但仍存在漏检的可能性,因此不能替代酶免检测,两者应同时进行,才能最有效地保障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酶免检测 血液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初筛血型错误原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梁俊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血型初筛错误的原因,提高血型初筛的准确率。方法对初筛血型和检验科检测血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率为0.114%,呈逐年上升趋势。错误血型构成比中,以B型误定为O型的比例最高,占21.85%;其次为AB型误定为A... 目的分析血型初筛错误的原因,提高血型初筛的准确率。方法对初筛血型和检验科检测血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无偿献血初筛血型错误率为0.114%,呈逐年上升趋势。错误血型构成比中,以B型误定为O型的比例最高,占21.85%;其次为AB型误定为A型,占16.81%。结论随着招募血源难度的提升,流动采血车街头采血频率的增多及专业技术人员更新率的增大,无偿献血者初筛血型错误率呈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初筛血型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