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卢雁英 赖桂凤 郑丹丹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43-43,51,共2页
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手段,但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需患者、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共同配合。本文就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概述如下。1采血前的准备检验结果可受到生理、情绪、... 检验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手段,但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正确规范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需患者、护理人员、医技人员共同配合。本文就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概述如下。1采血前的准备检验结果可受到生理、情绪、运动、药物、饮食、体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熟知各种影响因素,在采血前主动与患者沟通好,并取得患者的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标本采集 检验结果 检验质量控制 护理人员 医技人员 影响因素 采血前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文珊 施颖 +2 位作者 粟永俊 秦艳娥 王艳宁 《右江医学》 2018年第5期584-588,共5页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临床科室分离出的246株MRSA,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46株MRSA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标本来源分布,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 目的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临床科室分离出的246株MRSA,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46株MRSA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标本来源分布,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MRSA的总检出率为34.55%,三年来连续居第一排位,并且有不断上升趋势(P<0.05);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分泌物、肺泡灌洗液和血液,检出率分别为37.40%、28.86%、13. 41%和1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RSA医院感染主要集中在ICU、神经外科、老年病学科和胸心外科等科室;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MRSA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达100%,磺胺类为21.1%,氨基糖甙类为68.3%,克林霉素为85.8%,喹诺酮类为45.5%~63.8%,四环素类64.6%;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耐药性,临床应根据送检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落实感控措施,避免产生耐药性,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扩散与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在诊治阴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韦敏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8期813-816,共4页
目的分析阴道炎病原菌分布情况,同时不同阴道炎病原菌感染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患者年龄和检测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治阴道疾病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3 850例女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检验报告单... 目的分析阴道炎病原菌分布情况,同时不同阴道炎病原菌感染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患者年龄和检测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治阴道疾病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3 850例女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检验报告单为研究材料,分析不同阴道炎感染病原菌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细胞阳性检出率、患者年龄和检测季节的关系。结果清洁度Ⅳ度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清洁度Ⅰ度、Ⅱ度和Ⅲ度的感染率,20~39岁阴道炎病原菌感染率最高,阴道炎病原菌感染率夏季和秋季的高于春季和秋季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阴道炎感染病原菌中清洁度Ⅳ度占比最高,20~39岁患者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最高,夏季和秋季的各类感染病原菌检测率明显高于春季或冬季的各类感染病原菌检测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南宁地区混合感染性阴道炎高发生,单种病原菌中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发生率也较高,同时阴道分泌物清洁度越高,各类病原菌的检出率增高,年龄为20~39岁的女性各类阴道炎病原菌感染率较高,各类阴道炎病原菌感染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诊治阴道炎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阴道疾病 阴道炎 病原菌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棒在R1和S位置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4
作者 何文军 陈宗寿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O lym pus AU 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搅拌棒在位置R 1和S时,对检验结果有何影响。方法随机选用45份病人血清,搅拌棒在位置R 1和S时,测量CHOL、TG、TP、ALB、U rea、ALT、A ST这八个生化项目。结果CHOL、TG、U rea、ALT、A ST在这... 目的探讨O lym pus AU 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搅拌棒在位置R 1和S时,对检验结果有何影响。方法随机选用45份病人血清,搅拌棒在位置R 1和S时,测量CHOL、TG、TP、ALB、U rea、ALT、A ST这八个生化项目。结果CHOL、TG、U rea、ALT、A ST在这两位置时,结果没有差别,但是,TP、ALB在这两位置上有差别。结论搅拌棒在位置R 1和S时,对生化项目检测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建议搅拌棒还是放在S1位置时结果准确、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棒 R1位置 S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覃政 《大医生》 2017年第4期17-18,共2页
目的对比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发生疑似糖尿病的患者106例。选取的患者分别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测和常规的尿液检验法。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常... 目的对比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发生疑似糖尿病的患者106例。选取的患者分别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测和常规的尿液检验法。对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常规检测发现,有71例患者出现糖尿病,而在病理检测中有100例发生糖尿病,因此,常规检测的准确率为66.98%(68+3/106),经过生化检测发现,有85例患者出现糖尿病,因此,常规检测的准确率为85.85%(87+4/106)。结论在糖尿病的检测中使用生化检测准确率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小板的影响
6
作者 潘永江 邹鹏鸣 梁安玉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29-32,共4页
目的探究临床上重症脓毒血症的治疗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 目的探究临床上重症脓毒血症的治疗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临床疗效、血小板含量、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肌酐、尿素氮、CRP、PCT、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脓毒血症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脓毒血症 临床疗效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分析LOXL2在肺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7
作者 覃春莹 方灵燕 +5 位作者 刘旻雁 粟永俊 李晓莹 罗米兰 周英群 韦常宏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15-19,25,共6页
目的采用多数据库深入分析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基因组改变、预后和免疫浸润,以探讨其在肺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TIMER、UALCAN、GEPIA和Kaplan-Meier数据库分析LOXL2表达并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 目的采用多数据库深入分析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LOXL2)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基因组改变、预后和免疫浸润,以探讨其在肺腺癌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采用TIMER、UALCAN、GEPIA和Kaplan-Meier数据库分析LOXL2表达并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LOXL2在肺腺癌患者中的基因组变化。采用TIMER分析LOXL2和免疫细胞浸润及免疫检查点的相关性。采用HPA数据库描述LOXL2在正常肺组织和肺腺癌组织的蛋白表达。结果LOXL2在肺腺癌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LOXL2的高表达与肺腺癌较晚的分期和较差的预后相关。LOXL2的基因改变率为6%。LOXL2与肺腺癌中的部分免疫细胞浸润和免疫检查点[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密切相关。免疫组织化学实验表明LOXL2在肺腺癌中的蛋白表达高于正常肺组织。结论通过多组学数据挖掘表明,LOXL2在肺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免疫细胞浸润和患者预后不良相关,LOXL2可作为肺腺癌诊断和预后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 多组学 免疫浸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TNF-α、hs-CRP、cTnI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友邕 周碧燕 +3 位作者 覃李线 陈丽华 韦敏 覃政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年第17期1368-1369,共2页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组48例,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组30例)血清TNF-α、hs-CRP、cTn...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组48例,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组30例)血清TNF-α、hs-CRP、cTnI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儿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与恢复期组比较,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组患儿血清TNF-α、hs-CRP、cTnI等指标水平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急性期组患儿血清TNF-α、hs-CRP、cTnI水平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TNF-α、hs-CRP、cTnI水平对患儿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超敏C反应蛋白 心肌肌钙蛋白 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获得性院内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温汉春 朱继金 张志哲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 回顾分析脑卒中合并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危险因素 ,提高对脑卒中获得性肺炎的认识。方法 收集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 ,按诊断标准分发生和未发生获得性肺炎组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 目的 回顾分析脑卒中合并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危险因素 ,提高对脑卒中获得性肺炎的认识。方法 收集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收住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 ,按诊断标准分发生和未发生获得性肺炎组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基础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和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共收集脑卒中合并获得性肺炎 118例 ,同期未发生获得性肺炎的脑卒中患者 10 2例 ,L 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发生获得性肺炎 OR的大小依次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意识障碍、年龄 >6 0岁、卧床超过 1周、吸烟、住院前存在肺炎、吞咽障碍和心衰 ,主要病原菌为以杆菌为主的条件致病菌 ,合并和非合并获得性肺炎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分别为 2 6 .3%和9.2 %。结论 脑卒中合并获得性肺炎主要与高龄、吸烟、COPD和患者的脑卒中病情及心肺功能状态有关 ,发生获得性肺炎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肺炎 脑卒中患者 院内肺炎 吸烟 COPD 死亡率 病原菌 杆菌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酐常规测定方法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周碧燕 李友邕 +1 位作者 覃政 钟德斌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8-722,共5页
血清肌酐常规测定方法从化学法——碱性苦味酸终点比色法发展为两点动力学法,使内源性非肌酐物质的干扰下降。与化学法比较,肌酐酶法分析不同程度提高了血清肌酐测定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线性测量范围。化学法与酶法间存在系统误差,参考... 血清肌酐常规测定方法从化学法——碱性苦味酸终点比色法发展为两点动力学法,使内源性非肌酐物质的干扰下降。与化学法比较,肌酐酶法分析不同程度提高了血清肌酐测定的特异性、灵敏度和线性测量范围。化学法与酶法间存在系统误差,参考范围不能通用。血清肌酐的生物学变异和分析变异较大,测定结果临床应用要注意其相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酐 碱性苦味酸法 酶学方法 系统误差 参考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Ⅲ活性与D-D含量变化在不同程度肝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覃乃辉 裴正玲 +2 位作者 周达利 秦立 黄慧嫔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955-495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肝损伤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与D二聚体(D-D)含量变化。方法选取该院肝癌患者100例(A组),肝硬化患者85例(B组),慢性肝病患者70例(C组),健康体检者76例(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发色底物法行AT-Ⅲ活性检测,采用...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肝损伤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与D二聚体(D-D)含量变化。方法选取该院肝癌患者100例(A组),肝硬化患者85例(B组),慢性肝病患者70例(C组),健康体检者76例(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发色底物法行AT-Ⅲ活性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行D-D含量检测。结果肝癌、肝硬化和慢性肝脏疾病患者AT-Ⅲ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D-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癌Ⅰ、Ⅱ、Ⅲ期比较,肝癌Ⅳ期AT-Ⅲ活性明显降低、D-D含量显著增高(P<0.05);肝癌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或癌栓患者AT-Ⅲ活性亦降低、D-D含量也显著增高(P<0.05);B、C组患者AT-Ⅲ活性、D-D含量与MELD积分呈显著相关(r=-0.406,0.378,P<0.05)。结论肝脏损伤程度越重,AT-Ⅲ活性越低,D-D含量越高,对于肝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及判断肝脏损伤程度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酶 D 二聚体 肝癌 肝硬化 慢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评估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碧燕 李友邕 +2 位作者 钟德斌 覃政 文延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4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观察组)血清Cys C和24 h U-mAlb水平,并与43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观察组)血清Cys C和24 h U-mAlb水平,并与43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Cys C、24 h U-mAl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Cys C和24 h U-mAlb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 C和24 h U-mAlb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时升高均较为灵敏,二者可作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早期肾功能损害评估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血清胱抑素C 尿微量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对患儿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克茜 周碧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466,共2页
关键词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 体液免疫功能 学龄前患儿 免疫功能检测 MP感染 RRI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文军 黄家平 +2 位作者 梁伟东 莫翔 梁少华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 反应蛋白(CR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 PCI 术并于术后6个月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患者186例,其中术后发生 ISR (ISR 组)22例... 目的:探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C 反应蛋白(CR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行 PCI 术并于术后6个月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患者186例,其中术后发生 ISR (ISR 组)22例,无 ISR 发生(非 ISR 组)164例。检测两组 PCI 术前和术后血清 ox-LDL、CRP水平。结果 ISR 组和非 ISR 组年龄、性别构成、合并症、血脂水平、血管病变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ISR 组 PCI 术后 ox-LDL、CRP 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 <0.05),而非 ISR 组 PCI 术前和术后ox-LDL、CRP 水平无明显改变(P >0.05)。 ISR 组术前、术后 ox-LDL 水平均高于非 ISR 组(P <0.05);术前2组CR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ISR 组明显高于非 ISR 组(P <0.05)。相关分析显示 ISR 组、非ISR 组无论是 PCI 术前还是 PCI 术后,ox-LDL 与 CRP 均呈正相关[ISR 组:术前、术后 r 值(P 值)分别为0.392(0.020)、0.431(0.010);非 ISR 组:术前、术后 r 值(P 值)分别为0.382(0.024)、0.526(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 ox-LDL[优势比(OR)=1.27,95%可信区间(CI):1.05~1.79]和术前 CRP 水平(OR =1.82,95%CI:1.68~2.30)是 ISR 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 PCI 术后 ox-LDL 和术前 CRP 水平升高对预测 ISR 发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C 反应蛋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总胆汁酸水平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远真 陈金兰 +2 位作者 黄永攀 曾华 李泽臻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587-1589,共3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探讨血清TB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8月我院儿科接收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观察组)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变化,探讨血清TB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8月我院儿科接收的1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观察组)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0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当天检测观察组血清TBA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病情轻重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n=48)、中度组(n=35)、重度组(n=17),比较其血清TBA水平差异。根据血清TBA水将观察组分为两组,≤10μmol/L组(32例)及>10μmol/L组(68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TBA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TBA水平为(17.5±6.04)μmol/L,对照组为(4.41±1.65)μmol/L,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轻度组血清TBA检测结果为(6.52±3.63)μmol/L,中度组为(16.6±4.88)μmol/L,重度组为(29.8±10.7)μmol/L,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随着病情的加重,其血清TBA水平呈现进行性升高(P<0.05);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体重指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TBA水平>10μmol/L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TBA实施动态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肝损伤及疾病严重程度,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总胆汁酸 动态监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免疫细胞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6
作者 莫翔 韦又铭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5期2385-2387,共3页
免疫细胞是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就是对各种免疫细胞进行计数和功能测定。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免疫细胞功能存在一系列的失衡表现,包括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细胞、树突状... 免疫细胞是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状态的重要手段就是对各种免疫细胞进行计数和功能测定。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免疫细胞功能存在一系列的失衡表现,包括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性杀伤细胞细胞、树突状细胞的数量的改变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从而出现了机体细胞免疫应答低下、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研究相关免疫细胞功能的失衡变化,可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 生殖器疱疹 免疫细胞 功能 细胞因子 簇分化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C反应蛋白、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碧燕 李友邕 +2 位作者 覃政 覃李线 陈丽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7期1196-1197,共2页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拟诊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68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根据造影结果是否有冠状动脉狭窄≥50%...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拟诊或确诊为冠心病患者168例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后,根据造影结果是否有冠状动脉狭窄≥50%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和粥样硬化组。对冠状动脉病变组进一步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支数分为1~4支病变组。并且比较分析各组患者hs-CRP,LP(a)水平。结果:92例粥样硬化组和76例冠状动脉病变组的临床资料发现:hs-CRP(T=16.56,P<0.01),LP(a)(T=21.24,P<0.01),冠状动脉病变组发生率明显高于粥样硬化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hs-CRP水平2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支、4支病变组显著高于1支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血清LP(a)水平3支4支病变组显著高于1支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检查血清hs-CRP、LP(a)水平对评价冠心病高危人群及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C反应蛋白质 脂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对炎症反应程度、脏器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少芳 黎华连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76-97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对炎症反应程度、脏器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观察组血清PCT含量中位数进一...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降钙素原含量对炎症反应程度、脏器功能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败血症患儿48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观察组血清PCT含量中位数进一步分为高PCT组、低PCT组各2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新生儿血清炎症介质含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心脏功能损伤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外周血PC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PCT组、低PCT组血清中炎症介质IL-1β、IL-6、IL-8、TNF-α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CT含量上升,血清炎症介质IL-1β、IL-6、IL-8、TNF-α含量增加(P<0.05);高PCT组、低PCT组常规超声参数CO、LVEF水平,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参数GLSr、GCSr绝对值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中心肌损伤指标cTnⅠ、H-FABP、HBDH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CT含量上升,CO、LVEF水平及GLSr、GCSr绝对值降低,指标cTnⅠ、H-FABP、HBDH的含量增加(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血清中PCT含量与炎症反应程度、心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靶器官损伤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降钙素原 炎症反应 脏器功能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联合cTnI和血脂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文军 莫翔 +1 位作者 李先锋 梁少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2期2769-2771,共3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反映血脂水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脑梗死组92例患者(轻型脑梗死组29例、中型...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等反映血脂水平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脑梗死组92例患者(轻型脑梗死组29例、中型脑梗死组36例、重型脑梗死组27例)进行血清hs-CRP、cTnI及LDL-C、HDL-C、TC、TG等血脂指标水平的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的40例健康受试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s-CRP、cTnI及LDL-C、TC、TG等血脂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轻、中型脑梗死组血清hs-CRP、cTnI及LDL-C、TC、TG等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重型脑梗死组,HDL-C水平均高于重型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型脑梗死组血清hs-CRP、cTnI水平均低于中型脑梗死组(P<0.05)。血清hs-CRP与LDL-C、TC、TG等血脂指标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hs-CRP与cTnI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cTnI及LDL-C、HDL-C、TC、TG等血脂指标水平对患者病情评估及治疗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脂类 肌钙蛋白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文军 陈基强 陈丽娥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851-853,共3页
目的为了解迈瑞BS3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对该仪器作出评价。方法使用病人血清及病人混合血清、英国郎道质控品和标准品,对10个代表项目进行了重复性、日间变化、总变异系数、携带污染率、线性、经时变化、准确度以及与OLYMPU... 目的为了解迈瑞BS3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对该仪器作出评价。方法使用病人血清及病人混合血清、英国郎道质控品和标准品,对10个代表项目进行了重复性、日间变化、总变异系数、携带污染率、线性、经时变化、准确度以及与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作50例对比试验测定。结果各代表项目的变异系数较小,仪器的重复性较好,日间变化、总变异系数和经时变化小。仪器的携带污染率很低,线性范围也较宽,准确度高,与日本OLYMPUS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比,各代表项目的相关系数在0.991~0.999之间。结论该仪器的各项主要评价指标均符合设计性能,认为迈瑞BS3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携带污染率 总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