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后处理软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T灌注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郭敏 谯秀逢 +2 位作者 冯冬梅 麻秋琎 尹家瑜 《海南医学》 2025年第6期827-831,共5页
目的分析ADW4.7、快速处理缺血性中风软件(F-STROKE)和数坤脑灌注CT图像处理软件计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核心体积、缺血体积、不匹配体积及不匹配率的一致性,并评估NIHSS评分和三种软件CTP参数对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 目的分析ADW4.7、快速处理缺血性中风软件(F-STROKE)和数坤脑灌注CT图像处理软件计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核心体积、缺血体积、不匹配体积及不匹配率的一致性,并评估NIHSS评分和三种软件CTP参数对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且行CTP检查的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比较ADW4.7、F-STROKE以及数坤脑灌注CT图像处理软件测量梗死核心体积、缺血体积、不匹配体积及不匹配率的一致性;根据1周后复查头颅CT平扫有无脑出血分为出血转化组14例,无出血转化组42例,采用偏相关分析NIHSS评分、CTP参数与出血转化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IHSS评分、CTP参数对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种软件在测量梗死体积及缺血体积结果上具有一致性,且F-STROKE和数坤测量缺血体积一致性最好(ICC=0.924);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ADW4.7不匹配率与出血转化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分析显示,NIHSS评分、ADW4.7不匹配率及联合预测出血转化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69(95%CI:0.468~0.869)、0.767(95%CI:0.580~0.954)及0.746(95%CI:0.539~0.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W4.7、F-STROKE及数坤三种后处理软件测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TP的梗死体积及缺血体积结果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ADW4.7中不匹配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能快速为下一步治疗提供精准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CT脑灌注 人工智能 出血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覃永平 谯秀逢 +4 位作者 覃琳琳 杜芳 韦琳 覃静 农剑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在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例经手术证实为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MSCTA影像学资料,利用多平面重组(MRP)、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在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例经手术证实为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MSCTA影像学资料,利用多平面重组(MRP)、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技术并结合原始薄层轴位图像对病变进行分析诊断。结果11例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中,真性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8裂,其中左侧甲状颈干动脉真性动脉瘤1例,左侧颈外动脉真性动脉瘤1例,支气管动脉真性动脉瘤1例,左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右肱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右髂外动脉分叉处假性动脉瘤2例,左髂外动脉分叉处假性动脉瘤1例,右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左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例。结论MSCTA对周围动脉瘤破裂出血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周围动脉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序列对比不同评估方法对梅尼埃病内淋巴积水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梁雅琴 丁贺宇 +10 位作者 孙谦 韩志浩 王宗奋 谢静 杨宇彤 郭婧滢 刘玉和 龚树生 杨正汉 赵鹏飞 王振常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8-1452,共5页
目的:采用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3D-real IR)序列,对比基于耳蜗和前庭的不同评估方法对梅尼埃病(MD)内淋巴积水的检出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符合201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 目的:采用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3D-real IR)序列,对比基于耳蜗和前庭的不同评估方法对梅尼埃病(MD)内淋巴积水的检出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2022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就诊,符合2017年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诊断标准,且经鼓膜注入钆对比剂24小时后行3D-real IR序列检查的MD患者38例(45耳);同时纳入因单侧耳部症状就诊且行内耳MR钆造影检查、临床纯音测听、声阻抗、声放射检查未见明确异常的患者或MD患者的非症状侧作为对照组,共28例(30耳)。采用国内外最常用的4种基于耳蜗和前庭的评估方法(分别于2009年、2011年、2014年、2019年提出)分别判定有无内淋巴积水,分析每种方法诊断MD内淋巴积水的不同观察者间一致性、敏感度和特异度,采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对比不同方法诊断MD内淋巴积水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差异。结果:2009年、2011年、2014年、2019年评估方法的不同观察者间Cohen′s K系数分别为0.752、0.911、0.820、0.82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1.1%/50%、93.3%/70%、82.2%/56.7%、82.2%/56.7%。2011年方法检出MD内淋巴积水的AUC显著高于其他三种方法(Z_(2009)=2.866,P_(2009)=0.0042;Z_(2014)=2.647,P_(2014)=0.0081;Z2019=2.647,P_(2019)=0.0081)。结论:2011年评估方法在3D-real IR序列上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好、诊断效能高,推荐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 迷路 耳蜗 前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植入性胎盘的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申炜 许梅海 +2 位作者 尹家瑜 黄龙全 李辛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91-1395,共5页
目的评估MRI在孕晚期胎盘植入(P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PI的87例孕晚期孕妇MRI资料,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RI对PI、不同分型(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PI的诊断效能。采用行×列表2χ检验计算MRI征象在有无P... 目的评估MRI在孕晚期胎盘植入(P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PI的87例孕晚期孕妇MRI资料,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别计算MRI对PI、不同分型(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PI的诊断效能。采用行×列表2χ检验计算MRI征象在有无PI及不同PI类型间的关联性,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MRI征象与有无PI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手术或病理证实57例为PI,MRI对产前PI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15%(36/57)、83.33%(25/30)。MRI诊断粘连型、植入型和穿透型PI的敏感度分别为46.51(20/43)、70.00(7/10)和50.00(2/4)。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原子宫切口显示及胎盘附着肌层变薄或缺失是预测PI的重要指标。结论 MRI判断有无PI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原子宫切口显示及胎盘附着肌层变薄或缺失是预测PI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胎盘植入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快速扫描技术在妊娠晚期植入性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申炜 黄龙全 +2 位作者 许梅海 潘洋洋 卢平明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211-1214,1218,共5页
目的探讨MRI快速扫描技术在诊断妊娠晚期植入性前置胎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可疑植入性前置胎盘的妊娠晚期孕妇进行MRI检查,采用3个快速扫描序列及3种方位成像。观察最佳成像方位、序列,并评价图像质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 目的探讨MRI快速扫描技术在诊断妊娠晚期植入性前置胎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可疑植入性前置胎盘的妊娠晚期孕妇进行MRI检查,采用3个快速扫描序列及3种方位成像。观察最佳成像方位、序列,并评价图像质量;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评价MRI快速扫描技术诊断孕晚期植入性前置胎盘的效能。结果 MRI图像质量优良80例(92.0%),一般5例(5.7%),差2例(2.3%)。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术前MRI诊断植入性前置胎盘的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1%(61/87)、63.2%(36/57)和83.3%(25/30)。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植入性胎盘及周围结构关系显示最佳,为82.8%(72/87),半傅里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脂肪抑制序列对胎盘信号变化显示较好,为73.6%(64/87),容积内插值法屏气检查序列对胎盘及宫颈内出血最敏感,为80.5%(70/87)。结论 MRI快速扫描技术能提供胎盘状态的丰富信息,诊断妊娠晚期植入性前置胎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检查中应注意采用合理的扫描方位及序列组合,以获取最佳的显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性前置胎盘 妊娠晚期 磁共振成像 快速扫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子宫动脉起源及开口情况对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申炜 潘少咏 +1 位作者 梁惠明 廖胜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18-520,共3页
目的 对子宫动脉起源及开口情况进行分析,提高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成功率。资料与方法 7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双侧髂内及子宫动脉造影,观察子宫动脉起源及开口情况,并比较用不同投照角度造影对子宫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 40.8%子宫动... 目的 对子宫动脉起源及开口情况进行分析,提高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成功率。资料与方法 7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双侧髂内及子宫动脉造影,观察子宫动脉起源及开口情况,并比较用不同投照角度造影对子宫动脉的显示情况。结果 40.8%子宫动脉起源于臀下阴部干;29.6%源于臀下动脉;18.3%源于阴部内动脉,8.5%源于脐动脉,2.8%髂内动脉主干。47.3%子宫动脉在正位造影显示较好,86.2%子宫动脉在10°~30。右斜位造影或10°~30。左斜位造影显示较好。结论 多数患者子宫动脉发自髂内动脉分支;斜位造影显示子宫动脉优于正位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栓塞 患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MRI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申炜 李耀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是指继发于剖宫产后覆盖子宫疤痕的前置胎盘,诊断及处理具有特殊性。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目前主要依靠超声检查,但其有一定局限性。MRI是一种无辐射的安全影像检查方法,其成像范围大,受肠气及骨骼影响小... 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是指继发于剖宫产后覆盖子宫疤痕的前置胎盘,诊断及处理具有特殊性。植入(侵入)性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目前主要依靠超声检查,但其有一定局限性。MRI是一种无辐射的安全影像检查方法,其成像范围大,受肠气及骨骼影响小,不受胎盘位置影响,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胎盘 侵入性 胎盘 前置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覃永平 贺艾 +3 位作者 黄龙全 谯秀逢 韦琳 许梅海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091-109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行MSCTA检查并经手术证实为RAAA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的薄层轴位图像,然后根据病变情况利用MSCTA的多种图像重建技...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行MSCTA检查并经手术证实为RAAA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的薄层轴位图像,然后根据病变情况利用MSCTA的多种图像重建技术进行图像重建,以明确RAAA分型,并分析RAAA的破口、周围血肿、腹腔积血、活动性造影剂外渗,瘤体的位置、形态、大小、累及范围、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以及瘤壁钙化、血栓形成等影像表现。结果在43例RAAA患者中,MSCTA误诊为肿瘤2例、误诊为感染1例,MSCTA正确诊断40例,诊断准确率为93.02%。MSCTA显示的瘤体位置、分型、形态、腹腔积血、活动性造影剂外渗、血栓形成、瘤壁钙化、破口等影像学表现与手术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CTA具有无创、快速、覆盖范围广、分辨率高等特点,可为RAAA的诊断、术前评估、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更为翔实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性腹主动脉瘤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图像重建 术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病理发展阶段与脑血管DSA表现 被引量:4
9
作者 潘少咏 张千 李先锋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41-4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病理发展特点与脑血管DSA的表现关系。方法经CT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初诊为动脉瘤的13例患者行DSA检查。结果DSA显示典型囊袋状、浆果状动脉瘤9例,恶性脑膜瘤1例,脑血管AVM1例,阴性2例。阴性者中1例CT显示蛛网...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病理发展特点与脑血管DSA的表现关系。方法经CT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初诊为动脉瘤的13例患者行DSA检查。结果DSA显示典型囊袋状、浆果状动脉瘤9例,恶性脑膜瘤1例,脑血管AVM1例,阴性2例。阴性者中1例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第3天DSA造影为阴性,第22天后又因头部胀痛加重而再行DSA造影时发现典型囊袋状动脉瘤。结论脑血管造影术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颅内动脉瘤不同时期的病理阶段,DSA检查可有不同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理学 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碘油-平阳霉素乳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潘少咏 李廉 +4 位作者 申炜 郑惠冰 黄建邕 梁惠明 廖胜华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1355-135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国产碘油-平阳霉素乳剂(domistic pinyangmycin-lipiodoi emulsion,DPLE)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经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法,将4F Cobra导管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取国产40%碘化油10... 目的探讨经导国产碘油-平阳霉素乳剂(domistic pinyangmycin-lipiodoi emulsion,DPLE)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方法对40例经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法,将4F Cobra导管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取国产40%碘化油10~20mL,平阳霉素8~16 mg(视肌瘤大小而定),抽吸混合制成乳剂后注入双侧子宫动脉内并用数粒大小约为2~3mm的明胶海绵完全封闭子宫动脉远端.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子宫及肌瘤体积呈进行性缩小,贫血症状改善率100%,其中子宫体积缩小达显效20例(50%,20/40),有效18例(45%,18/40),无效1例(2.5%,1/40).肌瘤体积缩小达显效31例(77%,31/40),有效8例(20%,8/40),无效1例(2.5%,1/40).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能保全子宫、微创、疗效显著等优点,DPLE是一种X线示踪性好、安全、疗效显著的栓塞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 碘油 平阳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起源及开口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申炜 潘少咏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5-926,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肌瘤 ARTERY 栓塞治疗 介入技术 操作技术 操作时间 X线透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预防护理进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冯冬梅 冯谢平 李耀波 《微创医学》 2018年第4期503-505,共3页
CT增强扫描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碘对比剂通过高压注射静脉给药,因其粘滞性大、渗透压高,受血管弹性、操作技术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静脉注射过程中可能发生外渗,如何预防碘对比剂的外渗以及外渗后的应急处理,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做了大量... CT增强扫描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碘对比剂通过高压注射静脉给药,因其粘滞性大、渗透压高,受血管弹性、操作技术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静脉注射过程中可能发生外渗,如何预防碘对比剂的外渗以及外渗后的应急处理,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碘对比剂加温处理、充分评估血管、选择合适留置针、生理盐水预推法的应用等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发生外渗后需按照分级采用规范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碘对比剂 外渗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孕晚期妇女MRI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慧明 申炜 +1 位作者 李惠玲 唐红玉 《微创医学》 2016年第4期640-641,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孕晚期妇女MRI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在既往有剖宫产史,B超检查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行1.5T MRI检查的87例孕晚期妇女(≥28周)检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给予舒适体位,保持有效沟通交流和允许家属...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孕晚期妇女MRI检查中的作用。方法在既往有剖宫产史,B超检查诊断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行1.5T MRI检查的87例孕晚期妇女(≥28周)检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给予舒适体位,保持有效沟通交流和允许家属陪伴等护理干预和人文关怀。结果 87例检查患者中有80例能很好配合并顺利完成检查,取得良好的影像图像,其余7例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轻度幽闭综合征2例,呼吸及心率加快5例。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孕妇在MRI扫描过程中密切配合并顺利完成检查,取得高质量的影像图像,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孕晚期 MRI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例胸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价值和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农剑波 李耀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5期117-118,共2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胸腹主动脉瘤的CT临床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胸腹主动脉瘤进行CT诊断,记录诊断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中,11例可见胸腹主动脉,平扫时有6例可以见... 目的:分析并探讨胸腹主动脉瘤的CT临床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5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15例胸腹主动脉瘤进行CT诊断,记录诊断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中,11例可见胸腹主动脉,平扫时有6例可以见到剥离内膜,增强扫描之后有12例能够辨认。结论:CT可为各类型胸腹主动脉瘤诊断提供可依循的征象,同时其高分辨率及胸腹横断面扫描也可为胸腹主动脉瘤的早期发现及诊断提供一些切实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诊断 胸腹主动脉瘤 多排螺旋CT MPR及4-D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颈椎病研究现状简述 被引量:29
15
作者 覃永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1期11-12,66,共3页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30岁以下特别是青少年则少见。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青少年长时间低头伏案玩电脑、学习、长时间看电视等现象普遍存在...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30岁以下特别是青少年则少见。但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青少年长时间低头伏案玩电脑、学习、长时间看电视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因素均可对青少年的颈椎造成严重损伤,使得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甚至有广泛发病之势。由于颈椎病一般病程均较长,易反复发病,且临床症状表现不一,常常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尤其对正处于身心健康发育期的青少年影响更大。因此,充分认识和加强对青少年颈椎病的深入了解,对提高青少年颈椎病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维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颈椎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2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耀波 韩伟 +1 位作者 陈军 汤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肺恶性肿瘤 近距离放射治疗 CT介入 125I放射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平片与CT片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申炜 雷其理 《右江医学》 2009年第4期472-473,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X线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稳态快速梯度回波系列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龙全 许梅海 +1 位作者 申炜 李耀波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824-1827,共4页
目的探讨真实稳态快速梯度回波系列(True FISP)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True FISP及3D CE-MRA扫描检查图像资料,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真实稳态快速梯度回波系列(True FISP)与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True FISP及3D CE-MRA扫描检查图像资料,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3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手术或介入治疗确诊为主动脉夹层20例,主动脉瘤8例,假性动脉瘤2例;True FISP诊断主动脉夹层21例,将1例主动脉瘤误诊为主动脉夹层,1例主动脉瘤误诊为假性动脉瘤,其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3D CE-MRA诊断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手术诊断结果完全一致,其诊断主动脉夹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为100%。True FISP及3D CE-MRA屏气扫描检查均可明确主动脉夹层类型、范围、内膜片及真假腔。结论 True FISP与3D CE-MRA能准确、快速、无创地诊断主动脉夹层,对主动脉夹层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真实稳态快速梯度回波系列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灌注成像联合ABCD2评分预测早期脑梗死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兆 张千 尹家瑜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1234-1236,共3页
目的分析磁共振灌注成像(MR-PWI)联合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价值。方法 TIA患者113例,分别进行MR-PWI检查和ABCD2评分,分析MR-PWI检查结果、ABCD2评分与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113例... 目的分析磁共振灌注成像(MR-PWI)联合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 d内发生脑梗死风险的价值。方法 TIA患者113例,分别进行MR-PWI检查和ABCD2评分,分析MR-PWI检查结果、ABCD2评分与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113例患者TIA后7 d内发生脑梗死36例,发生率为31.86%。113例患者ABCD2评分结果为低危64例,中危33例,高危16例,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0.93%、51.52%、75.00%,其发生率呈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0.05)。ABCD2评分与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P<0.05)。MR-PWI检查正常组73例、异常组40例,TIA后7 d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6.44%、60.00%,正常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异常组(P<0.05)。MR-PWI异常且ABCD2≥4分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MR-PWI正常且ABCD2<4分组、MR-PWI异常且ABCD2<4分组(P<0.05)。结论 MR-PWI联合ABCD2评分对预测TIA后早期脑梗死发生风险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磁共振灌注成像 ABCD2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农剑波 李耀波 +1 位作者 陆仕业 罗燕婷 《微创医学》 2018年第4期436-438,44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MD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效果。方法收集82例经MDCTPA检查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分析MDCTPA图像经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处理后对肺动脉及其栓子的显示情况,并总结肺动脉栓塞的MDC...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造影(MD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效果。方法收集82例经MDCTPA检查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分析MDCTPA图像经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处理后对肺动脉及其栓子的显示情况,并总结肺动脉栓塞的MDCTPA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结果 (1)8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显示,有405支肺动脉或分支受累,其中16支肺段动脉、81支肺叶动脉、128支肺动脉干、15支累及肺左/右动脉、165支亚段动脉或以下动脉分支;(2)肺动脉栓塞的MDCTPA直接征象表现为:40例附壁血栓、15例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9例中心型充盈缺损、18例偏心型充盈缺损;(3)肺动脉栓塞的MDCTPA间接征象表现为:12例肺纹理稀疏、细小,22例肺呈斑片状渗出或实变影,28例肺动脉高压,17例心包或胸腔积液,3例肺梗死灶形成。结论 MDCTPA应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具有简单快捷、无创、准确率高等优点,能够直观显示栓子的位置和形态以及管腔狭窄程度,可为疾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 造影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