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防治痔PPH术后肛内坠胀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陈华兵 张楚君 刘少琼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防治痔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PPH)术后肛内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均行PPH术,治疗组术后每天换药时予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太宁栓置入肛内... 目的:观察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防治痔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PPH)术后肛内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均行PPH术,治疗组术后每天换药时予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予太宁栓置入肛内。观察患者术后肛内下坠感、肛门胀痛、便意频繁感、排便不尽感、里急后重感等并发症情况。结果:PPH术后第3天,肛内下坠感及肛门胀痛感评分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5天肛内下坠感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肛门胀痛感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第2、3、4、5天,治疗组伴便意频繁感、排便不尽感及里急后重感的相关病例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止痛消炎方保留灌肠能有效减轻痔PPH术后肛内坠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内坠胀感 术后 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 外治法 保留灌肠 止痛消炎方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组织中NF-κB、Notch-1和SOCS-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尹志辉 付学源 成立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0-574,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NF-κB、Notch-1和SOCS-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5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同时收集癌旁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NF-κB、Notch-1和SOCS-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55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作为研究组,同时收集癌旁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中NF-κB、Notch-1和SOCS-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患者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结果:NF-κB蛋白和Notch-1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阳性表达率(P<0. 05),SOCS-1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P<0. 05);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NF-κB蛋白和Notch-1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P<0. 05),SOCS-1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P<0. 05); NF-κB、Notch-1在无淋巴结转移、未浸润浆膜及高中分化的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浆膜及低分化的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SOCS-1在高中分化结直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低未分化的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NF-κB与Notch-1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SOCS-1表达水平与NF-κB、Notch-1呈负相关性。结论:NF-κB、Notch-1和SOCS-1的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其表达参与肿瘤形成、发展、侵袭和转移,可以作为肿瘤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NF-ΚB NOTCH-1 SOC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湿活血方熏洗结合针灸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尹志辉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21期3221-3222,共2页
目的:观察对肛瘘术患者采取除湿活血方熏洗结合针灸的治疗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行肛瘘手术的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术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疗法,观察组采取除湿活血方熏洗... 目的:观察对肛瘘术患者采取除湿活血方熏洗结合针灸的治疗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行肛瘘手术的6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术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疗法,观察组采取除湿活血方熏洗结合针灸疗法,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数和创伤面愈合速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效为93. 33%,高于对照组的7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创伤面愈合时间为(12. 63±2. 03) 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 74±3. 46) d;而观察组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数明显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行肛瘘手术的患者采取除湿活血方熏洗结合针灸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水肿、疼痛等症状,加快肉芽组织成长和创伤面愈合速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进一步推广采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术 除湿活血方 熏洗 针灸 创伤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护理管理在肛肠科病房应用分析
4
作者 朱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169-172,共4页
科学分组肛肠科疾病患者后,通过比较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研究直肠癌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满足临床需要且愿意参加问卷调查的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试验组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 由疼痛护理... 科学分组肛肠科疾病患者后,通过比较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研究直肠癌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以满足临床需要且愿意参加问卷调查的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护理,试验组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 由疼痛护理管理所导致的肛肠科病房的护理效果比传统的护理要好很多,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疼痛护理管理方法可以代替传统的护理方式。推广应用于临床中,发挥出最大的护理效用。结论 要想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并整体优化肛肠科病房护理的质量效果,就必须加强疼痛护理管理,将该方法作为护理首选,构成全新的护理服务模式,让病患们对病房护理工作给出更高的满意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管理 肛肠科 病房护理 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踝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肛门直肠官能神经症23例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春花 刘少琼 +4 位作者 付学源 陈华兵 成立祥 尹志辉 梁志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74-875,共2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肛门直肠官能神经症的疗效。方法:将门诊诊断为肛门直肠官能神经症的23例患者采用腕踝针针刺,取双下6针刺点,同时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每日治疗1次,7日为一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14例,好转8例... 目的:观察腕踝针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肛门直肠官能神经症的疗效。方法:将门诊诊断为肛门直肠官能神经症的23例患者采用腕踝针针刺,取双下6针刺点,同时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每日治疗1次,7日为一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14例,好转8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7%。结论:腕踝针疗法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肛门直肠官能神经症疗效确切,能有效解决患者病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官能神经症 腕踝针 认知行为疗法
原文传递
脱垂性痔疮术后中药熏洗效果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成立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4期432-433,共2页
肛肠病术后,特别是多切口的脱垂性痔疮术后,肛门伤口疼痛、水肿和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而术后使用熏洗法治疗,有用药直接,使用方便,见效快的优点。我院肛肠科用中药熏洗坐浴脱垂性痔疮术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关键词 痔疮术后 中药熏洗 脱垂性 肛肠病术后 伤口疼痛 熏洗坐浴 多切口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垂性痔疮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成立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2期161-161,共1页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垂性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56例均采取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观察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症状消除244例(95.3%),术后严重并发症少。结... 目的:观察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垂性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56例均采取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观察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全部患者的痔疮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症状消除244例(95.3%),术后严重并发症少。结论: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垂性痔疮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垂性痔疮 自动痔疮套扎术 外剥内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容 杨芳 +3 位作者 李益麟 李春花 梁志 刘少琼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19期33-35,共3页
目的比较复方芙蓉花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乙醇、乙酸乙酯及水分别对复方芙蓉花叶进行提取,再用二倍稀释法将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乙醇提取方法的提取率为26.60%,对大肠埃希... 目的比较复方芙蓉花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乙醇、乙酸乙酯及水分别对复方芙蓉花叶进行提取,再用二倍稀释法将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乙醇提取方法的提取率为26.60%,对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68.18 g/L和34.09 g/L;乙酸乙酯萃取方法的提取率为1.40%,对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4.26 g/L和1.07 g/L;水提取方法的提取率为30.40%,对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8.18 g/L和4.26 g/L。结论 3种提取方法提取复方芙蓉花叶所得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菌效果,但乙酸乙酯萃取的提取物抑菌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芙蓉花叶 乙醇提取 乙酸乙酯萃取 水提取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对大鼠感染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容 刘少琼 +3 位作者 杨芳 兰智华 付学源 李益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540-1545,共6页
目的探讨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对大鼠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60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庆大霉素组、复方芙蓉花叶组,每组15只。在每组大鼠近尾部脊柱旁制造一创面,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大鼠创面均接种大肠... 目的探讨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对大鼠感染创面愈合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60只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庆大霉素组、复方芙蓉花叶组,每组15只。在每组大鼠近尾部脊柱旁制造一创面,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大鼠创面均接种大肠埃希菌及表面葡萄球菌的混合菌,制作感染模型。待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予以凡士林纱条;庆大霉素组予以庆大霉素纱条;复方芙蓉花叶组予以复方芙蓉花叶提取物纱条换药。干预后3、7、15 d观察各组大鼠创面直径;并采用HE染色观察创面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利用ELISA法检测创面组织中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和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aFGF)水平。结果造模48 h后,各模型大鼠可见白色脓苔、明显红肿、大量渗出和脓液,提示造模成功。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创面直径均变大(P<0.05);在干预后7、15 d,与空白组、模型组、庆大霉素组比较,复方芙蓉花叶组创面直径明显变小(P<0.05)。HE染色结果示,干预后各时间点,模型组见较多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复方芙蓉花叶组较其他3组炎症细胞减少、肉芽组织增生、肌母细胞增多。ELISA检测结果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干预后3、7 d的IL-1含量增多(P<0.05);干预后3、7 d,与模型组比较,复方芙蓉花叶组IL-1含量明显减少(P<0.05);干预后3、7、15 d,与庆大霉素组比较,复方芙蓉花叶组IL-1含量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干预后15 d的aFGF含量降低(P<0.05);干预后3、7、15 d,与模型组、庆大霉素组比较,复方芙蓉花叶组aFGF含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复方芙蓉花叶提取液可能通过控制感染创面组织中IL-1的水平以及上调创面组织中aFGF的表达,从而控制创面炎症反应、使炎症细胞和水肿减轻、促进肉芽组织增生、加快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芙蓉花叶 感染创面 创面愈合 白介素-1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脱垂性痔疮4000例观察
10
作者 成立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脱垂性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4000例均采用PPH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手术准备,密切观察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和康复指导。结果:平均住院4~8天,痊愈出院。结论...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脱垂性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4000例均采用PPH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手术准备,密切观察术后一般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和康复指导。结果:平均住院4~8天,痊愈出院。结论:PPH术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垂性痔疮 PPH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职护士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楚君 唐亮 李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2-73,共2页
目的 探讨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由专职健康教育护士进行宣教,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宣教,将健康教育后的各项指标对... 目的 探讨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由专职健康教育护士进行宣教,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宣教,将健康教育后的各项指标对比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实验组对溃疡性结肠炎知识的知晓率为100.0%,对照组为72.5%;实验组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62.5%;实验组症状复发率为40%,对照组为65%.2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实施专职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溃疡性结肠炎知识的认知程度,还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预防症状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职健康教育护士 溃疡性结肠炎 健康教育效果
原文传递
焦虑状态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春花 刘少琼 +4 位作者 付学源 陈华兵 成立祥 尹志辉 梁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7年第7期66-67,共2页
为探讨焦虑状态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创口疼痛的影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入院时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将123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焦虑状态组64例和非焦虑状态组59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 为探讨焦虑状态对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及创口疼痛的影响,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入院时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将123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焦虑状态组64例和非焦虑状态组59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第1、2、4、7天的疼痛情况。结果显示,焦虑状态组患者环状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长于非焦虑状态组(P〈0.05)。2组患者术后第1、2、4、7天的疼痛程度水平均显著下降,但是焦虑状态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非焦虑抑状态组(P〈0.05)。结果表明,焦虑情绪的存在会导致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延迟,使疼痛一直处于较高程度,不利于患者病情的转归,建议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治疗过程中给予心理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手术 创面愈合 疼痛 焦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