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胀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魏荣 吴红枚 +3 位作者 李竞 陈少云 陈解放 吴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3-186,共4页
拉胀材料即具有负泊松比的材料。文中在简要介绍负泊松比起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拉胀高分子材料目前现有的四大种类:泡沫聚合物、微孔聚合物、拉胀纤维和复合材料,并简述其研究现状。介绍了不同研究者关于拉胀性机理研究的观点、模型,... 拉胀材料即具有负泊松比的材料。文中在简要介绍负泊松比起源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拉胀高分子材料目前现有的四大种类:泡沫聚合物、微孔聚合物、拉胀纤维和复合材料,并简述其研究现状。介绍了不同研究者关于拉胀性机理研究的观点、模型,指出拉胀机理的研究有待深入,就拉胀高分子材料领域中的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观点和看法,介绍了笔者在该方向上的相关工作和思路,并对拉胀高分子这一新材料品种的广阔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胀性 负泊松比 拉胀高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团贡献法和分子动力学预测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被引量:3
2
作者 吴红枚 李惠婷 +2 位作者 李永成 王宏青 王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0-186,共7页
采用基团贡献法(GC)和分子动力学法(MD)模拟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MPDI)和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基团贡献法和分子动力学法测得的MPDI和PPT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实验值接... 采用基团贡献法(GC)和分子动力学法(MD)模拟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MPDI)和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使用基团贡献法和分子动力学法测得的MPDI和PPT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实验值接近,说明基团贡献法和分子动力学法可以用来预测芳香族聚酰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此基础上,采用GC和MD预测了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I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MD模拟中,对密度、比体积、回转半径和非键相互作用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自由体积理论能较好地解释PPIA的玻璃化转变现象,其中非键相互作用随温度的变化是玻璃化转变的本质原因. PPI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介于MPDI和PPTA之间,有望成为综合性能介于两者之间的另一种高性能聚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团贡献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 玻璃化转变温度 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功能化介孔硅材料对钍(Ⅳ)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9
3
作者 戚晓燕 袁立永 +4 位作者 吴红枚 石伟群 冯一潇 赵宇亮 柴之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2-657,共6页
钍作为潜在的核能资源,其净化富集对未来核能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静态批式方法研究磷酸酯功能化介孔硅材料(NP10)对Th(Ⅳ)的吸附行为,考察Th(Ⅳ)起始浓度、pH、吸附时间、离子强度、固液比以及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 钍作为潜在的核能资源,其净化富集对未来核能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利用静态批式方法研究磷酸酯功能化介孔硅材料(NP10)对Th(Ⅳ)的吸附行为,考察Th(Ⅳ)起始浓度、pH、吸附时间、离子强度、固液比以及温度等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4±1)℃(室温)条件下,NP10对Th(Ⅳ)的吸附30min即达到平衡,最大吸附容量为149mg/g。当吸附温度升至40℃时,吸附容量可进一步增加到192mg/g;pH对吸附的影响较大,当pH在0.9~4范围内时,NP10对Th(Ⅳ)的吸附容量随着pH增大而显著增大;相比而言,溶液离子强度对吸附影响不大;此外,固液比对吸附影响很大,随着吸附剂用量增加,NP10对Th(Ⅳ)的吸附效率逐渐增加并趋于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功能化介孔硅材料 钍(Ⅳ)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油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慧君 吴红枚 +2 位作者 王榆元 王孟 李永成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9-153,共5页
以聚环氧丙烷三醇(N330)、聚环氧乙烷二醇(N220)、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三乙烯二胺、辛酸亚锡、有机硅匀泡剂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全水发泡工艺,制备了一种疏水性高吸油软质聚氨酯泡沫(PU)。研究了PTMG的用量对P... 以聚环氧丙烷三醇(N330)、聚环氧乙烷二醇(N220)、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三乙烯二胺、辛酸亚锡、有机硅匀泡剂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等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全水发泡工艺,制备了一种疏水性高吸油软质聚氨酯泡沫(PU)。研究了PTMG的用量对PU的吸油性能、孔结构、密度以及拉伸强度的影响,并考察了这类泡沫材料的再生循环性能。结果表明,随着PTMG用量的增加,PU的孔径减小,拉伸强度逐渐提高,PU对油品的吸附倍率先增加后减小,最大吸附倍率分别为:柴油18.9 g/g、二甲苯34.9 g/g、乙酸乙酯32.8 g/g、四氯化碳56.9 g/g。采用外力挤压法可有效地去除吸附油品以达到PU再生循环利用的目的,且重复使用12次后,PU对柴油的脱附效率仍高于98%,吸附倍率稳定在16.2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油软质聚氨酯泡沫 聚四氢呋喃二醇 吸油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吴红枚 梁振辉 +3 位作者 丁勇 王榆元 单德才 王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21,共4页
采用界面缩聚法合成了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IA),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聚合物比浓对数黏度的影响,并通过红外、热重分析使聚合物的结构与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同时对聚合物进行了溶解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的温度对聚合物比浓对... 采用界面缩聚法合成了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IA),研究了各反应条件对聚合物比浓对数黏度的影响,并通过红外、热重分析使聚合物的结构与热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同时对聚合物进行了溶解性实验。结果表明,聚合反应的温度对聚合物比浓对数黏度存在峰值,较佳的反应温度为15℃,提高搅拌速率有利于获得高黏度的产物,缚酸剂2-甲基吡啶的用量与单体对苯二胺用量的物质的量比应略超过2∶1为佳,单体物质的量比的变化对聚合物的比浓对数黏度影响较小。当温度高于200℃时,PPIA才开始分解,在586℃时热失重率为48%,PPIA有望成为一种耐高温纤维。聚合物在常见的极性溶剂中溶解性较差,当极性溶剂中溶有无机盐时,增强了PPIA的溶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界面缩聚 比浓对数黏度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红枚 蒋一成 +1 位作者 梁振辉 王榆元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19,47,共6页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了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IA),讨论了单体浓度、单体物质的量配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实验产物进行了测定。红外检测出的特征... 采用低温溶液缩聚法制备了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IA),讨论了单体浓度、单体物质的量配比、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实验产物进行了测定。红外检测出的特征峰符合PPIA的结构特征,热重测得热分解速率最大温度在520℃左右,X射线衍射表明聚合物有明显结晶现象,并且扫描电镜显示下的聚合物结构聚集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低温溶液缩聚法 因素分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聚氧乙烯和聚4'''-酰胺基对四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构筑的OAO形三元嵌段共聚物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自组装结构模拟
7
作者 吴红枚 李永成 +2 位作者 赵耀 王孟 王榆元 《山东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1-4,共4页
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由拉胀聚合物聚4'''-酰胺基对四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A)与聚氧乙烯(PEO)组成的OAO形三元嵌段共聚物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自组装行为,探究了共聚物浓度和链段A的长度对三... 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由拉胀聚合物聚4'''-酰胺基对四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A)与聚氧乙烯(PEO)组成的OAO形三元嵌段共聚物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自组装行为,探究了共聚物浓度和链段A的长度对三元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由聚4'''-酰胺基对四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A)与聚氧乙烯(PEO)构筑的线型嵌段共聚物在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的自组装将形成形态各异的球状、柱状、毛刷型以及"球刺"状胶束等结构;随着共聚物浓度的增加,球状胶束结构消失,逐渐演变为柱状以及毛刷型结构;随着链段A长度的增加,共聚物形成的球状胶束结构慢慢转变为"球刺"状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粒子动力学 聚4′′′-酰胺基对四联苯-2 6-二甲酰对苯二胺 聚氧乙烯 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多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的力学性能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耀 吴红枚 +3 位作者 黄慧君 王榆元 王孟 丁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16-1421,共6页
设计了一类线型聚多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合物,并对聚合物分子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通过分子力学和力学性质模块的计算得到了聚多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的一些力学参数.模拟结果表明,聚多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类型芳酰胺聚合物... 设计了一类线型聚多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聚合物,并对聚合物分子模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通过分子力学和力学性质模块的计算得到了聚多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的一些力学参数.模拟结果表明,聚多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类型芳酰胺聚合物通过自组装可以呈现类倒插蜂窝结构排列,除聚二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和聚三联苯2,6-二甲酰对苯二胺以外,该系列聚合物在xy平面内均具有负泊松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胀聚合物 聚多联苯2 6-二甲酰对苯二胺 力学性能 计算机模拟 负泊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溶液缩聚法合成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及其表征
9
作者 范诗易 吴红枚 +1 位作者 蒋一成 王榆元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22年第3期6-10,共5页
采用有机硅保护剂三甲基氯硅烷(TMCS)与对苯二胺(PPD)反应生成一种稳定的二胺单体N,N′-双(三甲基硅烷)对苯二胺(BTMSP),再与间苯二甲酰氯(IPC)通过低温溶液缩聚法合成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IA),对PPIA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采用有机硅保护剂三甲基氯硅烷(TMCS)与对苯二胺(PPD)反应生成一种稳定的二胺单体N,N′-双(三甲基硅烷)对苯二胺(BTMSP),再与间苯二甲酰氯(IPC)通过低温溶液缩聚法合成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IA),对PPIA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TMCS保护PPD的方法具有高度可行性;相比于未用保护剂,BTMSP与IPC聚合反应时间缩短,反应3 h后所得PPIA的比浓对数黏度达1.35 dL/g;采用BTMSP合成的聚合物符合PPIA的基本结构,TMCS未参与聚合物的构成;制得的PPIA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1 318,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81 760,相对分子质量分散指数为2.61;制得的PPIA在522℃左右分解速率达到最大值,质量损失率约52%,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 三甲基氯硅烷 低温溶液缩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