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身教育体系下在职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2+2+4”模式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康平 邓艳 《继续教育研究》 2019年第5期27-31,共5页
研究生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教育的最高层次。社会在职人员中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即教育供给方式和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亟待建立在... 研究生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教育的最高层次。社会在职人员中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即教育供给方式和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亟待建立在终身教育体系下的在职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南京邮电大学依托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群,通过“双基地”加“双导师”的格局,结合“学科+企业+导师+研究生”四位一体的产学研有机融合,总结出“2+2+4”在职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对社会在职人员的终身教育实践改革创新具有一定的引领示范作用及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教育 培养模式 在职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的思考 被引量:23
2
作者 杜运伟 刘康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7-15,共9页
首先,分析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必要性,指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存在办学定位不准确、贪大求全、同质化倾向严重、学科特色弱化等问题。其次,对基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ESI学科排名的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的建... 首先,分析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的必要性,指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存在办学定位不准确、贪大求全、同质化倾向严重、学科特色弱化等问题。其次,对基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和ESI学科排名的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一流学科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打破身份固化,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和避免重复交叉可以为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一流学科提供发展机遇。最后,提出了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应从科学定位、内涵发展、发展特色、扎根地方、加强国际合作五个方面加强一流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 一流学科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学科竞赛中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李婷 王昆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第41期181-184,共4页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以AI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产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行效率。在此背景下,加快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成为顺应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发展方向。学科竞赛... 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以AI技术、信息通信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日益渗透到社会生产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运行效率。在此背景下,加快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成为顺应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发展方向。学科竞赛作为以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分析了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学科竞赛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当前高校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论述了以学科竞赛带动大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四突出”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肖梅宁 李飞 +2 位作者 张腾飞 王昆 孔媛媛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2,共7页
认为当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体系创新不足、理论与实践联系欠紧密、思政元素融入不充分和课程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南京邮电大学挖掘学校特色资源,强化课程思政与学科融通,重构课程体系并建设实践平... 认为当前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中存在课程体系创新不足、理论与实践联系欠紧密、思政元素融入不充分和课程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南京邮电大学挖掘学校特色资源,强化课程思政与学科融通,重构课程体系并建设实践平台适应电子信息行业需求,围绕信息学科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资源整合,提出了“突出特色、突出需求、突出主线、突出融合”的“四突出”课程建设方案,以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卓越工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卓越工程师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视域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策略探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沈乃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0-13,共4页
"双一流"建设战略给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改革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和巨大挑战,地方高校应扎根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特色,依托优势学科,寻求技术应用突破,以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为发展契机,重塑使命,分... "双一流"建设战略给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改革发展带来难得机遇和巨大挑战,地方高校应扎根地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特色,依托优势学科,寻求技术应用突破,以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为发展契机,重塑使命,分层次、分阶段打造学科生态系统,以"引育学科人才和强化学科管理"为抓手,推进学校学科整体水平的快速提升,力争早日实现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地方高校 学科建设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视域下高校学科建设与绩效评价的问题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沈乃丰 《高教学刊》 2020年第31期14-17,共4页
“双一流”建设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新纪元。“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10项重点建设、改革任务等成为了新时期高校学科建设与绩效评价的根本依循。当前政策环境对高校学科建设与绩效评价具有直接的价值导向影响。要想摆脱学... “双一流”建设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新纪元。“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10项重点建设、改革任务等成为了新时期高校学科建设与绩效评价的根本依循。当前政策环境对高校学科建设与绩效评价具有直接的价值导向影响。要想摆脱学科建设功利化趋势,激发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各高校还应处理好学科建设与评价绩效的“被动因应与主动改革、全面考量与重点攻关、资源投入与绩效产出”等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 学科建设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视域下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创新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沈乃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112-116,共5页
如何加快推进学科建设绩效评价这一指挥棒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前高校改革发展重点探讨的话题。本文以高校自身为评价主体,探讨了在"双一流"建设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回归和呼应学科建设的本真问题,建立起新时期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 如何加快推进学科建设绩效评价这一指挥棒的改革创新成为当前高校改革发展重点探讨的话题。本文以高校自身为评价主体,探讨了在"双一流"建设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回归和呼应学科建设的本真问题,建立起新时期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历史分析、综合分析、职能分析、美誉度分析和价值引领"的基本原则,创新构建了高校学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就如何组织实施绩效评价给出了策略性建议,以图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进而激发学科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高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高校 学科建设绩效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变革视角下的一流学科建设路径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沈乃丰 《改革与开放》 2021年第8期68-72,共5页
"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科组织变革的重要作用,重塑组织使命,锚定发展航标,扭住创新组织结构这一关键,舒畅组织运行的制度"气血",盘活组织资源再造一流学科发展的生机,以期进一步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效... "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学科组织变革的重要作用,重塑组织使命,锚定发展航标,扭住创新组织结构这一关键,舒畅组织运行的制度"气血",盘活组织资源再造一流学科发展的生机,以期进一步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效能,实现以质量和贡献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组织变革 一流学科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9
作者 王昆 李娜 +2 位作者 朱志梅 朱晓兰 王鹏 《传播力研究》 2023年第12期16-18,共3页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新型媒介形式不断出现,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注重对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明确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意蕴,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以及面临的... 近年来,互联网发展非常迅速,各种新型媒介形式不断出现,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需要注重对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明确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意蕴,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大学生新媒介素养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引领数字赋能:高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沈乃丰 胡纵宇 +1 位作者 刘芫健 杨立军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1期83-89,共7页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命题。高校应抓牢学科建设这个交叉汇聚点,深刻把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着力方向,加快数字转型赋能,善用一体化推进的数字力量,打造融合联动格局,构建学科建设生态体系,筑牢一...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命题。高校应抓牢学科建设这个交叉汇聚点,深刻把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着力方向,加快数字转型赋能,善用一体化推进的数字力量,打造融合联动格局,构建学科建设生态体系,筑牢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的学科基础,聚焦关键领域厚植数字沃土,立足特色优势学科专业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加强主攻方向的有组织科研、提升融合联动发展治理效能,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引领 数字赋能 一体化推进 教育科技人才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2
11
作者 崔国印 刘芫健 +1 位作者 沈清明 徐佳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10期86-91,共6页
高校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聚集地,是创新体系的源头。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学研究与社会现实需求对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状况亟待破解。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对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增强高校服务社... 高校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聚集地,是创新体系的源头。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科学研究与社会现实需求对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状况亟待破解。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水平对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更是贯彻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概念验证中心通过设立概念验证服务性组织,实现创新全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贯通,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由此,研究高校概念验证中心建设的逻辑和路径,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促进“四链”融合,对于有效提升新时代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壮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赋能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验证中心 创新 成果转化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视域下高校学科队伍执行力提升策略探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沈乃丰 《大学教育》 2019年第11期5-7,共3页
在“双一流”建设中,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学科队伍执行力的重要性,更要看到提升学科队伍执行力的紧迫性。可从“定好战略,建立学科发展目标体系”“建好班子,打造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带好队伍,筑牢学科运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入手,... 在“双一流”建设中,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学科队伍执行力的重要性,更要看到提升学科队伍执行力的紧迫性。可从“定好战略,建立学科发展目标体系”“建好班子,打造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带好队伍,筑牢学科运行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学科队伍执行力,助推高校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学科队伍 执行力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战略视角下高校学科建设改革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沈乃丰 《高教学刊》 2021年第33期117-120,124,共5页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即将开始,各高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精准把握高校学科协同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正确处理好协同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战略、任务,分工、落实,成效、质量,动力、稳定”上加强协同、实现突破,最大程度地形成学科建设合... 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即将开始,各高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精准把握高校学科协同建设的现状及问题,正确处理好协同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在“战略、任务,分工、落实,成效、质量,动力、稳定”上加强协同、实现突破,最大程度地形成学科建设合力,提升学科建设的效能,推动学科建设实现以质量和贡献为核心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战略 高校 学科建设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教育评价视角下高校学科建设改革探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沈乃丰 《改革与开放》 2021年第13期68-72,共5页
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高校必须面对新形势,适应新要求,转变发展理念,服务发展需求,提升治理效能,产出原创性成果,实现以质量和贡献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探索学科建设服务学校事业发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新时代 教育评价 学科建设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双一流”高校传承创新优秀文化路径探究
15
作者 沈乃丰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8期39-41,共3页
“双一流”建设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升高校科研核心竞争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 “双一流”建设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升高校科研核心竞争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际影响力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而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关乎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和国际话语权的多寡。文章结合“双一流”高校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的时代背景,探讨文化自信的内涵与意义及其与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的耦合关系,然后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探究高校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可行路径,旨在为高校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双一流”高校 传承创新 优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与路径: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贯通式实践教学体系重构研究
16
作者 崔国印 刘芫健 邹梦玲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4年第12期148-153,共6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的孕育地和创新人才的培育地,肩负着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神圣使命。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更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当前,实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等院校作为知识创新的孕育地和创新人才的培育地,肩负着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神圣使命。实践教学是高校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更是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当前,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实验教学难以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实验安排碎片化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实践教育理念为指引,通过实验、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构建以学生为本、全面覆盖、分线分层的贯通式实践教学体系,打通学生成长路径中的各环节,做到实践环节不断线,实现人才贯通培养,这是高等院校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 路径 创新 人才培养 贯通式 实践教学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逻辑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飞 王昆 +3 位作者 季薇 侯晓赟 徐小龙 蒋国平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51,55,共7页
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面临着思政教育资源不够、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不强等问题。红色文化蕴含着... 全面推进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面临着思政教育资源不够、专业教师思政教育能力不强等问题。红色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成为培育研究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供给,是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本文探索将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探讨了红色文化与研究生课程思政价值导向的趋同性和逻辑契合性,从实践层面提出了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主体逻辑、要素逻辑和评价逻辑,并以江苏省首批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为例,阐述了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及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研究生 课程思政 价值意蕴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治理效能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沈乃丰 刘芫健 胡纵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77,共9页
数字化时代为高校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能力与效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该研究结合“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数字化变革在高校治理中的应然作为,分析了高校治理中数字化改革的现实困境,然后从顶层设计、智慧校园、管理服务、... 数字化时代为高校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能力与效能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该研究结合“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数字化变革在高校治理中的应然作为,分析了高校治理中数字化改革的现实困境,然后从顶层设计、智慧校园、管理服务、科学决策、数权监管等多个层面分别给出数字化提升高校治理效能的可行路径,旨在为高校数字化提升治理效能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高校 治理效能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教育中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李婷 王昆 《软件导刊》 2021年第11期181-185,共5页
受疫情影响,许多学校选择进行在线教育。作为特殊时期的主要教育方式,在线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对市场上流行的教育类网站及应用APP进行隐私权限检测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APP隐私检测实验,发现几乎所有APP都要求提供... 受疫情影响,许多学校选择进行在线教育。作为特殊时期的主要教育方式,在线教育存在较为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对市场上流行的教育类网站及应用APP进行隐私权限检测分析,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APP隐私检测实验,发现几乎所有APP都要求提供隐私权限。基于实验结果对在线教育中存在的隐私安全问题提出管理策略,认为保护个人隐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育 个人隐私 APP权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