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六朝建康都城城墙夯土遗址锚杆加固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淳庆 潘建伍 +1 位作者 冯世虎 吕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6,共8页
为了对南京六朝建康都城城墙夯土遗址进行科学保护,确保遗址展示面的结构安全,首先通过ANSYS有限元模拟对城墙夯土遗址的现状及锚杆加固后的结构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包括锚杆长度、锚杆角度、锚杆弹模、锚杆直径、边坡坡度、锚杆间距、土... 为了对南京六朝建康都城城墙夯土遗址进行科学保护,确保遗址展示面的结构安全,首先通过ANSYS有限元模拟对城墙夯土遗址的现状及锚杆加固后的结构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包括锚杆长度、锚杆角度、锚杆弹模、锚杆直径、边坡坡度、锚杆间距、土体含水率等参数对遗址安全性的影响,得出不同参数变化下的夯土遗址结构的安全系数,给出了适合夯土遗址锚杆加固的优选技术参数。为了验证理论计算的准确性以及锚杆和灌浆材料施工的可行性,进行了锚杆和灌浆材料的拉拔试验。最后,结合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采用不锈钢锚杆和改性泥浆灌浆的方法进行遗址锚杆加固的设计方案。该城墙夯土遗址锚杆加固技术研究的成功,可为类似文物保护设计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朝建康都城城墙 夯土遗址 安全系数 锚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缪峰 李春平 《南方建筑》 2006年第11期136-138,共3页
随着国家相关文件、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江苏省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南京市的建筑节能设计工作已全面展开。本文从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出发,总结了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 随着国家相关文件、政策法规的相继出台以及江苏省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南京市的建筑节能设计工作已全面展开。本文从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出发,总结了建筑节能设计的主要内容,指出了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建筑 能耗 围护结构 节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透榫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淳庆 潘建伍 董运宏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2-869,共8页
为研究江南传统木构建筑中的主要榫卯节点——透榫的结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缩尺模型试验对该种榫卯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转角刚度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节点的接触非线性和木材的材料非线性,... 为研究江南传统木构建筑中的主要榫卯节点——透榫的结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缩尺模型试验对该种榫卯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和转角刚度进行了分析,综合考虑节点的接触非线性和木材的材料非线性,采用ANSYS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其受力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种榫卯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基本上都呈z形,具有明显的捏拢特性.该种榫卯试件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其最终破坏形态均为榫头根部断裂破坏,极限转角为0.11~0.14rad;ANSYS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通过理论分析获取了该种透榫节点的平面内(竖向)转角刚度Kv、平面外(水平)转角刚度‰和扭转刚度‰的相互关系,可近似归纳为2.5: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地区 传统木构建筑 透榫 受力性能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聚丙烯纤维泡沫混凝土性能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孙亚飞 耿飞 +3 位作者 高培伟 李浩然 张丽芳 刘宏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4-508,共5页
通过正交对比试验,研究了水胶比、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对400级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优选配合比为:水胶比0.58,聚丙烯纤维掺量0.10%,粉煤灰掺量为0时,7 d和28 d抗压强度值分别为0.76 MPa和1.32 MPa,吸水率为17.... 通过正交对比试验,研究了水胶比、聚丙烯纤维和粉煤灰对400级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优选配合比为:水胶比0.58,聚丙烯纤维掺量0.10%,粉煤灰掺量为0时,7 d和28 d抗压强度值分别为0.76 MPa和1.32 MPa,吸水率为17.5%,干缩值为0.98 mm/m,导热系数为0.072 W/(m·K);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现浇围护结构墙体在风荷载、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应力与位移均满足要求,为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混凝土 配合比 聚丙烯纤维 性能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吸波材料的性能研究及微观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宏伟 彭海龙 +1 位作者 高培伟 宋凯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150-12152,共3页
通过双层设计使水泥基吸波材料尽可能与空间波阻抗相匹配,同时具有良好的电磁波损耗特性,实验测试了水泥基吸波材料的吸波与力学性能,并对吸波材料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基吸波板在2-18GHz频率范围内低于-10dB的有效带宽分别... 通过双层设计使水泥基吸波材料尽可能与空间波阻抗相匹配,同时具有良好的电磁波损耗特性,实验测试了水泥基吸波材料的吸波与力学性能,并对吸波材料进行了微观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基吸波板在2-18GHz频率范围内低于-10dB的有效带宽分别为3.7和10.8GHz,水泥基吸波材料的力学性能优于基准材料,掺入0.5%碳纳米管可有效提高水泥净浆的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吸波性能 反射率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相导电混凝土强度及其导电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孙亚飞 高培伟 +3 位作者 刘宏伟 黄欣 卢小琳 窦雪梅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2-375,365,共5页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三种不同复相导电混凝土的强度及导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复相导电混凝土的强度及导电性能与其所含功能材料的类型和掺量有关。掺入碳纤维时,掺量以1.0%为宜;同时掺入石墨和碳纤维时,石墨掺量以5%为宜,最优替代碳纤...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三种不同复相导电混凝土的强度及导电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复相导电混凝土的强度及导电性能与其所含功能材料的类型和掺量有关。掺入碳纤维时,掺量以1.0%为宜;同时掺入石墨和碳纤维时,石墨掺量以5%为宜,最优替代碳纤维量约为25%;同时掺炭黑和碳纤维时,炭黑掺量以0.5%为宜,且炭黑最优替代碳纤维量约为25%,用适量石墨和炭黑替代碳纤维可以制备不同要求的复相导电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混凝土 强度性能 碳纤维 石墨 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系导电材料在水泥净浆中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孙亚飞 黄欣 +3 位作者 高翔 高培伟 刘宏伟 彭海龙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研究了掺不同功能材料水泥净浆的电阻率,并通过SEM观察了掺导电材料水泥净浆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炭黑分别替代10%、25%、40%、50%和60%的碳纤维时,导电性能波动较大,但趋于增加,石墨最优替代比例约为40%,炭黑的最优替代比... 研究了掺不同功能材料水泥净浆的电阻率,并通过SEM观察了掺导电材料水泥净浆的微观形貌。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炭黑分别替代10%、25%、40%、50%和60%的碳纤维时,导电性能波动较大,但趋于增加,石墨最优替代比例约为40%,炭黑的最优替代比例约为25%~40%;石墨、炭黑适量替代碳纤维,填充在碳纤维之间,改善了浆体导电性能,其自身的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净浆 功能材料 导电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甲春 阎培渝 余红发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预测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可能性.方法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分析模型,利用开裂概率和临界开裂风险来分析与预测混凝土结构早龄期的开裂情况,并将分析模型在混凝土挡土墙工程中应用.结果混凝土挡土墙... 目的预测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可能性.方法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的分析模型,利用开裂概率和临界开裂风险来分析与预测混凝土结构早龄期的开裂情况,并将分析模型在混凝土挡土墙工程中应用.结果混凝土挡土墙分析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观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应用开裂概率和临界开裂风险来分析与预测混凝土结构早龄期开裂,可以优选混凝土材料的组成,尽量减少混凝土结构早龄期的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开裂概率 临界开裂风险 早龄期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制度对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杰 吴瑾 赵林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680-2682,2687,共4页
合理的养护制度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但工程中因多方面原因,养护制度难以有效保证。以工程中常用养护制度为对象,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对高性能混凝土7 d、28 d和56 d抗压强度发展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养护制度的实质和作用... 合理的养护制度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但工程中因多方面原因,养护制度难以有效保证。以工程中常用养护制度为对象,试验研究了不同养护制度对高性能混凝土7 d、28 d和56 d抗压强度发展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养护制度的实质和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湿草帘覆盖养护是综合效果最佳的养护方法,并以7 d养护为宜。试验结果可为工程养护制度的选取提供方案指导和量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护制度 高性能混凝土 抗压强度 养护方法 养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芳混杂纤维布加固木柱轴心抗压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淳庆 潘建伍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7-431,共5页
通过碳-芳混杂纤维布加固圆木柱(杉木和松木)的轴心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层数的碳-芳混杂纤维布加固圆木柱的破坏形式、轴心抗压强度、峰值压应变和荷载-应变曲线.结果表明:用碳-芳混杂纤维布加固后,圆木柱的轴心抗压强度和峰值压应... 通过碳-芳混杂纤维布加固圆木柱(杉木和松木)的轴心抗压性能试验,研究了不同层数的碳-芳混杂纤维布加固圆木柱的破坏形式、轴心抗压强度、峰值压应变和荷载-应变曲线.结果表明:用碳-芳混杂纤维布加固后,圆木柱的轴心抗压强度和峰值压应变有了明显的提高,轴心抗压强度提高幅度约为6.6%~16.8%(松木)和5.0%~16.9%(杉木),峰值压应变提高幅度约为8.9%~60.2%(松木)和11.5%~56.8%(杉木).基于试验数据拟合,提出了碳-芳混杂纤维布加固圆木柱轴心抗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布 圆木柱 轴心抗压强度 峰值压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半榫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淳庆 潘建伍 韩宜丹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对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中常见的半榫节点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通过试验获取该种榫卯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转角刚度.结果表明:该种榫卯节点的滞回曲线基本上都呈Z形,具有明显的捏拢特性.... 对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中常见的半榫节点受力性能进行了试验和理论研究.通过试验获取该种榫卯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转角刚度.结果表明:该种榫卯节点的滞回曲线基本上都呈Z形,具有明显的捏拢特性.该种榫卯试件均经历了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破坏阶段.此外,综合考虑半榫节点的接触非线性和木材的材料非线性,采用ANSYS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其受力性能进行分析,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通过分析,获取了半榫节点的平面内(竖向)转角刚度、平面外(水平)转角刚度和扭转刚度的相互关系,可近似归纳为1.4∶1.0∶1.1.研究结果可为江南地区传统木构建筑的计算分析及保护修缮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地区 传统木构建筑 半榫 受力性能 非线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膨胀土团聚体微结构的扫描电镜分析 被引量:26
12
作者 张小平 施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654-660,共7页
石灰改良土为团聚体骨架结构,骨架是由团聚体构成,孔隙是由团聚体间的孔隙和团聚体内部微孔隙组成,粒间孔包括胶结物孔隙和压实时团聚体之间形成的孔隙。实验证明团聚体越小越有利于石灰与土的结合,微结构为链状结构;石灰掺量主要影响... 石灰改良土为团聚体骨架结构,骨架是由团聚体构成,孔隙是由团聚体间的孔隙和团聚体内部微孔隙组成,粒间孔包括胶结物孔隙和压实时团聚体之间形成的孔隙。实验证明团聚体越小越有利于石灰与土的结合,微结构为链状结构;石灰掺量主要影响团聚体的表面微结构。在饱和状态时,钙离子浸入团聚体的内部,团聚体的内层也出现与外层类似结构。相同石灰掺量的样品,饱和状态和非饱和状态时钙的重量相对含量的分布有不同,非饱和状态时表面的钙相对较多,越往内部越少,内外差异很大;而饱和状态时,外层的钙比内层稍多,内外差异较小,团聚体内部形成较大的微集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微结构 石灰改性膨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沟在强夯施工时的减振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淳庆 潘建伍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120,共6页
为研究减振沟在降低强夯振动效应上的影响因素,首先,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比较了有无减振沟时的地面峰值加速度分布,分析了不同距离、不同深度、不同宽度减振沟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减振沟可减小60%~80%的振动加速度,减振沟的减... 为研究减振沟在降低强夯振动效应上的影响因素,首先,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比较了有无减振沟时的地面峰值加速度分布,分析了不同距离、不同深度、不同宽度减振沟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减振沟可减小60%~80%的振动加速度,减振沟的减振效果随其深度增加而增加,而减振沟的宽度基本不影响减振效果。并通过对理论数据的拟合得出了求解减振沟减振效果的近似公式。然后,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强夯振动持时在0.2s至0.5 s之间,峰值加速度一般出现在前0.1 s内;径向水平加速度的幅值最大,竖向加速度次之,环向水平加速度相对较小;点夯引起的最大振动通常发生在对同一夯击点的第6下夯击时,而满夯引起的最大振动发生在对同一夯击点的第2下夯击时;减振沟的减振效果达50%~90%,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减振沟 振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州水关遗址结构分析及修缮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淳庆 徐永利 潘建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17,共7页
水关是古城墙建筑的一个重要元素,对研究古城墙布局及城市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泰州水关遗址进行科学保护,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泰州水关遗址的残损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见的病害,包括墙体残损、基础残损、券体残损及木桩残损;然后通过... 水关是古城墙建筑的一个重要元素,对研究古城墙布局及城市演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对泰州水关遗址进行科学保护,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泰州水关遗址的残损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见的病害,包括墙体残损、基础残损、券体残损及木桩残损;然后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其结构性能,找出其隐在的病害,主要是地基和墙体问题。最后,综合残损调研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水关遗址的修缮设计方法,包括地基加固、墙体加固以及木桩保护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关遗址 砖石城墙 残损 修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交替作用下粉煤灰混凝土氯离子扩散规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树东 孙伟 +1 位作者 余红发 张云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7,共4页
对干湿交替作用下的混凝土,研究其不同粉煤灰掺量(0、20%、40%、60%)、不同水胶比(0.30、0.35和0.40)和不同养护制度(28、90 d)对氯离子传输行为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对氯离子浓度的影响规律随着干湿交替次数的增加... 对干湿交替作用下的混凝土,研究其不同粉煤灰掺量(0、20%、40%、60%)、不同水胶比(0.30、0.35和0.40)和不同养护制度(28、90 d)对氯离子传输行为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对氯离子浓度的影响规律随着干湿交替次数的增加而改变,循环5次时粉煤灰掺量为20%的氯离子浓度最大,而15次时掺量为40%的氯离子浓度最大;循环5次时水胶比为0.40的氯离子浓度最大,循环次数大于10次时水胶比为0.35的氯离子浓度最大;不同循环次数下都是养护28 d的氯离子浓度大于养护90 d的氯离子浓度。混凝土干湿交替作用下氯离子传输规律研究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寿命预测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混凝土 干湿交替 氯离子传输 结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石拱桥襟湖桥保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淳庆 汤晔峥 +1 位作者 潘建伍 董运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72,共8页
为了对南京明代石拱桥襟湖桥的科学保护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南京明代石拱桥的残损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见的病害。然后通过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其结构性能,找出其潜在的病害,并进行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分析。最后,综合残损... 为了对南京明代石拱桥襟湖桥的科学保护技术进行系统研究,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南京明代石拱桥的残损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见的病害。然后通过ANSYS有限元模拟分析其结构性能,找出其潜在的病害,并进行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分析。最后,综合残损调研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明代石拱桥的保护技术,得出的结论可供同类型石拱桥的加固修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石拱桥 残损分析 结构性能 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地区古建筑木结构的整体性残损点指标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淳庆 潘建伍 董运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83,共8页
古建筑木结构的残损点指标是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加固修缮设计的重要指标,目前主要依据1992年制定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165—92)中的规定,为了对该规范中的构架整体性残损点指标进行验证和补充,本... 古建筑木结构的残损点指标是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结构安全评估和加固修缮设计的重要指标,目前主要依据1992年制定的《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 50165—92)中的规定,为了对该规范中的构架整体性残损点指标进行验证和补充,本研究通过对南方地区传统的穿斗木构体系和抬梁木构体系的典型榫卯节点和构架的试验研究,得出两种木构体系结构的整体性关键残损点指标,并与GB 50165—92规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规范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和穿斗式木构架的局部倾斜残损点比试验结果小,规范值偏于安全。规范中规定的抬梁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略小于试验结果,规范值偏于安全;而规范中规定的穿斗式木构架梁柱榫卯连接残损点对于燕尾榫穿斗木构而言是安全的,但对于透榫穿斗木构而言,则是不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抬梁体系 穿斗体系 残损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保国寺大殿残损分析及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淳庆 喻梦哲 潘建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5-51,共7页
宁波保国寺大殿是江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佛教建筑,目前损坏较为严重。为更好地保护和修缮该建筑,残损分析和结构性能研究是其修缮加固的科学基础。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大殿的残损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见的病害;然后通过精确... 宁波保国寺大殿是江南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佛教建筑,目前损坏较为严重。为更好地保护和修缮该建筑,残损分析和结构性能研究是其修缮加固的科学基础。首先通过现场调研,对大殿的残损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其可见的病害;然后通过精确测绘及有限元模拟分析其结构性能,找出其隐在的病害;最后,综合残损分析及数值模拟结果,提出相应的修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国寺大殿 残损分析 结构性能 修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特性及其建筑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南南 高培伟 董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8期2961-2962,共2页
主要分析了吸波材料的机理、分类以及不同吸收剂的不同特性。介绍了吸波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可行性,讨论了建筑吸波材料在建筑中应用的广阔前景,而且从环保、功能、材料等角度论述了开发新型吸波材料在改善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电磁环境的... 主要分析了吸波材料的机理、分类以及不同吸收剂的不同特性。介绍了吸波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可行性,讨论了建筑吸波材料在建筑中应用的广阔前景,而且从环保、功能、材料等角度论述了开发新型吸波材料在改善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电磁环境的主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 电磁辐射 隐身材料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大下小拼合木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淳庆 陈春超 潘建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59-1665,共7页
为了研究上大下小拼合木梁受弯时的破坏形式、抗弯承载力、截面应变分布等抗弯性能,基于传统构造做法对不同材质、不同尺寸的上大下小拼合梁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基于理论公式推导,结合试验数据修正,提出杉木和松木材质的上大下小拼... 为了研究上大下小拼合木梁受弯时的破坏形式、抗弯承载力、截面应变分布等抗弯性能,基于传统构造做法对不同材质、不同尺寸的上大下小拼合梁抗弯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基于理论公式推导,结合试验数据修正,提出杉木和松木材质的上大下小拼合木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杉木和松木材质的上大下小拼合木梁的受弯破坏模式均为上梁底部木纤维脆性拉断。2种材质的上下拼合梁的截面应变沿梁截面高度方向的分布均符合平截面假定。为防止拼合木梁出现不可预见的早期脆性破坏,在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应避免将节疤缺陷放置在木梁的受拉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合木梁 抗弯承载力 平截面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