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公路浓雾监测预警系统 被引量:30
1
作者 冯民学 顾松山 卞光辉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2-97,共6页
为研究浓雾对高速公路运营的影响,通过建设高速公路环境气象监测站以获取与浓雾发生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和能见度实测值,并结合高速公路沿线历史浓雾个例研究形成浓雾的环流形势特征和局地监测站气象要素演变与能见度值变化规律和特征,... 为研究浓雾对高速公路运营的影响,通过建设高速公路环境气象监测站以获取与浓雾发生密切相关的气象要素和能见度实测值,并结合高速公路沿线历史浓雾个例研究形成浓雾的环流形势特征和局地监测站气象要素演变与能见度值变化规律和特征,由此建成了高速公路浓雾监测预警系统。系统通过多种通讯传输和显示手段,将自动监测站的实况和预报中心制作的浓雾预警、预报结论传送至公路运营指挥中心,供采取决策措施时应用。该系统目前已由无锡段扩展到常州至苏州段,在试验应用期,沪宁高速公路在试验路段未发生因浓雾而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报 高速公路 浓雾 低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定量估测区域降水波束阻挡系数的计算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亚萍 刘钧 +1 位作者 夏文梅 顾松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40-647,共8页
提出了计算波束阻挡系数的平均值距离库填充法。利用以合肥雷达站为中心的数字高程模式资料 ,对平均值法与最大值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平均值法计算的波束阻挡系数小于最大值法的计算结果 ,且使波束受阻补偿值每距离库最大减小2 d B... 提出了计算波束阻挡系数的平均值距离库填充法。利用以合肥雷达站为中心的数字高程模式资料 ,对平均值法与最大值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平均值法计算的波束阻挡系数小于最大值法的计算结果 ,且使波束受阻补偿值每距离库最大减小2 d BZ、使复合扫描结构中 (67km以外 )采用 1 .5°仰角的距离库数减少了 44%、对输入资料精度的要求从 1 :2 5万降低到 1 :50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阻挡系数 天气雷达 区域降水 数字高程模式 DEM 平均值法 最大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天气雷达地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岩 顾松山 +2 位作者 沃伟峰 刘钧 达娃次仁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72-778,共7页
根据国家测绘局提供的地理数字线划图数据 DL G及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所需地图投影变换后的数据格式 ,研究天气雷达地图信息处理技术 ,设计了相应的系统软件。该雷达地图生成系统能够根据国家测绘局提供的地图数据实时生成符合我国... 根据国家测绘局提供的地理数字线划图数据 DL G及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所需地图投影变换后的数据格式 ,研究天气雷达地图信息处理技术 ,设计了相应的系统软件。该雷达地图生成系统能够根据国家测绘局提供的地图数据实时生成符合我国 CINRAD要求格式的全国任何一个地点指定探测范围内的地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雷达 地理信息 地图 数字线划图 地理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的分析 被引量:93
4
作者 夏文梅 张亚萍 +2 位作者 汤达章 顾松山 杜秉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7-794,共8页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安徽省 2 0 0 0年 6月 1日至 3日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多普勒零速度线在测站近距离两侧顺转程度不一致 ,近距离存在大尺度辐合与暖平流的迭加 ,而在较远距离处存在冷平流 ,为暴雨产生和...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对安徽省 2 0 0 0年 6月 1日至 3日的连续性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多普勒零速度线在测站近距离两侧顺转程度不一致 ,近距离存在大尺度辐合与暖平流的迭加 ,而在较远距离处存在冷平流 ,为暴雨产生和维持提供有利的水汽垂直输送和辐合上升运动 ,逆风区和中小尺度气旋性切变及垂直切变是强降水中心在多普勒速度图上的另一特征 ,强回波中心朝着辐合区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天气雷达 暴雨 多普勒速度图 逆风区 天气过程分析 水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波导形成条件及传播路径模拟 被引量:25
5
作者 官莉 顾松山 +2 位作者 火焰 胡胜 陈钟荣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1-637,共7页
推导了可形成波导传播的电磁波最大陷获波长和临界发射仰角,介绍了电磁波可形成波导传播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在大气波导层中电磁波传播路径模式,并利用南京雷达实际观测的超折射回波对此模式进行了验证,所得结果比较一致。
关键词 大气波导 形成条件 传播路径 超视距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一次强单体雹暴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0
6
作者 刘术艳 肖辉 +2 位作者 杜秉玉 何宇翔 张荣林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5-470,i002,共17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 ,模拟了1 996年 6月 2 9日发生在北京东北部京冀交界地区的一次强单体雹暴过程 ,并结合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 ,分析了风暴的流场结构、雷达回波结构特征、含水量场等宏微观...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完全弹性三维雹云数值模式 ,模拟了1 996年 6月 2 9日发生在北京东北部京冀交界地区的一次强单体雹暴过程 ,并结合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 ,分析了风暴的流场结构、雷达回波结构特征、含水量场等宏微观物理量的分布及其演变。模式模拟出了超级单体风暴云的一些典型特征 ,如悬垂回波、弱回波区、回波墙等。同时 ,模拟分析了冰雹形成的微物理过程 ,结果表明 ,本个例模拟雹云中 ,冰雹粒子主要由冻滴 (CNfh)和霰 (CNgh)转化形成 ,但冻滴对冰雹形成的贡献比霰大得多 ,冰雹含水量中心的发展演变与冻滴含水量中心的发展演变相一致 ,冰雹主要是通过撞冻过冷水过程 (CLch、CLrh)而进一步长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单体雹暴 三维数值模拟 悬挂回波 成雹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SCCP资料分析青藏高原云气候特征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瑞霞 刘玉洁 杜秉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6-234,共9页
利用 ISCCP提供的 1 983年 7月— 1 993年 1 2月 3 h一次的月平均卫星总云量资料 ,将整个高原分为 3 9个网格点 ,分析了高原总云量的年、季节、日变化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并根据高原水汽条件和地形动力影响以及环流特征作出一定的科... 利用 ISCCP提供的 1 983年 7月— 1 993年 1 2月 3 h一次的月平均卫星总云量资料 ,将整个高原分为 3 9个网格点 ,分析了高原总云量的年、季节、日变化规律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并根据高原水汽条件和地形动力影响以及环流特征作出一定的科学解释。将 ISCCP总云量与地面观测总云量分布形势作了比较 ,证明了 ISCCP- D2资料的合理性。对总云量与 OLR进行相关分析 ,发现夏季相关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总云量 OLR 时空特征 卫星资料 相关分析 夏季 水汽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急流的单多普勒速度特征 被引量:15
8
作者 夏文梅 王凌震 +2 位作者 张亚萍 王卫芳 顾松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9-495,共7页
对低空急流的单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像进行数值模拟 ,并利用合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资料 ,对 2 0 0 0年 6月 2 4— 2 7日安徽省境内发生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论风向如何变化 ,低空急流的多普勒正负速度区关于显示... 对低空急流的单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像进行数值模拟 ,并利用合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观测资料 ,对 2 0 0 0年 6月 2 4— 2 7日安徽省境内发生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不论风向如何变化 ,低空急流的多普勒正负速度区关于显示中心成对称分布 ,从多普勒速度的零速度线分布可以得到实际风场的风向廓线。在多普勒速度图上 ,安徽淮北地区暴雨过程主要发生在正负速度中心的中心轴的左侧2 0 0 km范围内。低空西南急流的维持 ,为暴雨的产生和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急流 多普勒速度 零速度线 暴雨 多普勒天气雷达 自动气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一次大风和强降水天气过程形成机理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5
9
作者 付丹红 郭学良 +1 位作者 肖稳安 孙凌峰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利用 3维强风暴冰雹分档模式 (IPA- HBM)对 2 0 0 1年 8月 2 3日北京的一次伴有大风、暴雨和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 ,并与部分观测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该模式对此次强风暴的生命史、降水分布、降雹的大小等要... 利用 3维强风暴冰雹分档模式 (IPA- HBM)对 2 0 0 1年 8月 2 3日北京的一次伴有大风、暴雨和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 ,并与部分观测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该模式对此次强风暴的生命史、降水分布、降雹的大小等要素做了较好的模拟 ,并能够模拟出伴随强风暴过程所产生的强下沉气流和及地面强风速切变 (下击暴流 )。从云微物理学角度分析了此次局地性大风的形成原因 ,认为由高空冰雹粒子的拖曳产生的负浮力作用是促发强下沉气流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冰雹的融化和雨水蒸发冷却对下沉气流起加速作用 ,冰雹的拖曳和融化作用对下沉气流具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大风 降水分布 天气过程分析 冰雹 强对流天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放式气室的光纤气体传感器的信号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肖韶荣 严婕 +1 位作者 肖韶荣 陈进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31-535,共5页
根据信号处理理论,分析了开放式光纤气体传感器吸收池的光信号输出特性,提出了设计吸收池的判据,即腔片上复合光束相邻两光斑不重叠时,其输出特性与White型吸收池等效.在信号处理系统中,采用窄带滤波和相敏检波技术,使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根据信号处理理论,分析了开放式光纤气体传感器吸收池的光信号输出特性,提出了设计吸收池的判据,即腔片上复合光束相邻两光斑不重叠时,其输出特性与White型吸收池等效.在信号处理系统中,采用窄带滤波和相敏检波技术,使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参数的对数值与待测气体浓度成正比.因此,可按Lambert定律对传感器定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 气室 光纤气体传感器 信号分析 光纤技术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向散射型能见度仪原理样机的主要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莫月琴 刘钧 +3 位作者 吕文华 李祥超 王改利 陈钟荣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0-237,共8页
从对散射强度的测定来估算大气能见度的理论出发,给出了前向散射型能见度仪的测量原理。将能见度仪原理样机的外场实验数据与观测员目测能见度进行分析,基本符合通过测定散射强度,估算大气消光系数,进而确定大气能见度的关系,分析表明... 从对散射强度的测定来估算大气能见度的理论出发,给出了前向散射型能见度仪的测量原理。将能见度仪原理样机的外场实验数据与观测员目测能见度进行分析,基本符合通过测定散射强度,估算大气消光系数,进而确定大气能见度的关系,分析表明该样机设计原理是正确的。同时,从实验数据的统计中发现有时方差较大,动态范围小。经过深入研究认为主要是背景噪声干扰所致,特别在无云晴天,阳光充足时,背景噪声十分显著,严重影响测量结果。对原理样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原理 背景噪声 性能评价 散射强度 大气能见度仪 消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云迹风资料对中尺度数值模式初始风场改进试验 被引量:14
12
作者 黄彦彬 雷恒池 +2 位作者 王振会 郭学良 杨有林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68-676,共9页
应用GMS-5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导出的风场产品—云迹风资料对中尺度η坐标有限区域数值模式(REM)的初始风场进行改进处理,模拟了2001年7月27—28日、28—29日的降水过程,并且与没有云迹风改进的数值模拟的降水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 应用GMS-5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导出的风场产品—云迹风资料对中尺度η坐标有限区域数值模式(REM)的初始风场进行改进处理,模拟了2001年7月27—28日、28—29日的降水过程,并且与没有云迹风改进的数值模拟的降水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卫星云图导出的云迹风场资料同化到数值模式,从而改善因测站稀疏造成的中小尺度系统漏报的不足,提高降水的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迹风 Η模式 初始场 改进 卫星资料 中尺度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云自动分类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蒋德明 陈渭民 +1 位作者 傅炳珊 王建凯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9-95,共7页
采用 GMS- 5红外 ( 1 0 .5~ 1 2 .5μm)和可见光 ( 0 .55~ 0 .9μm)两通道资料 ,采集了 1 999年 7— 1 0月中国东南沿海 57区、58区和 59区包括晴空在内的 1 2类云目标样本 2 91 2个 ,采样窗尺寸为 8× 8像素 ,随机生成训练和测... 采用 GMS- 5红外 ( 1 0 .5~ 1 2 .5μm)和可见光 ( 0 .55~ 0 .9μm)两通道资料 ,采集了 1 999年 7— 1 0月中国东南沿海 57区、58区和 59区包括晴空在内的 1 2类云目标样本 2 91 2个 ,采样窗尺寸为 8× 8像素 ,随机生成训练和测试两个样本子集。对径向基函数网络 ( radial base function neural network,RBF)在云分类问题研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与分析 ,得到了肯定的结论 ,提出了优化设计的方法。对6类云型分类试验 ,平均正确率为 86 % ;对 1 1类云型分类试验 ,平均正确率为6 7%。采用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实现寻找 RBF神经网络的隐层神经元中心。在特征空间生成过程中 ,采用小波包分解算法实现模式特征抽出。结果表明 ,小波包分解特征能很好地描述不同云型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网络 云分类 神经网络 卫星图像 小波包分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多谱阈值法进行GMS-5卫星云图云型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澄 袁招洪 顾松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7-754,共8页
介绍了利用 GMS- 5卫星云图资料获得晴空、半透明云或碎云和高、中、低云的方法。基于最优回归统计法得出多谱阈值与等压面温度的统计关系 ,利用 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计算出动态变化的多谱阈值 ,使云判别阈值能适应不同的... 介绍了利用 GMS- 5卫星云图资料获得晴空、半透明云或碎云和高、中、低云的方法。基于最优回归统计法得出多谱阈值与等压面温度的统计关系 ,利用 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计算出动态变化的多谱阈值 ,使云判别阈值能适应不同的天气。实际资料试验表明 :多谱阈值法是一种可行的云判别和云分类的方法。该方法能较准确地区分云与晴空、判别出高云和低云 ,对半透明云或碎云及中云也有一定的判别能力。该方法基本能应用于实时云分类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谱阈值法 像素 卫星云图 云型 分类 高云 低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稻田甲烷产生和排放研究 Ⅰ.产生和排放机理及其影响因子 被引量:13
15
作者 任万辉 许黎 王振会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共5页
综合论述了近 2 0年来中国稻田甲烷排放的研究状况 ,包括中国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的观测 ,稻田甲烷生成的生物学机理及产生、转化、传输的机理研究 ,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因子 ,主要介绍了稻田甲烷产生和氧化过程。
关键词 稻田 甲烷 生物学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TOVS资料计算我国东南地区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 被引量:16
16
作者 傅炳珊 陈渭民 张凤英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07-815,共9页
根据多次散射理论—离散纵标法 ,将极轨卫星产品资料 ( TOVS资料 )作为初始资料 ,利用中分辨率大气传输模式 MODTRAN3分别计算出晴空和有云情况下5个层次的观测波段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 ,与国家一级探空站探测的大气温、湿廓线计... 根据多次散射理论—离散纵标法 ,将极轨卫星产品资料 ( TOVS资料 )作为初始资料 ,利用中分辨率大气传输模式 MODTRAN3分别计算出晴空和有云情况下5个层次的观测波段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 ,与国家一级探空站探测的大气温、湿廓线计算出的辐射值进行比较。发现晴空状况下基本一致 ,有云时存在一定误差 ,表明由卫星的 TOVS资料估算我国东部地区的晴空辐射资料 ,可以弥补我国辐射资料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VS资料 太阳直接辐射 太阳散射辐射 时空分布 极轨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IS与NCEP大气可降水量资料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权维俊 陈洪滨 肖稳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7,共9页
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001年4个季节(1、4、7、10月)中8d和4m的NCEP资料,对整层大气的比湿进行积分得到大气可降水量。选用了同时同地的MODIS大气可降水量资料,然后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中国西北、内蒙地区MODIS大气可降水量... 利用中国大陆地区2001年4个季节(1、4、7、10月)中8d和4m的NCEP资料,对整层大气的比湿进行积分得到大气可降水量。选用了同时同地的MODIS大气可降水量资料,然后对两者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中国西北、内蒙地区MODIS大气可降水量资料要比NCEP资料普遍偏大,而在东南和华南部分地区则普遍偏小。如果对上述两个地区的MODIS资料分别乘以修正系数0.933983和1.07686,则两者的差别可控制在0.2cm以内。因此,MODIS大气可降水量资料经过修正后,可以为卫星反演模式提供同化性较好的输入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遍 资料 修正 中国大陆地区 比较分析 同化 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尺度模式中各种湿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8
作者 康丽莉 雷恒池 肖稳安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83,共8页
利用 PSU/NCAR的 MM5对 1 999年 6月下旬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梅雨锋暴雨进行数值模拟试验 ,研究 MM5中不同湿物理过程对 MM5模拟梅雨锋暴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 :中尺度模式 MM5能一定程度再现一些观测的中尺度特征。对流参数化方案对网... 利用 PSU/NCAR的 MM5对 1 999年 6月下旬发生在江淮流域的梅雨锋暴雨进行数值模拟试验 ,研究 MM5中不同湿物理过程对 MM5模拟梅雨锋暴雨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 :中尺度模式 MM5能一定程度再现一些观测的中尺度特征。对流参数化方案对网格格距的大小比较敏感 ;显式云物理方案考虑冰相后可明显改善模式对暴雨的模拟能力 ,尤其是采用 Reisner包含霰的混合相双变参数谱方案的双重嵌套网格对降水量的模拟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尺度模式 温湿特理过程 数值模拟 梅雨锋暴雨 降水量 天气形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天空数字相机观测云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6
19
作者 霍娟 吕达仁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2-246,共5页
采用带有鱼眼镜头的数字相机拍摄全天空图像 ,对图像进行处理并分析 ,实现根据图像获取云量的目的。介绍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给出初步实验结果。结果表明 ,用目前分析图像所获取的算法计算云量 (与观测员记录相比 ) ,平均误差在1 5... 采用带有鱼眼镜头的数字相机拍摄全天空图像 ,对图像进行处理并分析 ,实现根据图像获取云量的目的。介绍了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给出初步实验结果。结果表明 ,用目前分析图像所获取的算法计算云量 (与观测员记录相比 ) ,平均误差在1 5%以内 ,结果的准确度受地面能见度影响较大 ,对能见度达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天空数字相机 数字图像处理 云量 气象观测 云遥感 能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导风的二维傅立叶相位分析技术初步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孙林 王振会 许建明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0-217,共8页
给出2-D傅立叶导风技术的理论推导,并运用数值模拟进行验证。介绍了示踪云的2-D频域波谱分析技术,由谐波的相位变化一次计算出波速的两个分量,期望能避免一维导风方法因一维平移假设所引起的误差。
关键词 云导风 傅立叶相位 误差 相关系数法 地球静止气象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