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注射药品的使用中稳定性研究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樊寒秋 陈冬丽 秦国宏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22-125,共4页
药品的使用中稳定性可以描述为药品在使用期间在特定系统内保持稳定的能力。在使用期间,药品应保持其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特性符合要求,并保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讨论当前国际社会各组织与监管机构关于使用中稳定性技术指南和指导文... 药品的使用中稳定性可以描述为药品在使用期间在特定系统内保持稳定的能力。在使用期间,药品应保持其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特性符合要求,并保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讨论当前国际社会各组织与监管机构关于使用中稳定性技术指南和指导文件,对静脉注射药物使用中稳定性研究方案的设计及关注的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用中稳定性 临床使用相容性 静脉注射 重组或稀释 临用现配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纯化中的柱层析与膜层析效果比较
2
作者 李谦 赵鸿阳 +7 位作者 梁晓莹 王子臣 樊梦妮 孔霄玥 吴涛 何清泉 李国柱 秦国宏 《山东化工》 2025年第4期166-171,共6页
单克隆抗体近年来逐渐占据治疗性药物的半壁江山,成为众多研发机构研发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上游细胞培养工艺技术的发展,抗体的表达水平越来越高。这就给下游抗体纯化工艺带来一定挑战。传统的纯化工艺通过不同类型的层析柱来对单克隆抗... 单克隆抗体近年来逐渐占据治疗性药物的半壁江山,成为众多研发机构研发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上游细胞培养工艺技术的发展,抗体的表达水平越来越高。这就给下游抗体纯化工艺带来一定挑战。传统的纯化工艺通过不同类型的层析柱来对单克隆抗体进行纯化。但是,柱层析具有工艺时间长,工艺成本高的缺点。近年来,膜材料的发展,膜层析逐渐应用于下游纯化中。本研究比较了膜层析与柱层析的差异,结果表明,经过膜层析与柱层析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具有相似的质量属性,表明膜层析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并且膜层析相比于柱层析能显著提高工艺流速,其中亲和膜层析的工艺流速比柱层析快200倍,阴离子膜层析比柱层析工艺流速快50倍。因此采用膜层析进行单克隆抗体纯化工艺开发可以极大程度上节约时间成本。本研究以期为单克隆抗体快速纯化工艺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膜层析 柱层析 工艺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穿膜肽研究及其相关药物应用进展
3
作者 孔霄玥 张坤成 +3 位作者 方雅 覃一枫 陈悦 秦国宏 《山东化工》 2025年第5期162-166,172,共6页
大多数亲水性生物大分子的治疗功效会因为其较低的膜渗透性而受限,难以进入细胞膜或是穿过血脑屏障,使得可用药物的药效有限且特异性降低。细胞穿膜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s,CPPs)可以将多种生物活性偶联分子转运到细胞中,具有良... 大多数亲水性生物大分子的治疗功效会因为其较低的膜渗透性而受限,难以进入细胞膜或是穿过血脑屏障,使得可用药物的药效有限且特异性降低。细胞穿膜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s,CPPs)可以将多种生物活性偶联分子转运到细胞中,具有良好生物药物应用潜能。通过总结细胞穿膜肽的理化性质、穿膜机制与偶联设计方式,对其目前在临床阶段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为穿膜肽相关药物的研究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穿膜肽 CPP 细胞内化 药物递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抗药物Fc效应功能机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坤成 孔霄玥 +3 位作者 方雅 覃一枫 陈悦 秦国宏 《山东化工》 2025年第3期119-124,共6页
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具有靶向性的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抗体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上市的抗体药物绝大多数为IgG亚型,因其高度的特异性,Fab端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而Fc端通常能介导机体免疫系统发... 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具有靶向性的药物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因此抗体药物的研发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目前上市的抗体药物绝大多数为IgG亚型,因其高度的特异性,Fab端能够识别并结合抗原,而Fc端通常能介导机体免疫系统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吞噬作用(ADCP)以及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CDC)。这些细胞毒性作用也是抗肿瘤抗体药物发挥体内药效杀伤肿瘤细胞和清除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之一,因此对于这一类抗体药物Fc端的药效评价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都是尤为重要的。本文就ADCC和CDC的作用机制以及各自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单抗药物Fc端功能的认识以及药物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IgG ADCC CD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培养基成分对单抗原液颜色的影响
5
作者 王晓飞 王攀 +5 位作者 刘晓静 徐胜楠 毛佳琪 林云飞 李国柱 秦国宏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0期132-134,138,共4页
皮下注射生物治疗药物已经成为许多疾病领域静脉给药的有价值的替代方案,高药物浓度逐渐成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标准。随着单抗原液(Drug Substance,DS)浓度的增加,原液可能比在低浓度下显示出更强烈的颜色,生物制... 皮下注射生物治疗药物已经成为许多疾病领域静脉给药的有价值的替代方案,高药物浓度逐渐成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的标准。随着单抗原液(Drug Substance,DS)浓度的增加,原液可能比在低浓度下显示出更强烈的颜色,生物制药行业最近报道了除无色或淡黄色以外的非典型原液颜色。原液颜色作为生物制剂释放度、稳定性和可比性研究的重要质量指标,找到引起原液变色的根本原因并降低原液颜色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这也有助于简化临床研究中安慰剂的设计过程。。相关研究表明,原液颜色是由培养基中一些特定成分造成的,总结了不同培养基成分对单抗原液颜色的影响。铁离子导致蛋白质中的色氨酸氧化形成甲酰基犬尿氨酸和犬尿氨酸产物,这可能是导致原液呈黄色的原因;原液呈粉红色是由与原液结合的残留维生素B12所致;棕色是黄色和粉色组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原液颜色 细胞培养基 维生素B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体中葡聚糖硫酸钠含量
6
作者 樊梦妮 谭澄莹 +2 位作者 段颖 陈秋 秦国宏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89-93,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聚糖硫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epax Zenix SEC-150色谱柱(300 mm×7.8 mm,3μm),以0.01 mol/L的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0.09 mol/L的二水合磷酸二氢钠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温50℃,流速1.2 mL/min,...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聚糖硫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epax Zenix SEC-150色谱柱(300 mm×7.8 mm,3μm),以0.01 mol/L的十二水合磷酸氢二钠、0.09 mol/L的二水合磷酸二氢钠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柱温50℃,流速1.2 mL/min,进样体积40μL,激发波长320 nm,发射波长400 nm。结果:在1~100μg/mL,葡聚糖硫酸钠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为0.5μg/mL,加标回收率在100.5%~110.0%,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67%,稳定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7%。结论: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抗体中葡聚糖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葡聚糖硫酸钠 细胞抗结团剂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游工艺对酸碱变异体的调控策略
7
作者 刘晓静 王攀 +5 位作者 王晓飞 徐胜楠 林云飞 毛佳琪 李国柱 秦国宏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1期119-121,125,共4页
酸碱变异体作为抗体的关键质量属性,反映了抗体分子的异质性水平、批间一致性等质量特性,对抗体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需对酸碱变异体进行合理的调控,且控制在一定的可接受范围内。对于上游工艺来说,选择电荷异质... 酸碱变异体作为抗体的关键质量属性,反映了抗体分子的异质性水平、批间一致性等质量特性,对抗体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因此需对酸碱变异体进行合理的调控,且控制在一定的可接受范围内。对于上游工艺来说,选择电荷异质性低的细胞系尤为重要,其次还可以通过优化培养参数和微调培养基组分以减少酸碱变异体的产生。本文主要阐述导致酸碱变异体形成原因以及基于上游工艺对酸碱变异体的调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后修饰 酸碱变异体 上游工艺 培养基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FIXa×FX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的建立
8
作者 覃一枫 张坤成 +3 位作者 方雅 吴涛 李国柱 秦国宏 《山东化工》 2023年第23期182-185,共4页
目的:建立抗FIXa×FX凝血因子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利用酶学显色原理,双特异性抗体作为桥连因子其Fab端分别连接凝血因子IXa(FIXa)和X(FX),并将FX激活为FXa,催化底物... 目的:建立抗FIXa×FX凝血因子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利用酶学显色原理,双特异性抗体作为桥连因子其Fab端分别连接凝血因子IXa(FIXa)和X(FX),并将FX激活为FXa,催化底物显色,获得相对活性值。并对分析方法进行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及方法稳定性验证。结果:抗体在该方法下存在量效关系并能够准确测定其生物学活性。该方法能够测定与Human FⅧ功能相似的抗FIXa×FX抗体的生物学活性;在60%~150%效价水平范围内,对候选抗体进行8次测定,回收率在91.41%~97.86%;各效价水平相对偏倚(RB)均在±12%范围内,相对效价理论值与实测值直线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 2)为0.9969;各效价水平8次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几何变异系数(GCV)均小于20%;对样品进行热处理后能够准确评价活性的检出能力。结论:研究建立的抗FIXa×FX的双特异性抗体生物学活性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及线性范围,该法能够用于抗FIXa×FX抗体的生物学活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FIXa×FX双特异性抗体 生物学活性 凝血因子 Human F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筛选在双特异性抗体亲和层析工艺开发中的应用
9
作者 梁晓莹 李谦 +4 位作者 何清泉 王子臣 赵鸿阳 李国柱 秦国宏 《生物化工》 2025年第1期102-107,127,共7页
目的:为快速评估填料及筛选工艺条件,探究高通量筛选技术在双特异性抗体的亲和层析工艺开发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高通量微孔滤板进行工艺开发,利用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评估8种商业Protein A填料的结合能力,筛选出高载量的2种填料后对5... 目的:为快速评估填料及筛选工艺条件,探究高通量筛选技术在双特异性抗体的亲和层析工艺开发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高通量微孔滤板进行工艺开发,利用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评估8种商业Protein A填料的结合能力,筛选出高载量的2种填料后对5种洗脱条件和7种淋洗条件进行筛选,并在层析柱上对确定的工艺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的BioCap rProtein A PC填料以60 g/L的载量,在pH=3.6的洗脱溶液和含0.5 mol/L NaCl的淋洗2的工艺下,柱层析的收率(亲和收率和中和收率分别为93.6%和100.0%)及产品质量(纯度95.5%,宿主细胞蛋白含量1282 ng/mg)均满足工艺要求。结论:高通量筛选技术可快速、高效地从多种亲和填料中筛选出最佳填料以及从多种工艺参数中筛选出适合的工艺条件,缩短了实验周期,提高了实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筛选 亲和层析 双特异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特异性抗体副产物去除策略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谦 梁晓莹 +7 位作者 李国柱 何清泉 谭黄虹 王子臣 徐广六 李进 樊梦妮 徐丹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0-69,共10页
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可以同时结合两种靶点的抗体,与单特异性抗体相比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双特异性抗体是由两种不同的重链和轻链所组成,而且重、轻链的表达难以控制在同一水平,因此在双特异性抗... 双特异性抗体是一种可以同时结合两种靶点的抗体,与单特异性抗体相比具有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双特异性抗体是由两种不同的重链和轻链所组成,而且重、轻链的表达难以控制在同一水平,因此在双特异性抗体的组装过程中极易出现各种错配副产物,大大增加了下游纯化的难度与成本。近年来,多家制药公司研发出商业化的双特异性抗体制备平台,这些平台利用独特的分子设计策略极大提升了双特异性抗体的组装成功率。然而,各种双抗分子设计策略不足以完全避免副产物的产生,因此还需要配合各种层析方式来进一步去除双抗分子副产物以提升产品质量。综述了近年来几种主流双特异性抗体研发设计平台,系统归纳了用于去除同源二聚体、半抗体、3/4抗体及聚集体的层析方法,以期为双特异性抗体纯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抗体 副产物 分子设计策略 层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